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苜蓿是优质多年生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是我国主要的栽培牧草品种之一,也是黑龙江省建立人工草场的主打种植品种。由于苜蓿品种间存在着差异,对气候及自然条件的适应性不同,种植的效果也不相同。所以,对各苜蓿品种进行种植比照试验,以筛选出适合齐齐哈尔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2.
苜蓿是优质多年生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是我国主要的栽培牧草品种之一,也是黑龙江省建立人工草场的主打种植品种。由于苜蓿品种间存在着差异,对气候及自然条件的适应性不同,种植的效果也不相同。所以,对各苜蓿品种进行种植比照试验,以筛选出适合齐齐哈尔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3.
2002年辽宁省草原工作站曾对飞马、皇冠、巨人、牧歌、WL232HQW、WL323MF、苜蓿王、农宝、费那尔、阿尔冈金、WL323、胖多、金皇后、CW200等14个苜蓿引进品种与当地品种敖汉进行了比较试验。品种来源、试验方法和当年出苗数、成株数、株高、现蕾、开花、产草量等试验结果在本刊2003年第3期刊载。2003年继续对牧草返青、地上生物性状、地下生物性状和牧草产量等情况进行了观测,现报告如下。1试验结果1.1返青时间和返青率1.1.1返青时间15个品种返青时间没有差异。沈阳地区在3月21日开始返青。1.1.2返青率通过固定调查点于2002年10月11日…  相似文献   

4.
利用Li-6400XT光合仪,以地方品种敖汉苜蓿为对照,对在北方半干旱地区引种的11个国外苜蓿品种初花期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等进行测定,比较研究各品种间的光合性能。结果表明:苜蓿各品种间光合性能有很大差异,引进品种WL323、金皇后、阿尔冈金和农宝的光合性能都优于敖汉苜蓿;初花期苜蓿单叶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等对群体产草量的影响大于净光合速率。结合产草量进行分析,认为WL323、金皇后和阿尔冈金等适宜引进,以WL323最佳;在个别干旱较严重地区,也可选用农宝。  相似文献   

5.
苜蓿是畜牧业重要的饲草,乌兰察布市丰镇市黑土台镇有适宜苜蓿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种植苜蓿的历史长。为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苜蓿品种,本研究以丰隆苜蓿(试验组)、准格尔苜蓿(对照组)和中苜一号(对照组) 3个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开展区域品种评比试验。试验从适应性、产量、品质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从适应性分析,丰隆苜蓿和准格尔苜蓿越冬率高,返青早,初花期早,成熟早,生育期短,对当地气候适应性强;从生物学特性分析,准格尔苜蓿和丰隆苜蓿产量高于中苜一号;从品质分析,丰隆苜蓿品质最优,中苜一号次之,准格尔苜蓿较低。综合结果为丰隆苜蓿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更适宜在丰镇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6.
以三得利苜蓿为对照。对皇冠、阿迪娜等7个苜蓿品种进行区域试验。通过各品种的干草产量、粗蛋白等指标确定适宜贺兰山东麓种植的优质品种,同时结合苜蓿自身特性,研究及制定出较佳的苜蓿种植技术,并对苜蓿刈割后不同时期常见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期为虫害防治提供指导,从而保证苜蓿优质、高产的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 苜蓿(Medicago Sativa)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等优点,是目前我国北方最主要的当家草种。如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效益,乃是苜蓿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我地区苜蓿生产中存在着品种混杂、种植行距过大、管理粗放、产草量低等一系列问题,为摸索一套简便易行经济有效栽培技术措施,我们于1987~1989年开展不同品种苜蓿高产栽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本所草圃进行。地处北纬41°33′,东经120°27′,海拔168米,年平均气温8.4℃,年降水量约360毫米,无霜期158天。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引进的11个国外苜蓿品种营养价值的灰色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地方品种敖汉紫花苜蓿为对照,对引进的11个国外紫花苜蓿品种2个茬次的营养成分进行了综合分析和量化评估,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各品种的营养价值的优劣。结果表明,第1茬和第2茬以地方品种敖汉的营养价值高于引进品种;引进品种第1茬的苜蓿王和第2茬的金皇后,为引进品种中最高。同时,敖汉、苜蓿王、大富豪、农宝、费纳尔、WL232、WL232HQ等品种,其第1茬的营养价值要高于第2茬。综合两个茬次,以敖汉苜蓿的营养价值最高,其次为苜蓿王和阿尔冈金,这两个外国品种可适当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松嫩平原是我国和黑龙江省的重点牧区草原资源之一。但受多年以来气候、土壤、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场严重退化,直接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为此,选择肇东苜蓿、龙牧801、龙牧803、龙牧806等4个苜蓿品种,在泰来县开展“适宜松嫩平原优质苜蓿品种筛选”的试验研究,旨在提供优质、高产、抗性强的苜蓿品种,以解决当地草食家畜蛋白质缺乏的问题。1主要技术措施1.1试验地的情况试验地土壤为风沙土和黑钙土,土壤pH值为7.4。紫花苜蓿耐盐性较强,可在可溶性盐含量0.3%的土壤中生长。紫花苜蓿地块最忌积水,连续淹水3~5d将引起根部缺氧腐烂而死。因此…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奶业生产和质量安全水平,2012年,农业部和财政部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中央财政安排一定的补助资金,开展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在苜蓿优势产区和奶牛主产区建设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逐步建立健全我国新型的苜蓿饲草产业体系。2012年,在河北等10个省(区、市)扶持建设50万亩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重点扶持建设一批有一定规模、生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不同苜蓿种质资源在齐齐哈尔地区的表现,试验对引进的30份国内外苜蓿种质资源单株的物候期、抗寒性、茎叶性状以及单株产量进行测定、评价。结果表明:育成品种、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在物候期、抗寒性和茎、叶、单株产量性状方面存在差异。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较引进品种不仅返青早,而且单株产量性状较优。返青较早的苜蓿品种有肇东苜蓿、海拉尔黄花苜蓿和草原1号苜蓿。单株干草产量在450 g以上的有5个,分别为肇东苜蓿、龙牧801苜蓿、龙牧803苜蓿、公农1号苜蓿、甘农1号杂花苜蓿。  相似文献   

