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种经营活林场自营经济富职工王东鸿近年来,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南木林业局务达哈气林场迅速调整产品产业结构,经济效益有了很大发展。他们打破木材生产经济的单一方式,走上了以多种经营活林场,自营经济富职工之路。这个林场地处扎兰屯市西郊,辖区主要是务达哈气乡...  相似文献   

2.
陈卫 《河南林业》2000,(3):26-27
四年前,中牟人戏称中牟林场是个“二百五”,意思是说,林场效益差,干部月工资250元,护林员月工资150元;而今,又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说林场“本科生去烧锅,看大门的也一千多”,意思是说,在植树季节,林场干部职工都上一线植树,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家留守,得给一线职工烧水送饭,连看大门的职工月收入也在千元以上。短短四年,中牟林场何以起死回生,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带着这个  相似文献   

3.
地处富群河畔的昭平县国有富罗林场坚持“两手抓 ,两手硬”的方针 ,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推进企业内部“三项制度”的改革 ,使林场摆脱了困境 ,走上了一条林茂、场兴、场员逐渐富的发展之路。1996年该场荣获地区国营林场双文明建设一等奖 ,1997年和1998年被评为全区国营林场双文明单位 ,1999年又被评为花园式单位。富罗林场创建于1955年 ,经营面积6533公顷 ,是广西首批兴建的国有林场之一。经过老一辈创业者的努力 ,这里的山山岭岭绿化了。但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有的干部认为经济发展是硬…  相似文献   

4.
新年钟声刚刚响过,地处桂东山区富群河畔的国有昭平县富罗林场传来喜讯:1998年全场完成造林270公顷,抚育幼林931公顷;生产和销售木材17730立方米;二三产业红红火火,杨部花园式庭院建设项统一新;全场收入910万元(合自营经济110万元),上缴税费250多万元,人均工资福利比上年增长8.6%。它罗林场这几年的变化令人刮目相看。谈起这些新变化,林场场长兼党支部书记刘庆荣深有体会地说:“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全心全意依靠干部群众,才有林茂场兴人富,才有新发展”。学8及台形成新共识创建于1955年的富罗林场经营面积6533公顷,是广…  相似文献   

5.
敖汉旗国营三义井林场的万亩速生丰产林苍翠挺拔、生长茂盛,给这个昔日“小老树”遍地的林场增添了勃勃生机。林场职工们说:“这是老场长张国臣同志带领我们栽起来的‘摇钱树’,是林场的绿色宝库,是林场的希望啊!” 1979年,张国臣同志担任这个场的场长。他看到建场三十年来营造的三十多万亩林有80%是“小老树”,  相似文献   

6.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著名的诗句有时并不成立。试想,真正在庐山工作的庐山风景区的管理人员能不识庐山真面目吗?哪一座山上有多少个沟沟坎坎,哪一条小路能通向山头,整个林区有多少个物种,哪一个树种……他们都了如指掌啊!作为林场人,一个在林场战斗了近20年,从派阳山林场办公室秘书到主任,从副书记到书记,一步步脚踏实地走上领导岗位的林场人,李继昌说得上是最了解林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政研”、“经营管理”、“调研报告”,他把自己历年来的作品结成一集,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的每篇都是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南郑县黎坪林场每年上一个新台阶。1991年被南郑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1992年进入全国国营林场“500强”行列,1993年被林业部评为全国“百佳”林场,1994年3月以又被汉中地委、行署授予“文明单位”。每当人们谈起这些荣誉时,职工们都说:“关键是我们场有一个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8.
林场创业人     
1975年年末,奈曼旗得胜公社党委决定,调潘凤祥到社办林场担任场长。潘凤祥是这个场的第四任场长。得胜乡林场是1972年建立的,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竟然换了三任场长。前三任场长都没有把林场办好,留给第四任场长潘凤祥的是1万3千多元的欠款。“这个第四任能行吗?”人们不禁划了个问号,然而潘凤祥本人却信心十足。他心想:“党委这样信任我,我一定要让这  相似文献   

9.
现任天西林业局巩留林场党委副书记的秦诚同志,自1976年开始从事专职党务工作以来,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为巩留林场的政治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人们都说他是一盏闪亮的塔灯。 “不能让群众戳我的脊梁骨”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是他十几  相似文献   

10.
人们都说林场是男人的世界,而会同县“三八”林场却是一个女人的天地,那三万多亩人造林,就是梁辉秀先后率领三百多女人营造起来的,那片绿荫,就是她和她的姐妹们用生命之色染出来的。山道长了,自然有好多弯;林子深了,必定有好多故事。不是吗?在梁辉秀的身后,就是一串用汗水和泪水写出来的故事。1983年,改革的春风吸醒了连做梦也没想到的富裕的山民。好多人离开了这片土地,或是去外地做零工,或是去城里做生意、各自寻找致富的出路。这时候,梁辉秀的眼睛盯住了若水乡的那片荒山秃岭,开始做起了一个遥远的绿色之梦。经过认真的思…  相似文献   

