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罗非鱼生产技术效率与市场竞争力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罗非鱼产量不断增长,但出口利润却一直在下降,市场竞争力不断下降,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提高罗非鱼的生产技术效率。本文探讨了技术效率对市场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同时通过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跟踪点养殖户的调研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SFA)对罗非鱼生产技术效率进行测算,统计分析了罗非鱼生产技术效率与其市场竞争力的关系,证实了技术效率是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并指出提高技术效率是扭转罗非鱼市场竞争力下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我国对虾养殖生产的基本情况及对虾养殖生产面临的潜在威胁。从科研,生产和销售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和对策,并对我国养虾业发展的前途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正> 1992年,山东省莱州市引种养殖斑节对虾试验获得成功。在当今中国对虾面临病害严重、国际市场呈萎缩态势的情况下,引进和发展养殖斑节对虾,使之渐次形成规模很有必要。 1 引种养殖斑节对虾是市场经济的需要从斑节对虾人工养殖的情况看,斑节对虾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品种。斑节对虾又称草虾,是对虾类中最大的一种,盛产于东南亚地区。它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和食性杂的优点。目前,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特别是福建等地已成功地进行工厂化育苗并开始大面积养殖出口,效益十分显著。近几年来,在我国其它一些省市如河北、江苏和山东等地也  相似文献   

4.
冯玉法 《水产科学》1993,12(7):25-27
1992年,山东省莱州市引种养殖斑节对虾试验获得成功。在当今中国对虾面临病害严重、国际市场呈萎缩态势的情况下;引进和发展养殖斑节对虾,使之逐渐形成规模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对虾养殖产业是近20年来发展最快的水产养殖产业之一,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养虾大国,养殖产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随着世界水产业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的加固,对虾养殖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应对市场,养殖业必须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从对虾养殖生产的特点,采取无公害、质量安全的新型养殖技术进行养殖生产,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足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广东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对虾生产和出口地区。广东既具有对虾生产和出口方面的绝对优势,又具有资源和竞争力等方面的相对比较优势。面对国内外同业的竞争,增加高附加值产品、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是增强广东对虾竞争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吴晨 《现代渔业信息》2012,27(2):102-107
基于GEM模型的6个要素分析我国对虾产业省际间竞争力的现状,研究表明:广东和福建对虾产业集群竞争力普遍较高,广西和海南对虾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水平较快,而上海和山东对虾产业集群竞争力普遍呈下降趋势。文章的结论是:应加大种苗繁育技术投入力度、整合对虾产业链、保护有限的海洋和土地资源以及构建新型养殖关系,确保我国省际间对虾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连云港市是我省对虾养殖的重点地区。1988年全市对虾产量8359吨:占全省的64%。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市的对虾养殖生产已面临较多困难,局部地区出现了滑坡现象。据统计。全市今年对虾育苗85.5亿尾,比去年减少21.6亿尾;放养对虾面积101750亩,比去年减少7050亩.  相似文献   

9.
我国对虾产业市场分析、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和 《中国水产》2011,(6):68-71
一、2010年全球对虾产业发展概述 1.主要对虾生产国生产情况 经过2006年之前快速增长后,近几年全球对虾产量增速明显放缓。2010年,全球海、淡水养殖对虾总产量达350多万吨。其中,我国由于气候和病害等原因,海水养殖对虾减产,而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淡水养殖区域对虾产量增加;泰国产量增长明显;印尼出现恢复性增长,但没有超过2008年产量;越南、厄瓜多尔、  相似文献   

10.
对虾塘以养对虾为主,适当混养鱼类、贝类、藻类等,可充分利用虾塘水体空间、天然饵料生物及对虾残饵。有利于调节生态平衡,促进各养殖种类生长,从而提高水体生产力,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1.对虾塘综合利用的可能性根据我们的实践,利用对虾塘混养其他养殖种类是完全可能的,一灶山于对虾通常  相似文献   

