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直热常压灭菌池的整体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直热常压灭菌池由于池底(受热面)为平面,受热面受限制,灶膛不利于燃料快速反应,致使灭菌时间较长。通过对传统的直热常压灭菌池进行整体改造,增加了池体的受热面积和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达到灭菌时间由原来的36 h缩短到18 h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灭蝇胺、除虫脲拌料处理防治古田山多菌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拌料处理的方法探讨不同浓度的灭蝇胺和除虫脲在常压和高压灭菌后对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古田山多菌蚊(Docosia gutiuushana)的防治效果.出菇实验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灭蝇胺最低浓度62.5 mg/L在常压灭菌、高压灭菌后防治效果分别为75%、50%;除虫脲最低浓度15 mg/L在常压灭菌、高压灭菌后防治效果分别为74%、80%;除虫脲的防治效果好于灭蝇胺,两者残留量均符合美国、日本最低残留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2016,(6)
正目前国内食用菌灭菌基本有四种传统方式,一种是土木砖水泥结构的常压灭菌灶,这种灶容积大、造价低,是最传统原始的灭菌方式,目前已经基本淘汰。第二种是用蒸汽锅炉,把料袋码堆用塑料薄膜包起来,通过蒸汽锅炉输送蒸汽进行常压灭菌。第三种是高压灭菌锅,它具有升温快、节约能源的特点,但造价高,特别昂贵。第四种就是工  相似文献   

4.
试验引进二氧化氯、增抗剂、促酵剂和克霉王等4种食用菌消毒剂,开展药剂拌料+常压高温蒸汽法对食用菌栽培料灭菌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与传统方法比较,筛选出二氧化氯3000倍+灭菌6 h和增抗剂拌料+灭菌6 h的食用菌栽培料常压灭菌技术对菌丝生长、子体实形态和产量不良影响小,菌袋污染率低。同时具有节省灭菌时间,节约能源,减少成本等优势,可以在食用菌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生产上常用的木屑棉籽壳栽培料为基质添加敌敌畏等9种常用农药,研究农药拌入栽培料后不同常压灭菌时间的残留量和降解率。结果:9种农药在高温灭菌时的稳定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联苯菊酯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溴氰菊酯多菌灵毒死蜱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敌敌畏。其中,敌敌畏在常压灭菌6小时后几乎完全分解,百菌清和甲基托布津在灭菌12小时后降解率达到90%以上,但甲基托布津在降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多菌灵;而多菌灵和毒死蜱在灭菌30个小时后仍有10%~15%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6.
马贵阳 《食用菌》2002,24(3):13-13
常压灭菌灶灭菌加水是一难题,初学种植的菇农,稍不注意便干水烧坏锅,灭菌过程中加水过多会引起降温,导致灭菌不彻底或出现水袋子等现象.笔者在川东地区的常压灭菌灶中推行一简易"自动"加水装置,深得菌农欢迎,它既经济(不到3元),又简便易行,效果也不错,现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7.
1冷却不同灭菌技术路线,有不同的冷却方式。但无论是常压灭菌还是高压灭菌,灭菌之后,都不能过急打开锅门,以避免发生大温差和大压强差导致的"倒吸"污染。高压灭菌或常压灭菌后如果过急打开锅门,可看到原本鼓起的栽培包袋瞬间急速收缩,紧贴着培养基,这说明料袋内外存在大的压强差,可使外界冷空气快速"倒吸"进入栽培包。此时,若外界空气不洁  相似文献   

8.
培养基蒸汽灭菌的温发对于自制高压锅和常压灭菌锅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培养基中的温度更不易洲定。现介绍两种简易准确的测定方法: 常压灭菌:把明矾适量装入小玻璃管或  相似文献   

9.
以蟹味菇培养料为试材,采用常规高压、阶梯式高压和常压灭菌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栽培试验研究了培养料不同的灭菌方式对蟹味菇菌丝体产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菌丝体后熟期,阶梯式高压灭菌培养料中菌丝体的3种木质素酶和4种纤维素酶活性最高,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为315.12、123.27、19.15 U·L~(-1);滤纸酶、内切酶、β-葡萄糖苷酶、半纤维素酶活性分别为132.57、64.02、34.37、29.02U·L~(-1)。在阶梯式高压灭菌处理下,蟹味菇的农艺性状均高于常规高压灭菌与常压灭菌。蟹味菇子实体的平均丛质量依次为高压灭菌(184.58g)常规高压(174.72g)常压灭菌(170.24g)。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释了二氧化氯、增抗剂等2种食用菌消毒剂的作用机理和优点,以及采用制剂拌料+常压蒸汽法灭菌处理方法应用于食用菌栽培料的制备技术。经过3年试验示范筛选出二氧化氯3000倍水溶液+灭菌6 h和增抗剂拌料+灭菌6 h的食用菌栽培料常压灭菌方法,并做好后续生产管理。探索总结了全过程的技术要点,便于在食用菌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长期的食用苗生产中,探索出一种新型常压灭菌灶自动供水塔。现介绍如下: (一)自动供水塔的制作 在常压灭菌灶的后边,用火砖砌一个贮水塔,容量为150~200kg水,也可根据灭菌灶的大小或耗水量的多少来定。在贮水塔的下  相似文献   