11.
《广西林业》2008,(1):16-16
冰雪灾害时被困的民工怎么样了?记者采访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黄冕林场时,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没事了,都回山上做工去了。黄冕林场钟作辉副书记轻描淡写地说。是的,现在什么事都没了,一切恢复正常,那二十多个小时的紧急援救永远地留存在了大家的记忆之中。那是1月底的事了。  相似文献   

12.
《广西林业科技》2012,(2):204-204
国有林场的发展一直是林业改革的重点,国有林场需要承担起森林培育的社会责任,广西国有七坡林场“十一五”期间实现总收入6.57亿元,是“十五”总收入3.27亿元的2倍,并被中国林场协会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佳林场”。七坡林场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作了哪些大胆而有益的尝试呢?  相似文献   

13.
“巨荣,你真有两下子”余昌军在得耳布尔林业局,提起王巨荣,大伙都说你有两下子。1989年那个春光明媚的4月,你由汽车队司机变成密林深处吉源林场603工队的队长。顿时,千百双眼睛盯住了你。因为,这个队可是全局出了名的烂摊子,从1985年到1989年连续...  相似文献   

14.
杨明武 《广西林业》2012,(11):26-26
人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黄冕林场以人才为引领,以科技为支撑,紧抓资源培育,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林下经济,走生态立场绿色发展道路,以科技为力量,大打“资源、项目、产业”攻坚战,以和谐为动力,凑响“爱民、惠民、利民”三部曲,以良好发展态势向科技创新效益型闻仃林场迈进。  相似文献   

15.
山挑花     
山挑花候家序对于死,在林场生活了一辈于的张妈早已置之度外,只是那根当伐木工的独苗苗枫儿,30岁尚未成家实在让她放心不下。傍晚,张妈从昏迷中醒来:“枫儿,你说你已经找好对象了,名字叫什么‘山桃花’?并说今儿个就来见我。这可是真的?”“妈,是真的。午饭后...  相似文献   

16.
老杨头     
老杨头,是林场的护林员,常年住在山里,今年六十有五,身体硬朗,性格豪放。他对林场的沟沟脉脉了如指掌,对每块林地的面积、树种、栽植时间、株数都一清二楚,人们都亲切地喊他“活地图”。 山弯林畔的那间三角形的窝棚,就是他的家,他的窝。他很爱他的窝,常当着人们的面说“金窝银窝,比不上我的土窝窝”。 秋天,我去采访他,便来到了他称道的土  相似文献   

17.
侯家序 《云南林业》2006,27(3):39-39
芦湾林场年轻的营林队长枫林,和荷塘苗圃的青年女园艺师晚霞相恋已经将近5年了。这芦湾林场的职工们众口一词,都说他俩是天生的一对儿。可哪知道他两个眼看就要登记结婚了,那天夜里晚霞冷不丁地从省城机场打来个电话,说她要随表哥去美国留学,便跟枫林“拜拜”了。  相似文献   

18.
过去人们一提到林业就会想到伐术工人,想到小工队,想到林场。的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林业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首要的任务就是木材生产,林业工作者更多地承担了伐木的角色。那么,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大批伐木工人走下工作岗位,他们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笔者听说内蒙古大兴安蛉林区绰尔林业局的一支淘林场和阿尔山林业局的天池林场职工致富不靠“大木头”便慕名前往。  相似文献   

19.
“红雨”随心“青山”着意——喀喇沁旗大牛群林场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纪事孟岘嶙始建于1971年的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大牛群林场,位于赤峰市西南部干旱瘠薄的山区,当时这个林场是一处只投入不产出的地方国营造林林场。1993年,地方财政紧张,大牛群林场转为...  相似文献   

20.
凤山县久文村章英屯有一个按照“搬得出、住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既定目标建起来的异地安置林场。林场成立时间短,地处山区,娱乐生活比较单调,但这里的职工发挥集体智慧,因地制宜,逢年过节都举办各种“土”味十足的娱乐活动,人人都乐在其中。今年三·八节,林场职工举办“三·八糍粑美食节”,一起欢庆妇女的节日。那天晚上,全场职工分成八个组,职工们从家里拿出去年精心耕种并喜获丰收的糯米,先由男职工们进行捣糍粑大赛,女职工们则在旁边为自己的主队加油助威。糍粑做好之后,进行“庆三·八糍粑美食大赛”的美食评比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