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柑橘黄脉病是我国新近发生的一种病毒病害,其在国内的分布尚不清楚。本研究于2015-2016年在重庆市15个区县的41个果园进行柑橘黄脉病发生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在检测的1086个柑橘样品中有110个样品感染了柑橘黄脉病。该病在北碚、奉节和梁平等区县零星发生,但在潼南、永川、长寿等地发生较为严重,并有加重趋势。本研究的结果将为重庆柑橘产区开展柑橘黄脉病监测与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柑橘黄脉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 CYVCV)引起的柑橘黄脉病是一种新近发生的柑橘病害。CYVCV可侵染大多数柑橘属植物,其中以对柠檬和酸橙的为害最为严重,造成植株树势衰弱、产量降低。本文对CYVCV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总结,重点阐述了运用生物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CYVCV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CYVCV的防治方法,最后对其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检疫性病害和病毒病是阻碍柑橘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重庆自2007年启动柑橘非疫区项目建设以来,建立完善了全市柑橘疫情监测预警网络,尤其是对柑橘黄龙病、溃疡病的阻截防控成效显著,但目前部分育苗企业对柑橘病毒病的为害仍然认识不足。为此,本研究于2017年对重庆市柑橘母本园,一级采穗圃、二级采穗圃和5个主要的柑橘育苗单位的1373株母本树和采穗母树进行了检疫性病害和危险性病毒病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上述苗木繁育单位的采穗母树都没有感染柑橘溃疡病和黄龙病等检疫性病害,也没有检测出褪绿矮化病、鳞皮病等危险性病毒病,但黄脉病和叶斑驳病等新发柑橘病毒病发生较为严重,需要引起重视。本研究的结果将为重庆柑橘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2018年起在重庆万州柑橘种植区新发生病害的病原菌,筛选有效防控药剂,为田间防治该病害和后续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从患病样品中获得菌株,进行病原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致病性鉴定,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药剂对目标菌株的毒力。【结果】此病害的病原菌为柑橘轮斑病菌Pseudofabraea citricarpa。病原菌对万州地区主栽的8个品种柑橘的叶、枝、果和昭通苹果及砀山酥梨果实具有致病性。苯醚甲环唑、咪酰胺、甲基硫菌灵等17种杀菌剂的EC50值小于3 mg/kg,代森锰锌与啶酰菌胺1:64比列复配、克菌丹与苯醚甲环唑1:1比例复配、代森锰锌和矿物油1:50比例复配对菌株生长抑制效果良好。【结论】重庆万州柑橘种植园区发生柑橘轮斑病,病原菌对柑橘枝、叶、果和其它果树果实都具有致病性。17种药剂单用或复配对病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可进一步用于田间实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柠檬薄荷、薄荷、柠檬罗勒、藿香蓟、北京接骨草、陕西接骨草、菊苣、三叶草和黑麦草9种生草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生草粗提物对柑橘木虱幼虫的驱避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以九里香和砂糖橘嫩梢为柑橘木虱幼虫寄主植物,9种生草均对柑橘木虱幼虫均有一定的驱避作用。我们根据结果可知,薄荷、藿香蓟、柠檬薄荷对柑橘木虱幼虫的趋避效果较好。本试验研究结果将为橘园生草种植在防控柑橘木虱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McGregor是柑橘上的重要害螨,严重影响柑橘产量和品质。我国作为柑橘生产第一大国,做好柑橘全爪螨的防控意义重大。研究其发生规律、防治技术、抗药性等是做好防控的重要环节。现阶段我国采取以化学防治为主,多种防治手段并存的综合防治策略,化学药剂防治由于其见效快、成本低、防治效果好,能及时的挽回经济损失,是当前我国防治柑橘全爪螨的最有力措施。但近年来柑橘全爪螨对各药剂的抗性发展迅速,因此为解决“3R”问题生物防治也成为我国研究的热点。除此之外,在柑橘全爪螨对各药剂均产生不同程度抗性的情况下,更应该致力于研究发展生物防治等其他绿色防控措施,并密切关注田间柑橘全爪螨抗性发展变化。本文综述了我国柑橘全爪螨发生因子、防治技术、抗药性等研究进展,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策略,为防治柑橘全爪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柑桔黄脉病是一种主要发生于柠檬的新型病毒病害,主要引起叶片黄化、脉明、皱缩、反卷,甚至落叶,从而影响植株的树势和产量,该病已对我国部分产区的柠檬产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的脱毒方法后发现,热处理 茎尖嫁接对柑桔黄脉病毒的脱毒方式效果最为有效。