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们在1987年下半年和1988年上半年分别进行了二次用液体种栽培猴头菌试验。试验表明液体种栽培猴头菌具有发菌快、菌龄齐、菌丝壮、出菇整齐、生长期短等优点,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高海拔地区蔬菜开发模式研究厦推广”课题组多年来通过对湖北恩施自治州高海拔地区适宜栽培的蔬菜类型和优良品种试验,以及配套种植、贮藏,保鲜,包装,运输等技术研究。总结出了“筛进品种+配套技术+业主+基地十农户+尊运+市场”的高海拔地区蔬菜高教开发模式,并进行了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谊模式的推广应用,对西南地区高海拔区域发展蔬幕产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市地处汾河谷道,是晋南盆地的一部分,盛产棉花,每年有大量棉籽壳。为了利用棉籽壳做原料,栽培猴头,我们先后引进了几个猴头品种,做瓶栽试验。引进的品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的猴头菌(未编号)、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猴头菌(未编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的5.111。经试验,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提供猴头菌,表现较好,具有菌丝粗壮,出菇快等特点,简称原猴。  相似文献   

4.
石灰和多菌灵对猴头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猴头菌在不同浓度的石灰和多菌灵的培养料上生长进行试验 ,结果表明 :石灰在 2 %以内的浓度对猴头菌丝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 ,而 0 1%的多菌灵对猴头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宜龙岩中高海拔地区秋延栽培的黄瓜品种,我们引进了6个黄瓜品种并开展了秋延栽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德瑞特WLZ14-1在商品性状、产量和抗病性等方面表现较好,可作为龙岩中高海拔地区秋延黄瓜生产的首选品种;中农37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差,不建议在在龙岩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目前栽培猴头菌,一般是用棉籽壳、废棉、木屑、酒槽等培养料,而利用木薯渣栽种猴头菌尚未见有报道。1987年冬,我们利用木薯渣培养猴头菌进行了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贯叶金丝桃余渣栽培猴头菌和金针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贯叶金丝桃余渣适合栽培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和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用贯叶金丝桃余渣栽培的猴头菌具有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  相似文献   

8.
夏秋反季节白菜在贵州威宁高海拔地区种植近6年来,效果很好,其产品畅销周边大中城市,随着该地区种植面积的扩大,黑斑病的发生危害也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为掌握黑斑病在白菜上的发生流行规律,准确预测和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2005年笔者在贵州威宁县对该病的发生危害作了仔细调查,并进行了无公害药剂田间防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郭曼霞 《长江蔬菜》2021,(20):51-54
为筛选出适宜龙岩中高海拔地区秋延后栽培的苦瓜品种,以本地主栽苦瓜品种大明为对照,引进7个苦瓜新品种,考察各品种物候期、植株性状、果实性状、产量、抗逆性和抗白粉病.试验结果表明,玉翠苦瓜综合性状表现优良,折合每667 m2产量为3737.3 kg,比对照大明苦瓜(3347.8 kg/667 m2)增产11.6%,而且商品瓜颜色及条瘤等外观符合本地种植和消费习惯,适宜在龙岩中高海拔地区秋延后栽培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磁场对猴头菌生长的影响及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磁场处理对猴头菌生长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出磁处理猴头菌使之增产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对试验结果和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笔者用稻草、棉籽壳、木屑等原料进行袋栽猴头菌试验,结果以棉籽壳栽培的产量最高,每百公斤棉籽壳一般可产干猴头9~11公斤,最高达12.3公斤。现将棉籽壳袋栽猴头菌的高产技术介绍如下:(一)季节安排根据猴头菌生长不耐高温和低温的特点,凡日平均气温在20℃时均可栽培。在江苏地区春季以2~5月和秋季以8~11月为宜。  相似文献   

12.
多年连茬种植致使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苦瓜病虫害日趋严重,再加上种植品种单一,苦瓜生产出现成本上涨、效益下降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当地菜农的生产积极性。作者引进苦瓜新品种玉翠在当地蔬菜生产基地进行试种,并开展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玉翠苦瓜秋延后种植的产量和抗病性表现较好,果实颜色和条瘤等外观性状符合当地的消费习惯,适合在闽西中高海拔地区作秋延后栽培。该文根据玉翠苦瓜的种植表现,总结了其秋延后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磁场处理对猴头菌生长的影响。通过正文试验设计得出磁处理猴头菌使之增产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对试验结果和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板栗蒲、油茶蒲栽培猴头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板栗蒲、油茶蒲替代部分杂木屑栽培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菌丝生长及出菇试验表明:与对照相比,油茶蒲添加量为20%、40%时,猴头菌菌丝生长速度快;添加量为63%时,产量提高29.2%,显著高于对照.配方中添加板栗蒲菌丝生长速度以及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由于板栗蒲、油茶蒲较杂木屑便宜,故均可作为猴头菌栽培基质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5.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早已被人们驯化成家种。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猴头菌的药用价值被发现,人工栽种更为广泛。国内目前人工栽种猴头菌多数以木屑为原料进行瓶栽,但产量不高,而段木栽培却很少有成功者。为此,我们于近年对猴头菌进行了段木栽培试验,初步取得成功,现简报如下。供试菌株为东北猴头菌(上海农科院供  相似文献   

16.
为摸清楚鹤庆县大蒜主栽品种温江红七星自繁自用的可行性,在鹤庆县开展红七星一代种、本地二代种在低温和常温处理下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鹤庆低温种667 m2大蒜产值12 288.35元,成本投入8 240元,纯收入最高4 048.35元,综合考虑种植成本与经济效益,建议在鹤庆县中、高海拔大蒜种植半山区及高海拔高原特色冷凉蒜区选择红七星鹤庆低温种种植,能有效降低独头蒜生产用种成本,提高蒜农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7.
猴头菌有利五脏,助消化的作用。60年代国外曾报导猴头具有抗癌活性。近年上海和江苏有关单位先后研究用猴头菌固体培养物(菌丝体),经水煎提取后制成浸膏片,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进行了观察,认为具有一定临床疗效。为了改进现有生产方法,近年来我所对猴头菌深层培养方法进行了研究,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大通地区金莲花栽培技术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莲花,又名五台莲等,是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野生植物,其花色金黄,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市场前景看好.由于产量低,不能满足药品生产需要.青海大通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很适宜金莲花的种植和开发,通过人工栽培,提高其产量,不仅增加农民收入,而且为医药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猴头菌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慧 《食用菌》2016,(6):6-9
对猴头菌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近年来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已有研究表明,猴头菌的化学组成包括多糖、萜类物质、甾醇类化合物、酚类物质、脂肪酸类化合物等,其具有助消化、抗肿瘤、抗氧化、提高免疫力、降血糖等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不同配方培养基栽培灵芝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永莉  李军 《北方园艺》2006,(5):147-147
灵芝属无隔担子菌亚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灵芝属.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一味珍贵药物.具有益心气,益肺气、安神补肝,坚筋骨、通九窍、治耳聋等多种功用,同时还兼有养生美容,延年益寿的功效.灵芝为热带、亚热带地区生长发育的中、高温型菌类.在青海省高海拔地区栽培尚未见报道.为了探索在高海拔寒冷地区种植灵芝是否成功,采用什么培养基栽培灵芝较适宜青海省,灵芝生长环境条件如何等,我们于1999年1月~2000年10月在校实验基地温室进行了灵芝的栽培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