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猪睾丸内精子发生与精液质量受高温影响,但相关分子机制的报道尚未给出完整定论。利用9头14月龄性成熟长白公猪随机建立3组热应激模型,每组3头,分别为对照组、环境热应激组、局部热应激组,其中,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室温(20~25℃)圈养在猪舍中,每天正常给水、喂食;环境热应激组每日将猪饲养在37~40℃猪舍中3 h,结束后赶回室温猪舍,连续处理7 d;局部热应激组的猪用自制的可控温加热垫覆盖在左侧睾丸阴囊表面(42℃加热1 h)。各组猪睾丸处理结束后,迅速将猪睾丸组织摘取,一部分组织切成1.5 cm3的3小块置于Bouin液固定,用于石蜡组织切片的制作;剩余部分冻存于液氮,用于总RNA、总蛋白的提取。Fas,FasL通过qRT-PCR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m RNA与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生殖细胞的定位。研究旨在探索环境高温和阴囊局部热刺激导致的死亡受体Fas及其配体FasL表达与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qRT-PCR检验结果显示,Fasm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环境热应激组升高、局部加热组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环境加热组中FasL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局部加热组显著升高。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Fas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环境加热组与局部加热组均升高,其中,局部加热组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FasL蛋白在环境加热组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局部加热组显著升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Fas免疫反应阳性物主要定位在各级生精细胞,热应激导致其阳性表达增强,且局部加热组表达量最高;FasL主要定位在支持细胞、精母细胞以及圆形精子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局部加热导致其表达量升高,环境加热导致其表达量降低。结果说明,局部热刺激条件下,支持细胞FasL的表达量升高,以旁分泌的方式作用于邻近生精细胞膜上的膜受体Fas,引发细胞凋亡;环境热应激组未见FasL的升高,可能是因为以不依赖于细胞凋亡通路Fas/FasL的方式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Caspase-3和Bcl-2蛋白在7日龄、14日龄、28日龄和56日龄小鼠睾丸组织的表达,旨在观察小鼠出生后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Bcl-2的定位。结果发现Caspase-3在7日龄、14日龄小鼠睾丸组织表达于曲精小管中央和管周生精细胞,在28日龄和56日龄表达于管周精原细胞与支持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及以后各级生精细胞无Caspase-3表达;Bcl-2在7日龄、14日龄睾丸组织表达于曲精小管中央和管周生精细胞,28日龄和56日龄广泛表达于初级精母细胞以后各级生精细胞,精原细胞选择性表达Bcl-2。Caspase-3和Bcl-2在小鼠睾丸组织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表达。在小鼠出生后睾丸发育的早期,Caspase-3和Bcl-2表达于曲精小管中央,参与曲精小管管腔形成的调节;在性成熟后的睾丸组织中Caspase-3表达于精原细胞,诱导其凋亡;Bcl-2于初级精母细胞以后各级生精细胞高表达,抑制精母以后生殖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繁殖季节牦牛睾丸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在牦牛睾丸的定位与表达变化,为牦牛繁殖季节性调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特殊染色结合生物显微技术观察不同繁殖期成年牦牛睾丸组织学特征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LHR在牦牛睾丸组织的分布和定位.【结果】光镜观察表明,不同繁殖期成年牦牛睾丸组织结构差异不明显,生精上皮及间质PAS阳性表达明显,AB主要在生精小管基膜阳性表达,PAS及AB均为繁殖期表达强于繁殖间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HR在繁殖期牦牛睾丸leydig细胞及生精上皮均为弱阳性分布,而在繁殖间期仅强表达于leydig细胞.【结论】高原地区牦牛睾丸组织繁殖间期以酸性粘多糖为主,繁殖活动增强主要与中性粘蛋白关系密切,LHR参与了不同繁殖期牦牛睾丸功能变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张晓峰  刘迪  王淼  李垚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1):4064-4068
 【目的】探讨热应激对猪睾丸细胞的氧化损伤。【方法】将猪睾丸细胞分为43℃ 1 h组、43℃ 2 h组、43℃ 1 h+37℃ 6 h组、43℃ 2 h+37℃ 6 h组、正常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及线粒体形态学变化,采用细胞活性氧检测试剂盒,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变化。【结果】43℃处理1 h后,细胞变圆,线粒体发生部分或广泛变性,43℃ 2 h组和43℃ 2 h+37℃ 6 h组更为明显;43℃ 1 h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未见明显升高(P>0.05),但43℃ 2 h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显著高于43℃ 1 h组(P<0.05)。上述2组细胞经43℃ 处理后37℃继续孵育6 h,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均明显增强(P<0.05)。【结论】热应激使睾丸细胞线粒体形态学发生改变,诱发细胞氧化损伤,进而可能影响睾丸的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5.
