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植酸酶在蛋鸡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磷元素是动物生长、生产所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而植物饲料中的磷60%~80%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由于家禽消化道缺少植酸酶,故对植酸磷的利用率很低。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以将磷从植酸酶中释放出来,这样就可以减少无机磷酸盐的添加。为了验证其对产蛋鸡的饲养效...  相似文献   

2.
由于植物性饲料中大部分磷不能被动物吸收利用,生产上往往添加一定无机磷,容易造成禽畜粪中的磷累积,提高环境磷污染风险.为保证种鸡日粮磷需求前提下降低鸡粪磷排放量,设计0、300、500IU植酸酶用量与0.4%、0.3%、0.2%有效磷含量的不同组合日粮进行种鸡饲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日粮对鸡粪磷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植酸酶对鸡粪中总磷、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影响未达显著水平,但显著降低鸡粪植酸磷含量.鸡粪总磷、植酸磷、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则随日粮有效磷含量增加而显著提高.其中,以0.2%有效磷日粮处理鸡粪总磷、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最低,0.2%有效磷+500 IU植酸酶日粮处理鸡粪植酸磷含量最低.因此,在生产上降低有效磷含量的同时添加适量植酸酶可以降低鸡粪磷盈余.  相似文献   

3.
杨在宾 《油气储运》2007,(11):28-29
植物性饲料中60%~70%的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单胃动物由于缺乏植酸酶而难以利用其中的植酸,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造成了世人关注的磷的环境污染。与此同时,为了满足畜禽对磷的需要,还需向饲料中添加价格昂贵的无机磷酸盐。微生物植酸酶虽然能够显著提高畜禽对植酸磷的利用率,降低磷的排出量,但由于成本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不同钙水平日粮中植酸酶对肉鸡生长和钙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选用200羽1日龄安纳克黄羽鸡,在玉米-糠麸-菜豆粕型日粮中分4个钙总磷比(1.0:1,1.3:1,1.6:1.9:1)添加植酸酶,进行不同钙水平影响肉用仔鸡生长性能和钙磷利用效果的研究。结果显示,日粮在低钙水平,即钙磷比为(1.0 ̄1.3):1时添加植酸酶,肉用仔鸡具有较高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并且钙,总磷,植酸磷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5.
合理使用动、植物脂肪,可促进畜禽生长.添加的脂肪量应根据畜禽品种、生产性能、外界环境等确定,并根据机体需要量合理添加.添加太少,达不到动物的育肥效果;添加太多,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吸收,且影响其他营养的吸收.脂肪的添加量:产前至哺乳母猪为占日粮的10%~15%,仔猪5%~10%,生长育肥猪3%~5%,肉用仔鸡5%~8%,产蛋鸡3%~5%,鱼10%~15%,奶牛日粮中每天每头添加400~600克脂肪.  相似文献   

6.
植酸酶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酸(Phyticacid)即肌醇六磷酸,是植物种子中肌醇和磷的主要存在形式,植酸磷占植物总磷量的60%~90%。由于单胃动物无内源植酸酶系,不能利用植酸磷,必需在日粮中添加无机磷酸盐,以满足动物对磷的需求,这不仅提高了饲料成本,且不能被消化吸收的有机磷随粪便排出体外,导致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1-2]。此外,植酸盐络合某些营养物质,降低其利用率,被认为是抗营养因子。研究表明,在中性条件下,植酸可与二价或三价阳离子络合成不溶性盐(如Ca2+,Mn2+,Zn2+,Cu2+),使小肠的吸收力降低;植酸可与蛋白质形成络合物,影响蛋白质的利用;植酸可抑制消化…  相似文献   

7.
植酸酶对肉鸭生产性能及钙磷代谢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选取同日出壳的健康樱桃谷肉鸭120羽;经1周预饲后.随机分成2组.以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进行饲喂。其中一组添加400u/kg植酸酶,以研究植酸酶对樱桃谷鸭生产性能、胫骨和血液中钙磷含量,碱性磷酸酶及饲料中钙、磷利用率和粪便中磷排泄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对低的无机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使鸭生长性能改善,提高胫骨中灰份、钙磷的沉积,提高钙、总磷和植酸磷的利用率,并减少粪磷的排出,同时使血钙、血磷浓度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维持在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8.
