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研究齐卡巨型兔结膜炎病症细菌学,试验采用了细菌分离鉴定、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分离鉴定结果表明:鉴定分离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动物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分离菌腹腔接种攻毒小白鼠致死率为50%,能100%复制齐卡巨型兔病例;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甲噁唑表现为耐药性,对红霉素、头孢噻呋、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表现为敏感;选用恩诺沙星进行治疗,病兔30 d内可痊愈。说明齐卡巨型兔结膜炎细菌病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恩诺沙星对其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2013年山东滨州市某兔场发生仔兔高病死率、母兔流产的疾病。为了诊断治疗该病,本试验采集病死兔肺脏进行病原的分离,通过病原分离、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溶血试验、药敏试验等试验,证实分离菌为肺炎双球菌。该菌具有α-溶血性,对青霉素、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等药物敏感;动物回归试验成功复制出兔肺炎双球菌病,症状典型,病理剖检变化明显。根据临床症状和药敏试验结果,用青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对石河子某种兔场采集到的病死兔组织和病死兔的母乳进行细菌分离,通过形态鉴定、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等一系列微生物学诊断,证实兔链球菌感染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家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西某规模兔场出现的以鼻炎和肺炎为临床症状的患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的观察以及对送检病兔病原分离鉴定和生化试验,经综合诊断为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采用经药敏试验敏感的药物对兔群进行预防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表明,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是目前规模兔场重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5.
通过临床调查、病理解剖、实验室检验、细菌生化试验、药敏试验、动物试验,综合鉴定为假结核耶尔森氏菌引起的兔假结核病.并在饲养实践中,通过控制病原污染,制备灭活菌苗,添加抗生素来预防,较好地控制了疾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福建某兔场呼吸道疾病病原,本试验从呼吸道病死兔的肺脏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菌FZYH001。动物回归试验能复制出症状和病变特征与临床病例相同的病兔,且从人工感染兔的肺脏中能回收到攻毒菌FZYH001,表明分离菌FZYH001为该兔场呼吸道疾病的病原。根据分离菌的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和荚膜血清型鉴定结果,确定为荚膜血清型为A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FZYH001仅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和左氧氟沙星3种药物敏感,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和四环素等9种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7.
郭荣  连文生 《饲料广角》2007,(23):32-34
本试验对天津里自沽和红光两个奶牛场奶牛的乳汁、脓汁、渗出液、病变组织进行采集,通过细菌学和生化试验,对病原微生物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分析鉴定结果显示:其病原微生物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这些病原微生物引起奶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多种疾病。同时对病原微生物进行了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这些病原微生物对临床上常用的庆大霉素、克林霉素已形成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对强力霉素、氧氟沙星则表现较高的敏感性。试验结果可为奶牛场选择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家兔眼结膜炎是家兔眼部的常发病、易发病 ,虽然不会使其致死 ,但如不及时治疗 ,将会逐步消瘦 ,体质变差 ,抗病能力下降 ,给其它病原造成可乘之机 ,从而继发其它疾病 ,影响家兔生产性能 ,给养兔业造成一定危害。笔者根据临床实践 ,总结出治疗本病的简单易行且有效的防治方法 ,现介绍如下 ,供广大养兔者参考。病因 :眼结膜炎是眼睑结膜、眼球结膜的炎症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的是机械性损伤所致 ,有的是由于舍内有毒气体 (如氨气等 )浓度过高以及化学消毒剂及分解变质眼药的刺激 ,强日光直射以及高温作用 ,都可发生此病。症状 :初期 ,结膜轻…  相似文献   

9.
对重庆市某兔场洪灾后发生化脓性疾病的母兔进行了病原诊断,通过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动物接种试验、16S rRNA基因扩增及测序,证明本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基因序列同源性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高达99%。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本菌对氨苄青霉素、先锋Ⅴ、菌必治、氨苄青霉素/舒巴坦高度敏感。兔场立即选用敏感的药物,并结合综合防治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家兔产业的发展,我国规模化、集约化养兔比重逐年增加。规模养兔具有投资大、群体规模大、生产效率高等特点。通过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对我国家兔疾病进行的实地调研、病原分离、药敏试验等,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规模兔场兔病发生呈现一些新的特点,根  相似文献   