山羊PHGPx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性腺中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GPx)在山羊各种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在性腺中的定位情况。【方法】提取各种组织总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种组织PHGPx mRNA表达规律,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对睾丸和附睾PHGPx进行定位分析。【结果】PHGPx mRNA在各种组织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睾丸心脑附睾肾肝肺脾背最长肌,在性腺和附睾中:睾丸附睾尾附睾头附睾体;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睾丸间质组织、生精细胞均有阳性产物,附睾头部平滑肌纤维表达弱阳性,附睾尾部附睾管中的单层柱状上皮表达呈强阳性。【结论】PHGPx在不同组织广泛表达,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免疫组化结果直观显示了睾丸及附睾表达差异的部位,需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姜忠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269-5270
利用化学恒温培养箱对小鼠实施42℃1 h/d的热应激处理,建立持续的全身热应激动物模型。在热应激持续到8、13、21和35 d时,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分析的方法检测睾丸组织Hsp70的表达。结果显示,对照组的小鼠睾丸组织Hsp70呈极强表达;热应激组小鼠睾丸组织Hsp70表达减弱,但随着热应激持续时间的延长,Hsp70表达逐渐恢复。热应激处理8 d后的小鼠睾丸组织Hsp70呈弱表达、13和21 d后呈极弱表达、35 d后呈弱表达。结果表明,Hsp70在小鼠睾丸正常的精子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持续性的热应激可以使机体建立热适应,Hsp70可作为睾丸组织对热应激产生热适应的生物学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7.
不同繁殖季节牦牛睾丸组织VEGF及其受体分布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VEGF及其受体(VEGFR2)在繁殖期和繁殖间期成年牦牛睾丸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及其受体(VEGFR2)分布特征并通过IPP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统计.【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成年牦牛睾丸中,VEGF表达于各级生精细胞以及Sertoli细胞和Leydig细胞,强表达于长形精子,小血管内皮细胞见强阳性表达,肌样细胞未见表达;其受体VEGFR2表达于各级生精细胞及Sertoli细胞,且Leydig细胞内强表达,小血管弱表达;性成熟牦牛睾丸组织中VEGF和VEGFR2的表达繁殖期高于繁殖间期,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VEGF及其受体在性成熟牦牛睾丸组织中表达丰富,表明其参与精子发生及局部微环境的调节,不同繁殖期有一定的表达差异,提示其表达与牦牛发情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探明猪圆环病毒3型的致病机制。【方法】用PCR技术扩增PCV3的ORF1-ORF7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EGFP-C1载体,构建7个真核表达质粒后分别转染PK-15细胞,在转染后不同时间观察细胞中荧光表达情况,并检测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7个真核表达质粒转染PK-15细胞后均可观察到荧光,表明PCV3的ORF1-ORF7基因均可在PK-15细胞中获得表达,但在表达丰度方面存在差异。与单独的PK-15细胞和pEGFP-C1载体转染的PK-15细胞相比,7个真核表达质粒转染PK-15细胞后都未出现Caspase-3活性的显著(P0.05)变化,表明均未引起PK-15细胞发生凋亡。【结论】PCV3的ORF1-ORF7基因均无诱导PK-15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热应激对猪小肠组织形态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E染色观察猪小肠形态学变化,经PCR对猪小肠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3、8、9、Bcl2、Bax的变化进行研究,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在小肠中的表达情况,探明热应激致小肠组织损伤的分子机制。