植酸(Phyticacid)即肌醇六磷酸,是植物种子中肌醇和磷的主要存在形式,植酸磷占植物总磷量的60%~90%。由于单胃动物无内源植酸酶系,不能利用植酸磷,必需在日粮中添加无机磷酸盐,以满足动物对磷的需求,这不仅提高了饲料成本,且不能被消化吸收的有机磷随粪便排出体外,导致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1-2]。此外,植酸盐络合某些营养物质,降低其利用率,被认为是抗营养因子。研究表明,在中性条件下,植酸可与二价或三价阳离子络合成不溶性盐(如Ca2+,Mn2+,Zn2+,Cu2+),使小肠的吸收力降低;植酸可与蛋白质形成络合物,影响蛋白质的利用;植酸可抑制消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田畜禽粪尿磷负荷量及环境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准确掌握不同地区畜禽粪尿和磷负荷量及其环境风险,为畜禽养殖总量控制、合理布局和还田利用提供决策依据。基于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利用磷的猪粪当量(P)估算了我国畜禽粪尿量和各类畜禽粪尿比例的时空变化,分析和评价了当前各省份畜禽粪尿和磷资源量及其土地负荷量和污染风险,并根据畜禽粪尿还田率估算了当前各省份畜禽粪尿及其磷还田量,并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中国畜禽粪尿猪粪当量(P)及其磷量1978年至2005年快速增加,2006年至2016年保持稳定。截止2016年,猪粪当量(P)约21.23亿t,磷量约545万t,比1978年均增长123%,华北地区畜禽粪尿猪粪当量(P)及其磷量最大,约占全国总量的23%和9%。区域水平上,按耕地面积计算,东南和西南地区负荷量较大,为Ⅴ级,有严重污染风险,按农作物种植面积计算,东南和西南地区较大,为Ⅳ级,有较严重污染风险,按农用地计算,东南、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负荷量较大,为Ⅳ级,有较严重污染风险。省级单元上,湖南负荷量最大,其次是北京、广东和河南,这些省份为Ⅴ级,有严重污染风险。全国畜禽粪尿猪粪当量(P)及其磷还田量分别为11.51亿t和295万t,折合成单位农用地面积分别为3.1 t·hm(~-2)和8.0 kg·hm(~-2)。区域上东南地区还田最多,分别为10.3 t·hm(~-2)和26.3 kg·hm(~-2),为Ⅲ级,有污染风险,其次是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为Ⅱ级,稍有污染风险,而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相对较低,为Ⅰ级,无污染风险。省级单元上湖南和北京还田较多,为Ⅳ级,有较严重污染风险,华北、长江中下游、东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和部分西南地区省份农用地畜禽粪尿磷还田量接近或大于50%单位土地面积畜禽粪尿磷的年施用限量,具有较高的污染风险。研究表明,不同区域和省份畜禽粪尿磷负荷量和还田量污染风险具有较大差异,但多数省份尤其华北、长江中下游、东南地区的畜禽粪尿磷污染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0.
降低玉米籽粒中植酸磷含量是减少粪磷污染的重要途径,探明施磷与植酸磷积累的关系对于降低植酸磷含量有重要意义.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供磷水平对2个玉米品种生长期间不同部位磷含量与籽粒植酸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肥可以提高2个玉米品种籽粒中总磷和植酸磷的含量以及积累量;金海5号的植酸磷含量与积累量均高于浚单20;植酸磷占全磷的比例在50%~62%之间,高植酸品种金海5号略高于低植酸品种浚单20;随着施磷肥水平的增加,降低了2个品种根、雄稳、穗轴等部位的磷转移率,但各部位转移到籽粒中的总磷的比例受施磷影响较小;玉米乳熟期稳住叶、苞叶、完熟期籽粒磷含量及磷积累量与植酸磷积累量成显著正相关.因此,合理施用磷肥、调控磷素在玉米体内的分配,对于调节玉米籽粒植酸磷积累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营养素来源对动物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的影响是动物营养研究的关注热点之一,文章旨在探讨蛋白来源对高峰期产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88 只32 周龄京红1号产蛋鸡,分别饲喂以豆粕、脱酚棉籽蛋白、双低菜粕、豆粕+4%黄粉虫为蛋白来源的4种日粮,每个处理6 个重复,每个重复12 只鸡。试验日粮在等能、等氮、相同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模式基础上配制。试验期内蛋鸡自由采食和饮水,光照时间16L﹕8D,相对湿度50%-60%,舍温(16±2)℃,试验期8 周。【结果】(1)试验期全期,各处理组的产蛋率、平均蛋重和软破蛋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豆粕组相比,棉籽蛋白组的日产蛋量显著降低(P<0.05),双低菜粕组有降低趋势(P=0.084),4%黄粉虫组无显著差异(P>0.05);棉籽蛋白组和4%黄粉虫组的日采食量低于豆粕组(P=0.091),双低菜粕组的日采食量高于豆粕组(P=0.091);相对于豆粕组,棉籽蛋白组和双低菜粕组的饲料效率有降低趋势(P=0.052),4%黄粉虫组无显著变化(P>0.05)。(2)不同蛋白来源对产蛋鸡血浆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8 w末时,与豆粕组相比,4%黄粉虫组的血浆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棉籽蛋白组蛋鸡血浆总蛋白(TP)和球蛋白(GLB)显著降低(P<0.05);4 %黄粉虫组TP、白蛋白(ALB)和GLB与豆粕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4、8 w末时,4%黄粉虫组ALB显著高于棉籽蛋白组和双低菜粕组(P<0.05)。(3)8 w末,与豆粕组相比,棉籽蛋白组和双低菜粕组的蛋壳强度(P=0.084)、蛋壳厚度(P=0.062)均有降低趋势,而4%黄粉虫组均有提高趋势。