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桑保是蚕桑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对蚕桑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了小宗作物农药登记种类匮乏原因、桐乡市常用的桑保农药登记与使用现状、主要农药的试验及推广应用情况,并针对桐乡市特有的粮、经、桑混栽的现状,提出要不断加强桑树专用农药的试验和推广,积极摸索开展桑园统防统治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晰在桃树登记的农药现状,通过检索登记作物为桃树或者使用场所为桃园的农药,并对检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截至 2022年 5 月 30日,我国现有登记农药 4.4854万个,可用于桃树且在有效期内的农药产品共 103个,占比极低;其中,单剂43个,混剂60个。其中杀虫杀螨剂占登记总数的67%,其次是杀菌剂28个,占比27.18%,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各1个,昆虫性信息素4个(均为梨小性迷向素)。登记药剂中涉及悬浮剂、乳油、可溶液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水乳剂等11种剂型,其中悬浮剂占比最多。所有登记药剂中有9种有效成分符合AA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针对桃园主要害虫蚜虫、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桃蛀螟分别检索药剂信息,发现相同防治对象,在不同作物上登记的药剂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查询《中国农药信息网》,统计分析了我国在杨梅上的农药登记情况。截至2021年7月,我国杨梅用农药登记产品共计49个,以浙江省和江苏省企业登记居多,毒性均为低毒或微毒;登记的农药类别有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占登记农药总数的28.6%、63.3%、2.0%和6.1%,防治杨梅褐斑病和介壳虫的登记产品数量较多;49个登记产品涉及10种剂型、27种有效成分,其中只有阿维菌素、吡唑醚菌酯、喹啉铜和乙基多杀菌素4种农药在GB 2763-2019有相应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建议我国加快杨梅用农药登记,尽快制定在杨梅上已登记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以保证我国杨梅产业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药是治虫保产争取农业丰收的一种重要商品.目前,全世界农药实际生产和使用的品种有上千个,大量使用的有100多种.全世界农药年产量在500万t以上.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平均发生病虫害1.8亿hm2/次,施用农药防治面积为1.5亿hm2/次左右,挽回食品损失200~300亿kg.近年来,蔬菜、水果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由于菜田、果园病虫害发生程度高,蔓延速度快,每年因病虫害造成损失的果菜约占产量的20%以上.为了控制病虫害发生和蔓延,农民不得不使用农药.  相似文献   

5.
随着蚕桑生产结构调整,蚕区家蚕农药中毒事故已引起各级政府和生产管理部门高度重视。为解决蚕区农药的安全使用,1997年以来有多个农药厂家委托浙江省农药检定管理所进行了单剂40%灭多威、20%亚胺硫磷EC、40%毒死蜱E C、混剂60%敌·马EC、40%和65%辛·敌EC等产品的药效登记试验。由于桑园使用的农药产品对药效和安全性有特殊的要求,厂家在登记前对产品的剂型、防治对象等预先进行优化分析,能减少登记试验的盲目性,有助于取得理想试验结果。依据已报道和收集到的国内主要桑用农药产品的登记试验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就产品的防治对象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粮果比较效益的此降彼升的差距拉大 ,种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然而部分农药企业为了自身利益 ,把不合格农药产品投放市场 ,严重损伤果农利益。据湖南省江永县农业局 2 0 0 0年 8月下旬至 9月初对全县农资市场进行检查 ,共抽查农药品种32 1个 ,完全合格产品仅有 93个 ,占 2 8 97%。不合格产品主要表现在 :一是自编商品名称和登记证的 96个 ,占 4 2 11% ,如某农药厂 5%高效大功臣登记名实为高渗吡虫啉 (LS98688)并非大功臣。二是无生产日期、无登记证或无生产厂家的 56个 ,占 2 4 56% ,如某农药厂 30 %红锈螨绝无生产日期 ,2 0 0 0年 3…  相似文献   