结果:在热应激中,猪的小肠绒毛顶端上皮细胞脱落;Caspase-3、8、9、Bax基因表达上调,Bcl2基因表达下调;Caspase-3蛋白在小肠绒毛顶端表达升高。结论:热应激过程中,猪的小肠形态学损伤,细胞凋亡明显,绒毛顶端凋亡严重;死亡受体、线粒体途径被激活,促凋亡作用增强,抗凋亡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感染猪睾丸细胞(ST细胞)后是否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对凋亡的信号通路进行初步探究,为进一步揭示TGEV的致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TGEV感染对数生长期的ST细胞,同时设立对照组,在感染后不同时间取细胞样品,通过细胞形态观察、细胞活性检测、细胞凋亡率检测和细胞内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性检测及Western blot分析等方法,研究TGEV感染对ST细胞的影响。【结果】TGEV感染可抑制ST细胞生长,并且呈现病毒感染剂量和感染时间的依赖性。倒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10MOI(感染复数)的TGEV感染24h后,ST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细胞皱缩变圆、聚堆,细胞核内染色质固缩。流式细胞仪检测及Caspases活性检测表明,感染TGEV的ST细胞凋亡比例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细胞内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活性逐渐升高。Western blot分析表明,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无活性的酶原形式随着TGEV感染时间的延长逐渐降解,同时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的活化片段逐渐增加。TGEV感染能够促进FasL和Bax的表达而下调Bcl-2的表达。【结论】TGEV感染能够诱导ST细胞凋亡,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及FasL介导的死亡受体通路和Bcl-2家族调控的线粒体凋亡通路,在调控TGEV感染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克隆叶用莴苣热激蛋白Hsp90基因并探讨其响应热胁迫的相关机制,为揭示叶用莴苣抗热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 技术相结合,从叶用莴苣叶片总RNA 中克隆LsHsp90 cDNA 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PCR (qRT-PCR) 分析LsHsp90在叶用莴苣耐热品种Z36和热敏品种S106受37℃和42℃热激后叶片的表达差异。【结果】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2 330 bp,开放阅读框2 097 bp,编码698个氨基酸,推导的蛋白质分子量约79.8 kD。蛋白质结构预测及同源比对分析表明,LsHsp90基因编码蛋白含ATPase位点和Hsp90保守结构域,并与拟南芥(AY081302.1)、紫茎泽兰(EU269070.1)等多种物种的热激蛋白90高度同源;进化树分析表明,LsHsp90与紫茎泽兰Hsp90基因(EU269070.1)聚为一类。qRT-PCR分析表明,37℃热胁迫下,该基因在耐热品种和热敏品种的叶片中均上调表达;42℃高温胁迫下,热敏品种S106 中下调表达,而耐热品种Z36上调表达。【结论】成功从叶用莴苣叶片中分离克隆到LsHsp90,该基因具有已知物种Hsp90基因的特征,该基因在热胁迫下有不同的表达特征,预示该基因其可能在抗高温胁迫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揭示热应激环境下蛋鸡肠道菌群结构、肠黏膜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氨基酸转运载体mRNA表达量的变化机理。【方法】试验选择16周龄济宁百日鸡9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24±1)℃;Ⅰ)和热应激((38±1)℃)组,各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试验持续14 d。采用16S rDNA的PCR-DGGE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手段,分析热应激2(Ⅱ)、7(Ⅲ)、14 d(Ⅳ)时,对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内容物菌群多样性和肠黏膜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氨基酸转运载体rBAT、y+LAT1、CATl mRNA基因表达的相对丰度变化规律。