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欧小英  欧阳敏 《饲料博览》2023,(4):76-79+84
为验证不同疫苗免疫对鸡免疫学功能的影响,采用两批市售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注射14日龄鸡,同时按0.3 mL·只-1注射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细胞源,Re-6株+Re-8株),并同时设单独注射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细胞源,Re-6株+Re-8株)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鸡各10只,分别于疫苗注射后14、21和28 d,对各组鸡采血,分离血清,进行H5亚型禽流感HI抗体效价测定。结果表明:注射后14、21和28 d,第1组(新支流三联180010900批)组鸡血清中H5亚型禽流感HI抗体效价分别为1:68.6、1:207.9和1:415.6,第2组(新支流三联180020900批)组鸡血清中H5亚型禽流感HI抗体效价分别为1:68.6、1:207.9和1:445.7;第三组单独注射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细胞源,Re-6株+Re-8株)组鸡血清中H5亚型禽流感抗体效价分别为1:64.0、1:194.0和1:388.0,健康对照组鸡血清中H5亚型禽流感HI抗体效价均不高于1:24.3。说明接种2种疫苗试验鸡血清H5亚型...  相似文献   

2.
试验对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三价灭活疫苗(Re-6株+Re-7株+Re-8株)免疫SPF鸭后的免疫持续期进行研究。选用14日龄SPF鸭20只,其中10只腿部肌肉免疫灭活疫苗0.5 mL·只~(-1),另10只不接种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免疫后14 d可以产生免疫力,Re-6株的抗体效价平均值为6.0 log2,Re-7株的抗体效价平均值为6.0 log2,Re-8株的抗体效价平均增值为6.7 log2。免疫后35 d产生的HI抗体效价平均值达到高峰,Re-6株的抗体效价平均值为9.3 log2,Re-7株的抗体效价平均值为9.1 log2,Re-8株的抗体效价平增值为9.3 log2。免疫后120 d,Re-6株的抗体效价平均值为7.0 log2,Re-7株的抗体效价平均增值为7.1 log2,Re-8株的抗体效价平均值为7.5 log2。根据此数据分析,首次免疫的免疫保护期约为120 d。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临床上制定合理的禽流感疫苗免疫程序,用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5株+Re-4株)分别在14日龄、49日龄、105日龄免疫蛋鸡,免疫剂量分别为0.3ml/只、0.5ml/只、0.5ml/只。分别在第1、6、10、14、20、28、35、42、49、56、63、70、77、86、94、105、120、150、180日龄采血测定HI抗体效价。结果表明首免后HI抗体上升较慢较低,只有第二次免疫后,抗体才迅速升高。在70日龄(二免后3周)时H5N1,Re-4HI抗体达到9.601og2,H5N1,Re-5HI抗体达7.861og2。在120日龄(三免后2周)时H5N1,Re-4HI抗体达到9.301og2,H5N1,Re-5HI抗体达到9.251og2。  相似文献   

4.
试验对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免疫SPF鸭后的免疫持续期进行了研究。选用14日龄SPF鸭20只,其中10只鸭的腿部肌肉接种免疫灭活疫苗,剂量为0.5 m L·只-1,另10只不接种的鸭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免疫后14 d可以产生较高的免疫力,H5N1 Re-8株的抗体效价平均增值为5.6 log2,H7N9 H7-Re-1株的抗体效价平均增值为6.6 log2。到35 d产生的HI抗体效价平均值达到高峰,H5N1 Re-8株的抗体效价平均增值为8.6 log2,H7N9 H7-Re-1株的抗体效价平均增值为9.5 log2。第120天H5N1 Re-8株抗体效价平均值为4 log2,H7N9 H7-Re-1株的抗体效价平均值均为5 log2,为抗体的保护临界值。根据此数据分析,一次免疫的免疫保护期约为120 d。  相似文献   

5.
自2004年以来,邹城市对禽流感(H5)实行强制免疫,并且免疫率100%,使用疫苗是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灭活疫苗(H5N1,Re-5+Re-4)。为了追踪H5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其免疫抗体(HI)消长规律,探索本辖区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Re-5+Re-4)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6.
