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以来,针对粮食分散经营效益低,规模化经营投入大大、收益慢等问题,山东省诸城市探索推广了大田托管智慧服务新模式,打出网格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土地打包托管给服务主体种植经营、银行提供贷款作为启动资金、省农担公司提供担保和信息化支撑的"组合拳",有效化解"谁来种地,地怎样种,钱从哪来"等"瓶颈".诸城市通过实施该模...  相似文献   

2.
<正>粮食生产"全托管"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就是"农民提供土地,服务组织全程经营,收益协商共享"。近年来,南通市通州区以粮食生产"全托管"项目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全托管"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1现状及成效2013年,通州区共有36家农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实施粮食生产"全托管"经营服务,服务面积2348.8 hm2,服务农户10 066户。其中,实施流转土地  相似文献   

3.
<正>什么是土地托管?通俗地讲就是"你外出挣钱,我代你种田"。近年来在临汾市普遍出现的土地托管经营形式,是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农民土地使用权不变、农民经营主体不变、农民受益主体不变的情况下,农机合作社、机械化家庭农场、农机种粮大户等托管方,按照农民的要求,对其责任田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的一种新型经营形式。通过土地托管,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了农  相似文献   

4.
<正>"全托管"是农户将农田托付给全托管主体,由全托管主体进行耕整、育插、培管、防治、收割等环节系统化、全程化作业的经营服务模式。"全托管"解决了新形势下农村发展的诸多难题,实现了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拓展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内涵,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提升了农机化发展质态。  相似文献   

5.
粮食生产全托管服务是一种“由农户提供土地,服务组织全程经营管理,收益协商共享”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具体方式是农民将土地委托给专业化服务组织进行粮食生产经营,双方本着“托管自愿,有偿服务”的原则,签订托管协议,确定各自权利与义务关系,由专业化服务组织提供产前统一购置生产资料、产中统一技术服务、产后统一烘干销售的“三集中”全程化服  相似文献   

6.
李建才 《湖南农机》2016,(10):161-162
1 历史背景 湘乡市九龙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个集农机制造、销售、维修、作业、培训等综合性服务的联合体.现拥有单位和个人会员115个,从业人员1040人,固定资产4200万元,拥有农业工程机械29台,大中型拖拉机12台,履带式旋耕机83台,收割机121台,插秧机30台,各类中小型农业机械1450多台套,年创产值过亿元,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合作社一直从事土地承包、跨区作业、"代耕代种"等农机社会化服务,不断地完善经营体制,创新服务方式,探索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之路.湘乡市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农民的主要收入靠外出务工和经商,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逐渐减少,积极性也不高,"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成为社会现实问题,改变经营生产方式成为社会需求.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了政策支持.自身有需要,社会有需求,政策有取向,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服务方式应运而生,其中"代耕代种"就是典型的在不进行土地流转情况下的新型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从2008年开始,西安市长安区长丰农机合作社实行粮食生产土地托管经营模式,代为农民管理土地,提供种子、农药、化肥的供应和耕种收、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生产全程服务。这种模式在全国独树一帜,曾得到中央、国务院、农业部、省市区领导的赞誉和各级政府的支持鼓励。近2年来,该合作社创新实践、摸索进取,不断探索新的土地托管  相似文献   

8.
<正>粮食生产"全托管"是通州区农村近年来逐步兴起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通俗地说,就是"农民提供土地,服务组织全程经营与管理,收益协商共享"。粮食生产"全托管"工作是确保粮食增产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全新的粮食生产"全托管"经营和管理模式得到了农户的拥护、农村合作社的欢迎、政府的肯定,及时地缓解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后的农村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汶上县农机局围绕"谁来种地,怎么种地"这一课题,以开展土地托管、土地流转、订单作业服务为手段,通过培养壮大以农机合作社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农机经营服务组织,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农机合作社成为农民致富的"领头羊"。截至目前,该县共有农机合作社61家。2013年实现土地托管面积1.5万亩,土地流转面积1.2万亩。共完成农机作业服务总面积234.2万亩,其中跨区作业面积67.4万亩,订单面积166.8万亩,实现服务总收入7800万元。  相似文献   