12.
常压灭菌中的小窍门1保持水温稳定常压灭菌中途常用漏斗向锅内大量加水,导致锅内水温急骤下降,造成灭菌仓温度不稳定,影响灭菌效果。为此,笔者用的是细水常流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取一根病人挂吊水用的一次性输液管,剪去进气管和最细管。把下端管插进加水孔约10c...  相似文献   

13.
在食用菌生产中,无论是高压还是常压灭菌,都是属于高能耗的一个环节。随着能源价格的节节攀升,灭菌成本在不断提高,而其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菇盾杀菌剂能使常压灭菌在1~2h内杀死所有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包括最难杀死的细菌芽孢。达到快速灭菌的效果,节省能源,免却了价格昂贵的高压设备的投入。并且能使培养基在堆料、装袋(瓶)、灭菌前放置、升温的过程中不发酸变质。灭菌后的培养基不存有任何有害药物残留,适合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4.
李宏伟 《食用菌》2009,31(4):75-76
塑料膜覆盖式常压灭菌锅是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方便,适于规模较大食用菌栽培的灭菌方法。近年来在东北食用菌主要产区被广泛应用,但广大菇农对其灭菌的原理和使用的要领掌握不全,常常造成灭菌不彻底,出现大量的酵母茵、链孢霉、绿色木霉等污染,严重时可达80%以上的污染率,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就如何提高塑料膜覆盖式常压灭锅灭菌效果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由于常压灭菌灶具有容量大、造价低、耗能廉、使用安全等优点,因此被广泛采用;但据了解发现目前许多常压灭菌灶不好生火,或火力不旺,或倒烟,常需配小鼓风机或风扇吹风,这主要是由于建灶时炉灶的技术参数设计不尽合理。1997年4月,因研究工作需要,我们需新建一座常压灭菌灶;经筛选决定采用1993年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食用菌百科》第334~335页上常压灭菌灶的设计和结构图建造。首先建炉灶和烟囱,再将三口锅均安装好(不要固定以便修改),然后待干后试火,结果发现按上述技术参数设计的炉灶,燃烧起火慢;经过对炉灶的有关参  相似文献   

16.
在食用菌生产中,耗能量最大的一个生产环节就是基质的高压或常压蒸汽灭菌。为减少灭菌耗能,笔者对浅盘式常压灭菌锅进行了研究改进,现将改进后的锅体结构、砌建及应用效果简介如下,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食用菌生产中,常压灭菌广泛使用。因灭菌时间较长,常常因不慎会导致水干、锅裂、袋烂,致使人力、物力浪费。目前虽有许多观察锅内水位变化的方法,我们觉得使用时都不方便。为此,我们对常压灭菌灶的检查水位变化及加水力法作了如下的改进,以供使用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陈改印  陈怀疆 《食用菌》2007,29(6):52-53
灭菌灶是食用菌生产中的主要设施,烟囱又是灭菌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烟囱在被我们利用的同时,又在我们的不经意间带走了大量的热能。在现实生产中,不少传统常压灭菌灶高4~5m的烟囱,晚上能看到有火苗窜出。铁皮烟囱能把下部烧红,余热都被白白浪费掉了,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余热利用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经过反  相似文献   

19.
在食用菌的袋料栽培中,可移动常压蒸汽发生炉为通入式灭菌,这是当前生产上普遍采用的培养料灭菌方式。这种方式由于灭菌时是塑膜包裹,没有仓容的限制,但许多菇农为图省事,任意加大灭菌数量、拉长灭菌时间,使料袋灭菌超量超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平菇生产发展迅速 ,已成为菜蓝子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成为出口创汇的一条渠道。但平菇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严重。如培养料灭菌、发菌等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及时解决 ,直接影响菇农栽培平菇的积极性 ,影响平菇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指导菇农栽培平菇的实践所积累的经验 ,对栽培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浅析如下。1 培养料灭菌对培养料进行灭菌主要目的是防治霉菌的污染 ,提高栽培的成功率。灭菌常用以下四种方法 :常压连续灭菌 ;常压间歇灭菌 ;高压蒸气灭菌 ;发酵灭菌。采用前三种方法灭菌的培养料要求在严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