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秦优 7号 (原代号杂油 86 )油菜由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育成 ,组合为双低雄性不育系陕 3A×双低恢复系 K4 0 7。 2 0 0 1年 6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陕审油 2 0 0 10 0 1) ,同年 1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国审油 2 0 0 2 0 0 2 ) ,是我省和黄淮区第一个高油分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1 特征特性1.1 产量表现 :秦优 7号 1997- 1999年参加组合试验和预备试验 ,平均亩产 2 4 7.5 kg,比对照秦油 2号增产 14 .6 % ;2 0 0 0、2 0 0 1年参加陕西省油菜区试 ,两年平均亩产 2 0 8.4 kg,与对照秦油 2号持平 ,参加…  相似文献   

2.
张广文 《种子科技》2003,21(2):120-121
陕油8号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用自育的南方生态型且育性稳定的胞质雄性不育系212A与北方生态型恢复系116C杂交选育的优质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1年6月通过国家审定,是黄淮区第一个国审双低品种。1特征特性1.1产量表现1998年参加国家黄淮区域试验,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5.18%,达极显著水平。1999年续试,较对照秦油2号增产3.52%,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系)第一位。两年平均较对照秦油2号增产4.27%,位居参试品种(系)第一位。2000年国家黄淮区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5.2kg,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5.74%,具有较强的稳产…  相似文献   

3.
秦优7号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秦优7号(又名秦油7号)系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选育而成。2000~2001年我县引进品比试验,表现较好,产量3011kg/hm2,较对照油研7号增产1.85%;  相似文献   

4.
卓油058是贵州卓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甘蓝型油菜双低核不育系U33A与恢复系X6-1组配而成的双低高油杂交油菜新品种。国家长江下游区试2年17个试点油菜籽产量12增5减、增产点率70.6%,产油量14增3减、增产点率82.4%;2年平均单产油菜籽176.9kg/667m~2、产油量79.0kg/667m~2,分别比对照秦优10号增产1.8%、5.5%。2012~201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单产油菜籽198.6kg/667m~2、产油量90.2kg/667m~2,分别比秦优10号增产2.4%、4.9%。  相似文献   

5.
陕油17是利用甘蓝型双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咸黄A和双低恢复系1521C杂交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于2010 ~2011年通过陕西省区试和生产试验,2010年陕油17平均产油量1 048.8 kg/hm2,对照秦优7号平均产油量972 kg/hm2,比对照增产7.9%;2011年平均产油量1 222.95 kg/hm2,比对照增产3.9%;2年平均产油量1 135.95 kg/hm2,比对照增产5.7%.2010年陕油17平均产量2 674.5 kg/hm2,比对照增产3.3%;2011年平均产量2 947.5 kg/hm2,比对照增产4.9%.2年平均单产2 823 kg/hm2,比对照增产4.2%.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863.5 kg/hm2,比对照增产3.7%.该品种产油量高,品质优,稳产性好,芥酸含量0.00%,硫苷含量25.03μmol/g,含油量45.10%,2012年3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优质杂交油菜宁杂1号1996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997~1999年参加全国区域试验,以优质、高产(黄淮区试比秦油2号增产1.67%,长江下游片比中油821增产9.41%)分列黄淮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第1名和第2名.  相似文献   

7.
秦优10号是陕西省咸阳市农科所选育的甘蓝型半冬性三系双低杂交油菜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06003)。陕西汉中市的汉台、南郑、勉县等县区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油菜高产创建示范县区,在项目实施中首选秦优10号为主栽品种,充分显示出高产优势,2009年示范推8.5万亩,平均亩产201 kg,比对照增产13.8%。  相似文献   

8.
油菜 1秦优7号 1.1品种来源:系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1997年育成的双低优质杂交种(原代号杂油86). 1.2适宜地区:适宜陕西关中、陕南及同类生态区种植,在黄淮区试中表现突出,在长江流域示范种植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9.
皖油17号(原代号9605)是滁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H3A与雄性不育恢复系H3C配组而成的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2001年9月通过安徽省审定。1特征特性1.1特征特性皖油17号属偏春性春化类型油菜,叶色常绿。顶叶圆形,侧裂叶1或2对。青秆,匀生分枝。花瓣侧叠,鲜黄色。种皮红褐色,有光泽。1.2产量表现1998—2000年安徽省油菜区试,两年平均亩产180.4kg,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8.0%。2000—2001年安徽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1.6kg,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6.3%。1.3品质表现经农业部油料及其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分析,皖油17号种子芥酸含量0.36%,…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油菜生产潜力、促进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以高油、双低、丰产、多抗型化学诱导雄性不育系 YD38A 为母本,以高油、双低、株型紧凑型恢复系 ZY1 为父本,配组育成化学诱导雄性不育两系杂交油菜新品种秦优 858(参试名称是鸿优858)。在 2 年国家黄淮区冬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每 667m2 平均产量 251.61kg,22 个试验点中 19 个点增产,比对照秦优 7 号增产 8.3%,达极显著水平,生育期平均 234.6d,比对照早熟 1.2d ;株型紧凑、株高适中,抗倒性强、适宜机收;杂种优势强、丰产、抗逆、广适;芥酸含量 0,硫苷含量 24.26μmol/g. 饼,平均含油量 47.75%。适宜在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河南、陕西关中、山西运城、甘肃陇南秋播种植,同时配套相应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通过良种良法协同配套提高秦优 858 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