11.
兔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璧山、铜梁、荣昌、渝北的4个区县的6个兔场18只病兔中采集病料,分离出6株细菌.镜检、动物试验、生化鉴定及药敏试验证明,分离细菌属于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是.6株菌对丁胺卡那霉素、阿奇霉素敏感,对氨苄青霉素、先锋Ⅳ、先锋Ⅴ、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复方磺胺、四环素、卡那霉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2.
对山东滨州某兔场送检的病死兔,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对分离细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PCR鉴定、药敏试验和动物致病性试验。染色镜检、生化试验结果及PCR试验证实成功分离到一株O128型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证实,该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致病性试验中,该菌株对昆明系小白鼠、仔兔均具有一定的致病性,该菌的分离鉴定为自家灭活菌苗的制备提供了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引起兔呼吸困难、死亡的病原,本研究对河南省某兔场发病病例剖检,采集8份有呼吸道症状的病兔样品对病原进行分离培养,通过生化鉴定、16S rRNA PCR鉴定及小鼠致病性试验确定病原,并采用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性。结果显示,分离得到8株两端钝圆、卵圆形的革兰阴性球杆菌及8株短粗、卵圆形的革兰阴性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的细菌1和细菌2分别符合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生化特性,分别命名为HN-W01和LY-W05株;扩增的分离菌16S rRNA基因序列片段大小分别为643和1 494 bp,与多杀性巴氏杆菌AY604234.1和肺炎克雷伯菌MK824895.1的同源性分别为99.32%和99.93%,表明该兔场患病兔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混合感染。致病性试验显示,分离出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小鼠均有致病力,可使小鼠死亡。经药敏测定发现分离得到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同时对多粘菌素B和氯霉素敏感,对其他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本研究为家兔养殖过程中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混合感染的分离鉴定以及临床科学用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诊断福建省龙岩市某兔场乳房炎的具体病原,试验对兔脓肿液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培养、革兰氏染色、显微镜观察、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16S rDNA序列测定以及对所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和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分离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青霉素钾、氨苄西林、红霉素、庆大霉素和磺胺甲氧嘧啶高度敏感;对磺胺异亚唑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克林霉素等6种药物不敏感。  相似文献   

15.
兔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和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后,常引起兔多发性呼吸道疾病,严重危害家兔养殖业。作者剖检河南省某兔场疑似病死兔,并采集组织分离鉴定病原菌,然后进行药敏试验,以期确定引起兔呼吸困难、腹泻的病原。结果显示,经细菌分离培养得到1株革兰阴性、两端钝圆的小杆状可疑致病菌及1株革兰阴性、卵圆形的可疑致病菌;其16S rRNA基因序列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1 492和1 494 bp,与B. bronchiseptica AU 12671和K. pneumoniae菌株F5feb.57相似性分别为99.85%和100.00%,即该兔场患病兔为B. bronchisepticaK. pneumoniae混合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分离的B. bronchisepticaK. pneumoniae同时对庆大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唑啉3种药物敏感,对其他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综上表明,此次分离的细菌为B. bronchisepticaK. pneumoniae,本试验为家兔B. bronchisepticaK. pneumoniae混合感染的分离鉴定及科学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通过对泉州地区的2例病鸭分别作了病理特征的观察、病原的分离与鉴定、动物试验等,诊断为禽霍乱,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提出了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对通辽市某獭兔种免场采集到的病死兔组织进行细菌分离,通过形态鉴定、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等一系列诊断,证实链球菌感染是引起兔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免群进行针对性治疗.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造成乳房感染的不同病原,笔者作了细菌分离,并作了药敏试验,以寻求最佳的抗生素来治疗乳房炎,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对山东滨州某兔场送检的病死兔,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对分离细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PCR鉴定、药敏试验和动物致病性试验。染色镜检、生化试验结果及PCR试验证实成功分离到一株荚膜血清A型巴氏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证实,该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致病性试验中,该菌株对昆明系小鼠、断奶仔兔均具有一定的致病性,该菌的分离鉴定为自家灭活菌苗的制备提供了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20.
从富阳某发病兔场分离到一株疑似大肠杆菌的菌株,对其进行了分离培养、生化试验、PCR鉴定、血清型鉴定、免疫原性试验及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复方新诺明、羧苄青霉素、左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高度敏感;为兔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