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蔬菜是居民生活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蔬菜价格预测存在着价格波动幅度大、影响因素复杂多样、精度不高等难点。本研究以黄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黄瓜价格的供给、需求、流通等因素,引入Lasso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筛选,获得12项关联度较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基于影响因素的Lasso回归方法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组合模型(L-BPNN),开展黄瓜短期价格预测,并与Lasso回归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RBF神经网络模型等回归分析和智能分析方法等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使用L-BPNN模型预测黄瓜价格,其平均相对误差最小,仅为0.66%,比Lasso回归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RBF神经网络模型分别低64.52%、82.11%和86.2%,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本研究结果实现了黄瓜的短期价格预测,也可推广到其他蔬菜品种,对于保障菜农收入、稳定蔬菜市场价格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芦笋与一般蔬菜相比,可算得上是蔬菜中的贵族。据专家分析.这种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营养比一般蔬菜要高5倍以上,所以,也有人叫它“蔬菜之王”。芦笋的市场价格为8~12元/kg。  相似文献   

3.
孟敏 《当代农机》2024,(2):65-66
对高平市农业生产形势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粮食种植面积、畜禽养殖、蔬菜中草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生产情况,探讨了主要农产品价格变化情况和农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抓好农业生产的建议,以为高平市农业生产的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蔬菜价格保险是政府宏观调控农产品市场、促进市场价格平稳运行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深入探究我国蔬菜价格保险政策的市场效应有着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构建全国31个大中城市2001—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SCM)实证分析上海市蔬菜价格保险政策的市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蔬菜价格保险政策整体上对促进上海市青菜价格由高位回落和缓解菜价波动发挥显著正向作用,使其相对于潜在价格平均下降0.77元/kg,价格波动幅度缩小4.61%;政策效应呈阶段性特征,在实施初期效果较为明显,自2014年起,效应随时间推移呈波动减弱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蔬菜价格保险政策对抑制保险标的外蔬菜品种及总体蔬菜价格上涨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有效促进市场整体的平稳运行。基于以上结论,从完善和优化政策制度,创新和完善保险制度,优化价格信息采集体系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白菜在中国蔬菜生产上的地位非常重要,种植面积和上市量均属蔬菜之首,是我国人民留念文化中的传统蔬菜之一,并且大白菜起源于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其产量的丰欠直接影响中国北方广大群众的冬春吃菜问题和蔬菜市场价格,也是“菜篮子”工程的主要任务。因此,搞好大白菜生产是蔬菜栽培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近几年蔬菜种植面积约有40.2万hm^2.种植种类繁多。其中种植面积较大的蔬菜作物有番茄、青辣椒、黄瓜、甘兰、南瓜、茄子和菜豆等。由于2007年蔬菜市场价格持续较高,预计2008年蔬菜种植面积还会有所增加。目前,正值蔬菜春播育苗阶段,下面就给大家简单介绍几种主要瓜菜作物新品种,供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近日猪肉价格降幅进一步缩小,多数地区猪肉销售量回升;食用油价格微降;蔬菜、水产品和水果价格以微涨为主;成品粮、禽蛋、奶类价格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8.
记者今天从山西省物价部门获悉,为稳定生猪生产,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山西省政府决定即日起启动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缓解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对养殖户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许多蔬菜在不同的地区价格差距很大,就同一地区而言,多种蔬菜夏秋季节与冬春季节价格悬殊也非常明显。如果能在蔬菜旺季或过剩地区把蔬菜加工成脱水菜,运往缺菜区或在淡季销售,效益是非常可观的。所以,发展脱水菜的确是调节蔬菜淡旺季的调节阀,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好门路,无论是对蔬菜生产者、加工者、食菜者及资源的合理利用都是有益的。脱水菜又称复水菜,是用科学的方法脱去鲜菜中大部分水分而制成的一种干菜,食用前只要将其侵入水中即可复原,并保留鲜菜原有的色泽、风味及营养成分。脱水菜克服了鲜菜不易运输和贮藏等致命弱…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反季节蔬菜?所谓反季节蔬菜,是指所在季节不能露天生产的蔬菜。一般地说,反季节蔬菜能够卖出数倍于大路菜的价格。但是,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却出现了反季节蔬菜价格反而低于按农时种植的蔬菜价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水果、蔬菜的种植面积、产量逐年增加。果蔬冷藏保鲜技术在农村得到了较快发展,它能有效地延长果蔬销售期,减少损失,利用季节差和价格差,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益。  相似文献   