试验通过对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Re-11株+Re-12株+H7N9 H7Re2株)在接种蛋鸡后产生抗体效价值的情况,评价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Re-11株+Re-12株+H7N9 Re-2株)对蛋鸡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病的效果。同时进行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蛋鸡在15日龄接种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Re-11株+Re-12株+H7N9 H7Re2株),45日龄进行二次免疫,75日龄进行三免,产生H5N1Re-11株抗体滴度、H5N1Re-12株抗体滴度、H7N9 Re-2株抗体滴度都较高,从抗体消长规律来看,对产蛋前的蛋鸡都有较好的保护力,疫苗接种后未对鸡群造成应激反应。通过本试验在蛋鸡上接种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Re-11株+Re-12株+H7N9 H7Re2株)首次免疫后14 d产生抗体有保护力,二免后14 d抗体滴度达到高峰,对蛋鸡有很好的保护力,为预防蛋鸡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病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在生产实践中重组禽流感病毒H5N1(Re-1株+Re-4)2价灭活疫苗免疫后抗体的消长规律,对免疫禽流感H5N1(Re-1+Re-4)2价灭活疫苗与H5N1(Re-1)、H5N1(Re-4)单价灭活疫苗使用后,所产生抗体进行5个月的跟踪监测。结果表明,禽流感H5N1亚型2价灭活疫苗免疫抗体与单价灭活疫苗免疫抗体基本相同,并且效果良好。经生产实践,2价苗比2种单价苗应用的效果好,减少了免疫次数,从而大大降低了应激反应,2价苗更便于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试验通过对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Re-11株+Re-12株+H7N9 H7Re-2株)在慢速型黄羽肉鸡上接种后产生抗体效价值的情况,来评价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Re-11株+Re-12株+H7N9 Re-2株)对黄羽肉鸡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病的效果。结果表明黄羽肉鸡在15日龄接种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Re-11株+Re-12株+H7N9 H7Re2株),45日龄进行二次免疫,75日龄进行三免,产生H5N1Re-11株抗体滴度、H5N1Re-12株抗体滴度、H7N9 Re-2株抗体滴度都较高,从抗体消长规律来看对慢速型黄羽肉鸡出栏前都有很好的保护力。试验在黄羽肉鸡上接种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Re-11株+Re-12株+H7N9 H7Re2株)首次免疫后14 d产生抗体有保护力,二免后28日龄抗体滴度达到高峰,对慢速型黄羽肉鸡有很好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9.
参照农业部既定的蛋鸡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程序,对100只蛋鸡雏免疫重组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Re-4+Re-5)2价灭活疫苗,300只蛋鸡雏分3组分别免疫重组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Re-4)株、(Re-5)株灭活单苗作为对照,通过免疫应激反应观察、抗体效价检测,以评价该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6株+Re-4株)的免疫效果,为临床上制定合理的禽流感疫苗免疫程序提供依据,选取3个企业生产的12批疫苗,免疫SPF鸡、SPF鸭,跟踪至免疫后24周,每3周采血检测Re-6、Re-4 HI抗体效价。结果表明:SPF鸡、SPF鸭分别在免疫后6周和3周Re-4、Re-6抗体即可达到高峰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水平逐渐下降;SPF鸡抗体的高峰值高于SPF鸭;SPF鸡的高抗体水平的维持期长于SPF鸭;3个企业的疫苗均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1.
