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2009年度甘肃省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环县点的试验结果表明,在8个参试品种(系)中,以陇育220的丰产性、适应性、商品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折合产量最高,为1 830 kg/hm2,较主对照西峰27号减产18.94%,较副对照宁麦5号减产14.98%,抗寒、抗旱及产量均居各参试新品种(系)第1位,建议进入生产性试验。  相似文献   

2.
以2007-2008年甘肃省马铃薯区域试验的9个品种在7个试点的块茎产量为材料,利用基于Genstat的GGE双标图分析评价参试品种(系)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以及各试点的代表性和区分力。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陇薯9号’‘L0227-18’‘天薯10号’‘陇薯8号’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7个试点被划分为2个类型区域,在2个类型区域中表现最好的品种分别为‘陇薯9号’和‘陇薯6号’,安定、会川和临夏是比较理想的试点,具有较强的区分力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在庄浪县旱地梯田以全膜垄作穴播为模式,对引进的中薯18号、陇薯8号、华颂7号等13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马铃薯新品种在庄浪气候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和成熟,植株生长势强,结薯集中,薯型好,大中薯率高,生育期适中,对晚疫病均有一定抗性。DS8、中薯19号、陇薯6号综合性状优良,产量较好,可在庄浪县旱地梯田推广种植;庄薯3号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强,应作为主栽品种继续种植;中薯18号、华颂7号、庄薯4号、陇薯9号综合性状好,产量高,可示范种植;其余品种建议下年继续试验。  相似文献   

4.
2004-2006年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品种区试灵台试点的结果表明,在参试的11个冬小麦新品种(系)中,以陇原031、灵选3号、陇鉴386的丰产性、抗逆性、商品性等综合性状良好,其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5 550.0、5 512.5、5 287.5 kg/hm2,较对照品种西峰20号分别增产16.17%、15.38%、10.68%,可在陇东塬区及山台地示范种植;而陇麦977、陇育216、宁麦5号可在适种区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适宜武山县山旱地种植的甘蓝新品种,试验选择陇甘系列的陇甘1807、陇甘1809、陇甘1811、陇甘1812、陇甘1813、陇甘1819、陇甘1828、陇甘1833等8个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在武山县1800 m高海拔山区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甘蓝适宜在高海拔干旱地区种植,参试品种陇甘1811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每亩产量为5047.72 kg,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适宜进一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白银市胡麻新品种多点区域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19年在白银市旱作农业区、黄河灌区和井泉砂田灌区选择4个试点,进行了胡麻新品种多点试验研究.通过对6个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主要经济性状分析,初步确定白银市不同生态区域的主栽胡麻品种和搭配品种,即旱作区胡麻主栽品种为定亚22号,搭配品种为陇亚13号、陇亚14号;沿黄河灌区和井泉砂田灌区主栽品种为陇亚13号和陇亚...  相似文献   

