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蒋建平 《浙江柑橘》2005,22(2):43-44
1栽植 1.1挖定植穴开辟等高水平梯田或鱼鳞坑,挖大穴或壕沟,施足有机肥及表土回穴. 1.2株行距锥栗冠大,寿命长,定植距离不能过密.平地肥沃湿润粘土,以6m×7m或6m×6m较好,667m2栽16~18株;坡度不大,土层厚,肥力中等的红壤土,以6m× 5m或5m×5m较佳,667m2栽22~26株.  相似文献   

2.
2004年,我团建立2hm2库尔勒香梨矮密栽培试验示范园,进行香梨矮密早丰试验.试验园定植2~3年生嫁接苗,株行距1.5m×3m、2m×4m和3m×3m,设株行距3m×5m(常规栽植株行距)园片为对照.矮密栽培试验示范园定植第2年见花,第3年挂果,第4年3种栽植密度的666.7m2平均产量达112.33kg;对照园按当地习惯进行常规管理,管理较粗放,定植第4年只少量结果,666.7m2产量仅16kg.试验示范园比对照提前1年结果,定植第4年的产量为对照园的7倍.  相似文献   

3.
1、合理定植 园址应选择地下水位1.5m以下,含盐量较低,有机质含量较高(1.05%、3.40%)的沙壤土或壤土.栽植密度按3m×4m,4m×4m或3m×5m的株行距挖宽1.0m、深45cm定植沟,施腐熟纯羊粪1.2kg/株,拌熟土回填20cm,再栽无病虫害,茎粗1.0cm、高1.2m以上的2年生杜梨苗.  相似文献   

4.
1 园地的选择 土壤以土质疏松、透气性良好、PH值7~ 8的微碱性、含盐量 <0 .5 %的风沙土、沙壤土、轻壤土为宜 ,选择水源足、交通方便、地势平缓或平坦的土地建园 ,不宜在低洼处建园。2 沙棘品种的选择 选择果实大 (单果重 0 .5 g以上 )、产量高 (平均单株产量 2 kg以上 )、无刺或软刺大果沙棘的嫩枝扦插苗或根蘖苗 ,以保持原品种的性状及区分雌雄株。3 栽植密度及雌雄株配置 一般以产果为目的的沙棘园 ,株行距采用 2 m× 4 m;以采条为目的采穗圃 ,株行距采用 1m× 3m。沙棘为雌雄异株 ,雌雄比例及配置方式对果实产量影响较大。若雄…  相似文献   

5.
我镇1995年春,从辽宁省果树所引进极早熟李大石早生200株,由兰家沟、王屯两个村4户果农栽植,各50株.株行距3m×5m,共0.3hm2,园地缓坡,栽后修梯田,宽4~5m,壁40~50cm.土质为棕壤.第3年开花株率达50%,平均产量167.5kg/666.7m2,第4年为250kg/666.7m2,第5年为613kg/666.7m2,第6年以后750kg左右.  相似文献   

6.
苹果树栽植新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树的栽植方式和方法在不同年代和不同国家都有所不同。在我国,上世纪60~70年代667m2栽植30株以下,栽植方式以4m×6m和4m×5m为主。进入80年代密度提高到33~44株,栽植方式以4m×5m和4m×4m为主。90年代随着矮化砧木和短枝型品种的引进,密度进一步增大,密植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乔化密植有667m2栽55株以上的,还有栽100株以上的,甚至200株以上;矮化密植一般栽83株或111株。密植方式有3m×4m、2m×3m、2m×4m、1.5m×4m等形式。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由于机械化程度高、土地宽广,以密植为主,一般667m2栽66~133株,株距小(1~3m)、行距大(4~6…  相似文献   

7.
明柳甜桔引种到清远市,表现为粗生,夏梢迟而少,摘梢人工少,容易管理,保果易,结果力强,着果率高,丰产性好,每667m2植55株6~7年生平均株产68~70 kg,每667 m2产量3 740~3 850 kg,果形整齐,耐寒性较强等;2-3月可带叶采收上市.研究发现栽植株行距以3 m×4 m或4 m×4 m为宜,产量较高.总结了此品种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棚拱圆结构春暖棚栽培日川白凤桃 ,株行距 1 .5m× 2m ,采用多主枝开心形或纺锤形整枝 ,2月 1 6日覆膜 ,覆膜后注意温湿度调控、人工或放蜂授粉、疏花疏果等措施 ,5月 2 2日即可成熟上市 ,平均每 666.7m2 产果 1 5 0 1kg。  相似文献   

9.
1富士苹果的定植密度 短砧+短枝型,密度1.5~2m×2~3.5m每667m^2栽22~100株,短砧或短枝型,密度2~3m×4m每667m^2栽56~83株,乔砧密度3~3m×4~6m每667m^2栽28~56株。栽培方式:长方形栽植(即行距与株距相差2m左右)较好,通风透光好,果实着色艳丽,品质优,便于管理,适于机械化作业,南北行向较好。  相似文献   

10.
正树体郁闭。果农为获得梨树早期高收益,多进行高密度建园,轻剪长放,导致果园后期严重郁闭,难以作业。解决措施:对密度较大的果园采取隔行抽行或隔株抽株,或抽行抽株同时间伐,分期处理。若所抽株不再移栽,可先回缩后再刨除,也可用促控剂PB0控冠。如原株行距1.5m×2.5m、2m×3m、2m×5m,  相似文献   

11.
正1栽植密度栽植株行距1.5 m×4 m,2 m×3 m,或2 m×4 m,大规模机械化农场可采用1.5 m×6 m,667 m~2栽77~111株。667 m~2产量控制在4 000~5 000 kg。2树形培养2.1第1年梨树苗(1年生)定植后栽植定干,根据  相似文献   

