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质粒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系统鉴定和药敏试验的基础上,对7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质粒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菌株的质粒得率为100%,可分为32种质粒谱型。分离菌株在遗传距离0.140处聚成4类,在遗传距离0.224处聚成一大类。来源相同的菌株具有相同或非常相似的质粒图谱和质粒酶切图谱,来源不同的菌株具有不同的质粒图谱和质粒酶切图谱。来源相同菌株的质粒谱相同,而耐药谱可相同亦可不同,两者之间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2.
从四川10个规模化鸡场分离的经生化鉴定、动物回归试验获得46株鸡致病性E.coli。对46株鸡致病性E.coli进行了耐药性、血清型鉴定和质粒DNA分析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鸡致病性大杆菌易产生耐药性,且多为多重耐药;鉴定出36株大肠杆菌的O血清型共16种,占鉴定菌株的78.3%;流行的主要血清为O89、O141、O119、O127和O131,共22株,占定型菌株的61.6%,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多,各地血清型各类差异大;质粒得率为100%,来源相同的菌株有相同或相似的质粒图谱和酶切图谱,来源不同的菌株质粒图谱一般不同,同一血清型可以有不同的质粒图谱。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河北省猪源耐药大肠杆菌的质粒携带情况,追踪耐药菌株的同源性,试验对已经过系统鉴定及药敏试验的12株猪源大肠杆菌进行质粒提取并使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酶切,进行质粒谱型分析,探讨大肠杆菌耐药性与质粒及其酶切图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分离菌株质粒的获得率为100%;来源相同的菌株一般有相同或相似的质粒酶切图谱,来源不同的菌株酶切图谱大多不同,但亦有相同的。说明河北省不同地区的大肠杆菌也有同源性菌株存在;大肠杆菌的质粒携带与细菌的耐药性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115株猪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的基础上,提取耐药类型最普遍的5株耐药菌的质粒进行质粒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来源、耐药类型相同的菌株有相似的质粒图谱,来源不同者,酶切图谱有提示出它们之间的同源性,说明质粒指纹图谱可作为流行病学调查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对来源于山东各地自然发病鸡群的19株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耐药性和质粒图谱检测,并对菌株耐药性与质粒图谱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株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均具有多重耐药性,耐药图谱复杂;除3株菌没有提取到质粒外,其余菌株均提取到质粒条带1~5条;对比分析发现,菌株耐药性与所携带质粒的数量和大小并无直接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鸡源大肠杆菌的质粒及染色体DNA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鸡源大肠杆菌分子流行病学规律,选用40株鸡源大肠杆菌(均含有质粒),应用指纹法对其质粒及染色体DNA进行了分析。对菌株的质粒图谱比较表明,来源相同的菌株,其图谱相同或相似;来源不同的菌株,其图谱一般不同。选取HindⅢ对质粒DNA进行酶切,进一步证实了质粒图谱分析的结果。对菌株质粒型(plasmidtype,PT)进行数值聚类分析,得出PTs间的聚类树状图,更直观地反映出菌株间的遗传关系。试验中还发现,多数鸡源大肠杆菌含有大质粒,它们可能含有毒力相关基因。选用HindⅢ、EcoRI分别对染色体DNA进行酶切,均能够产生较易于识别的酶切图谱,菌株的图谱与其来源也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源于河南省32个县市的93株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16种抗生素药物的药敏试验和菌株耐药性与质粒图谱间关系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93株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均为多重耐药菌株,耐药种类3~14种,耐药图谱复杂,可以分为58种耐药类型,相同来源的大肠杆菌耐药图谱、质粒图谱相似,但菌株耐药种类与质粒图谱条带的多少无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在系统鉴定、药敏试验和血甭型鉴定的基础上,对5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和4株标准血清型大肠杆菌进行了质粒DNA分析,结果表明,菌株的质粒得率为100%,来源相同的菌株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质粒图谱,来源不同的菌株具有不同的质粒图谱,质粒DNA分析为四川规模化猪场致病性E.coli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科学依据。质粒图谱与血清型及耐药谱之间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与质粒图谱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从河南省新郑地区的某些爆发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的鸡场中分离到的14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其中5株来源于同一鸡场,其他分别来源于不同的鸡场),进行了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和耐药性质粒的提取检测,并对耐药菌株的质粒图谱与耐药图谱进行了比较分析,为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和探索耐药  相似文献   