7.
通过区域试验,以陇中1号为对照,客观、公正、科学的鉴定了新育成的旱地冬小麦品种陇中7号、庄浪14号、中梁43、陇中8号、张冬31号、甘农5D35、陇鉴116、长航1号、宁麦13、甘冬1号在陇中地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为新品种审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2007年甘肃省大豆品种区试平凉试点结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7年甘肃省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凉试点结果表明,在参试的5个大豆新品种(系)中,以0403的丰产性、适应性、商品性等综合性状最好,平均折合产量最高,为3611.1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34.58%,生育期142d,在旱塬区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一膜用两年"栽培方式下,对引进的9个胡麻新品种(系)在榆中县旱地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以张亚2号折合产量最高,为2 172.22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4号增产40.14%;陇亚15号次之,折合产量为2 011.11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4号增产29.75%。2个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均优于对照品种陇亚14号,可在榆中县旱作区及山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0.
生产     
甘肃陇中1号旱地冬小麦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由甘肃省农牧厅、定西市科技局列项下达,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承担的旱地冬小麦新品种陇中1号,近日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11.
静宁县高海拔山旱地马铃薯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静宁县高海拔山旱地对引进的9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晚熟品种庄薯3号、陇薯9号、陇薯8号折合产量分别为28 181.82、26 363.64、25 909.09 kg/hm2,商品率均较高,较抗晚疫病,适宜静宁县山旱地全膜双垄侧播种植;中晚熟品种青薯8号折合产量为27 272.73 kg/hm2,商品率较高,但不抗晚疫病,田间病情指数高达61.1%,建议在加强晚疫病防治的基础上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出特征特性良好、丰产性状突出、适合在宁南山区干旱半干旱生态条件下生产利用的旱地冬小麦品种(系)。[方法]对宁南山区选育的14个冬小麦品种进行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鉴定。[结果]参试的14个品种产量普遍较高,平均产量为2 310.75~3 992.25 kg/hm~2,与对照品种中引6号相比,其他品种产量增幅为15.98%~72.78%,但各参试品种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F值F_(0.05))。[结论]陇育0869-2、Z0231-3、西平1号、陇育0670-2、06AWS006、98-5808-2、Z0349-4和X0309-14-3这8个品种保留旱地品比试验。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适于延安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及生产需要的优良糜子品种,试验对引进的25个粳性糜子品种和20个糯性糜子品种进行了连续3 a大田试验示范研究。主要从生育期特性、农艺性状、经济性状3个方面对不同糜子品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5个糜子品种都有较强的抗寒性、抗冻性,所有糯性糜子品种都有中等抗旱性,25个粳性糜子品种除陇糜5号、榆糜3号、陇糜7号、陇糜8号、陇糜9号、陇糜10号、陇糜11号、榆糜2号具有较强抗旱性以外,其余抗旱性都处于中等水平。内糜7号、晋黍7号、晋黍5号的千粒重连续3 a不但稳定而且高于其余糯性糜子品种;晋黍5号产量表现出稳定高产的特性;此外,晋黍1号和内糜8号产量虽有波动但平均产量仍保持在较高水平。粳性糜子品种榆糜3号的生育期为77.00 d,内糜1号的生育期仅为58.33 d,在所有品种中最短,其余粳性糜子品种的生育期都介于这两者之间;榆糜3号产量在粳性糜子品种中仅次于内糜9号,内糜9号的平均千粒重和产量都是所有粳性糜子中最高的,产量达3 256.7 kg/hm~2。总的来说,45个糜子品种均能够在延安地区正常生长;但各品种的性状间存在差异,在生产中可根据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宜甘肃省陇西县及周边县区种植的糜子新品种,在全膜双垄沟基础上采用复种点播的方式开展种植试验,调查8个糜子新品种(系)的适应性。试验过程中,参试新品种(系)均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产量方面,0838-1-1-2-1N、1011-1-3-5、陇糜14、N0936-1-3-1的产量较对照品种陇糜10号分别增加了18.98%、18.28%、5.61%、1.38%;另外3个新品系2012FMZ8-1-3、0915-4-2-1N和9915-1-3的产量低于对照,分别减产10.0%、7.52%和1.06%。  相似文献   

15.
从全国引进糜子品种36个,对其适应性进行鉴定综合试验。结果表明,36个品种都能够成熟,生育期表现有长有短,从生产安全方面来讲,尽量选择生育期在120 d的品种,如陇糜5号、陇糜6号、陇糜8号等,综合考虑产量、生物特征等,本地适应性好的品种有陇糜5号、陇糜9号、内糜5号、内糜8号、榆黍1号、晋黍3号、晋黍8号、雁黍7号。其他品种应作为种质资源妥善保存。  相似文献   

16.
9个糜子新品种(系)在陇西县的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留膜免耕栽培条件下,在陇西县旱川地对引进的9个糜子新品种(系)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系)以N0807-3-1-3折合产量最高,为2 17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糜10号增产77.9%;0915-1-1N次之,为2 15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糜10号增产76.2%;0515-2-2N、晋黍8号、N0807-1-2-2、9914-2-4-1折合产量分别为2 120、2 050、1 920、1 900、1 23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糜10号分别增产73.8%、68.0%、57.4%、55.7%。这上述6个糜子品种(系)与对照品种陇糜10号增产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且田间表现长势整齐,综合抗性较好,建议在陇西县及同类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7.
2015年西吉县田坪乡黄岔村膜侧糜子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8个新品种中有5个品种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内糜5号,以宁糜10号、固糜1号和宁糜11号等3个品种表现较好,在农业生产中应示范推广,以进一步筛选和推广适宜的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18.
陇山药1号是什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从平凉山药群体中经过连续提纯选育出的新品种。其植株地上部生长旺盛健壮,地下块根粗大,丰产性好,品质优良。2011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19.
"陇糜8号",原系号8702-3-1-3-2-1-3,由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采用新育品种作母本,钻60辐射品种作父本组配组合,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创新糜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优质抗旱早熟糜子新品种陇糜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陇糜8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新育成品系7814-11-1-2-3作母本、钴60γ射线辐照处理选育的新品系7705-4-4-2作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出的糜子新品种,在全省多年多点试验中平均产量2 056.5kg/hm2,较统一对照品种陇糜4号增产11.5%,比当地主栽品种陇糜5号增产16.9%。该品种属中早熟品种,春播生育期110 d,夏播复种生育期66 d,籽粒含粗蛋白16.56%、粗脂肪3.60%、赖氨酸0.24%,属优质。而且抗旱、稳产性好。特别在遭受春旱、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地区,具有救灾补种和挽回粮食损失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