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竹笋用林土壤肥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德清县早竹笋用林不同竹笋产量林地的土壤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下层容重大小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子。并提出相应的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绿竹是一种优良笋竹两用丛生竹种,针对绿竹林存在土壤铅含量超标污染竹笋的风险,开展土壤有效态铅对绿竹笋材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态铅对绿竹笋生长影响明显,土壤有效态Pb含量在15.0 mg·kg-1-1时笋产量最高,并且最大单体重和最大单体直径均最大。土壤有效态Pb含量在超过20.0 mg·kg-1对绿竹笋生长具有明显的影响,高浓度土壤有效态Pb含量,对绿竹笋产量与品质的提高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近郊的竹农大多经营笋用林,而施肥是提高竹笋产量的关键。为了提高竹笋产量,竹农采取竹山养牛的方式,一方面可增加竹山土壤有机质含量,解决施肥问题,提高竹笋产量与质量;另一方面又可增加经济收入,加快山区脱贫致富的步伐。竹山养牛的技术要点主要有:1.选择东或东南坡、坡度15~20度、土质坚  相似文献   

4.
绿竹笋用林培土措施对笋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绿竹笋用林土壤管理过程中,通过不同培土措施对笋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培土高度为10cm时,竹笋形态品质最好,产笋量及竹笋可食部分所占的比例也最高。不同培土高度,其营养成分相关指标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肥料种类及施肥深度对覆盖雷竹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施肥种类和施肥深度对覆盖雷竹林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生物肥或混施生物肥比单施化肥不但能够提高覆盖雷竹林的竹笋的产量和产值,而且可以改良雷竹林土壤结构,利于母竹留养;就竹笋产量而言,施肥深度5~10 cm优于15 cm的处理,但深施有利于改良土壤酸碱度。  相似文献   

6.
竹笋产量地下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竹笋产量的地下分布规律是由出笋株数和单株笋重在土壤空间内的分布决定的。对3.92亩毛竹丰产笋用林的研究表明,在土壤空间内,从上至下,出笋株数呈“少——多——少”的Logistic曲线分布,单株笋重呈“小——大——更大”的幂函数分布,竹笋产量与出笋株数一样,也呈Logistic曲线分布。分布规律与出笋时间关系密切,随着出笋时间的推移,出笋株数和产量由浅土层向深土层逐渐增加;各土层出土的竹笋均在出笋盛期个体达到最大,末期次之,初期最小。20—40cm土层深度是竹笋产量的主要分布范围,占总产量的70—80%。为此,笔者提出竹笋培育的三条原则:1)增多株数为主,增大个体为辅;2)浅挖冬笋,深挖春笋;3)盛末之交养竹,初盛末期挖笋。  相似文献   

7.
在毛竹分布南缘的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气候过渡区,选择土壤、坡度、坡向、经营水平等一致的3个海拔梯度毛竹林,对竹林经济性状随海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径级立竹质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竹壁厚度是主要影响因子。竹材产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提高,立竹胸径是竹材产量变化的主导因子;竹笋平均个体质量、产量和品质随海拔升高而提高。竹笋平均个体质量是竹笋产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海拔对竹笋品质影响主要反映在总糖、可溶性糖、P、Fe、含水率、可食比例随海拔升高而提高,纤维、热量、灰分、Ca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探讨紫色土和黄壤两类地区土壤养分对白夹竹笋品质的影响,得出栽培优质白夹竹笋的土壤养分条件,为紫色土、黄壤地区白夹竹笋用林的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在雅安紫色土地区和都江堰黄壤地区各选择1片经人工经营的白夹竹林,每片竹林设置10 m×10 m的样地,重复8次。于2017年5月,对样地内采集的土壤和竹笋进行检测分析,应用多元回归方法筛选不同产区影响竹笋品质的土壤养分因子,并拟合竹笋营养物质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回归方程,得出两地白夹竹笋营养物质与土壤养分的关系。两个产地的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偏高,有机质、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偏低,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处于正常水平。黄壤产区竹笋品质整体优于紫色土产区,竹笋营养物质与土壤养分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紫色土地区影响白夹竹笋品质的土壤因子主要为土壤pH、有机质和有效磷;黄壤地区对竹笋品质产生影响的土壤因子是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两个产区均缺乏有机肥和磷肥,氮肥施入偏高,经营管理为增加有机肥的施入,平衡氮磷钾肥的施入。土壤养分与白夹竹笋营养物质含量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可通过调节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达到竹笋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八个竹种海涂引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土壤含盐量着手对八个竹种在引种成活率、新竹抽发数及其质量、角竹笋产量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盐分影响竹子的生长发育,此影响一般随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竹种对土壤盐分的适应能力不同;角竹笋能获得高产,单产达20800kg/ha。参照产地母竹和引种地新竹的生长情况,我们建议:海涂地区发展竹子时可选用角竹、桂竹和红竹。  相似文献   