12.
在系统研究农产品目标价格文献的基础上,对农产品目标价格的概念、功能、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经验进行综述,指出农产品目标价格的研究方向:目标价格改革必须实行双轨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价格补贴和依托市场机制的目标价格保险;目标价格改革必须构建目标价格精准测算模型,实现片区化随动目标价格精准测算;依托农业信息化技术支撑,连续采集农业生产经营面板数据,是实现目标价格精准测算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蔬菜是甘肃省武山县农业农村经济中一大支柱产业,其中韭菜年种植面积6万亩以上,以塑料大棚栽培为主。武山县种植韭菜效益比较高,但韭菜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主要靠人力作业。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涨,韭菜生产成本增加,不利于韭菜产业化生产,制约了韭菜生产效益的进一步提高,种植户对使用新技术、新机具的愿望强烈。为此,县级有关部门引进韭菜收割机进行试验示范,以不断推动韭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2月26日,汕头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联合澄海区农业局在莲下镇蔡寮蔬菜生产基地举办"汕头市蔬菜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现场展示了适合本地区蔬菜生产应用的操作方便、小巧灵活、价格适中的农机具,技术人员向大家讲解如何启动、使用、耕作等机具常识。机手们熟练地操作机具,更换不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机械化生产视角的中国蔬菜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和重要要素,为研究中国蔬菜种植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机械化生产方式下农机化发展对策,运用1998—2012年统计数据对蔬菜生产成本收益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法研究了典型区域蔬菜生产机械化现状及问题。结果表明,中国蔬菜单位面积净利润主要受价格和人工成本因素影响,价格影响程度大于人工成本,通过政策扶持完善蔬菜市场机制,有利于保障种植收益;农药和农膜的投入对蔬菜产量影响大,农药投入影响程度大于农膜投入,农业装备投入对产值影响大,化学农业对蔬菜增产的边际效用逐渐递减,而农机科技的推动作用日益突出;按投入产出指标可将中国主要蔬菜品种分为设施茄果类、露地茄果类和露地叶菜类,蔬菜品种对机械化需求紧迫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露地茄果类、设施茄果类、露地叶菜类;中国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因作业环节、区域条件和蔬菜品种的不同而呈现较大差异,政策投入、推广机制和技术创新对机械化技术发展有较大影响,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探索农机农艺融合的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对于研究通过蔬菜省力化机械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蔬菜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生贵式移动大棚是由长子县农民李生贵发明创造的,该棚是由一系列钢管、钢丝及配件组装而成。该棚每年可种植早春和延秋两茬蔬菜,其生产正处于大田蔬菜与冬季日光温室生产的空档,是茄果类蔬菜生产的淡季、需求的旺季,产量大、价格高、效益好。  相似文献   

17.
芦笋因有防癌抗癌的特殊保健作用,于20世纪末在世界各国受到广泛关注,更受到欧洲、美洲和东南亚各国众多消费者的青睐。随着消费量的连年快速增长,各地生产基地也迅速建立起来,并连年扩展,面积急剧扩大,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更是方兴未艾,价格飙升,经济效益极高,被誉为世界十大著名蔬菜之一,堪称黄金蔬菜。如何保持稳定、持续的优质高产,就成为当前芦笋生产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反季节蔬菜,是指所在季节不能露天生产的蔬菜。一般地说,反季节蔬菜能够卖出数倍于大路菜的价格。但是,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却出现了反季节蔬菜价格反而低于按农时种植的蔬菜价格的反常现象,菜农叫苦连天,反季节蔬菜失去了本身应有的意义。原因何在?其实,出现反季节蔬菜超过市场需求的状况并不足以为怪。一些菜农对市场了解太少,又缺乏信息指导,跟着感觉走,凭经验种植,殊不知,物以稀为贵,遍地都是反季节蔬菜,何贵之有?该种什么?不该种什么?这是一个极难回答的问题。笔者认为,这既是各级政府的事,更是农民自己的事。及时把市场信息通过各种渠道…  相似文献   

19.
徐文瑞 《农业工程》2019,9(3):127-129
农产品目标价格研究可以为农产品价格规律的探索和价格策略的制定提供相应的参照。针对农产品目标价格进行了适当综述,总结了当前农产品目标价格方面的研究成果,并针对农产品目标价格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力求可以为农产品目标价格定位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杨  诸葛泰阳  鹿永华 《农业工程》2022,12(10):145-150
为探究青岛市生猪产业的发展趋势,利用季节调整、H-P滤波等定量方法分析青岛市近10年的生猪价格波动特征,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及1阶AR(1)模型实证分析供需两大方面因素对生猪价格波动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青岛市生猪价格波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主要受供给层面的影响,同时青岛市2022年下半年生猪价格会出现阶段性反弹,但总体幅度不会太大,并且在未来几年生猪价格将恢复正常,并继续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