10.
对本地临床分离的2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耐药性检测和质粒检测。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受检2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5种抗菌药物均表现为耐药,大肠杆菌耐药程度及多重耐药现象较为严重。质粒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耐药性菌株中,尤其是耐药程度较高且呈多重耐药的菌株中,耐药质粒的检出率较高。实验结果提示: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与其耐药质粒存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从云南省3个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病猪病例分离到7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用生理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和致病性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提取细菌的质粒,分析质粒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7株分离株经生理生化试验鉴定为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对小白鼠有强致病性,分离株对15种抗生素表现为多重耐药,其中14耐1株、13耐2株、11耐2株、8和8耐以下2株,头孢类抗生素是治疗仔猪黄白痢的首选药物,表明云南猪大肠杆菌已经呈现出十分严重的耐药性。质粒图谱分析表明,4株分离株均携带分子量约为5000bp的一个质粒,而另外3株不携带任何质粒。质粒转化实验表明,分离株所携带的质粒为非耐药性质粒,与细菌耐药性无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鸡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山东省诸城地区6个集约化养鸡场采集50只病死鸡病料,从中分离鉴定得到32株大肠杆菌,对其进行了12种常规药敏试验,发现分离的菌株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14株优势血清型菌株进行了质粒DNA提取分析,然后用Hind Ⅲ限制性内切酶对质粒进行了酶切。结果表明,质粒的得率为100%,来源相同的菌株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质粒图谱,也就是说它们有共同的起源;来源不同的菌株的质粒图谱一般不同,即有不同的起源。将血清型和质粒图谱比较,结果发现,同一血清型可以有不同的质粒图谱,不同血清型可以有相似的质粒图谱,血清型与质粒图谱没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提取鼠伤寒沙门氏菌23566的染色体DNA,然后用核酸内切酶BamHⅠ或HindⅢ进行消化。将消化产物连接到质粒载体pBR325中,并转化大肠杆菌宿主HB101,最终获得51个重组克隆株。通过杂交试验表明,重组质粒pLS 2和pLS 3中的嵌入片段(分别约为3.0 kb和3.4 kb)能分别与被试验的33群72种146株沙门氏菌中的143株和144株发生杂交反应,而不与试验的51株肠道非沙门氏菌杂交。用这两个探针检测从临床和食品中新分离的29株沙门氏菌,均发生了阳性杂交反应;而与分离的19株非沙门氏菌未发生杂交反应。  相似文献   

14.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永芬  席磊 《中国家禽》2007,29(13):13-15
对来源于河南省新郑地区的14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致病性试验、血清型鉴定、耐药性试验和质粒图谱检测,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菌株的血清型与其致病性、耐药性、质粒图谱均无一定的相关性;菌株的致病性与其耐药性、质粒图谱有一定的关系,耐药种类越多的菌株其致病性越强,质粒图谱中含有相对分子量较大的质粒条带的菌株其致病性较强;并且耐药图谱的复杂性与其质粒图谱中的条带数无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从北京市郊区数个集约化养鸡场的大肠杆菌感染鸡群的死鸡,毛蛋的心血中分离到33株细菌,经形态、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鉴定为大肠埃希氏杆菌简称大肠杆菌。对其中19株作本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全都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从而证明从死鸡(毛蛋)心血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与其致病性密切相关。质粒指纹图谱技术是目前医学界用于细菌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病原追踪的一项新技术,本试验33株细菌的质粒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北京郊区数个集  相似文献   

16.
17.
山羊痘病毒基因组DNA的提取及酶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羊痘病毒贵州分离株(LD株和QL株)和参考株(Y株和B株),采用Vero细胞增殖和差速离心浓缩后,以SDS-蛋白酶K法提取病毒基因组DNA,以3种核酸内切酶EcoRⅠ、HindⅢ和PstⅠ进行酶切图谱分析。接种山羊痘病毒48h~60h后,Vero细胞呈现典型的细胞病变;病毒基因组提取样本的纯度在1.8~1.9之间,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均出现一条纯净的DNA条带;经3种内切酶酶切后,贵州分离株的酶切图谱与参考疫苗毒株Y株基本一致,比参考弱毒株B株少3条~4条酶切片段。这为山羊痘病毒毒力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盘宝进  谢永平  杨威  苏栋 《中国畜牧兽医》2006,33(10):I0006-I0009
从广西各地病死猪器官、组织中分离到17株细菌,经细菌形态、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鉴定为大肠杆菌。作本动物回归试验、小白鼠致病性试验和溶血试验结果表明,全部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定型鉴定结果发现,菌株血清型分布不规律。17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质粒指纹图谱显示:来源于不同猪群的菌株GP20-3和GP25-1以及GP18-9和GP8-3分别具有相同的质粒图谱,说明发病猪群传染源的首发菌相同。所有菌株都含有1条大小相同的质粒带,广西流行的猪水肿病主要是由在遗传学上具有高度同源相关性的大肠杆菌的广泛流行传播所引起。菌株GP18-9和GP8-3的质粒指纹图谱相同,但它们的血清型却不一致的现象,可作为自然条件下,同一质粒在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中扩散转化的一个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应用质粒图谱分析大肠埃希氏菌毒力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株无致病性鸡源大肠埃希氏菌(O21)和5株已知毒力强弱的大肠埃希氏菌(O2、O1、X2、148和O78)进行质粒图谱(PP)分析。结果表明这6个菌株属于不同的6种质粒谱型,其毒力的强弱与其所携带质粒的数量和大小有关,但不同毒力株间也有少数几条相同大小的谱带,试验结果表明PP图谱法可作为大肠埃希氏菌分型和鉴别其毒力的间接分子生物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猪 β2 肾上腺素能受体 (beta2 adrenergicreceptor,β2 AR)基因初级克隆质粒 (pMDAR)在 β2 AR基因 5′端外侧含有 2个EcoRⅠ酶切位点。用EcoRⅠ酶切消化和T4DNA连接酶连接后 ,获得了具有EcoRⅠ单一酶切位点的改造质粒。对经过修饰后的质粒进行了多酶切和 β2 AR基因片段回切等方法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