4 w末,与豆粕组相比,棉籽蛋白组和双低菜粕组蛋白高度分别降低4.02%、3.41%(P=0.091),4%黄粉虫组提高3.87%(P=0.079);试验期内各处理组蛋白pH均无显著差异(P>0.05)。(4)4 w末,与豆粕组相比,棉籽蛋白组和双低菜粕组的蛋清比例分别降低1.67%和1.18%(P=0.099),4%黄粉虫组提高1.70%(P=0.099);4%黄粉虫组蛋黄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菜粕组(P<0.05)。【结论】对于京红1号高峰产蛋鸡而言,在日粮等能、等氮、相同可消化氨基酸模式下,棉籽蛋白和双低菜粕可降低日产蛋量,降低日采食量和饲料效率,同时降低蛋白高度及哈氏单位等。可见,豆粕及4%黄粉虫部分替代豆粕较适合作为其蛋白源饲料,双低菜粕和脱酚棉籽蛋白稍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日粮含不同水平的脱脂DDGS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960只67周龄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DDGS占日粮的比例分别为12%、18%和24%,试验期8周。【结果】各试验组的采食量、蛋形指数、蛋壳厚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各试验组蛋黄颜色显著加深,平均蛋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Ⅱ组料蛋比、产蛋率和哈夫单位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Ⅲ组料蛋比和哈夫单位显著提高,产蛋率显著降低(P0.05);各组之间血清中钙、磷、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尿素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日粮中脱脂DDGS使用量不高于18%时,对蛋鸡料蛋比、产蛋率、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无不良影响,但会降低蛋重;24%的用量会提高料蛋比,降低产蛋率和蛋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对环磷酰胺诱导产蛋鸡免疫抑制的调控效应。【方法】将270 只健康尼克褐产蛋鸡随机等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Ⅰ、Ⅱ组饲喂基础日粮(维生素E含量44.59 mg•kg-1),Ⅲ、Ⅳ、Ⅴ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100和200 mg•kg-1维生素E。试验第5、6、7天,对Ⅱ—Ⅴ组产蛋鸡注射80 mg•kg-1 BW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模型,第Ⅰ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日粮中添加VE能显著提高免疫抑制产蛋鸡的产蛋性能和饲料转化率、养分表观代谢率(P<0.05),提高免疫抑制产蛋鸡脾脏和胸腺的相对重量和新城疫(new castle disease,ND)、H5和H9亚型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抗体滴度及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P<0.05),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P<0.05);提高免疫抑制产蛋鸡血浆的PGE2、IL-1、IL-6和TNF-α含量(P<0.05)。【结论】环磷酰胺诱导产蛋鸡所产生的免疫抑制可显著降低其生产性能、养分利用率、抗体水平、抗氧化功能及PGE2和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对免疫抑制蛋鸡具有明显的调控效应,且添加水平为50和100 mg•kg-1时效果优于200 mg•kg-1的添加量。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小麦-玉米推荐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求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科学施肥技术。【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养分专家系统和国际农化服务中心(Agro Services International Inc,ASI)法推荐施肥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期产量、经济效益、养分积累量、肥料利用效率及周年磷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施肥显著增加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新郑市航空港区和鹤壁轮作周年分别增产24.75%-65.26%和8.18%-35.53%,施氮分别增产31.14%和24.40%、施磷增产11.62%和9.42%、施钾增产11.52%和8.64%,施氮、磷和钾肥平均增收9 369、4 095和3 923元/hm2。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较习惯施肥,植株氮、磷和钾积累量分别增加了7.87%、12.72%和4.79%,分别增产6.63%和4.63%,增收18.27%和20.48%,产投比为4.01,与ASI推荐施肥效果相当。基于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的周年氮、磷和钾肥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10.99、10.67和10.69 kg·kg-1,氮、磷和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35.82%、22.30%和45.33%。冬小麦、夏玉米秸秆全量还田下,推荐磷钾肥量可实现周年磷钾素分别盈余49.6和71.5 kg·hm-2。