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文中所介绍的技术,龙眼扦插40天后即产生愈伤组织,愈合率达866%;60~90天大量生根,生根率达872%,成活率达745%;90天后即可进行苗地移栽,成活率达905%。1年生苗高60~150cm,地径06~15cm,此时即可出圃定植。2~3年挂果,4年进入丰产期,丰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结果表明:采用55年生以下母树嫩枝扦插生根率达80~98%;扦插苗春季移栽成活率达97%;2年生扦插移栽苗平均高57.8cm,平均地径0.8cm,90%以上的苗木可用于造林。  相似文献   

3.
日本落叶松硬枝扦插育苗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幼龄母株上已处萌发生长状态的1年生木质化硬枝作插穗,在全光照喷雾条件下扦插,生根率达90.1%,当年换床移栽苗成活率达92.3%,2年生移植苗平均高44.1cm,地径0.64cm.  相似文献   

4.
马尖相思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马尖相思(Acacia m angium )10 年龄树芽器官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直接诱导不定芽产生,并获得根茎叶齐全的试管苗。剪取当年枝条的自顶芽往下依次带节的茎段培养,以第二、第三节茎段诱导芽萌动率高而快;芽诱导培养基为改良MS+ 6-BA 2 m g/L+ NAA 0.5 m g/L,芽诱导率90% ;芽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 6-BA 0.5 m g/L+ NAA 0.25 m g/L+ VB2 5 m g/L+ Vc 4 m g/L,芽增殖倍数4.8 倍;生根培养基为1/2 MS+ ABT 2 m g/L+ IBA 0.2 m g/L+Ac 0.1% ,生根率97.0% ;黄心土为试管苗最佳移栽基质,成活率达到85% 。  相似文献   

5.
红松插穗的条件与生根能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红松穗条类型和着生部位、采条时期、插条粗细和长度、母树年龄等与生根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萌芽枝插穗比一般枝插条的生根率提高39.3%;节间的插穗生根率比节上、节下提高17%~60%;北方最佳的扦插时间为5月1日之前;5年生红松插穗适宜的规格是粗细为0.4cm~0.6cm,长短为3cm~5cm.  相似文献   

6.
ABT生根粉在龙眼和荔枝扦插育苗中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眼和荔枝对我国持产优势果品,是公认的扦插难生根成尖的树种。近年来,我们通过用流水,AgNO3或乙醇等溶液浸泡处理先去除枝条内部抑制生根的物质,然后用ABT1号生根粉处理枝条基部,通过认真管护,有扦插愈合率达87.6%,生根率达78.2%,成活率达74.5%;荔枝扦插愈合率达56.1%,生根率达47.6%,成活率达46.3%。苗木移栽后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7.
龙眼和荔枝为我国特产优质果品,是公认的扦插难生根成活的树种。近年来,我们通过用流水、AgNO3或乙醇等溶液浸泡处理先去除枝条内部抑制生根的物质,然后用ABT1号生根粉处理枝条基部,通过认真管护,龙眼扦插愈合率达87.6%,生根率达78.2%,成活率达74.5%;荔枝扦插愈合率达56.1%,生根率达47.6%,成活率达46.3%。苗木移栽后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8.
普拉索芦荟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取普拉索芦菩嫩茎作外植体,培养于附加不同种类和激素浓度的MS或改良的MS培养基上,在附加 6-BA1.5 mg/L时,丛生芽诱导效果最佳,萌发数量最多;在附加 6-BA1.0mg/L+NAA0.3mg/L时,丛生芽生长最好,芽长且健壮,;在附加I AA0.2 mg/L时,生根效果最佳;当苗高 3 cm以上,根长达2 cm以上时,开盖 3 d移入温室(10~16℃),炼苗 3 d后,移栽于蛙石;河沙;腐质土为0.5:1:1.5的混合基质的土壤中,成活率达91.3%。  相似文献   

9.
离蕊金花茶引种繁殖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离蕊金花芯是金花芯组中的北缘种之一,是唯一分布于贵州的濒临灭绝的种;引种繁殖结果表明,在黄习土上扦插,用ABT(1)150g/m^3处理10h生根率可达87.5%,用苗砧法嫁接成活率高达95%,种子繁殖时,场圃发芽率在78.0%-90.0%之间,1的生苗平均高18.6cm,平均地径0.406cm,3年生苗平均高52.9cm,平均地径0.927cm。  相似文献   

10.
白榆嫩枝扦插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3年试验,利用全光喷扦插育苗技术和ABT生根粉促根处理,成功地解决了白榆嫩枝扦插生根和移栽成活问题,其扦插生根率达到95%以上,移栽成活率达到90%以上,当年生扦插移栽苗高度达1.0m以上,翌年6月达到2.0m的成苗标准,比播种育苗缩短1/3的育苗周期。  相似文献   

