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犊牛腹泻是兽医临床上的常见病,发病年龄一般是5月龄以前的犊牛,1月龄犊牛发病率较高,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引起严重的脱水和自体中毒衰竭而死。  相似文献   

2.
犊牛腹泻在我区兽医临床上是一种多发病,也是一种常见病,发病年龄一般在5月龄以前的犊牛,1月龄的犊牛发病率较高.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引起严重的脱水和自体中毒衰竭而死亡,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养牛业的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治疗观察,对犊牛的腹泻观察肛门颜色的变化,辨其虚实寒热,明其阴阳之证,对指导临床施治有着重要的意义,肾为先天之真气,是广受父母之源,脾为后天之本,五脏之母,运化水谷之精微,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先天供后天,后天养先天,维持着机体的阴阳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中药复方治疗牛病毒性腹泻(BVD)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随机抽取腹泻成年牛、犊牛各70头作为研究对象,将70头腹泻成年牛、犊牛分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头,对观察组成年牛、犊牛予以中药方剂煎汤灌服治疗,对照组成年牛、犊牛予以病毒唑联合庆大霉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成年牛、犊牛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成年牛治疗总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57.1%,观察组犊牛治疗总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64.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药复方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于2010-2012年3年间共诊治犊牛腹泻68例,其中生后1~10日龄发病38例,占总发病数的55.9%;11~30日龄的发病16例,占总发病数的23.5%,一月龄以上的发病14例,占发病总数的20.3%。治愈61例,治愈率89.7%,死亡7例,死亡率10.3%,通过对68例的临床观察其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治疗经验,归纳分析如下:1发病原因的分析犊牛腹泻的原因十分复杂。笔者根据病史调查大体分析有几下几点:1.1由于出生后初乳饲喂过晚,胎粪排出时间延迟,往往是引  相似文献   

5.
犊牛白痢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犊牛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新生犊牛急性传染病。多发于2~3周龄以内的犊牛,尤以2~3日龄犊牛最为易感。其特征为败血症和剧烈腹泻,导致严重的脱水,最终引起犊牛死亡或发育不良。1临床症状1.1败血症多见于出生后至7日龄没有吃过初乳的犊牛。病菌经肠道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病牛发热,精神委顿,间有腹泻,常常导致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6.
犊牛白痢也叫做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由于感染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而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急性败血症和剧烈腹泻。常见于小于10日龄的犊牛,尤其是1~3日龄的新生犊牛易感性最高。当大群舍饲时,该病往往呈现暴发,而采取小群饲养时,往往呈现散发。犊牛白痢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没有加以预防或者及时进行治疗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危害养牛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犊牛腹泻是小牛死亡的常见病之一,腹泻是犊牛胃肠消化机能障碍和器质性变化的综合性疾病,在临床上可分为营养性腹泻和传染性腹泻。据统计,3月龄前犊牛易患此病,1月龄内发病最多。  相似文献   

8.
犊牛腹泻是养牛场(户)在犊牛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一般多发于5月龄以内的犊牛,其中以1月龄内的犊牛发病率较高。犊牛发生该病后,如治疗用药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极有可能导致发病犊牛严重脱水和自体中毒而衰竭死亡。该病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包括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犊牛腹泻以及饲料应激引起的犊牛腹泻等。  相似文献   

9.
新生犊牛腹泻是犊牛常见病之一,发病率高,对犊牛的危害很大,是犊牛死亡的主要原因。犊牛腹泻是吃了过多或吃进酸败、变质的牛乳或因细菌感染(大肠杆菌),使犊牛在临床上呈现腹泻,会造成犊牛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阻,也极易导致死亡。从2007-2009年,在门诊治疗42例3~30日龄的犊牛,治愈38例,治愈率94.8%。  相似文献   

10.
新生犊牛腹泻是犊牛常见病之一,发病率高,对犊牛的危害很大,是犊牛死亡的主要原因。犊牛腹泻是吃了过多或吃进酸败、变质的牛乳或因细菌感染(大肠杆菌),使犊牛在临床上呈现腹泻,会造成犊牛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阻,也极易导致死亡。从2007-2009年,在门诊治疗42例3~30日龄的犊牛,治愈38例,治愈率94.8%。  相似文献   