【结论】小麦(玉米)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优化了氮磷钾肥配比,促进了冬小麦和夏玉米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较习惯施肥具有增产增收效果,肥料利用效率较高,实现了周年磷钾素养分盈余,方便快捷,可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饲粮中添加发酵饲料对京红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参数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480只54周龄的京红蛋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蛋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30 g/kg发酵饲料。试验预试期为10 d,正试期为56 d。【结果】 (1)在生产性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蛋率显著升高4.56%(P<0.05)。(2)在蛋品质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蛋壳强度极显著提高了17.18%(P<0.01);蛋黄比例极显著提高了7.48%(P<0.01);蛋白比例极显著降低了3.69%(P<0.01);蛋黄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降低了24.90%(P<0.01)。(3)在血清生化指标和繁殖激素方面,试验组血清钙离子含量显著升高了11.99%(P<0.05);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分别显著升高了24.55%(P<0.05)和12.88%(P<0.05)。(4)血清和肝脏总胆固醇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8.86%(P<0.05)和18.54%(P<0.05),肝脏高密度脂蛋白极显著升高17.69%(P<0.01)。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在饲粮中添加30 g/kg的发酵饲料,对京红蛋鸡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以及蛋品质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环境温热对家禽采食的影响,补充蛋鸡饲养过程中的参数缺失,为蛋鸡的正确饲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1周龄的伊莎褐蛋鸡360只,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正式试验前将试验蛋鸡分别转入5间智能环控鸡舍预饲1周。采用标准笼养,每笼3只鸡。鸡舍内相对湿度保持在60%,育成期每天光照8 h(9:00—17:00光照)。分为对照组和4个处理组,对照组保持基础温度22℃不变;4个处理组采用每日间歇温度处理,即每天10:00—18:00期间分别进行24℃、26℃、28℃、30℃的温度处理,其余时间恢复到基础温度22℃(升温与降温时间均在1 h以内)。试验期8周。试验蛋鸡自由采食和饮水,每周统计采食量,每两周采集一次样品,每组随机挑选12只鸡,称重后断颈处死,称量腺胃重量,以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重量与长度。采集下丘脑、腺胃和十二指肠样品于液氮中速冻,-80℃保存。试验结束前连续3 d分别在热处理期和非热处理期统计采食量。【结果】在试验的前4周,与对照组T22相比,T30组的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在试验后4周时,T24组的采食量显著高于T28组和T3...  相似文献   

17.
日粮磷水平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日粮磷水平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磷排放量的影响,为中国奶牛饲养标准中磷需要量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3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被分为3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干物质基础磷含量分别为0.32%、0.44%和0.56%的日粮,试验期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式期60 d,正式期最后5 d为采样期。【结果】磷的不同摄入量对采食量、生产性能及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血清中钙、磷、碱性磷酸酶、羟脯氨酸以及唾液磷含量均处于正常值。0.32%磷日粮组每天通过粪尿向环境排磷量分别比0.44%和0.56%的磷日粮组少20.40 g(P<0.01)和45.84 g(P<0.01);其中,粪中水溶性磷排放量分别比0.44%和0.56%磷日粮组少15.24 g(P<0.01)和45.61 g(P<0.01),奶牛的饲养成本每天分别降低了0.60元/头和0.40元/头。【结论】日粮干物质基础磷水平为0.32%时对中国泌乳奶牛生产性能无不利影响,且显著降低粪磷含量,增加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育成期高能饲喂下开产与未开产蛋鸡的肝脏进行miRNA高通量测序分析,探明高能饮食状态下蛋鸡肝脏中影响其开产的miRNA,为提高产蛋性能打下基础。【方法】以代谢能水平为12.14 MJ/kg的高能饲粮饲喂育成期蛋鸡,通过Illumina NextSeq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开产与未开产蛋鸡肝脏进行small RNA测序,使用DESeq分析miRNA表达量,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验证;采用miRanda对差异表达miRNA进行靶基因和靶位点预测,同时以超几何分布对差异表达的靶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6个样本(3个开产蛋鸡样本,3个未开产蛋鸡样本)能注释到的miRNA均超过300个,约占miRBase中已鉴定鸡miRNA的30.00%,且前体鉴定结果显示各样本注释到的miRNA有部分定位在同一前体上。