【结果】热应激7 d开始各肠段菌群多样性较为丰富,热应激7、14 d时空肠和回肠部位敏感乳杆菌(Lactobacillus agilis),回肠部位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不可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um)和不可培养的拟杆菌属(uncultured Bacteroidales bacterium)均末检测到;而热应激不同时间段空肠和回肠部位可检测到不可培养细菌、溃疡拟杆菌(Bacteroides helcogenes)、卵形拟杆菌(Bacteroides ovatus)、索氏志贺氏菌(Shigella sonnei);空肠和回肠部位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Ⅰ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而空肠和回肠Ⅲ组的rBAT、y+LAT1 mRNA表达丰度均最低,空肠在各热应激时段表达丰度变化幅度最大(P<0.05),回肠的CAT1 mRNA表达丰度在Ⅲ、Ⅳ组与Ⅰ组比较影响更明显(P<0.01)。【结论】热应激对空肠和回肠部位微生物菌群影响较为明显,肠道微生物群落改变可导致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香蕉CaM在温度胁迫及香蕉果实后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了解CaM在增强香蕉果实对温度胁迫的适应性作用,解释CaM参与调控香蕉果实褪绿转黄的机制。【方法】通过比对NCBI数据库中已有物种的CaM氨基酸序列,设计兼并引物。采用热硼酸法,从香蕉果皮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与RACE方法扩增目的基因。利用DNAMAN软件和NCBI网站对CaM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氨基酸比对和同源树分析。利用地高辛探针合成试剂盒(PCR DIG Probe Synthesis Kit)合成特异基因带有DIG标记的探针,使用Northern杂交法对MaCaM在采后香蕉果实温度胁迫及后熟中的表达规律进行分析。钙离子螯合剂EGTA及钙信号恢复处理采用香蕉果皮离体培养,采用真空渗透的方法对香蕉果皮进行试剂处理,利用色差计测定颜色h值。【结果】从香蕉果皮中克隆得到一个CaM,长648 bp,编码138个氨基酸,命名为MaCaM(登录号:HM061077),序列分析表明,MaCaM包含4个EF-Hand钙离子结合区域,与MaCaM、OsCaM、ZmCaM、AtCaM3、TaCaM1-2等基因同源性极高。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热激(52℃,3 min)处理香蕉果实0.5 h后,MaCaM表达迅速增强;香蕉果实在冷害温度(7℃)下放置10 d,MaCaM在冷藏的第7-10 d表达逐渐增强,当采后香蕉果实先经热激处理再放入7℃下贮藏,MaCaM表达在第4天和第7天强于7℃处理;乙烯催熟处理诱导香蕉MaCaM表达逐渐增强;30 mmol·L-1钙离子螯合剂EGTA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香蕉果实的后熟,同时也抑制了MaCaM的表达。而在EGTA处理的同时,利用30 mmol·L-1 CaCl2进行钙信号恢复处理,能一定程度地恢复香蕉果实的正常后熟,也恢复了MaCaM的表达。【结论】MaCaM能增强香蕉果实对温度胁迫的适应性;MaCaM作为一种调控因子参与了香蕉果实后熟的褪绿转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高温胁迫对葡萄高温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适宜的温度是葡萄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南方地区葡萄在成熟期常常经历连续高温环境,叶片容易失水干枯,果实会发生明显的日灼,严重地影响了其经济效益。选择不同树龄葡萄树进行高温胁迫的相关研究,以解释高温对葡萄的伤害,为生产中高温逆境的抵御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南方地区常见的鲜食葡萄品种‘巨峰’‘巨玫瑰’‘醉金香’‘夏黑’‘申玉’‘申丰’‘申华’和‘沪培1号’为试验材料,其中葡萄幼苗选择长势基本一致的1年生扦插苗移至人工气候培养箱,在可控条件下培养7 d后于每天10:00—16:00(模拟夏季高温发生时段)进行不同温度处理(25℃、35℃、45℃),观察处理后0、3、6和150 h高温应答反应;葡萄成年树选择6年生树为试验材料,在2015年夏季观测到2个处理点分别为:"37℃"处理(2015年7月23日13:00 h最高气温为37℃)和"42℃"处理(2015年7月31日13:00 h最高气温为42℃),观察以上处理的8个不同葡萄品种在高温胁迫下叶片表型变化,对抗逆基因(HSFA2、GLOS1、HSP70、HSP17.9)和HSP21蛋白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申玉’‘夏黑’和‘申华’在高温发生初期,顶部新梢和老叶有失水,并在150 h时有所恢复;‘巨峰’和‘巨玫瑰’叶片在高温发生3 h时轻微失水,6 h时大面积失水,‘申丰’‘沪培1号’‘醉金香’叶片在高温发生3 h时大面积失水,6 h时整株干枯。