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森林植被恢复重建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作者认为 :恢复生态学是研究如何修复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原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动态损害的一门学科 ,它是森林植被恢复重建的重要理论基础 .就森林植被而言 ,它主要研究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成因、特征、恢复可行性评价、恢复技术、恢复生态系统的生态学过程、恢复过程中的生物安全以及恢复理论 .其具体理论包括 :植被的发生与气候及气候的变迁耦合或生物的发生与环境耦合理论、植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理论、生态演替理论和作为系统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理论等 .从国内大量的生态恢复重建实践来看 ,森林植被的恢复重建研究需要解决以下一些问题 :注重探讨森林植被退化的进化与历史决定因素、注意研究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在恢复中的生态学过程、重视森林植被恢复重建中的生物安全问题以及大尺度的森林植被恢复重建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气候变化与森林火灾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丽琴  牛树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993-11994,12015
森林火灾的发生与气候变化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各气候因子的变化(气温、降水、风向风速等等)对森林火灾有很大的影响。综述了近年来气候变化和森林火灾的现状,并论述了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森林火状况。  相似文献   

3.
《高等农业教育》2013,(3):2+129
陈振举,男,1971年8月生,博士,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FERN)辽河平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副站长;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亚洲树木年轮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树木年代学、森林生态学与全球气候变化方向的研究以及教学工作。2006年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分别于2009年4月—2010年4月、2013年5  相似文献   

4.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1 生态旅游与生态学的关系 自海克尔创立"生态学"至今,100多年来生态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从单纯的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发展到研究自然资源开发和管理、人类生存环境变化、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途径等,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生态旅游,其主体是人类,旅游对象是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5.
谈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起源于传统的林业资源管理,是自20世纪以来,随着生态学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环境破坏、资源利用方面的认识加深而逐渐形成的,并逐渐成为21世纪林业科学的主线和研究的焦点。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定义、内涵、原则、目标、指导思想、与传统森林经营的关系以及我国实施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展望等。  相似文献   

6.
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动态变化研究有助于揭示气候变化与植被之间的关系,进而调整森林经营实践以适应气候变化和预期目标。本文综合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森林经营实践及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森林自然更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森林自然更新是一个复杂的生态学过程,它保证了种群的繁衍、维持了群落结构稳定,对森林群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森林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伴随着森林经营向多目标化和生态系统经营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开始强调自然过程所达到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对自然更新的研究也开始关注在自然状态下的更新过程。综述了森林自然更新的方式以及影响森林自然更新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讨论了火、采伐和林窗等干扰对森林自然更新的影响。对森林自然更新的研究大多从野外调查资料和现象对自然更新过程进行描述性分析,很少从生理生态方面揭示森林自然更新的机制。研究对象多是主要的森林类型,局限于林窗的更新及森林群落的建群种,主要以种群为研究对象。对干扰频发森林中的萌生更新重视不够,促进自然更新困难树种更新的对策研究不足。森林自然更新的范围和深度尚待扩展和加深。对森林自然更新的研究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①综合研究各种因子的作用;②扩展自然更新的研究尺度;③深入研究萌生更新的生理机制和生态作用;④重视加大更新困难树种以及珍惜濒危物种和生态脆弱区的更新研究力度;⑤开展种子幼苗对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水热条件变化的生理响应;⑥加强各种类型不同强度和频度干扰对种子幼苗影响的研究。⑦加强森林群落更新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研究,进一步揭示森林群落的更新规律。总结了森林自然更新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旨在为森林经营和生态恢复准备理论,为林业生产应对气候变化以及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提供参考,为森林的可持续利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气候变化与减排固碳创新团队系统揭示了在气候变化条件下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物候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为生态脆弱区草地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Ecology)》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环境与资源对畜牧业的制约日益严重,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畜牧场疫病防治问题突出,关于家畜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以研究家畜与家畜之间和家畜与环境之间关系为目的的家畜生态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研究提出了畜牧类其它专业课程相比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家畜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存在宏观性过重,讲授知识不够深入,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结合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从教学内容扩展、教学手段更新、实验课程建设和考核评价方法制订等4个方面对家畜生态学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为家畜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提供有限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传统森林经营以来自古典自由经济学地租理论的有缺陷的假设为前提,使其生态的合理性受到质疑。从长期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上来讲,森林的经营应该是在寻求生态合理性的基础上来追求经济的合理性。这就需要指导森林经营实践的森林经理学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进行发展和创新。迅猛发展的现代生态科学为发展和创新寻求生态合理性的森林经营理论和技术奠定了基础。干扰生态学的发展将自然干扰体制与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持联系在一起,为森林经营提供了生态合理性的理论模型。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不仅为森林经营提供了合适的等级系统,而且为森林经营的生态合理性提供了在景观水平上规划的依据。而恢复生态学的发展则为森林经理学服务于以森林资源总量增长优先的中国林业发展提供了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兽医服务的职能,结合兽医服务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对兽医从传统到现在的职能转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刘社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810-5811,5813
[目的]验证不同除草剂的除草效果,为直播冬油菜田的杂草防除提供借鉴。[方法]使用不同剂量25%胺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和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在直播冬油菜田间进行单用和混用除草试验。[结果]25%胺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在冬油菜4~5叶期使用可以有效防除田间的阔叶杂草;25%胺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8.0~22.5 g/hm2+400 ml/hm2的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可以有效防除油菜田间的阔叶和禾本科杂草,总防效达90%以上,且可以比人工除草节省成本1 100元/hm2。[结论]25%胺苯磺隆与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混用可以更好地防除冬油菜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13.
荔枝胚性愈伤组织及其体胚发生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荔枝胚性愈伤组织及其体胚发生过程中,各离体培养物染色体数目均出现广泛的变异.除正常的荔枝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2x=30外,还出现大量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细胞.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时间、外植体种类及基因型等对染色体数目变异有一定的影响.愈伤组织染色体数目变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荔枝体胚的再生植株频率,但胚性愈伤组织仍能分化形成大量的胚状体.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在人名的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技巧。笔者认为,文化内容的最大限度传达是判断采用何种译法的重要标准,因而汉语字、号的对等英译,人名的音译、意译、拉丁语译都是不同情境下可采用的不同技巧。  相似文献   

