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小弟 《养猪》2003,(5):50-50
枫泾猪的产地枫泾镇原是一个消费集镇,农村中养猪面广量大,因此,镇上的苗猪行应运而生,枫泾猪因贸易兴旺而成市,从而也使以枫泾猪为主的猪肉食品丰富多彩。除枫泾丁蹄外,另有各种风味肉食品简介如下,以飨读者。蹄筋是丁义兴的主产品之一,它取猪腿膝骨部位的精肉烧制而成,工艺、火候与丁蹄相似,它的风味特点是肉嫩、筋酥、味香鲜美。最受喜精厌肥人的欢迎,特别是妇女、年轻人更爱吃。1951年上海人民广场举办土特产交流大会,丁义兴的蹄筋曾与无锡名产“肉骨头”竞销。丁义兴的蹄筋味鲜可口,色香味俱佳,受到顾客的争购。大肉也是丁义兴名菜。它…  相似文献   

2.
枫泾猪群体繁殖性能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枫泾猪作为太湖猪品种之一,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特别是该品种肉质的肥而不腻、细而鲜嫩的特点,曾以闻名的“枫泾丁蹄”产品赢得过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除肉质之外,枫泾猪的繁殖性能也秉承了太湖猪的高产优良特性而同时被编人中国猪品种志。  相似文献   

3.
骆驼所特有的三件宝张映宽甘肃省安西县畜牧站(736100)骆驼具有非常的耐粗饲,耐饥、渴能力,经乌盟家畜改良站实验,在元月份不给水草56天才能死亡。在一般情况下7天不给水草,骆驼是不会发生生理障碍的。骆驼具有的双峰、软蹄、角质垫三件宝是其它家畜所没有...  相似文献   

4.
正枫泾猪是太湖猪的一个类群,原产于上海金山、松江和毗邻的浙江嘉善,主要分布在金山的枫泾、兴塔等地区。据考,枫泾地区早在二三千年以前,先民们已将猎获的类似华南野猪逐渐驯养成为家猪,在明万历年间形成了"滑尖"、"翁头"、"寿头"三种类型的猪种,当地人称"黑猪"或"杜种猪",新中国成立后俗称"枫泾猪"。1 体形外貌全身被毛黑色或青灰色,毛细而稀,皮肤黑色或紫红。腹部皮肤多呈紫红色,也有鼻吻白色或尾尖白色的。体型中等、粗壮结实。头大额宽,  相似文献   

5.
<正> 本试验目的为制定枫泾猪饲养标准提供依据。于1979年4月25日—8月28日在松江县泗联公社种畜场,用12头枫泾怀孕母猪进行了三种营养水平的对比试验。试验材料与方法1.选择体型、年龄、断奶日期接近,上胎繁殖性能正常的枫泾母猪12头,待60天断奶即转入本试验直至产仔结束。  相似文献   

6.
东北有三件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虽然解放后乌拉草由鹿茸代替了,但貂皮仍不失为宝。你可知道,东北那种貂,不是现在广泛饲养的水貂,而叫紫貂,有人往往混为一谈,那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地消除以猪气喘病为主的疫病,我们于1986年6月开始着手在五四农场进行培育无特定病原猪的试验,采用人工接产、人工哺乳的方法,相继获得第一批(代)无特定病原猪(以下简称健康猪),以此为基础进行自繁和杂交,截止1988年5月,已培育了枫泾、长白、大约克和长枫猪100余头.曾三次抽样屠宰,并经局、场有关技术人员的实地检查,初步认为试验是成功的。现将枫泾第一代健康猪的培育和繁殖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远在公元前3世纪,我国古代就开始研究和利用物候知识来指导农业生产。《吕氏春秋》一篇名为“审时”,开头就说:“凡农之道,候之为宝”。说明农业生产要不违农时,符合当地节令,就会取得良好收成。我国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据古籍记载,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蚕桑生产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直流传至今,仍不失其实用价  相似文献   