7.
农药防治是目前控制桑园有害生物的主要措施。本文梳理了我国近十多年来桑园农药产品登记情况和管理政策的变化、桑园农药产品的登记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桑园农药管理和使用现状调查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新  周勤 《中国蚕业》2002,23(3):9-10
1桑园农药使用调查 1.1概况近年来,每到秋季桑园进入害虫防治高峰农药中毒事故就频繁发生,而且发生中毒的范围和损失也逐年加大,蚕农反映强烈.据调查近年浙江省蚕桑产区发生的主要农药中毒事故给蚕农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虽然中毒事故多数由农药质量问题所造成,但事后蚕农最终获赔数额仅占全部桑叶蚕茧损失的38.0%.受我国农药登记管理制度所限,生产方常依该农药本厂未在桑树上登记使用为由,逃避承担全部责任,赔付数额仅占全部损失的16.0%.为此,政府及相关农业、蚕桑生产主管部门承担着巨大的生产风险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数据为基础,总结了我国柑橘类水果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现状,分析了农药及其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主要变化,按用途分类列出了具体农药ADI值及其限量值,以方便各检测机构、监管部门、科研工作者等能够更好使用该标准。结果表明:GB 2763—2019对柑橘类水果规定了包括艾氏剂等9种持久性农药在内的160种农药、438个最大残留限量;相比GB 2763—2016和GB 2763.1—2018,柑橘类水果中规定的农药增加23种,最大残留限量增加222项,缓解了生产中个别登记农药及树种“无标可依”的现状;对具体树种规定的限量标准数量占柑橘类水果总限量数的81.3%,改变了以往主要实施水果大类限量的局面;佛手柑、金橘等小宗柑橘类水果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数量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苯嘧磺草胺等18种农药有限量指标但无规定检测方法,建议尽快制定相应检测方法标准,以更利于农药残留监管和标准使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千阳县近20多年来桑树病虫害发生种类和为害情况,研究发现新传入病虫害、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常发病虫害居高不下等病虫发生新特点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环境条件改变、桑园不合理套种、防治方法不当是影响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预测预报、狠抓植物检疫、实施综合防治、科学使用农药、利用冬闲季节等措施是桑树病虫害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尤其是蔬菜、水果、茶叶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我部在对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加强登记管理的基础上,又停止受理一批高毒、剧毒农药的登记申请,撤销一批高毒农药在一些作物上的登记。现公布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和不得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的高毒农药品种清单。一、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六六六(HCH),滴滴涕(DDT),毒杀芬(camphechlor),二溴氯丙烷(dibromoehloropane),杀虫脒(chlordimeform),二溴乙烷(EDB),除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桑园周边作物使用农药对广西蚕业生产的影响,针对桑园周边作物使用农药后出现家蚕中毒情况,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旨在防止桑叶受到农药的污染,为避免发生家蚕大量农药中毒事件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桑园周边作物农药的种类、广西产区家蚕农药中毒情况、桑园周边作物食用农药种类对家蚕的影响、以及对周边作物使用农药喷药方式,喷药时间及农药种类对蚕业生产的影响的分析,提出对桑园周边防治家蚕农药中毒的措施和建议。桑园周边作物农药的正确使用对保障蚕业生产健康和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蜂业》2019,(12):21-22
<正>蜜蜂授粉技术是利用自然界具有传粉作用的蜜蜂类昆虫,经过人工驯化饲养和繁殖使其为农作物进行辅助授粉,保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一项生物技术。蜜蜂对农药十分敏感,有蜜蜂就代表作物上没有农药,消费者会更放心;蜜蜂授粉会制约农药的大面积使用,倒逼人们采用绿色防控技术预防农作物的病虫害,从而降低农药在作物中的药物残留,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经济化的  相似文献   

