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桂林桂花茶产业现状及其发展的优势特点,从茶文化营销、农业科技、旅游发展等方面提出发展桂林桂花茶产业的发展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文秋生 《农技服务》2005,(10):47-47
桂花茶是由精制茶坯与鲜桂花窨制而成的一种名贵花茶,香味馥郁持久,茶色绿而明亮,深受消费者宠爱。  相似文献   

3.
桂花茶是我国传统名花茶之一,多以桂花绿茶、桂花红茶、桂花乌龙茶等产品形式出现,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然而桂花开花期短,全年只有9~14d,极大地制约了桂花茶的生产。该研究通过应用真空低温干燥技术处理鲜桂花,获得保全色、香、味的桂花干,置于特定的冷藏条件下贮存,再利用此桂花干加工成多类型桂花茶,并探索出配套的加工工艺,形成即时可加工桂花茶的技术方案,以满足市场需求,推动桂花茶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金秋,正是丹桂飘香的季节,桂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广为种植,但是何处是赏桂的好去处? 桂林桂花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传说是因人们对桂花格外倾心,并广植桂花树成林  相似文献   

5.
桂花茶是由精制茶坯与鲜桂花窨制而成的一种名贵花茶,香味馥郁持久,茶色绿而明亮,深受消费者宠爱。1.原料配比一般按50公斤精制茶胚配用鲜桂花15公斤,可视花茶的档次适当增减。2.茶坯制备选用1芽2叶的鲜嫩茶叶作原料,采用“高温刹青、快速揉搓、安全烘干”的制茶新工艺制成绿茶  相似文献   

6.
以中低档信阳毛尖茶和桂花鲜花为原料研制成桂花毛尖茶,对桂花毛尖茶加工的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香气是桂花茶感官品质评价的核心因子,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含量决定着桂花茶的香气质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2020年和2019年桂花茶的挥发性物质,研究桂花茶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特征。结果表明,桂花茶可检出42种挥发性成分,酸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醇类化合物的种类最多。不同年份桂花茶的挥发性成分存在明显差异,2019年样挥发性成分总量比2020年样高;共有挥发性成分中十六烷酸、亚麻酸、(Z)-吡喃型芳樟醇氧化物1、脱氢二氢-3-环氧-紫罗兰醇和十六烷酸甲酯等含量较高;2019年样的十六烷酸含量最高,酚酞二丁酯、植醇、磷酸三乙酯等化合物未检出。  相似文献   

8.
<正> 桂花茶是由精制绿茶与鲜桂花窨制而成的一种名贵花茶。香味馥郁持久,茶色绿而明亮,深受消费者宠爱。现将其窨制新工艺介绍如下: 1.原料配比。一般每50千克精制茶胚配用鲜桂花15千克,可视窨制花茶的档次适当增减。  相似文献   

9.
<正> 桂花茶是由桂花和茶叶窨制而成的一种名贵花茶,香味馥郁持久,汤色绿而明亮,深受消费者宠爱,畅销不衰。其加工窨制方法是: 1.原料配比 每100公斤精制绿毛茶需桂花30公斤左右,可视窨制花茶的档次适当增减。 2.茶胚处理 窨制前,将鲜叶经炒、揉工序后,采取“高  相似文献   

10.
桂林市桂花博览园植物造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066-7067
通过实地调查,从桂花品种的配置、桂花与其他植物的搭配、以及桂花景观园的植物配置3方面,分析探讨桂林桂花博览园植物造景及特色,为植物专类园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国情和相关政策,结合桂林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绿色旅游是桂林市实现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必由之路,既能够实现目前绿色发展的趋势,也能够满足消费者逐渐形成的享受型消费心理。桂林市本身就是一座历史悠久、地理环境优越的旅游城市,基于桂林的旅游基础,桂林发展绿色旅游有着天然的优势条件,因此发展绿色旅游是促进桂林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白力丰 《农业考古》2003,(4):109-109
2003年11月1日桂林市首届茶艺暨评茶大赛在风景秀丽的桂林漓江民俗风情园举行。参加比赛的九个茶艺队分别来自桂林市的龙胜各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全州县和桂林市城区的旅游茶行、茶馆及茶叶生产厂家,他们以茶会友,角逐赛场。  相似文献   