15.
海洋远古生物鲎体内活性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海伟  代建国  郭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512-6515
鲎具有强的体液免疫体系和血细胞免疫体系,在鲎体内现在已经发现40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类物质,包括一系列凝固因子、蛋白酶抑制剂、抗菌多肽、抗菌蛋白等。笔者就鲎血淋巴中活性功能物质以及鲎天然免疫系统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津南区土壤耕层养分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本区的实际情况,通过连续多年对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盐、速效磷、速效钾、PH值等7项理化指标的监测分析表明,我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园田区增长较明显,粮田区为持续下降趋势,以平均每年1%的幅度下降;土壤速效磷含量保持原等级;土壤速效钾含量在原等级内呈下降趋势;土壤全盐含量下降,PH值上升。按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划分,我区近80%的耕地土壤肥力为3—4级水平。  相似文献   

17.
唇形科植物果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唇形科(Labiatae)11属12种植物果皮纹饰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唇形科植物在果皮表面纹饰特征上可分为六大类型,即网状纹饰、复合纹饰、鸟巢状纹饰、丝状纹饰、丘状纹饰、条状纹饰。果皮纹饰显示出显著的差别,可以作为唇形科植物属种间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棚栽培多数是长年连作,密闭条件好,土壤中农药的残留问题就更加明显。实验证明藻类植物地木耳可在大棚中生存。通过在大棚种植的蔬菜旁种植地木耳,可使大棚土壤和蔬菜中农药含量降低.降低幅度约为59%。  相似文献   

19.
不同时期防除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德美  孙怀山  汪云好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038-4038,4122
用骠马和异丙隆进行不同时期防除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用骠马6.9%EW1.5L/hm2于禾本科杂草3~4叶期防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大棚黄瓜于1月上旬播种,应用嫁接方法,苗龄50天左右,2月下旬定植,采用三层覆盖配合炉火临时加温及综合栽培技术,6月底拉秧。在同一棚内6月20日左右育番茄苗,苗龄25天左右,7月中旬定植,适当遮阴、防雨,挂防虫网及应用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取得高产高效益,在我街已形成比较成熟的配套栽培模式和规范化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