10.
衡水市拓田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土地托管、农机作业服务、农民培训、农产品销售等业务,创新土地经营模式,为农户节本增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水平,有效解决了农民种地难、种地贵以及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形成了以社会化服务为手段的"门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兴盛粮食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位于滕州市南沙河镇冯西村,2010年2月成立,由朱士斌等5人发起,现有社员265户,托管经营耕地566亩。2012年合作社纯收入达到15万元。一、主要做法1.托管模式兴盛粮食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实施土地托管,保持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不变,社员将土地交给合作社统一管理,收获的粮食仍然归农户所有。  相似文献   

12.
流转土地进行种植经营是一种土地规模化经营方式,开展机械化托管服务也是一种规模化经营方式,这两种方式均能推进土地规模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三河镇祥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近年来将提升自身农机服务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不断推进装备提档升级,在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的同时,开展保姆式一条龙机械化托管服务,促进...  相似文献   

13.
<正>西安市长安区长丰农机合作社主要为农民提供种子、农药、化肥的供应和耕种收、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生产全程服务。近两年来,该合作社不断探索新的土地托管新模式。近日,合作社和引镇街道胡家寨村经济股份合作社代表签约了1000亩土地的托管经营项目。此模式由310户农户将土地委托村经济股份合作社统一流转经营,农机合作社再同村经济股份合作社达成协议,将1000亩土地经营权以入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土地碎片化和劳动力短缺是困扰农业发展的一大症结。通过对江苏省常州市、临沂市临沭县、滨州市阳信县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我们认为粮食作物大田托管服务是目前新形势下解决土地碎片化经营和因劳动力短缺带来的“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难题,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有效手段。大田托管有利于把质量更好的农资直接给农户使用,有利于先进种植模式、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施。大田托管服务帮助农户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发展经济,而年老、体弱没有能力种地的农户,也可以稳定地获得种地收入,获得比土地流转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15.
《农机科技推广》2023,(2):51-52
<正>长安区位于西安近郊,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便捷,人均耕地不足1亩,户内地块分散。2008年以来,长安区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探索“土地托管”,发展粮食规模化经营,不断创新托管模式,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托管土地3万亩,带动全区土地托管超10万亩,有效避免了耕地撂荒和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为新形势下探索如何种好粮食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为积极开辟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新途径,近年来,巨野县农机部门以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为载体,按照"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企业化、作业规模化、生产科技化"的要求,大力引导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开展订单式、全过程"一条龙"农机化作业服务,并不断探索农机化"土地托管"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山西省太谷县北六门村农机大户刘海忠尝试着将周边农民土地打包管理,开展耕、种、管、收、售一条龙服务,年底效益很好,双方都很满意。2015年刘海忠明确发展思路——在对本村300余亩土地流转的基础上与52户农民签订托管协议,托管土地512亩,在太谷县首例以托管的模式实现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此,我们走进北六门,对农机大户刘海忠发展粮食种植全程托管经营打包式服务模式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8.
土地托管是指农户承包地的托管,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农户把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有较强统一经营能力的合作社,或者以市场方式向合作社购买所需服务,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实现农户与合作社双赢。土地托管是农民顺应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积极探索的一种土地经营新模式,是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正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和现实选择。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托管服务新模式应运而生。莱州市本着“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服务自选”的原则,设计了农业生产“全托”“半托”“股份合作”等多种服务模式,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补齐了“三农”工作中的短板。为把握好粮食生产主动权,莱州市紧紧围绕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把发展以服务小农户为重点的土地托管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切入点、突破口,大力发展多层次、多类型、高水平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莱州农服”为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一、农机合作社在土地规模经营中的主要模式1.土地托管服务模式这是一种农户与农机合作社以托管合同的方式进行的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其主旨是农机合作社对农作物的生产环节进行专业性和全面性的托管服务,实现对农作物提供从种植到收获的全程服务,农机合作社从农户的利润中收取一定机械作业费用。这类托管对象主要为企业原材料生产基地和外出人员较多的村集体。将土地托管出去不仅解除了后顾之忧,同时不用改变土地承包性质,依然达到了规模经营的效果。托管后的土地大部分集中连片,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实现了农机作业的最大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