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滩盐碱地造林不能用常规技术,只能采用适合盐碱地造林的新技术,特别是开沟排水、高培土、浅挖穴的整地和就地培育容器苗最为关键。应普通推广与田菁麻混种,造林季节提早在3月下旬~4月中旬为好。造林密度应适当偏密些(每公顷3825~4605株),但从郁闭到成林前应进行3~4次抚育间伐,改变只打枝不间伐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杉木树高曲线参数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浙江省开化县和江西省分宜县的148块杉木样地数据,在限制和非限制条件下,逐一分析了间伐及坡向,坡位,坡度,海拔4个立地因子对杉木树高曲线模型 H=1.3+α1H^b1dexp(-b/D)参数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参数b受间伐,坡向和海拔的影响较小,α1和b1则受间伐和4个立地因子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用α-萘乙酸,吲哚丁酸,ABT生根粉3号,2,4-D等4种植物激素,每种激素3个浓度,浸泡侧柏苗木根系2小时后,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每种激素的适宜浓度处理对提高干瘠立地条件下侧柏造林成活率都有促进作用。但不同激素的作用不同,同一激素的不同浓度效果也有差异,以100ppm吲哚丁酸效果最大,造林成活率达到93%,比对照38%提高1.4倍。其次为ABT生根粉3号,其50ppm浓度处理可使成活率达88  相似文献   

4.
百草枯分别和乙烯利、二甲四氯的配合均可作为马尾松间伐材立木充脂的药剂。用含3%百草枯和3%乙稀利处理,充脂木段苯-醇抽出物平均含量为14.4%,比增4.5倍。用3%百草枯和5%二甲四氯处理,充脂木段苯-醇抽出物平均含量为15.5%,比增4.9倍。乙烯利和二甲四氯在配合药剂中能促进充脂材的形成,并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间伐材立木充脂研究(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草枯分别和乙烯利、二甲四氯的配合均可作为马尾松间伐材立木充脂的药剂。用含3%百草枯3%乙烯利处理,充脂木段苯-醇抽出物平均含量为14.4%,比增4.5倍。用3%百草枯和5%二甲四氯处理,充脂木段苯-醇抽出物平均含量为15.5%,比增4.9倍。乙利用和二甲四氯在配合药剂中能促进充脂材的形成,并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浙江省“国家造林项目”杉木,马尾松,火炬松3个主要树种的造林成本,产出效益,外汇风险,偿还能力等进行较为详细的技术分析,结果表明,确保有效的资金投入,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是项目成功的根本保证,根据调查计算,单位蓄积超过部颁标准为:4-7年生杉木121.3%-258.7%,5-8年生马尾松142.5%-710.7%,6年生火炬松31.35,预测造林后第20年采伐时,可产生经济效益,杉木6358  相似文献   

7.
单位面积的造林株数的多少依树种而异。同一树种因地方和时代的不同其造林密度也不是一致的,即是造林株数相同,由于实行弱度的间伐或强度的间伐,或依间伐次数的多少,对所生产的木材形状质量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有时密植进行弱度间伐,有时密植进行强度间伐,有时疏植而不进行间伐或进行弱度间伐等。由于这些抚育形式的不同,其间伐材、主伐材的质量都要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很好地掌握造林密度、抚育形式与所生产的木材的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效果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药乡林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内设置固定标准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第1次间伐强度分别为12.2%、23.6%、34.2%,第2次间伐强度依次为23.0%、15.1%和10.4%。间伐能显著地促进林木生长,第1次间伐3年后林分蓄积量增长率比对照高5.8%~38.4%。第2次间伐2年后,不同间伐强度间林分生长差异不显著。认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初植密度可较大,第1次间伐宜采用中、强度间伐,第2次再采用较小强度的间伐。  相似文献   

9.
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研究评述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是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的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对常用的新面积生长模型Richards型和Schumacher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断面积生长模型研究中应注意的4个问题;(1)选择的自变量应为3个,即立地质量指标、年龄和林分密度指标;(2)间伐林分模型应与未间伐林分模型同时考虑,进而详细介绍了用于间伐林分断面积预估的被压指数法;(3)间伐指标的构造需要伐前和后伐后的林分因子;(4  相似文献   

10.
采用什么等级的杨树苗木造林,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既有传统习惯问题,也有在自然条件或无性系特性不同而得出的结论。本试验目的是为了确定欧美杨(奈瓦)和欧美杨I-72两个无性系,3-4个苗木等级,在淮北市粉煤灰复垦地上,造林后4年间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用欧美杨(奈瓦)大苗林(2/3或1/2苗)有明显的缓苗现象:用小苗造林(1/1苗),到第2年末,便消除了与大苗林木的高、粗生长差异。用不同  相似文献   