11.
犊牛腹泻病中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犊牛腹泻是犊牛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犊牛腹泻中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占90%,又称为犊牛白痢。临床表现为急性腹泻、脱水及虚脱,多发生于冬春季节。试验采集了新疆某奶牛场腹泻犊牛的粪便,经革兰染色、生化试验和药敏试验,确定了引起该奶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原菌,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依据。1材料和方法1·1材料病料用灭菌棉拭子采取新疆某奶牛场,1月龄以内的犊牛肛门处的粪便(黄白色水样粪便)。家兔(2~3 kg/只),塔里木大学动科院实验站提供。1·2方法1·2·1细菌的分离培养挑取粪便接种于肠道增菌液中,42℃振荡器中培养18 h,将细菌培养液接…  相似文献   

12.
新生犊牛腹泻是犊牛常见病之一,发病率高,对犊牛的危害很大,是犊牛死亡的主要原因。犊牛腹泻是吃了过多或酸败、变质的牛乳或因细菌感染(犬肠杆菌)。在临床上表现为腹泻,会造成犊牛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阻,也极易导致死亡。从2007-2008年,在门诊治疗38例,3-30日龄左右的犊牛,治愈35例,治愈率94.8%。  相似文献   

13.
张双歌 《北方牧业》2004,(8):12-12,13
<正> 发病情况2004年3月24日,涿州市某奶牛场犊牛饲养员报告,一圈中有1~2头出现拉稀症状,一周内又相继出现6头,发病率占全群犊牛的30%。临床症状发病牛为15~40日龄的犊牛,典型症状腹泻,病程轻者排出  相似文献   

14.
<正>犊牛消化不良性腹泻有单纯性消化不良腹泻和中毒性消化不良腹泻,是犊牛哺乳期最为易发的一种胃肠道疾病,患此病的犊牛有明显的消化机能障碍和不同程度的腹泻。目前饲养管理水平较差的广大农村地区,犊牛消化不良性腹泻是造成犊牛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1发病原因犊牛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一般是1~2日龄开始发病,2~3月龄后逐渐减少。这说明犊牛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不仅与胎儿发育期的饲养管理有关,而且与犊牛哺乳期的外界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疫病。由于感染时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主要有黄痢、白痢和水肿。犊牛白痢是犊牛在哺乳期间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腹泻症,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糊样稀粪为主要特征,发病率高,严重时可致犊牛死亡,给养殖农户造成严重损失。现将一起大肠杆菌所致犊牛腹泻的病例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14年1月份,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某农户饲养的一头25日龄黄牛牛犊发生腹泻,排灰白色稀  相似文献   

16.
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由于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而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败血症、急性腹泻、快速脱水以及肠毒血症。通常是1~3日龄的新生犊牛容易感染发病,特别是7日龄以下且没有吮吸初乳的犊牛更易发生,而10日龄以上的犊牛较少发病。该病通常在冬春季节发生,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就会给广大养牛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概述犊牛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人于2015年10月份接触了1例典型的犊牛腹泻。该病的特点是急性腹泻、脱水,本病常发生在2月龄以内的犊牛,严重的腹泻导致犊牛体内水分减少、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发生紊乱。本文重点介绍犊牛腹泻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经过三天用强心、解毒保肝、止泻、消炎、保护胃肠粘膜和补充电解质等方法治疗,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犊牛痢疾较常见,若治疗不及时,病犊大多由于腹泻频繁而脱水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自2003年以来,用白头翁汤加味治疗犊牛湿热痢疾9例,经临床观察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犊牛腹泻是养牛场饲养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的奶牛健康问题之一,危害主要表现为饲料利用率下降、治疗成本增加以及不同程度的死亡率,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是引起犊牛腹泻的最主要病原,7日龄以内犊牛最为易感。产毒素性大肠杆菌和牛冠状病毒也是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因,而牛冠状病毒对环境的耐受力弱,临床上很少发生,大肠杆菌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控制,因此,临床上引起犊牛腹泻发生率最高的是BRV。对牛轮状病毒进行免疫预防已成为控制犊牛腹泻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牛轮状病毒引起的犊牛腹泻的发生、诊断以及免疫预防和控制,为犊牛腹泻综合防控措施的建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犊牛胀肚性腹泻与通常所指的犊牛腹泻具有一定的区别。犊牛胀肚性腹泻多发于农村散养的2~6月龄犊牛,多有饮入脏水、食入污秽食物或异物的病史,临床上以突然起病、剧烈腹泻且伴有胀肚为特征,死亡率较高。传统方法采用抗菌、制酵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