与未开产组样本相比,开产组样本有9个miRNA表达上调、3个miRNA表达下调。其中,gga-miR-132c-5p、gga-miR-132b-5p、gga-miR-2184a-5p、gga-miR-132c-3p、gga-miR-132b-3p及gga-miR-2184a-3p属于同一miRNA基因簇,且gga-miR-1682、gga-miR-132b-3p和gga-miR-2184a-3p等3个上调miRNA在未开产蛋鸡样本中不表达。通过miRanda共预测得到129个差异表达潜在靶基因,以miR-203a预测得到的靶基因最多,为32个;其次是gga-miR-2184a-5p、gga-miR-148a-5p和gga-miR-12211-5p,分别预测到30、25和23个靶基因;而miR-132c-5p预测得到的靶基因最少,仅为9个。129个靶基因显著注释到8条GO功能条目上,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主要注释到脂质代谢过程、细胞脂质代谢过程、脂质生物合成过程、磷脂生物合成过程、磷脂代谢过程、甘油磷脂生物合成过程和解剖学结构发育,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ion)仅注释到1条GO功能条目,即利钠肽受体活性,未发现涉及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的GO功能条目;在注释到的8条GO功能条目中有6条与脂质代谢相关,涉及的靶基因有22个,占总潜在靶基因的17.10%。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共显著富集到7条KEGG信号通路,其中脂肪酸降解、脂肪酸生物合成、酮体合成与降解及PPAR信号通路等4条信号通路与脂质代谢相关。【结论】育成期高能饲喂下开产与未开产蛋鸡中共存在12个差异表达miRNA,涉及129个差异表达潜在靶基因,且主要富集在肝脏脂质代谢相关过程和信号通路,说明miRNA是通过调控脂质代谢及其相关基因表达而影响蛋鸡开产。  相似文献   

19.
磷肥和有机肥的产量效应与土壤积累磷的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目的】研究大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对大白菜产量、土壤各形态磷积累量、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土壤灌溉水中可溶性磷及土壤磷渗漏的影响。【方法】采用磷肥和有机肥田间定位试验的作物产量效应和土壤积累磷的环境风险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施用P2O5 360 kg•ha-1和有机肥150 t•ha-1显著增加大白菜的产量,过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大白菜产量无显著变化;随着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 0~20 cm土层Olsen-P、CaCl2-P、NaOH-P、土壤灌溉滞留水中可溶性磷均显著增加,随着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DPS)增加,在施用磷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土壤最大吸磷量(Qm)明显降低;20~40 cm土层Olsen-P与CaCl2-P显著增加。【结论】过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白菜产量无显著变化;随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Olsen-P、水溶性磷、生物有效磷、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及土壤灌溉滞留水中可溶性磷含量均显著增加,从而明显增加了土壤积累磷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20.
采用精准饲养技术评估生长育肥猪的赖氨酸需要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华  PomarC  杨公社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8):3840-3849
 【目的】通过测定日粮赖氨酸水平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和体蛋白沉积的影响,评定生长育肥猪个体赖氨酸的日需要量,为精准饲养营养需要量的估计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按每日赖氨酸维持需要为0.036×BW0.75,蛋白质的需要量为体增重的16%(其中,赖氨酸的需要量为7%,日粮可消化赖氨酸存留率为72%)计算生长育肥猪赖氨酸预期日需要量,以该需要量的60%—110%设计6个赖氨酸水平组;(28 ± 2.2)kg的生长猪和(68±5.8)kg的育肥猪各60头,每个群体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10头,试验期28 d。智能精准饲喂器将配制的4种预混日粮以不同比例混合,得到每头猪每日相应赖氨酸水平的日粮。【结果】当生长育肥猪日粮赖氨酸供给量由预期日需要量的60%增加至110%时,日增重、蛋白沉积及饲料转化率呈增加趋势,且生长猪的日增重、蛋白沉积及饲料转化率在赖氨酸供给量达需要量的100%时出现平台阶段。赖氨酸摄入量差值分析发现,当生长猪和育肥猪赖氨酸的供给量达预期日需要量的110%时,赖氨酸摄入量差值最接近于0。精准饲养与传统三阶段饲养相比,25—55 kg生长猪氮、磷的摄入量及排泄量分别减少13%和35%以上;68—100 kg育肥猪氮、磷的摄入量及排泄量分别减少约10%和20%。【结论】在体重25—55 kg生长阶段,精准评估每头猪只每天的赖氨酸需要量方法准确;而对体重68—100 kg的实验猪,该方法可能低估了赖氨酸需要量。此外,精准饲养可以显著降低氮、磷的摄入量和排泄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