13.
正桂花龙井以龙井茶为茶坯,取桂花馥郁甜醇香味,使得花缓茶之苦涩,茶得花之浓香。因而深受人们的青睐。现将桂花龙井茶的加工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一、桂花的采收金桂香气甜润馥郁,银桂香气清雅幽长,两者香气浓郁,均适宜窨制花茶。桂花的香气受开放程度的影响。开放度不够,芳香物质合成不足,花柄不易脱落;完全开放,则香气散失过度,香气较淡。桂花最佳的采摘时期为初开后3~5天,此时花色金黄鲜活、花朵半开。最好选择晴天的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采摘,以减少鲜花水分流失。采摘时要注意轻采轻放,采后要快运并防止日晒雨淋。采回的桂花要及时剔除花梗、枝叶等杂质,露水花和雨水花需用风扇吹干。  相似文献   

14.
陈学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245-1245
窨前茶坯坯温是影响桂花花茶香气品质的重要技术参数之一。对不同茶类的桂花花茶,应选择合适的窨前茶坯坯温,以满足不同茶类茶坯吸收鲜花香气的要求,窨制出最优香气品质的各种花茶。  相似文献   

15.
桂林发展乡村旅游可增强桂林旅游的总体吸引力,提高桂林旅游的重游率,延长游客在桂林的停留时间等,但现阶段桂林乡村旅游处于初级阶段,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也还欠缺,并且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对桂林主要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进行分析与比较,提出了其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战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旅游市场需求正在发生变化,也给旅游景区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桂林旅游景区资源丰富,优势独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桂林景区如何发展才能继续保持良好的旅游竞争优势显得尤为重要。在分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桂林景区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桂林景区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个方面进行了SWOT分析,并依托SWOT矩阵提出了桂林景区发展的战略模式,最后从桂林智慧景区生态系统设计、桂林智慧景区产品组合、桂林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区域联合塑造旅游品牌四个方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桂林景区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桂花茶叶产地流行一句民谚:“早采三天花不香,迟采三天香下降,中间三天最适当”。这说明桂花的采收期是否掌握得当,对桂花产量、质量及窨茶后花茶品质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桂花茶叶产地流行一句民谚: "早采三天花不香,迟采三天香下降,中间三天最适当".这说明桂花的采收期是否掌握得当,对桂花产量、质量及窨茶后花茶品质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发挥"桂绿1号"的品种优势,用自主品牌良种开发自主品牌特色茶产品。[方法]试验通过应用"桂绿1号"鲜叶进行研制桂林毛尖茶,分析该品种加工绿茶的特点,优化其加工工艺,研发出品质优良、质量稳定且符合桂林毛尖茶相关质量要求的茶叶产品。[结果]"桂绿1号"鲜叶制作桂林毛尖茶的加工技术为:茶青→萎凋(5.5~7.0 h)→杀青(嫩杀)→揉捻→毛火(90~95℃5 min)→足火(90~105℃8~15 min),按照这一加工工序制作出的桂林毛尖茶条索紧细,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和鲜爽,汤色碧绿清澈,品质优良。[结论]研究可为实现品种和产品双赢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对提升广西桂林毛尖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该区茶产业的特色茶产品发展和品牌建设具有重要且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桂林鲁家村及芦笛三村是桂林市郊风景优美的特色旅游名村,加强农业建设是彰显旅游名村的主要任务。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式,休闲农业观光游顺应时代潮流,并且得到党中央一贯政策支持。文章以桂林鲁家村和芦笛三村为研究对象,从桂林鲁家村和芦笛三村发展现状、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休闲农业观光游集约化发展路径选择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