同时对葡萄幼苗和成年树的抗逆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发现:不同温度处理(35℃/45℃/"42℃")下不同葡萄品种的抗逆基因均被诱导表达,但是表达丰度有所不同,表现为温度水平越高,基因的上调倍数越大。另外,‘申玉’‘申华’‘醉金香’‘巨峰’和‘巨玫瑰’的GLOS1、HSFA2和‘申玉’‘申华’‘夏黑’和‘巨峰’HSP70表达在长期高温处理后恢复至原初水平;并观察到HSP17.9在高温发生后上调表达,但并未因为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表达倍数。高温处理(45℃/"42℃")会诱导葡萄幼苗和成年树的HSP21蛋白水平,但是在一些品种(‘醉金香’和‘申丰’)中HSP21蛋白表达量有所减少。【结论】不同葡萄品种对高温的耐性有差异,其中‘申玉’‘申华’和‘夏黑’抗性最强,而‘申丰’‘沪培1号’和‘醉金香’属于抗性较弱的葡萄品种。树龄和高温发生方式是影响葡萄幼苗和成年树的抗逆基因和蛋白表达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高温诱导蛋鸡氧化损伤及对卵泡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温诱导蛋鸡氧化损伤及对卵泡发育的影响,探讨环境高温抑制蛋鸡卵泡发育、降低产蛋量的机制。【方法】试验分两部分进行:试验一,将180只27周龄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饲养于人工环境控制舱内,3个处理组分别为常温组(23℃,饲喂基础日粮)、日循环高温组(28—35—28℃,饲喂基础日粮)和高温补充VE组(28—35—28℃,饲喂基础日粮+250 IU•kg-1 VE),试验期14 d;试验二,分离蛋鸡F1和F2卵泡颗粒层并制备颗粒细胞悬浮液,将颗粒细胞分别在39或44℃下培养。【结果】试验一结果显示,日循环高温显著抑制蛋鸡卵泡发育,表现为产蛋数量下降(P<0.05)、卵巢重量降低(P<0.05)、大卵泡数量减少(P<0.05),同时颗粒细胞层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mRNA的表达量以及孕酮(P4)分泌量均显著(P<0.05)减少;日循环高温还诱导蛋鸡氧化损伤,表现为蛋鸡血浆、肝脏和卵黄中丙二醛(MDA)水平上升(P<0.05);高温环境下补充250 IU•kg-1 VE,显著降低蛋鸡血浆、肝脏和卵黄中MDA水平(P<0.05),同时显著缓解高温对卵泡发育的抑制(P<0.05)。试验二结果显示,提高培养温度可显著增加颗粒细胞中活性氧(ROS)的产生量(P<0.05),同时抑制颗粒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培养液中添加VE预处理24 h可显著缓解高温的影响,表现为细胞ROS降低(P<0.05),细胞增殖活性增加(P<0.05)。【结论】高温增加蛋鸡颗粒细胞ROS的产生量,诱导蛋鸡机体(肝脏,血浆和卵黄)氧化损伤,同时影响颗粒细胞增殖及分泌孕酮的能力,抑制蛋鸡卵泡发育;补充VE可以缓解高温诱导的蛋鸡氧化损伤,并缓解高温对卵泡发育的抑制。表明高温抑制蛋鸡卵泡发育与诱导蛋鸡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克隆Hsp70相关基因,并利用VIGS分析叶用莴苣热胁迫下Hsp70表达量和形态变化,为解析热激蛋白基因Hsp70在高温胁迫下的响应机制及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同源克隆及RACE技术,获得叶用莴苣热激蛋白LsHsp70-2711的cDNA全长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该基因在不同温度和不同高温时间下的叶用莴苣热敏品种‘P-S11’和耐热品种‘G-S59’的表达差异,确定基因和高温的相关性。根据VIGS技术,构建p TRV-LsHsp702711瞬时沉默载体,转化农杆菌GV1301,注射法侵染叶用莴苣叶片,三周后经PCR鉴定得到阳性植株。对照组和阳性组在基因表达和形态上进行对比,对照植株和阳性植株热胁迫和干旱处理后再次分析LsHsp70-2711的表达特性,观测形态变化。【结果】LsHsp70-2711 cDNA全长为2 226 bp,开放阅读框为2 154 bp,编码718个氨基酸,与拟南芥(NP_187864.1)、番茄(NP_001266213.1)、水母雪莲花(AAB99745.1)等物种的Hsp70同源性达到80%以上,证明此基因属于Hsp70家族。根据qRT-PCR结果,高温胁迫下该基因在两个品种中的表达均上调,在耐热品种中总体表达水平均高于热敏品种,耐热品种LsHsp70-2711的表达量最大值出现在42℃、60 min,37℃、60 min时热敏品种基因表达量达最大值,且在42℃高温下热敏品种‘P-S11’中基因表达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受到抑制,而耐热品种‘G-S59’则能长时间保持较高的表达水平,此结果和田间两品种间耐热差异表现相符合。亚细胞定位显示,LsHsp70-2711主要在细胞质中。将构建好的载体侵入叶用莴苣,鉴定后获得阳性植株。由定量PCR结果可知,未进行胁迫处理的阳性植株与对照株相比,LsHsp70-2711表达量下降,茎长明显增长。热胁迫和干旱处理后的阳性植株LsHsp70-2711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植株,高温处理对LsHsp70-2711的影响大于干旱胁迫。【结论】LsHsp70-2711属于Hsp70基因家族,其与叶用莴苣耐热性相关。研究结果为解析叶用莴苣热激蛋白LsHsp70-2711在叶用莴苣高温抽薹方面的功能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黄勇  戴习林 《南方农业学报》2022,53(10):2804-2811