14.
许梅 《江苏蚕业》2009,31(4):23-25
桑树病虫害防治是保证蚕桑生产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在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农药以对病虫作用快,效果好容易被蚕农接受,生产上经常大面积使用农药防控桑树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特别是近几年来对桑树病虫害农药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对控制桑树病虫害发生和流行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农药是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15.
《农业新技术》2001,19(1):40
1.敌枯双 毒理学试验证明,该药对动物有致畸作用,接触敌枯双生产的工人和施药农民大多数引起皮炎,有些还伴有其他症状。因此不予批准登记,禁止在农业上使用。   2.二溴氯丙烷(DBCP) 毒理学试验证明,该药对动物有致突变和致癌作用。并可使生产车间男性工人精子减少,引起男性不育。残留试验证明在花生中有残留检出。因此,不予登记,禁止在农业上使用。   3.普特丹 毒理学试验证明,该药对动物有致畸作用,美国陶氏化学公司1987年9月24日提出自动停止生产和销售该产品,其登记也随之撤销。   4.培福朗 毒理学试验证明,该药急性吸入毒性高并有慢性毒性问题。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1990年12月3日自动提出撤销登记。   5.18%蝇毒磷乳粉 该药申请在蔬菜上登记,因属高毒农药,根据我国《农药安全使用规定》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因此,不能批准在蔬菜上登记。该药也没有申请在其他作物上登记。   6.六六六(BHC)和滴滴涕(DDT) 这两种农药属高残留农药,用量大,分解慢,容易在环境和食品中残留,影响人体健康,影响外贸出口,1983年停产后,随之逐渐停止在农业上使用。   7.二溴乙烷(EDB) 试验证明,二溴乙烷不仅能使人、畜致癌,而且还能使精(卵)子遗传失常,使胎儿致畸、致突变和肝、肾受损等。国家于1984年12月6日决定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二溴乙烷。   8.杀虫脒 国内外多年试验证明,杀虫脒对动物有致癌作用,对人有潜在的致癌危险性,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已停止使用杀虫脒。我国政府决定自1990年起三年内停止生产,1993年起停止在农业上使用。  相似文献   

16.
桑园农药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来异常天气的频繁出现和桑树管理水平的提高,使桑园病虫害发生频繁易爆发成害。农药是桑园病虫害防治的首选。使用合理的农药,掌握喷治适期、次数,控制桑园病虫害的发生,直接关系到桑叶的产质量。特别是自2001年以来,海盐县禁用了甲胺磷、氧化乐果、三氯杀螨醇类两高农药后,在桑园病虫害防治农药的选用、施用上遇到了许多新问题。本文就近几年来困扰海盐县桑虫害防治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现代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离不开药物防治,化学农药具有高效、快速、使用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因此,化学防治成为植物保护工作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近年来随着对农作物大量不合理使用农药特别是化学农药,蜜蜂在为作物授粉的同时也受到田间喷施农药的危害。我国饲养蜜蜂800多万群,每年都有蜜蜂农药中毒事件发生,给养蜂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当地农作物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因此,如何使蜜蜂避免受到农药的危害,取得养蜂业和农业生产的双丰收,成为蜂业工作者、农业生产者以及生态学者等共同关注的问题。1蜜蜂在生态农业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桑园农药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伟国 《蚕桑通报》2004,35(4):26-30
桑园病虫害防治中使用18种农药,杀虫剂占85.3%.全年喷药6~13次,每次用药1~5个品种,平均使用2种农药混配;667m2桑园喷药量2.8~9.3背包/次,相差2.3倍;全年667m2桑园农药款平均35.2元,幅度11.67~72.67元,相差5.2倍,反映出农户间防治水平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40%乐桑乳油防治桑虫对家蚕毒性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戎世芳 《中国蚕业》2005,26(1):19-20
桑园鳞翅目害虫是危害桑树的主要害虫,多年来对本县的蚕桑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目前,桑园登记使用的农药品种很少,再加上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将被淘汰.为此,我们于2004年对桑保新农药--40%乐桑乳油进行了对比试验,其主要目的是比较40%乐桑乳油与50%甲胺磷在使用上的差异,探讨40%乐桑乳油对桑园鳞翅目害虫的药效特性.  相似文献   

20.
<正> 桑树病虫害的防治,应根据桑树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和不同的生长季节所发生的病虫害而采用不同的防治法.当桑树病虫病发生较多,危害达到严重的时期,多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杀灭速效,体现出化学药剂防治的优越性。但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不分其发生数量多少和危害轻重,见病虫就滥用农药,也是不科学的。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药物,更不能将农药看成“万能”,一定要讲求经济实效,要选择性地使用。提倡农药的混合使用,交替使用,充分提高防治效率。特别是某些病虫害,对农药产生了抗药性,更要严密组合,谨慎选用,才能发挥农药在病虫防治工作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