12.
模式一:小冠疏层形。栽植株行距为3m×4m或4m×4m,每667m2栽植40~60株。树体结构为:下部先培养3大主枝,而后上部培养2~3个小枝。上下层间距80~100cm。其间选留5~8个2次枝(结果母枝)。树冠总高为2~2.5m。这种模式在陕西大荔、临渭、礼泉等县区采用较多。优点:利于通风透光;树势较稳定;高产优果效果显著;劳动强度较小。缺点:树形培养较慢,一般需5~7年;前期产量偏低。模式二:双倒“人”字形。栽植株行距为1m×3m或1.5m×3m,667m2栽植250株左右。树体结构为:下部侧向先培育2大主枝,其后上部再培养2个小主枝,其间留5~8个结果母枝。纵向看…  相似文献   

13.
曲学刚  王丽  姜海忱  高丹 《北方果树》2004,(Z1):123-124
矢富玫瑰葡萄是日本20世纪90年代选育的葡萄新品种,1998年营口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日本引入200株,定植于所内葡萄试验园.株行距为1 m×5 m,面积为1001.5m2.该园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等.采用小棚架双龙干整形,栽后第2年见果,平均株产2.3kg,第3年株产4.4kg,666.7m2产量为577.3kg,第4年平均株产8.6kg,666.7m2产量为1 128.3kg,第5年平均株产为16.5kg,666.7m2产量为2168.8 kg.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立乔砧红富士苹果园合理的群体结构,探讨群体结构对光照分布的影响,对临城县赵庄乡南沟村不同栽植密度、树形为改良纺锤形的盛果期乔砧红富士苹果园的群体结构以及树体不同部位的光照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株行距2m×3m、3m×4m、3m×5m的郁闭度分别为0.88、0.70和0.58;行间近地面相对光照强度分别为0.94、0.46和0.13;行间地面向上0.5m处相对光照强度随株行距加大而加大,其值分别为0.12、0.40、0.95;行间地面向上1.0m、1.5m、2.0m不同株行距的相对光照强度除株行距2m×3m的果园的行间地面向上1.0m处为0.17外,其他都在0.76以上。每666.7m2总枝量、树高、叶面积系数以株行距2m×3m的为最大,分别为345 210根、3.23m和3.4;株行距3m×5m的为最小,分别为139 920根、2.81m、2.6;株行距2m×3m、3m×4m、3m×5m行内地面向上1.5m、2.0m处的相对光照强度均在0.49以上。  相似文献   

15.
黄金梨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特色经济林高产优质高效示范园,2007年笔者进行了黄金梨的丰产栽培试验.定植后第2~5年,平均每666.7m2产量分别为1061.8 kg、2905.7 kg、3876.2 kg和4975.8kg.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生产中参考. 1定植建园 试验地在河山镇甄家村,2007年3月建园,面积1.8hm2.园地为砂壤土,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采用计划密植方式,初栽株行距1m×3m,树冠交接时隔株或隔行间伐,使株行距变为2m×3m至3m ×4m.栽植前全园深翻60cm.栽时挖长、宽、深各60cm的定植穴,株施腐熟有机肥15kg,与土掺匀回填,灌水沉实.定植苗高100cm以上,苗干基径1cm以上,砧木为杜梨.以‘新世纪’和‘早酥’为授粉品种,黄金梨与授粉树按5:1配置.栽后踏实灌水,整理树盘,覆盖1m2地膜.定干高度80cm,整形带内全部刻芽,从上至下套上宽6cm、长50cm的塑膜袋.待袋内芽长2~3cm时,将袋上端剪去一角放风,5~6天后将袋顶全部剪开,并由上而下剪开1/3,翻扯到绑绳下面,呈倒喇叭状,防止地下害虫上树啃食叶芽.  相似文献   

16.
陆师军 《落叶果树》2008,40(2):48-49
2002年引进黑宝石李,经5年栽培观察,表现良好.栽植株行距2m×3m,采用细长纺锤形,冬夏结合修剪,强旺枝环割或环剥控长促花,注意花前复剪和疏花疏果,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定植第2年结果,第3年每666.7m2产量726kg,第4年1474kg,第5年达1628kg;平均单果重72.2g,8月10日成熟,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7.
平原良种核桃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建园1.1合理密植,品种配置一般栽植株行距4 m×5 m或4 m×6 m。为提高早期单位面积产量,也可实行计划性密植,初植株行距4 m×2.5 m或4 m×3 m。5~6年后隔行去行,株行距变为4 m×5 m或4 m×6 m。为便于授粉和采收,要栽植不同品种,品种间按行配  相似文献   

18.
1 999年 ,海阳市恒信园艺场引种早凤王桃 ,株行距 2m× 3m ,采用“三挺式”开心树形 ,栽后加强肥水管理、合理疏果并套袋 ,第 2年见果 ,第 3年平均株产 1 5kg ,平均单果重 2 40g ,7月中旬成熟  相似文献   

19.
1999年 ,章丘市引进超级无核葡萄。按 1m× 2m的株行距定植 ,采用篱架扇形整枝 ,加大肥水管理 ,花后 1 5天采用葡萄膨大剂浸泡果穗 ,使平均穗重达 860 g ,单粒重 1 1 .8g ,7月底成熟 ,第 3年每 666.7m2 产量达 2 2 5 0kg。  相似文献   

20.
刺槐栽植地应选择土层较厚,地下水位1m以上的阳坡地带,避开梁峁犯风地和土壤含盐量超过0.3%的地方.采用规格为0.6m×0.5m×0.4m的鱼鳞坑栽前整地.栽植密度为222株/667m2,株行距1.5m×2m,造林时间一般以春、秋天季为主.栽植时要进行截干,截干高度以3~5cm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