10.
经作者在本市及周边地区(安徽宁国、浙江德庆、余杭等)对雷竹连续覆盖竹园的调查,由于长期使用化肥或施肥不合理,不仅造成雷笋产量低、成本高、质量差,而且久而久之,使土壤磷、钾残留过多,林地退化、环境污染、雷笋质量下降。为了提高竹笋产量,改善林地环境,生产无公害竹笋,2002年临安市农资有限公司从黑龙江大龙生态股份有限公司引进了大龙生物有机竹笋专用肥,在雷竹覆盖竹园中进行了试验和应用。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毛竹林覆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双层覆盖、单层覆盖对毛竹林出笋时间、笋期、竹笋产量、竹林土壤温湿度、幼竹及幼鞭生长状况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措施显著提高竹林土壤温度,但对土壤含水率影响不显著;双层覆盖竹林出笋时间较单层覆盖和对照竹林分别提前6 d和15 d,笋期较单层覆盖和对照竹林分别增加9 d和15 d;双层覆盖竹林相对于对照竹林在竹笋净产量和竹笋可食部分重量方面分别增加95%和102%;双层覆盖竹林幼鞭平均深度明显低于对照竹林,跳鞭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竹林,表明覆盖措施对竹鞭生长具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毛竹林节水灌溉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固定喷灌的形式探讨了毛竹林节水灌溉技术.经研究表明,喷灌对毛竹林竹笋的生长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对竹笋数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显著.不同的喷灌方式会形成不同的土壤湿度,采用喷灌2 d间隔2d一轮换的方式时竹笋数量、产量与平均单个竹笋重量等指标均表现最佳.土壤湿度越大,竹笋的个体发育质量越好,竹笋的数量和产量也越高.喷...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产地厚竹笋的营养成分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不同产地厚竹笋的营养品质及其稳定性,就土壤养分对厚竹笋营养品质的影响情况及竹笋营养成分对土壤养分的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方差分析、Duncan新复极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1个厚竹种植基地的厚竹笋各营养成分和土壤各养分含量及其二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厚竹笋其营养品质间存在一定差异,不同营养成分间的差异程度不同;竹笋中单宁、蛋白质、淀粉、糖、粗纤维、维生素等有机营养物质的含量差异均大,矿质营养中锌和锰的含量差异均较大,而铁、钙、镁、铬、镍的含量差异均相对较小;不同种源地和引种地的竹笋其各营养品质间均未出现系统差异,土壤化学性质是造成不同产地竹笋营养品质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竹笋中蛋白质、单宁、淀粉、总糖、粗纤维、铜、锌、铁、锰和镍的含量对土壤各养分变化的响应程度均极显著,维生素E和镁含量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响应程度均显著,维生素B1、铬和钙含量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响应均不敏感;土壤中全氮、碱解氮的含量和pH值对竹笋营养品质的综合影响均显著,土壤中有机碳、速效磷、铜、钙和镁的含量对竹笋营养品质的综合影响也均较大,土壤化学性质不同其对不同竹笋营养成分的作用和影响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三种材料、三种覆盖厚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均可提高黄甜竹林下土壤表层的温度和提早黄甜竹出笋时间(P<0.01),增加早笋产量和竹笋总产量,并可避开笋期害虫的危害高峰期,保证竹笋的品质;采用L9(34)正交试验表明,以A2B3C1即牛粪覆盖20cm、11月20日覆盖为最优组合,出笋时间最早且早笋产量和竹笋总产量最高.在此基础上总结并提出配套技术,可实现黄甜竹林的早产丰产,增加林农收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以及2因素交互作用对甜龙竹发笋时间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甜龙竹为试验材料,设计了覆盖与灌溉次数2因素裂区试验,总共8个试验小区,每小区设计不少于30丛竹子,试验时间为2~10月,利用WatchDog土壤温湿度仪记录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分析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温度与发笋时间、发笋量的关系,通过收支平衡计算,探寻收益最佳的试验方案。结果:(1)土壤含水量对甜龙竹笋产量存在极显著的影响(P0.01),甜龙竹笋产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急速增加,当土壤含水量达25%时,笋产量增加趋势逐渐平缓,土壤含水量为30%~45%的时候,产量最高。(2)土壤温度对甜龙竹笋产量存在极显著的影响(P0.01),当土壤温度在15~20℃区间内,随着土壤温度的增高,笋产量急速增加,当土壤温度达到19℃时,增产量趋于稳定。(3)试验地甜龙竹从4月中下旬开始零星发笋,比常规培育发笋时间提前2个月,7月中旬进入发笋高峰,大量发笋持续到8月下旬,最早出笋的小区7(覆盖+浇水1次/7 d),比对照小区1(对照)出笋期提前了90 d,笋期延长3倍。(4)通过收支平衡计算,小区7的收入最高,为180 428.91元·hm~(-2),比小区1高出80%。结论:覆盖加灌溉对甜龙竹提前出笋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覆盖后的试验小区要比不覆盖的试验小区效益高,浇水的试验小区比不浇水的试验小区效益高,通过收支平衡计算,小区7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积累率、污染分担率等方法,对早竹笋土壤重金属含量、经营管理措施等与产品安全质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d在竹笋中的积累率最高,引起竹笋产地土壤受污染的主要元素是Cd,而引起竹笋受污染的主要元素是Pb。土壤重金属含量与竹笋安全质量的相关性中,Pb指标呈一定的正相关,其他Cd、Hg、As3个指标相关系数值接近于0,表明基本不相关。施肥等经营管理措施的不同对土壤和竹笋中的Pb、Cd、Hg、As、NO2-等指标值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无相关性。关键指标亚硝酸盐含量不因施肥种类的不同而呈现一定的规律,但不同的采样时间结果显示,后期竹笋其含量相对偏高。  相似文献   