11.
银杏扦插生根技术简报王冬玲(信丰县林业局项目办341600)关键词:银杏,扦插1试验材料及方法1994年6月在金鸡林场大坂田苗圃进行了银杏一年生半木质化侧枝扦插生很试验,扦插成活率达90%以上。扦插株行距5x×l0cm,具体调查数据见表1。2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用郯城9号、5号、13号、16号、313号、317号6个银杏品种进行嫁接试验,嫁接成活率均在83.3%以上,品种间无明显差异,新梢生长量以郯城9号最大为42.0cm,郯城9号等5个品种间无显著差异,均与313号(21.2cm)有显著差异。以郯城9号为试材进行嫁接部位、接穗留芽数、接穗年龄及粗度试验,结果表明:嫁接部位在苗高50~80cm较好,成活率均在85%以上,幼树生长旺盛;接穗留3芽成活率可达90%以上,留单芽成活率仅60%;接穗年龄对嫁接成活率影响不显著,但接后新梢生长以1~3年生较好;接穗粗度以0.4~0.9cm为好。  相似文献   

13.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红桧经4年试验观察,当年实生苗平均高生长为8.5cm,平均地径为0.15cm,最高单株为17cm,地径为0.2cm。扦插繁殖苗,春插成活率比夏插高,最高可达100%,当年移栽春插苗平均高生长达20cm,平均地径达0.2cm,最高达25cm,最粗地径达0.23cm,夏插苗用生根剂GD和NAA,前者生根率和生根数均比后者高。  相似文献   

14.
两种栽培技术防治杨树溃疡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树移栽时剪掉侧枝或剪侧枝及顶梢能减少缓苗期叶片生长量60%-80%,增加生根量1-10倍;移栽苗用ABT生根粉100ppm蘸根,能提早生根5-7d,增加生根量数倍至十几倍。综合应用这两项栽培技术,提高了树体含水量,因而增强了杨树抗溃疡病能力,防病效果达80%-90%,提高幼树成活率70%-90%。  相似文献   

15.
醋栗扦插以皮部生根为主,扦插生根期20天左右,生根部位集中在扦插入土深5-15cm之间。3年生以下枝皮层老化,枝条芽为潜伏芽,扦插不易生根和成活。经不同方法扦插试验,醋样扦插适宜采条时间为11月下旬,冬季采条沙藏比春季剪条提高扦插成活28%,插穗的适宜长度为15-20cm,适宜粗度为0.7-1.2cm。同根枝条剪穗的适宜部位为下、中部枝段;插穗年龄以1-2年生扦插成活率为高,压条成苗率是压条数的1  相似文献   

16.
对楸树1~3年生幼林进行了单株根系测定。1、2、3年生林木根系的水平分布分别达95cm、210cm、415cm;垂直分布分别达80cm、180cm、200cm。单株根系集中分布范围:1年生林木深度40cm以上,水平60cm见方,占根系总干重的93.6%;2年生林木深度100cm以上,水平100cm见方,占94.8%;3年生林木深度140cm以上,水平220cm见方,占94.3%。根系含水量62.1%~80%,愈接近根端部位,其组织愈幼嫩,含水量愈高  相似文献   

17.
用苦丁茶萌蘖芽茎段进行离体快速繁殖,外植体采用0.1%氰霉素预处理,可有效地提高消毒效果。芽增殖培养基采用MS+6-BA1.5mg/L+KT2.0mg/L,pH调整为5.0有效高的增殖系数,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NAA0.6mg/L,能有效促进小芽生根,其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毛果含笑扦插繁殖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扦插基质、NAA浓度、光照强度、插条的光合面积对毛果含笑(MicheliasphaeranthaC.y.WuetLaw)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扦插基质以珍珠岩:腐叶土:红壤=1:1:1混合最好,生根率达62%;NAA150×10-6处理校好,特别是当愈伤组织形成后,取出插条再次用150×10-6的NAA浸泡4小时效果更佳,生根率达72%且可使插条比处理一次的提前20~30天生根;搞条带两片叶子生根较好,生根率达68%,并且根系祖壮发达,在60%的透光下生根较好.  相似文献   

19.
《广东林业科技》1994,(4):28-32
调查结果表明:杉木优良家系的扦插时间在11月至翌年1月的效果较好,其成活率、成苗率分别达90%和60%以上;带顶芽的插穗,扦插成活率、成苗率分别为1—2段和1—3段混合插穗的1.5倍和2倍—3倍;各优良家系扦插的苗木,其成活率和生长量在11月至翌年1月扦插的家系间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20.
3种粉剂防治鞭角华扁叶蜂幼虫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2.5%甲基对硫磷,90%灭幼脲Ⅲ号原粉和3%敌死蜱,分别用陶土稀释5种浓度防治鞭角华扁叶蜂1-6龄幼虫,试验结果表明,72h死亡率,用2-8倍陶土稀释的2.5%甲基对硫磷达87.6%~97.9%,用25-250倍陶土稀释的90%灭幼脲Ⅲ号原粉达85.6%-97.1%,用2-8倍陶土稀释的3%敌死蜱粉剂达85.4%-99.2%,2.5%甲基对硫磷,90%灭幼脲防治成本分别为21.65-2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