11.
杉木团状造林首次抚育间伐试验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表明:11年生杉木团状造林各处理间在生长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原因与造林密度相关。一穴2株式造林增产效益明显,在生产上有重大推广价值。通过对杉木团状造林首次间伐抚育设计的初步探索,显示了比常规的单株式造林具有间伐作业设计易行,有利于提高林分质量和稳定性,增加间伐材和经济效益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茶陵县松林中幼林面积大,急需抚育间伐。近3年来,茶陵县委、县政府把抚育间伐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已间伐松林近7万亩。他们的做法和措施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抓现有林分的抚育间伐就是抓荒山造林,甚至胜过荒山造林。在目前造林任务不大的情况下,各地要象抓荒山造林一样抓抚育间伐,以提高林分质量,巩固造林成果。茶陵县有松林面积70万亩,林分密度普遍较大,分化严重,生长减弱,林分质量和产量下降,急需抚育间伐。为切实抓好这项工作,县委、县政府从1997年开始,把松林间伐列入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计划用…  相似文献   

13.
在6-18年生湿地松、火炬松用材林中布置了10片间伐强度试验林,对不同间伐处理的林分测树因子和间伐作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最后确定了两个树种工业用材料密度调控方案。正常情况下,2000株.hm^-2以下密度林分8年生后间伐即有收益,而首次产伐龄应在12年生之前方能使保留木生长速率获得提高。通过间伐可使立木规格材出材中有提高。但伐后4-6a间,立木蓄积量,规格材出材量、森分总收获得基本上随间伐强度加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速生丰产林不同培育目标的适宜造林密度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造林密度对比试验与现有人工林分密度的调查结果,提出马尾松速生丰产林的适宜造林密度与不同培养目标的林木密度调控模型。结果表明:马尾松速生丰产林的造林密度以中密度为宜,植距在1.4 m ×2.0 m 和2.0 m ×2.0 m 之间,每公顷3 555~2 490株。试提出不同培养目标的林分密度调控管理模型如下:(1)小径材(12~16 cm ),伐期20 a,立地指数14~16,造林密度3 600~3300株·hm - 2、最终保留密度2 340~2 145株·hm - 2,年均材积生长11.61~14.54 m 3·hm - 2。(2)中径材(18~24 cm ),伐期25 a,立地指数16~18,造林密度2 775~2 490株·hm - 2、最终保留密度1 560~1 395株·hm - 2,年均材积生长13.02~17.47 m 3·hm - 2。(3)大径材(26~32 cm ),伐期30 a,立地指数18~20,造林密度1 995~1 725株·hm - 2、最终保留密度900~750株·hm - 2,年均材积生长16.20~16.76 m 3·hm - 2。  相似文献   

15.
沙地杨树纸浆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瘠薄干旱条件互氏浆林的栽培技术,选用4个杨树良和无性系,设计5种密度和4种整地,栽植深度,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平原沙地采是耐瘠薄的优良树品种,深栽70cm,适当密植,前两年实行林粮间作,以耕代抚,第3,4年雨季前各追施 化肥,5a生林分总蓄积可达77.41-182.56m^3/hm^2,净产值可达2620.5-7300.5元,其经济效益为纯农业的2.67-7.85倍。  相似文献   

16.
加快森林资源培育坚持以营林为基础近几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进一步端正经营指导思想,把营林工作放在首位,大搞植树造林,不断扩大更新造林及天然幼、中龄林抚育间伐的面积,营林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1989~1993年的5年间,全林区共更新造林361.4万...  相似文献   

17.
湿地松人工林间伐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10年生和18年生两片湿地松人工林进行了不同强度的间伐试验,间伐3年后的结果表明:强度和中度间伐可明显促进10年生林分胸径,平均单株胸高断面积和平均单株材积的生长;18年生林间伐效果则不明显;间伐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增长量只有自然林分的70%-87%。  相似文献   

18.
飞播造林是模拟林木天然下种更新的一种大规模机械化造林方式。由于受机械设备、气候、立地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飞播林较人工林树种单纯,林木稀稠不匀,生长差异显著,林地生产力低。适时适量适法地开展抚育间伐较人工林更为重要,是飞播林速生丰产的关键措施。我省从1979年开始飞播造林,目前已成林163万亩,约有三分之一需要抚育间伐,怎样才能搞好飞播林的抚育间伐呢?主要应掌握抚育间伐的开始期、强度、间隔期以及间伐方法等技术关键。一、确定适宜的抚育间伐开始期。抚育间伐的开始年龄与经营目的、树种生物学特  相似文献   

19.
在农田林网中进行I-214杨、加杨、小美旱杨、北京杨4个杨树品种的造林对比试验,20a生I-214杨的平均胸径为42.1cm;平均树高为27m,平均单株材积为1.3696m3,约是加杨、小美旱杨、北京杨的4~8倍。  相似文献   

20.
苗龄对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干旱沙地和沙丘上分别对2年生、3年生、4年生、5年生的樟子松苗木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4年生苗木生长最好,3年生苗木最差,2年生苗在有植被覆盖的沙地上造林,优于3年生苗,可保持在80%以上的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