11.
茅绍廉 《海洋渔业》1984,6(2):54-57
<正> 渤海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由于资源量变动剧烈,1982年的捕捞量曾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养殖对虾的产量迅速增长,出现了对虾捕捞与养殖生产并驾齐驱的局面,使对虾养殖生产在我国对虾渔业中开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陈思行 《海洋渔业》1993,15(2):91-93,88
<正> 目前世界对虾养殖正在蓬勃发展,特别是日本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养殖对虾产量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据统计,当前全球养殖对虾的年产量约40万吨,主要产虾地区为中国台湾省、印度、东南亚国家、厄瓜多尔及其毗邻的南美国家。苗种生产和配合饲料的发展和推广使对虾养殖形成“企业化”生产,并且随着投饵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对虾养殖在我国兴起多年且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可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全国范围内的虾病一直困扰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虾养殖产量低,个体小,价格低,效益差甚至赔钱。由于对虾养殖从育苗至养成期大量使用药物,久负盛名的中国对虾在世界上也无市场。如何使对虾养殖业走出困境是水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生态养虾具有投资少,无污染,对虾生长速度快,无药物残留等优点。本文主要从搞好生态系统,实行对虾的健康养殖方面,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虾养殖是人类在熟悉了解一定的对虾生态习性基础上利用虾池模拟海区对虾生活的生态环境,通过提高对虾养殖密度和人工投饵以达到大幅度提高单位水体对虾产量的目的,有很大的开放性和不可控性,整个养殖过程深为气候、水文、地理等环境因素所左右,特别是气候的影响,更是对虾养殖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海南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发展出口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罗非鱼、对虾等水产养殖优势品种。目前,对虾、罗非鱼产量分别超过海淡水养殖产量的半数。2003年,以罗非鱼、对虾为主要品种的养殖出口1.6万t、5811万美元,占水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的一半以上,撑起水产品出口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6.
斑节对虾是一个优良的养殖品种,在我国南方沿海开展大面积养殖斑节对虾已有数年。近2~3年来,由于各种虾病的危害,至使养殖生产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为了走出困境,使斑节对虾养殖能够顺利进行,笔者根据自己的养殖实践和调查研究的结果,总结出养殖斑节对虾的新方法。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7.
江苏大丰县近二年对虾养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产量和效益同步提高.他们之所以能稳产、高产大规格、高效益,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成功地解决了对虾养殖合理投饵问题.使饵料系数从1989年的5.1降至1992年的3.4,公斤虾成本从11.79元降至9.14元,使饵料利用率大大提高.大丰县在对虾生产过  相似文献   

18.
自1993年以来,养殖对虾病害暴发,不仅严重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发展,而且极大地挫伤了广大虾农的生产积极性。改革旧模式,开辟新途径,是对虾养殖业重新崛起的必由之路。为寻求对虾养殖高产高效新途径,搞好对虾养殖“二次创业”,我们依据近几年本地区探索的多种对虾养殖模式经验,就胶东半岛地区对虾健康防病养殖技术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对虾生产的突发性滑坡,在海水养殖行业激起强烈反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变故带有相当程度的偶然性,但纵观养虾生产从萧条到兴旺及至滑坡的全过程,也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它集中反映了养虾业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存在的若干矛盾,值得我们深刻思考。下面仅就唐海县的实际,谈一孔之见。 1989年唐海县养虾业历经了严峻的考验。其主要制约因素是: 1.国际市场销路不畅,价格疲软。人工养虾主要是面向国际市场。但是,1989年国际市场的对虾价格比往年明显下降。大规格对虾(体长14cm以上)每公斤平均下降14—  相似文献   

20.
苟中华 《齐鲁渔业》2004,21(3):20-21
21世纪,我国对虾养殖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全国对虾养殖面积已经超过22万公顷,全国对虾养殖总产量达到30万吨。但是,我国的对虾养殖业面临着能否健康发展和如何健康发展的严峻课题,其核心在于怎样尽快解决好量多质次的矛盾,如何做到对虾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与养殖对虾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