【背景】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暴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卫生的破坏,现阶段疫苗接种仍是我国控制禽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需要大量安全、高效和低成本的禽流感病毒疫苗。鸡胚法制备禽流感病毒疫苗的工艺存在原料来源受限、过程复杂、个体差异、培养周期长和不易放大培养等缺陷。而利用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动物细胞生产病毒疫苗,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位产量,实现高密度细胞和高病毒产率,同时可保证产品质量。目前我国用于禽流感防控的疫苗为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H7N9 H7-Re1株)。国内细胞全悬浮工艺生产禽流感灭活疫苗单罐产能最大为6 000 L,高病毒含量抗原的提供是生产高效疫苗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目的】为了能够提供稳定的、高效的生产抗原,开展种毒驯化试验。【方法】将重组禽流感病毒H7N9 H7-Re1株分别在MDCK细胞及悬浮MDCK细胞上增殖。在MDCK细胞上通过不同的病毒接种剂量、不同收获时间、不同TPCK-胰酶浓度的试验,确定了H7N9 H7-Re1株在MDCK细胞上最佳收获时间为64 h,最佳接毒剂量为0.008%或MOI为10~(-4),最佳TPCK-胰酶浓度为2μg·mL~(-1),根据确定的最佳培养条件连续传代,并对各代次病毒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在MDCK细胞上传至第5代时,HA可达1﹕256,每1 mL病毒含量达到10~(8.5)TCID50,每0.1 mL病毒含量达到10~(8.5)EID50,均高于其他代次。【结论】将第5代确定为MDCK细胞传代最佳代次,可考虑确定为生产用基础种毒代次。在悬浮MDCK细胞上对重组禽流感病毒传代进行了优化试验,确定了H7N9 H7-Re1株在悬浮MDCK细胞上最佳收获时间为48 h,最佳接毒剂量MOI为10~(-2),最佳TPCK-胰酶浓度为4—8μg·mL~(-1)。在实际疫苗生产过程中,可选择MDCK细胞或悬浮MDCK细胞来扩繁种毒。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5):1797-1804
 【目的】建立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反向遗传学操作系统及拯救出能够在动物传代细胞中高水平复制的H1N1亚型猪流感疫苗株。【方法】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对猪流感病毒广东分离株进行拯救。【结果】首次成功拯救出全部片段均来自于亲本株的猪流感病毒rH1N1,并且成功拯救出了具有高度细胞适应性毒株re-LM株,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均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rH1N1经MDCK细胞连续传代培养后,血凝价最高仅为1﹕64;而re-LM的血凝价最高可以稳定在1﹕1 024,表明该毒株具有细胞繁殖高产的特性。用该重组病毒制备油乳剂灭活苗免疫2月龄仔猪,首免2周即可检测出HI抗体,平均效价在1﹕32以上,三免后2周HI抗体平均效价达到1﹕512,说明其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成功建立为猪流感病毒致病机理、传播机制及病毒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重组细胞高产型猪流感病毒株的拯救为H1N1亚型猪流感疫苗的研制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H9亚型AIV型特异性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H9亚型禽流感是重要的人兽共患性传染病,该亚型病毒为H7N9亚型和H10N8亚型流感病毒提供了6个内部基因(PB2、PB1、PA、NP、M、NS),并且一直处于动态重组过程中。因此,建立针对H9亚型禽流感的型特异性电化学发光免疫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方法,加强H9亚型流感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用钌联吡啶标记H9亚型AIV的单克隆抗体,用MPI-E型电致化学发光分析系统评价钌标单抗标记效率;用生物素标记H9亚型AIV的多克隆抗体,HABA法检测抗体生物素化的效率;待测抗原与钌标单抗作用1 h后,将此抗原-抗体复合物与通过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固定在磁微球表面的多克隆抗体反应,最后加入反应底物三丙胺后即可在电化学分析系统进行发光检测。优化生物素化多抗和钌标单抗最佳工作浓度,确定临界值和反应谱,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攻毒后3 d和5 d,采集攻毒组和空白对照组鸡只的88份咽拭子和肛拭子,分别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和鸡胚病毒分离法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钌标抗H9亚型AIV单克隆抗体的标记效率为每个单抗IgG分子上结合21个Ru2+,且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证明其仍具有生物活性;生物素化兔抗H9N2亚型AIV多克隆抗体的标记效率为每个IgG分子上结合了6个生物素分子,且Western blotting试验证明其仍保持生物活性;该方法的检测临界值为28.3,可疑区间为23.4-33.2;阴性和阳性变异系数均小于10%;检测限为5×104EID50,能够特异性地检测H9亚型AIV,不与其他亚型流感病毒(H1、H3、H4、H5和H6亚型)和其他类型的禽源病毒(NDV、IBV和IBDV)反应。3 h内即可完成检测,与鸡胚病毒分离法的符合率为86.4%。【结论】所建立的H9亚型AIV型特异性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可以用于临床样品检测,对H9亚型禽流感的监测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劲松  吴涛  李金祥 《中国农业科学》2018,51(17):3397-3404