9.
高密历史文化悠久,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传统文化资源。本文主要介绍以扑灰年画、剪纸、泥塑、茂腔为代表的高密民间艺术"四宝"。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养马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5~6千年)就有驯养的马。黄帝轩辕氏大战蚩尤,行军中将指南针安放车上,用马拉此车。此时马大量用于役用和军用,必定考虑护蹄措施,装蹄业也就滥觞于此。最初护蹄可能是一种草履,可以护蹄,不致在役使或行军中过度磨损和受伤。马的草履作为上古时代保护马蹄的主要用品,迄今流传民间。农民用草鞋给马、骡、驴、牛护蹄,亦有用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是2018年,上溯十年就是2008年,2008年在新中国历史上是比较特殊的一年。这年在中国有三件大事震惊中外。第一件是举办奥运会,圆中华民族百年奥运梦想,意义非凡。至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员村的围墙上还镌刻着"2018World dream",还有水立方、鸟巢、奥林匹克公园等标志性建筑在证明这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第二件大事是汶川地震死亡近七万人。第三件大事是三鹿奶粉事件。后两件都对国家和民族造成了严重而巨大的损失。所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久治县的绵羊腐蹄病流行日趋严重。据了解,1987年全县发病羊为12255只,1988年为18400只,1989年为42790只,发病率分别为6.23%,12.22%,29.99%,三年里因腐蹄病死亡羊500多只。为此,我们于1990年在索乎日麻乡对该病进行了调查和防治试验。一、调查:本次调查39群5116只羊,其中发病559只,发病率为10.93%,群最高发病率达23.07%。前肢感染的占70%,两肢或三肢同时感染发病的甚少。病羊体温39.5—40.5℃,患蹄蹄冠部发热、肿胀,痛觉敏感,蹄底软组织坏死,恶臭,有脓汁,有的形成蜂窝织炎,蹄壳龟裂,角质变形,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快枫泾猪选育进度,在改善饲养管理、良种鉴定、稳定环境等方面措施的同时,已对枫泾猪繁殖性状、肥育性能及胴体品质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研究,为较全面摸索了解枫泾猪的特征,现对枫泾猪生长发育的一些性状也进行测定并进行若干遗传参数与遗传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我从青年时即学制蹄铁和装蹄,是一名老掌工。多年的装蹄工作使我认识到,役畜肢蹄病较多,约占外科病的半数以上。这些肢蹄病大多是因护蹄不良,角质延长、磨灭不正或削蹄装铁失宜而发生  相似文献   

15.
川东历史名城江上璀璨明珠重庆徐苏其素有“江上明珠”美誉的重庆忠县,位于长江中上游、四川省东部,是全国开放城市。忠县历史悠久。有记载的历史2300多年。周朝为巴国地,秦属巴郡,汉置临江县,西魏设临州,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以州人巴曼子、严颜将军之故...  相似文献   

16.
笔者结合多年种公牛饲养管理和兽医临床实践经验,对种公牛肢蹄发病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介绍了种公牛的修蹄护理和肢蹄病防治措施,以及多年来防治种公牛肢蹄病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养驴历史悠久。驴食量小,耐粗饲,比牛省草,比马省料,易饲养。肉驴也是保健食品,质细味美,素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美称。肉驴全身是宝,驴皮可熬制成阿胶,是传统的中药材。另外,驴的骨、毛、蹄、脂肪和奶等皆可入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也逐渐多样化、精品化,而且要绿色,驴肉及下水等制品是非常受人们喜爱的。为此,肉驴生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销售市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枫泾猪优质种质资源,对枫泾猪种质特性、资源现状、繁育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有关保种及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韦海飞  郭锷锋 《广东奶业》2004,(1):18-19,27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四肢每段的皮肤、皮下组织、骨、关节、韧带、肌腱均可能发生病变;后肢髋关节由于摔伤引起脱位存在不稳定因素,而且发病率不高,这里不阐述。前肢肢蹄病主要集中在趾间皮炎及蹄底溃疡,后肢主要有跗关节磨损及炎性肿胀、趾间皮炎、蹄底溃疡发病居多。珠江奶牛场2002年,肢蹄病的发病率及引起的淘汰达到历史高峰,泌乳牛月发病率为7.8%,全年因肢蹄病而淘汰占总淘汰牛的17%,2003年1月份起,我们调查了跛行牛282头牛的肢蹄病发生情况,旨在摸索肢蹄病的发生特点和规律,总结出防治措施,取得一定成效,第四季度的月发病率降至3%以下(占成母牛),因肢蹄病引起淘汰共4头。现将我们的防治情况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由于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常在狭小的面积内,饲养最大限量的乳牛,使牛的运动受限制。加之垫草等因素,使牛常出现不正常姿势。发生蹄底腐烂,趾间腐烂,蹄球炎等蹄病。 1982年4月~1984年底,某诊疗所处理蹄病牛134头,对其中52头进行烧烙法。处理时分三群,第一群是局部注射药物;或按历来常规法处理病蹄有82头。第二群取第一群的常规处理牛30头,进行烧烙法。第三群进行烧烙法22头。一、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