本研究对我国柠檬以及柑桔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柑橘大实蝇是柑橘生产的重大害虫,目前柑橘大实蝇疫情呈逐年加重趋势,特别是“蛆柑事件”(大实蝇幼虫)给广大橘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论述了柑橘大实蝇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传播途径和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柑橘粉虱、黑刺粉虱是重庆万州柑橘上重要的害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吸食柑橘树汁液,危害新稍嫩叶,使叶片褪绿变黄,并且分泌大量蜜露,诱发煤烟病,影响光合作用,严重者致叶落枝枯,为深入了解黑刺粉虱、柑橘粉虱的发生时期、发生危害程度和田间种群动态等信息,本研究通过结合田间系统调查与黄板诱捕监测的方法,综合分析了这两种害虫的田间发生规律,以期为以后更深入研究该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柑橘轮斑病是一种新发的柑橘毁灭性病害,对温州蜜柑、柠檬、脐橙等柑橘的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目前国内外少有相关报道。为了进一步掌握该病的流行动态,建立有效的防治措施,本文对柑橘轮斑病发生范围、症状、病原、流行因素、病害鉴定、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广西-湖南地区通过试验,研究集成了“以种植无病苗木为基础,以统一放控梢、大型植保机械喷施低毒高效药剂、果园悬挂黄板和冬季清园防治木虱为重点,以常态化普查清理病树为保障的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模式”,并在技术模式的应用上,因果园类型及黄龙病发病程度不同,不同果园采取分类防控策略;在柑橘黄龙病片区联防联控上,构建了政府责任制、宣传培训和村规民约为核心的柑橘黄龙病片区联防联控的“荔浦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对上述技术模式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其它片区防控柑橘黄龙病提供技术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柑橘是贺州市栽培面积最大、果品产量最多的水果、也是贺州市的优势产业。柑橘黄龙病制约了贺州市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防控柑橘黄龙病的危害,是贺州市果树工作者也是我国柑橘产区的果树工作者亟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分析总结了贺州市的防控经验以供我国柑橘产区果树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257个柑橘全爪螨田间药效试验中筛选到17种比较好的药剂。对这些药剂的种类和作用特点、使用浓度、防治效果、速效性、持效期、防治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柑橘全爪螨的防控以矿物油为主,其他药剂为辅的综合防治的观点,为绿色柑橘生产中叶螨的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利用GC-MS对3个柠檬品种和2个贵州地方特色宽皮柑橘(牛肉红朱橘和朱红橘)果肉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共检测到蔗糖、果糖、葡萄糖、木糖等10种可溶性糖,以及柠檬酸、苹果酸、奎宁酸、草酸等10种有机酸。柠檬、牛肉红朱橘、朱红橘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组分类似,差异主要在含量上。可溶性糖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果实中主要可溶性糖为蔗糖、果糖和葡萄糖,3种主要的可溶性糖在牛肉红朱橘和朱红橘中的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柠檬,分别是柠檬的4.51倍、2.18倍和1.68倍。有机酸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柠檬有机酸含量远高于牛肉红朱橘和朱红橘,3个柠檬柠檬酸和奎宁酸的平均含量分别是2个宽皮柑橘的12.18倍和10.05倍。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反映了柑橘品种的种质特征,且与果实风味和口感一致。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春节前夕,上海国际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重庆万州(上海)农展中心对外开馆迎客,展出三峡库区的菌菇、牛肉干、柠檬酒、猕猴桃酒、药材、水果、茶叶等160多种名特优农副产品。其中万州血橙,以及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万州古红桔是首次进入上海市场。  相似文献   

16.