对主要用于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的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灭活疫苗的种类和使用情况,以及国内高致病禽流感流行株的主要分支情况作一介绍。随着病毒抗原性的不断变异,疫苗毒株也需随之进行更换,因此必须使用匹配相应分支的疫苗才能取得理想的防控效果。目前国内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灭活疫苗的生产现状是共有10家生产企业,其中2个厂家采用悬浮细胞工艺生产,其余8个厂家均采用鸡胚工艺进行疫苗生产。笔者根据企业上报的产品批签发报告情况,以2016年至2017年农业部规定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强制免疫疫苗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三价灭活疫苗(Re-6株+Re-7株+Re-8株)为例,着重从疫苗的安全性和效力两方面对4家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生产企业共计488批次产品的批签发检验数据进行了质量分析。从Re-6株、Re-7株、Re-8株不同组分效价的比较可以看出,所有批次疫苗抗体效价几何平均滴度(GMT)至少高于国家标准1个滴度以上,而Re-6株和Re-8株组分抗体效价(GMT)高于国家标准2个滴度以上。虽然产品的效价都超过了国家标准,但抗体水平还是参差不齐,较高产品的3个组分抗体效价(GMT)比较低的要高出1.5个滴度以上。各生产企业产品批间差异较大,这虽有生产工艺不断成熟和优化的因素,但对于相近批次产品批间差异出现较大差异,则说明企业生产工艺并不十分稳定。4个企业在2017年生产的疫苗各组分抗体效价GMT整体水平均比2016年有所提高,说明生产工艺的不断成熟和优化,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进一步严格把关。我国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含有的甲醛和细菌内毒素是造成疫苗副反应的直接原因,因此通过生产工艺改进,降低疫苗中甲醛和细菌内毒素的含量,可以降低疫苗的副反应。核酸疫苗是当前禽流感疫苗研究发展的前沿技术,是现阶段禽流感疫苗硏制中最具理想前景的疫苗,也是禽流感疫苗研究的一大热点。另外,具有交叉保护性的广谱免疫原性的通用疫苗可以有效的解决抗原漂移这一难题,是现阶段流感疫苗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NA基因vRNA 5'端的多聚腺苷酸化信号位点具有多样性,突变发生时,该位点失去与聚合酶的结合能力或结合能力减弱,阻碍多聚腺苷酸化过程,影响病毒mRNA的转录过程。为探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NA基因5'端多聚腺苷酸化信号位点处5个或6个连续的尿嘧啶(U5或U6)碱基对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一株四川分离株A/Chicken/China/Sichuan/CQY/2014(H9N2)为骨架的反向遗传系统构建突变株。结果显示,含U5的H9N2突变株(rCQYU5-H9N2)的血凝效价、TCID50和EID50滴度均高于含U5的H9N2突变株(rCQYU6-H9N2),但生长曲线无显著差异,表明H9N2 NA基因5'端多聚腺苷酸化信号位点U5或U6结构均不影响病毒的拯救,但U5有助于提高病毒在鸡胚与细胞中的复制滴度。本实验研究结果可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复制机理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路彩霞  李军成  何殷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871-12873
[目的]探究H5N1Re-5株和H9亚型SS株对土三黄鸡不同的免疫效果。[方法]选用广西桂林市某种鸡场土三黄鸡180只,试验组注射禽流感H5和H9疫苗,对照组不注射疫苗,检测145日龄注射H5和H9疫苗后的抗体水平。[结果]禽流感H5疫苗145日龄注射后第170日龄抗体检测:试验1、2组分别比各自对照组的平均抗体值比较差异达0.01极显著水平;禽流感H9疫苗145日龄注射后第170日龄抗体检测:试验1、2组分别比各自对照组的平均抗体值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禽流感H5疫苗145日龄注射后能显著地提高抗体水平;禽流感H9疫苗145日龄注射后不能显著地提高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胰蛋白酶浓度对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上增殖后的HA滴度。[方法]通过3株禽流感H9亚型病毒分别接种MDCK细胞单层,加入含有不同胰蛋白酶浓度的DMEM维持液,每隔24 h观察细胞病变,并测定上清液中的HA滴度。[结果]当维持液中胰蛋白酶含量为10~20μg/ml时,培养液上清液中的HA滴度最高,达到7 log2(1∶128)。当病毒的接种浓度为10-3和10-4时,MDCK细胞在96 h几乎全部病变,峰值出现在接种后的72~96 h。[结论]当维持液中胰蛋白酶含量为10~20μg/ml时,有利于H9亚型AIV病毒在MDCK细胞上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