17.
高效培育麻竹笋用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通过对麻竹笋用林立竹密度、施肥量、截梢、灌溉等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种措施对竹笋产量有显著影响,前三者与竹笋产量呈抛物线型关系,竹笋产量随立竹密度、施肥量、截梢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竹笋产量与灌溉次数呈直线相关,竹笋产量随灌水间隔时间增长而减少。4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施肥量、立竹密度、灌溉、截梢。提出高效培育麻竹笋用林的优化模式为:施肥量为1800kg/hm^2,立竹密度为3600株/hm^2,灌溉为发笋期连晴10d浇水1次,截梢是保留竹秆高4m为宜。  相似文献   

18.
通过积累率、污染分担率等方法,对早竹笋土壤重金属含量、经营管理措施等与产品安全质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d在竹笋中的积累率最高,引起竹笋产地土壤受污染的主要元素是Cd,而引起竹笋受污染的主要元素是Pb。土壤重金属含量与竹笋安全质量的相关性中,Pb指标呈一定的正相关,其他Cd、Hg、As3个指标相关系数值接近于0,表明基本不相关。施肥等经营管理措施的不同对土壤和竹笋中的Pb、Cd、Hg、As、NO2-等指标值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无相关性。关键指标亚硝酸盐含量不因施肥种类的不同而呈现一定的规律,但不同的采样时间结果显示,后期竹笋其含量相对偏高。  相似文献   

19.
红壳竹笋用林施肥效应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竹林结构合理、搞好土壤管理的红壳竹笋用林,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施肥试验的结果表明,施肥可大幅度提高竹笋产量,每年1 hm2施尿素450 kg、钙镁磷150 kg、硫酸钾200 kg,并分3次在3、6、9月施用,产笋重量可达16 286 kg.hm-2,且新竹地径较大,最为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肥处理对雷竹林土壤养分平衡和竹笋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冬季覆盖的条件下,研究了雷竹林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平衡和竹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的雷竹林土壤养分平衡状况均有极大的盈:N的盈余量与输出量之比为1.55~2.70,P的盈余量与P输出量之比为3.49~13.44,K的盈余量与输出量之比为3.5~6.9.高量化肥处理(CF2.0)的N、P和K盈余量分别达到1187、224.8和847 kg·hm-2,分别比低量化肥处理(CF1.0)提高了68.1%、76.9%和27.4%.与低量化肥处理(CF1.0)相比,化肥和猪栏粪处理(CF1.0+PM1.0)的N、P和K的养分内部利用效率(INUE)分别提高了30.2%、31.2%和95.0%,竹笋产量提高了2.16倍;半量化肥和猪栏粪处理(CF0.5+PM0.5)N、P和K的INUE值分别提高16.6%、15.9%和32.3%,竹笋产量提高了74.2%.对肥力水平高的雷竹林,增施化肥对竹笋产量的提高不显著,但可造成养分的大量盈余,从而导致营养元素的大量流失,并增加环境污染风险,而化肥与有机肥配施,或者减少化肥用量不仅提高了雷竹竹笋产量,而且可以降低养分利用效率,减轻化肥对环境污染压力,促进雷竹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