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秸秆养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1.1秸秆养畜是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但耕地面积并不多,人均不足0.1hm2,而且大都集中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9%,国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72%,东部地区人均耕地0.056hm2。因此,依靠种植粮食加  相似文献   

2.
1种草养畜的意义及发展前景1.1种草养畜是加快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种植业主要解决的是粮食问题,畜牧业依赖于种植业,依赖于粮食转化。随着流通的发展,考虑粮食问题应该着眼于较大的范围。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长期以来,粮食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粮食短缺的矛盾逐渐缓和,近年来,我国的粮食已由长期的供给不足,变为相对过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人均少消费的粮食,可以基本满足新增加的人口对…  相似文献   

3.
1.农牧业发展的条件优越。哈萨克斯坦地广人稀,农村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44%。1993年,全国有176万农业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的25%。全国有农牧业用地1.9亿hm2,人均约11hm2(有的州高达18hm2),具有发展农牧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其中,耕地有3483万hm2,人均2hm2;按农业劳动力计,每个劳  相似文献   

4.
1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1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必然性 农业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禀赋条件、利用状况及前景决定着农业发展的水平和潜力.我国以耕地和水为核心的农业资源相对匮乏,人均耕地面积0.1hm2,人均淡水资源不足2 300m3,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森林覆盖率为13.9%,人均林地面积0.12hm2,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人均草地面积不足0.33hm2,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均资源占有量逐年下降,呈资源强约束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国各地普遍把发展蔬菜生产作为提高种植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使蔬菜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2001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 600万hm2,成为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蔬菜总产量达4.24亿t,人均占有量350kg左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2001年,农民人均从蔬菜生产中获得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10%,占现金收入的25%~35%,蔬菜生产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并已发展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产业,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作物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蔬菜良种在蔬菜生产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对蔬菜种子研究、生产及销售极为重视.  相似文献   

6.
依托奶业产业化经营,全面推进优质饲用农作物及牧草基地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呼和浩特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农区畜牧业单位面积产值比种植业高出1至8倍.农业总产值中草食性畜牧业产值占很大的比例,美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加拿大占65%,法国占57%.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仅0.08hm2,为世界平均的40%左右,且耕地总体质量不高,全国大于25度的陡坡地占近600万hm2,中低产田占79%.化肥的出现,突破了利用作物秸秆还田的有机物循环模式,可不断向农业投入农作物必需的养分.目前,在我国为增加粮食产量而做的努力中,肥料特别是化肥,比其他农业投入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农业科技化进程的加快和资源短缺形势的严峻,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成为提高农业科技化程度、应对资源不足的必然要求。黑龙江省作为粮食生产大省,若将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使其发挥巨大的经济价值和能源价值,对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一、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介绍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区,粮食产量多年来位居全国首位,每年的粮食总产量高达1200多亿斤,其中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占粮食总产量的95%左右。黑龙江省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将这部分可回收资源利用好,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9.
粮食是国家的重要物资,也是辛集市种植的主要农作物。该市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市),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工作,长期以来,在该市农业生产中粮食生产一直占有主要地位。常年粮食播种面积7.7万hm2左右,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5%,总产55万t。曾多次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相似文献   

10.
周口市是农业大市,耕地面积82.6万hm2,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66.67万hm2次左右,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1000多万t。每年的三夏、三秋期间,市、县、乡都将秸秆禁烧作为农村工作的重头戏,开展秸秆禁烧攻坚战,但焚烧秸秆现象仍十分突出,秸秆资源损失较大,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极为不利。根据市农业部门在部分县(市、区)进行的调查,目前全市利用的秸秆约占总量的78%,每年仍有22%的农作物秸秆被焚烧或废弃。  相似文献   

11.
正一、农作物秸秆基本情况鹤壁市现有耕地面积9.6万hm2;粮食种植面积16.96万hm2,其中,小麦种植面积8.97万hm2,玉米种植面积7.99万hm2;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57万hm2。鹤壁市年生产秸秆总量140万t左右,其中,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占农作物秸秆总量的95%以上。鹤壁市通过禁烧秸秆,以禁促用,同时采取五料化利用手段,秸秆综合利用率逐年上升。二、综合利用现状(一)秸秆肥料化秸秆肥料化利用占秸秆综合利用总量的比  相似文献   

12.
<正> 四川省洪雅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之一,近两年来,农业连续丰收,粮食产量已达173774t,全县人均占有粮食512kg,比全国人均水平高出100多kg。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656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少400~500元。面对这种状况,该县在稳定生产粮食的同时,立足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大力种草养畜,实行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1999年该县畜牧业收入4.08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67%,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比1998年增加99.73元。笔者通过对该县的调查了解,对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广南县是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72.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4.6%,总耕地面积4万hm2,其中稻田面积1.49万hm2,旱地2.51万hm2,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06 hm2,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农业.2008年农民人均有粮300 kg,人均纯收入1 630元,均低于全省和全州平均水平,群众的贫闲面仍然很大增收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以下称"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强农惠农政策支持下,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秸秆产生量逐年增多;近些年随着农作物生产水平和复种指数的提高以及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秸秆绝对过剩现象更加突出.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现象严重,带来污染大气环境、严重浪费资源、破坏土壤结构,危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对于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减轻环境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基本建立较完善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及相关行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区之一,年种植面积在130万hm2左右,约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5%。同朔地区年种植面积在20万hm2左右,约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0%。玉米丝黑穗病是山西省乃至春玉米产区主要病害之一,对产量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6.
安西县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5 200 hm2左右,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51.0%.近年来,由于各级党政领导对粮食生产的重视、农业科技人员大量推广新技术及农民群众科技意识不断增强,使全县粮食生产在大力调整内部结构的情况下稳步发展.1999年全县粮食作物面积5 313 hm2,平均单产达11 520 kg/hm2,总产达6 121.15万kg,2000年全县粮食作物面积3 550hm2,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41.2%,总产可达4 127.03万kg.为了保证我县在西部大开发农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还草中粮食作物面积减少的同时,不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保证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现将促进我县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的几项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粮食是国家的重要物资,也是辛集市种植的主要农作物。该市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市),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工作,长期以来,在该市农业生产中粮食生产一直占有主要地位。常年粮食播种面积7.7万hm2左右,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5%,总产55万t。曾多次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近年来,辛集市旱情逐年加重,水资源过量超采,对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已经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是一个地处中国西南内陆的农业大省.它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耕地少,中低产田土比重大;境内东部与西部地区气候差异明显;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经济作物种类繁多;主要农副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四川农业产值占全国的5.6%,占西部10省市的34%,农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总量的25.4%,比全国高8.1%;四川以全国4.8%的耕地养活占全国6.8%的人口,为全国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粮食是国家的重要物资,也是辛集市种植的主要农作物。该市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市),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工作,长期以来,在该市农业生产中粮食生产一直占有主要地位。常年粮食播种面积7.7万hm2左右,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5%,总产55万t。曾多次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近年来,辛集市旱情逐年加重,水资源过量超采,对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已经构成严重威胁。如不积  相似文献   

20.
<正>郸城县辖22个乡镇、办事处和1个产业集聚区,总面积1 490km2,耕地面积10.91万hm2,总人口132万人,农业人口121万人,人均耕地0.09hm2,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县70%的农村劳动力稳定转向二、三产业,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形成了粮食、中药材、蔬菜、红薯、黑皮冬瓜、怀山药、畜禽养殖等高效农业示范区和特色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