12.
在辽宁省对不同来源的20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3年的引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保丰苜蓿、中苜一号、苜蓿王、友谊苜蓿、阿尔冈金、创新苜蓿和费纳尔苜蓿的越冬率、产草量、营养品质生产能力都优于其他13个品种,较适宜在辽宁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2002年,在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进行了苜蓿优良品种引种筛选试验,旨在为黑龙江省及相关地区筛选出适宜种植的高产质优、抗逆性强的苜蓿品种,为建立人工草地、发展高效优质畜牧业、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改良和治理退化草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湖北畜牧兽医》2013,(1):30-30
<正>作为全国面积最大的紫花苜蓿草基地,甘肃省以"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为契机,实施国家奶牛优质苜蓿标准化高产创建6000hm2,配套田间灌溉设施,推广苜蓿品种良种化开展标准化种植、机械化收割加工。目前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进展良好。苜蓿被称为"饲草之王",是发挥奶牛遗传潜力和提高牛奶质量的优质牧草。2012年开始,国家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中央财政每年安排5.25亿元,在奶牛主产省和苜蓿主产省开展奶牛优质苜蓿标准化高产创建。甘肃省制定了全省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各地严格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5.
1 选择适宜的品种 适宜品种是优质高产的基础,有不少地方因苜蓿的品种选择不当而蒙受损失,故不可不慎,选择适宜品种可用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素有种植紫花苜蓿的传统,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从国内外大量引入优质高产苜蓿品种,在全省大力推广种草养畜,使全省苜蓿种植面积达到100多万亩。随着优质苜蓿干草在生产优质乳和促进奶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性被不断的认识,规模化奶牛养殖场正逐步建立优质饲草生产基地,草产品加工企业也重新开展苜  相似文献   

17.
晓寒 《山东饲料》2004,(1):29-31
苜蓿作为“牧草之后”,一直是广大种植的所爱。加上近几年草食动物的快速发展更是加快了苜蓿的产业化进程。苜蓿的快速发展,也包含了品种的快速培育,下面介绍几种优质苜蓿品种,以供读参考。  相似文献   

18.
苜蓿具有牧草之王的美称,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建国以来,我国已培育出许多优良地方品种并形成了区域栽培技术体系。1品种选择虽然苜蓿的适应性较为广泛,在世界的多数地方都能种植,但是在漫长的栽培过程中,自然形成或人为培育苜出了许多品种。这些品种都能在适宜的种植区内获得一定产量,但要获得优质高产必须获得适宜的良种。目前适合我国北方种植的品种有龙牧801、龙牧803、肇东苜蓿等。2种子处理多数苜蓿种子在遇水之后变软,以便胚根和胚芽突破种皮。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种子,即使在适宜的水、热条件下,由于种皮厚而较硬,水分不易渗入…  相似文献   

19.
优良苜蓿品种引种观察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北票市位于辽宁省的西北部地区,是国家级半农半牧县,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十年九旱,所以粮食产量低。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发展,种草养畜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作为素有“牧草之王”之称的紫花苜蓿成为主导品种,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苜蓿品种也逐步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特别是引进品种在较短时间内占居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苜蓿审定品种秋眠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美国9个秋眠性标准对照品种为对照,按美国Barnes(1991)方法对中国23个苜蓿国家审定品种进行了秋眠性评定,并统计了中国苜蓿秋眠性与等位酶LAP、PER和FEST的等位基因频率及7个形态特征的遗传相关系数,分析证明中国苜蓿国家审定品种中大部分为秋眠性品种,其秋眠等级为1~3,个别为极秋眠性品种,只有新疆大叶苜蓿为半秋眠品种,其秋眠等级为4~5.同时,还分析讨论了中国苜蓿秋眠性的遗传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