柠檬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灰霉病菌只侵染柠檬花、花蕾和幼果,柠檬果生长发育期不受侵染。在云南柠檬湿热种植区,柠檬春花、夏花、秋花和冬花四个开花物候期,灰霉病可以侵染柠檬春花、秋花和冬花,夏花几乎不受侵染。灰霉病主要侵染柠檬春花,病枝率为54.00%~76.00%,病情指数为35.00%~77.00%;其次为冬花,病枝率为16.00%~28.00%,病情指数为9.00%~16.00%;再次为秋花,病枝率为4.00%~8.00%,病情指数为2.00%~4.00%。柠檬完全花的柱头、花柱、花药、花丝、花瓣、子房、花萼、花梗和蜜盘9个部位均会受到灰霉病菌的侵染。柠檬灰霉病首先侵染柠檬花的柱头,接种24h即可侵染;接种48h小时后,柠檬花的花药、花瓣和花萼均出现灰霉病侵染症状。大田灰霉病防控时段及防控效果表明,柠檬的开花期是灰霉病防控的关键时期。在初花期、盛花期、谢花期整个开花期均进行药剂防控,以初花期开始进行药剂防控,并以盛花期加强药剂防控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7.
柠檬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Ex.Fr.)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在柠檬的开花期被病菌侵染,并诱导果面疤痕出现。开展了6种杀菌剂的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6 种杀菌剂对柠檬灰霉病菌菌丝均有抑制作用,不同的杀菌剂抑制效果差异显著。 50%啶酰菌胺 WG、40% 嘧霉胺 SC和0.3%丁子香酚 SL对柠檬灰霉病菌具有强烈的抑菌作用,其中以50%啶酰菌胺 WG对柠檬灰霉病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其EC50值为 1.5272 mg/L ,其次为0.3%丁子香酚SL,EC50 值为1.9215mg/L,再次为40% 嘧霉胺 SC,EC50值为2.7941mg/L。大田灰霉病始防时间点和防控时段分析表明,柠檬初花期和盛花期是开始防控柠檬灰霉病的关键时间点,分别在柠檬初花期和盛花期开始防控,病果率分别为4.17%和10.83%,病情指数分别为1.05%和3.33%,明显低于其他时间点开始防控。柠檬初花期至谢花期整个开花时间段内是防控灰霉病的关键时段,在柠檬开花期加强灰霉病防控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8.
柑橘大实蝇是危害我国柑橘产业发展的重大害虫之一。传统物理防控、化学防控和理化诱控方法难以清除虫源,易增强实蝇抗药性,诱杀效果不强,而诱蝇球作为一款新型理化诱控产品,能有效克服常规防控方法的不足。本文综述了诱蝇球的起源,并从诱蝇球的制作材料、球体直径、球体颜色和诱杀策略等方面分析了其诱杀效果的改良。与其它防控方法相比,改良后的诱蝇球成本低,操作简单,绿色环保,效果直观,在柑橘病虫害监测和防治中取得了良好成效,对促进我国柑橘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柑橘黄龙病在贵州省的发生及控制情况,本文回顾了病害在贵州省的发生历史,并对田间的疑似样品进行了。结果表明:贵州省柑橘黄龙病在经过近些年大力防控后,目前在黔东南柑桔主产区黄龙病病情得到一定控制,为零星发生。而在黔西南及黔南一些失管产区,病害发生较为严重。从病原菌序列比对的结果来看,此次收集的样品均为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此外,在本次田间调查中没有发现柑橘木虱。  相似文献   

20.
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是柑橘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在田间主要通过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传播,目前尚未有有效防治柑橘黄龙病的药剂。通过搭建防虫网室种植柑橘是目前国内多个黄龙病高发区用以防控柑橘木虱及黄龙病的新型种植方式,但有关网室栽培技术在柑橘木虱及黄龙病等主要柑橘病虫害上的防控效果并未有系统评估。本研究以黄龙病流行区(广东惠州)的柑橘果园为实验地进行防虫网覆盖,通过对网室栽培区与露天区柑橘的树势、柑橘木虱与黄龙病的流行状况及其他害虫发生情况进行系统比较,分析其差异。本研究发现,搭建防虫网室种植柑橘有利于增长其树势,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柑橘害虫的种类和数量,特别是柑橘木虱,同时黄龙病的病情也有所减轻。但网室内的相对湿度会在秋季降低,进而引起柑橘红蜘蛛(Panonychus citri McGregor)的爆发。搭建防虫网室的种植方式对柑橘生长及黄龙病的防控有重要的作用,但也会引起部分柑橘红蜘蛛和粉虱的泛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