【目的】探究在盐度3下氨氮慢性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氨代谢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期为凡纳滨对虾免疫机理研究和生产实践指导提供参考。【方法】将480尾初始体质量6.49±0.14 g的凡纳滨对虾分为4个组,6个平行,暴露于0(对照组)、0.9、5.2和12.0 mg/L的氨氮水体中,氨氮胁迫20和40 d后分别统计凡纳滨对虾体质量增长率和存活率,测定凡纳滨对虾血淋巴和肝胰腺中氨代谢相关物质和酶活性、抗氧化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量,同时取肝胰腺制作石蜡切片进行Tunnel染色。【结果】随氨氮浓度增加,体质量增长率和存活率逐渐降低,血淋巴氨氮和尿素氮含量逐渐升高,胁迫20 d与胁迫40 d结果相近;肝胰腺谷氨酸脱氢酶(GDH)、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氨氮胁迫20 d升高,在氨氮胁迫40 d时5.2和12.0 mg/L组酶活性降低;氨氮胁迫20 d,12.0 mg/L组的肝胰腺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下同);各胁迫组肝胰腺Cyt C和Caspase-3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UNEL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数量随氨氮浓度增加而增加,且氨氮胁迫40 d较20 d更多。【结论】经氨氮慢性胁迫后,环境氨氮扩散到血淋巴中,凡纳滨对虾血淋巴氨氮累积越多,尿素氮含量随之增加,肝胰腺谷氨酰胺合成途径受到抑制,氨代谢受到阻碍,应激产生的活性氧超出抗氧化系统调节范围,对肝胰腺造成损伤,诱导细胞凋亡发生,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血清蛋白组研究运输对奶牛机体的影响,充分理解运输对奶牛的生理病理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二维凝胶电泳(2-DE)结合MADIL-TOF-TOF串联质谱的方法对运输前第7天、运输后3 h和第7天奶牛的血清进行蛋白质组分析鉴定。【结果】运输可引起奶牛血清中14个蛋白点的表达丰度发生变化,有12个蛋白点得到有效鉴定。与运输前第7天相比,血清白蛋白、IgG1 重链恒定区、类型II细胞骨架I和转甲状腺素蛋白在运输后3 h表达量降低,而α1-酸性糖蛋白、结合珠蛋白、nesprin-2、微管微丝交联因子1、酪氨酸蛋白激酶Fps85D、输出蛋白5和一个未知蛋白点在运输后3 h的表达量升高;在运输后第7天,除α1 酸性糖蛋白外,上述蛋白的表达量与运输前第7天无显著差异。【结论】运输引起变化的蛋白主要涉及机体急性期应答和免疫反应、物质运输以及细胞内多个代谢途径,表明运输引起了奶牛应激。  相似文献   

20.
高温胁迫对‘赤霞珠’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成熟期‘赤霞珠’葡萄的光合作用在高温胁迫下及恢复期间的变化,探讨葡萄光合作用抑制及恢复的机制。【方法】以‘赤霞珠’葡萄为试材,进行6d的高温(每日9:30—15:3040℃,其余时间30℃)处理,然后恢复1d。对照的温度每日6:30—18:30为30℃,其余时间20℃。恢复时的温度条件同对照的温度。测定高温处理前、处理过程中和恢复后葡萄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每日40℃的高温处理后,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PS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单位面积有活性的反应中心的密度(RC/CSo)显著小于对照,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Ci)、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光系统Ⅱ受体侧放氧复合体功能参数(Wk)和捕获的激子将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QA-下游的其它电子受体的概率(ψEo)升高。经过1d的恢复,高温处理的这些参数值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结论】40℃的高温胁迫导致‘赤霞珠’葡萄叶片的Pn显著下降,不过在常温下1d就能够恢复。Pn下降不是气孔因子导致的结果,主要与PSⅡ供体侧和反应中心活性以及激发能的分配有关;Pn恢复上升,与上述因子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