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早稻—再生稻栽培模式,具有省工、省种、低成本、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的优势,在山垄田栽培更显优势。该文总结了早稻—再生稻山垄田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对泉州市山垄田现状、障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工程改造、利用方式改善、施肥技术改进等方面提出切实有效的山垄田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3.
采取综合措施改良利用冷浸田福建省永安市土肥站(366000)朱玲玲冷浸型低产田包括冷水田、浅脚烂泥田、深脚烂泥田及部分青泥田等土种。多分布在山垄谷地泉水溢出带,或河谷平原的低洼地。这类土壤理化性状不良,生产条件差,种植单季稻或双季稻产量很低。但是冷浸...  相似文献   

4.
以安吉县杭垓镇的板栗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与走访的方式了解板栗栽培特性,并设置径流场探究板栗林地水土与氮、磷流失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弃耕山垄田改建的人工湿地对氮、磷等污染物的削减效果。结果显示,长期使用除草剂导致板栗林地地表植被破坏后,降水会引起严重的水土与氮、磷流失,且每年4—8月最为严重,这一时段是板栗林面源污染防治的重点时段;弃耕山垄田改造的人工湿地可有效降低地表径流的浊度,削减总氮、氨氮、总磷的排放,是一种低成本、管理方便的面源污染末端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西山头小辣椒的种性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山头小辣椒是遂昌县的地方良种。在海拔600 m以上的山地、山垄田种植,鲜椒产量12 t.hm-2,椒果小,味极辣且香辣味浓,易干制,宜作干制辣椒或加工辣椒酱。总结了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在闽北山区农村,稻田多为梯田、山垄田。种水稻还是少不了耕牛。可是,一年到头养一头牛只为农耕时用一下.实在不划算,因而人们纷纷把耕牛卖掉。政和县星溪乡农民张声琳见此景,就筹些钱买了几头,专门雇个略有残疾的老人放养。  相似文献   

7.
"西山头"小辣椒是遂昌县的地方良种,适宜在海拔600 m以上的山地山垄田种植。椒果朝天簇生,细指形,颜色为黄色,椒果小,香辣味浓,易干制。遂昌县充分利用优越的山地生态条件和丰富的山地资源,不断改进"西山头"小辣椒栽培技术,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介绍了"西山头"小辣椒高效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龙洋乡黄塔村位于遂昌县最南端,全村总人口299人,共81户,耕地面积224亩(其中有五分之四是山垄田),林地面积6785亩,森林覆盖率达85%;平均海拔970m,水田海拔在940—1100m之间,年平均温度16.9℃,年平均降水量1557mm,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无工业“三废”污染,是遂昌县发展高山蔬菜生产的优势区域。  相似文献   

9.
小山塘高产高效养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山塘在福建内陆山区,建设于20世纪70~80年代,主要用于农业蓄水和灌溉,数量多、规模大,每个山塘面积6 700~70 000 m2不等,仅在三明市就有550个,总面积600多hm2。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山垄田耕作制度的改革,部分小山塘的灌溉用途也随之发生变化。实践证明,发展高产高效的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闽侯典型冷浸田为例,通过连续两年定位监测比较的方法,研究了同一小流域冷浸田与非冷浸田(灰泥田)地下水位与农田小气候生境特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灰泥田地下水位常年波动较大,且主要发生在地表之下0-50cm,而相应的冷浸田地下水位波动较小,主要分布在地表之上10-40cm,较灰泥田常年平均高出49.3cm。冷浸田地下水还原性物质总量是灰泥田的2.8倍,Fe2+则是灰泥田的1.8倍。冷浸田光合有效辐射年均值较灰泥田降低26.9%,达显著差异水平。冷浸田单季稻生育期(6-10月)平均地表温度、5cm地温、10cm地温、15cm地温分别比灰泥田低0.4℃、0.4℃、0.5℃、0.6℃,尤其是9-10月的抽穗灌浆期地温与灰泥田差异进一步加大;其单季稻生育期平均气温均也较灰泥田低0.6℃。山垄冷浸田地下水位高并伴随强还原性、较低的光合有效辐射与水稻生育后期地温下降较快是区别于非冷浸田的重要生境特征,这可能是冷浸田生产力低下的综合原因。基于冷浸田生境特征,从工程与农艺措施等方面提出治理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