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脲醛树脂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脲醛树脂的甲醛释放、合成与反应机理、低摩尔比脲醛树脂的合成、树脂化学构造分析、固化机理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脲醛树脂合成方法与树脂化学构造的关系,以及强酸性条件下合成低摩尔比脲醛树脂固化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饰面中密度纤维板用脲醛树脂的合成工艺,同时介绍了中温合成PVA缩甲醛改性脲醛树脂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中温合成低粘度脲醛树脂的合成工艺。采用20%助剂改性后的脲醛树脂生产的中密度纤维板.其甲醛释放量满足欧洲E2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FTIR分析比较了脲醛树脂合成过程中主要基团含量的变化情况,探讨了脲醛树脂胶粘剂合成机理。分析研究表明:随着缩聚反应的进行,醛基吸收峰呈明显减弱;降低反应介质的pH后,羟基含量减少明显,此阶段是整个脲醛树脂合成的关键阶段;后续加入尿素调整F∶U,游离甲醛与尿素的反应比较缓慢,醛基吸收峰面积减少幅度不大;在接近脲醛树脂缩合反应终点时有甲醚键副反应物产生。  相似文献   

5.
黏度是脲醛树脂性能指标的重要参数之一,黏度的控制对脲醛树脂的使用具有直接影响。从胶合板用脲醛树脂的特性出发,以终摩尔比为1.05的配方进行树脂合成,通过对脲醛树脂终点黏度和使用过程中的黏度进行研究,得到了适合胶合板的终点黏度和脲醛树脂的合理使用黏度。  相似文献   

6.
对脲醛树脂的理论研究及其在木材工业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较全面的概括和评述。在将核磁共振应用于脲醛树脂的结构研究之后,区分了结构上的细微差别。讨论了脲醛树脂的合成过程,特别是酸性缩聚阶段的工艺条件对树脂甲醛释放量的影响。列举了脲醛树脂常用的各种改性物质及它们对脲醛树脂各种性能的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7.
低毒脲醛树脂单元改性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学者在低毒脲醛树脂配方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概括了目前国内脲醛树脂单元改性的主要途径,并预测了树脂改性合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1 国内木材工业用脲醛树脂胶黏剂生产工艺现状目前脲醛树脂合成车间的工艺流程主要有3种: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规和高醚两种工艺合成了脲醛树脂及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研究了合成工艺、三聚氰胺添加、固化剂种类等对低摩尔比树脂胶接胶合板胶合强度和甲醛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醚工艺合成的脲醛树脂固化时间较长,胶接胶合板甲醛释放量较高。三聚氰胺在反应初期加入合成的高醚改性树脂胶接胶合板,胶合强度高,甲醛释放量低;三聚氰胺在树脂合成反应末期加入时主要起降低板的甲醛释放量作用。复合固化剂可有效促进低游离甲醛含量树脂的固化,提高胶合强度,降低甲醛释放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13)C NMR研究了脲醛树脂合成新工艺中不同反应阶段时的脲醛树脂的化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脲醛树脂的化学结构主要受甲醛/尿素的摩尔比,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对脲醛树脂中主要的官能团:游离甲醛、亚甲基、亚甲基醚、Uron等相互关系也进行了研究。指出了生产低甲醛释放量,高力学性能刨花板用脲醛树脂中主要官能团的最佳含量。  相似文献   

11.
脲醛树脂中引入电解质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TIR、DSC等分析手段对一种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脲醛树脂活性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活性剂的主要成分是羟甲基脲,电解质没有与脲醛衍生物产生化学结合,活性剂降低了树脂表面张力,增大了对木材的润湿性,在参与固化反应的过程中,活性剂降低了脲醛树脂固化反应的活化能,说明有更多的树脂分子参与到固化反应中来,宏观上表现出提高了脲醛树脂的粘接效率;设计了一种脲醛树脂合成工艺,在合成过程中合理引入电解质,通过压制胶合板、纸板等试验,对产物的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认为由于电解质的引入,加快了反应速度,提高了粘接强度,但也导致了胶接制品的湿强度下降;从理论上对电解质发生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为有效控制脲醛树脂的合成和应用成本提供一种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低甲醛释放脲醛树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合成工艺、使用时加入添加剂、人造板的后处理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来脲醛树脂及其胶接制品降低甲醛释放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陈维宁 《木材工业》1996,10(2):24-25,29
本文介绍了PD-3改性中温合成脲醛树脂的合成工艺,用20%PD-3改性的脲醛树脂生产中的中密度纤维板,甲醛释放量可满足欧洲E2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PD-3改性中温合成脲醛树脂的合成工艺,用20%PD-3改性的脲醛树脂生产的中密度纤维板,甲醛释放量可满足欧洲E2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利用羧基丁苯胶乳对脲醛树脂胶粘剂进行改性,同时在脲醛树脂合成过程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玉米淀粉等改性剂,进一步提高改性脲醛树脂的综合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羧基丁苯胶乳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具有游离甲醛含量低、生产工艺简单等特点,生产出的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和甲醛释放量均满足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技术改性脲醛树脂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超声波技术在改性脲醛树脂中的合理利用。初步试验表明:在合成脲醛树脂中使用超声波技术可以大大缩短反应时间并大大降低树脂中游离甲醛的含量,可使树脂的性能更稳定,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陈静  陈红  马军宝  刘浩娜  朱丽滨 《森林工程》2013,(6):156-158,190
采用纳米层蒙脱土(MMT)改性脲醛树脂制备胶合板,研究MMT在脲醛树脂合成过程中的加入方式、种类以及加入比例对胶合强度和甲醛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MT在脲醛树脂合成中加入第一批尿素(U1),其干湿强度达到最高,游离甲醛含量最低,且都满足国家标准.对于5种不同处理MMT改性脲醛树脂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加入纳米蒙脱土后,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均比脲醛树脂有所提高,游离甲醛有所降低,并达到E0级国家标准.综合强度和成本问题编号为DK-1N的MMT制备的胶合板,其干湿强度分别达到了3.74 MPa和1.79 MPa,板材的游离甲醛含量为0.494 mg/100 g.  相似文献   

18.
以纳米二氧化钛为改性剂,探讨了二氧化钛对脲醛树脂制造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和胶合强度的影响。并以五层杨木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为指标,通过实验来确定脲醛树脂合成工艺的主要参数。最终的实验结果表明:当F/U的最终摩尔比为1.3,纳米二氧化钛加入量为甲醛的1%时,合成的脲醛树脂甲醛释放量达到E_0级的标准,胶合强度达到国家标准GB/T9846—2004中的Ⅱ类胶合板要求。  相似文献   

19.
低毒脲醛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脲醛树脂合成的过程中加入改性剂M和N,能极大地改善脲醛树脂的预压性和胶合强度。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改性剂的加入量,在保证成本低的前提下,改性剂M和N的加入量为甲醛量的0.7%和0.8%。合成的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低于0.15%,压制胶合板胶合强度满足国家Ⅱ类标准要求,同时甲醛释放量达到E~1级要求。  相似文献   

20.
尿素与甲醛加成及缩聚产物^13CNMR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官本 《木材工业》1999,13(4):9-13
合成并研究了几种尿素与甲醛的加成、缩聚产物结构,使用高分辨^13C核磁共振仪(DRX-500)确定了几种典型结构的化学位移并对化学位移的变化规律展开讨论他一种脲醛树脂合成中间产物及最终液体树脂的结构,指定了各吸收峰的归属;结合模型化合物研究结果并参考文献,给出了脲醛树脂各结构单元的化学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