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我国农业标准采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标是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简称,是指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等同或修改转化为我国标准,并按我国标准审批发布程序审批发布。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技术标准的作用进一步显现。为此,本在收集与整理国内外农业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对标准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比较,提出我国农业标准采标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广州市颁布的茶叶专营店规范,探讨制订茶叶专营店标准的作用和原则,并从4个方面论述制订茶叶专营店标准的细则。  相似文献   

3.
我国茶叶标准源自茶叶贸易开始时期.主要用来划分茶叶的规格、控制茶叶质量。国际茶叶市场以红茶贸易为主.红茶的国际标准已被许多国家采用。我国是一个多茶类国家.各部门先后发布了各类茶叶标准.并在全国建设茶叶标准化示范县,提升茶叶标准化水平。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大陆开始参与国际茶叶标准工作.推进我国茶叶标准与国际接轨。然而.我国茶叶标准化工作由于受管理体制的限制.仍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泰顺是中国茶叶之乡,所产名优茶叶畅销国内外.如三杯香、雪龙、香菇寮白毫等品牌,直销欧美国家。名优茶生产对鲜叶质量和加工方法有较高的要求,本文介绍名优茶茶叶的采摘标准、采摘技术、鲜叶贮存方法,以及名优茶叶加工的基本要求,为我县名优茶叶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现状及其特点进行分析,从农药种类、最大残留限量等方面与现行绿色食品茶叶标准进行分类比较,梳理出目前绿色食品茶叶可用农药清单及最大残留限值,通过对比绿色食品茶叶标准存在的差异,发现目前绿色食品茶叶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茶树生育特性对茶叶采摘的影响,介绍了茶叶采摘标准,从采摘时期、采摘方法、鲜叶集叶与贮运等方面总结了茶叶采摘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现状,更好保障中国茶叶质量安全,收集整理了有关茶叶上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s)的标准,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关于茶叶上农药MRLs的最新标准和禁用农药的情况,并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印度、摩洛哥等国际组织和国家制定的茶叶中农药MRLs标准进行比较,揭示了中国与国际农药MRLs指标接轨不足、茶叶中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进而从茶叶清洁化生产和制(修)订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标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茶叶一直是世界各国人们的日常饮品,我国是产茶大国,同时又是出口大国.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茶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世界各国对茶业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特别对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以及含铅量问题,纷纷制定或修改相应的标准进行严格限制.本文以浙江省茶叶为例来探讨应如何构建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中国茶叶产业出现产能结构性过剩现象,究其原因,除了国内茶园面积不断扩大导致的国内消费需求不平衡等原因外,茶叶在出口过程中因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不符合进口国标准而导致出口量不断下降也是主要原因。该文以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为参照,基于中国新颁布的GB 2763—2016(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对比与日本、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进口国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探讨相关进口国农残标准的合理性,并在合理的农残标准下积极推进自身检验检疫水平的提高,在不合理的农残标准下,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应对,以提高茶叶出口量。  相似文献   

10.
从EUREPGAP-TEA到中国茶叶良好农业规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种茶历史悠久,茶叶种类丰富,茶文化源远流长,茶产业更是成为不少地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而中国出口茶叶却要接受西方标准,常导致出口受阻,甚至遭遇退货,对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提高极为不利。为此,急需引进吸收国际通行的良好农业规范(GAP),提升中国茶产业。本文介绍了GAP的背景知识、欧盟茶叶GAP标准和中国茶叶GAP标准的比对情况,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参与实施宁国市创建全国茶叶标准园的实践和体会,总结出创建茶叶标准园的措施及成效,并提出创建工作的建议,以为茶叶标准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中国茶叶出口预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国家利用本国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对进口商进行检验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简称TBT)。茶叶既是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作物,又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因此,研究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存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状况及其影响,对突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升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主要从我国茶叶出口日本的现状出发,在借鉴国内外相关预警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经济贸易指标,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搭建我国茶叶出口日本的技术贸易壁垒预警系统,用于预测我国茶叶出口企业是否遭受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并给出相应的预警信号。最后,基于预警模型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何榕 《热带农业科学》2023,(11):134-140
红茶是国际茶叶贸易中最主要的贸易产品。我国是红茶生产和消费大国,由于生产方式和消费习惯与国际消费主流不同,导致我国红茶标准与国外相关标准存在差异。文章通过开展我国与世界红茶主要贸易国标准的差异性研究,提出完善我国红茶标准的建议,为提升我国红茶质量标准水平,减少红茶进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推动我国红茶标准走出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茶叶发展的战略重点为:绿茶加工新技术与关键设备的研究;高附加值茶叶新产品的开发;茶叶功能性成分的提取、功能评价与功能食品的开发;茶叶加工产品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15.
曹爱民 《北京农业》2011,(6):193-194
中国茶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残标准的不断提升,对我国茶叶出口企业提出巨大挑战,就降低茶叶农药残留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名优茶品质,发挥原料的最大经济价值,于1996—2003年在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实验场系统开展了不同名优茶形状对茶叶品质、生化成分及茶叶贮藏品质变化影响的研究。根据多年的试验研究结果,综合论述并提出了"名优茶品质的形态效应"新观点:名优茶品质不仅受茶树品种、生态环境、原料标准、栽培措施和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影响,还明显受到加工的名优茶外形的影响。即:用相同原料制成的不同形状名优茶品质间差异较大,其中不揉捻或轻揉捻、叶组织破损小、工艺简单、热作用时间短的扁形或毛峰形名优茶的制茶工艺更有利于鲜叶原料品质的发挥和名优茶品质的形成。这在国内外首次把产品外形纳入茶叶品质的影响因素范畴,该观点的提出,对发挥原料的最大经济价值,提高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生产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现行茶园环境质量相关标准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的状况,在借鉴和参考国内外最新农业环境质量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茶园环境质量的实测情况,提出了更为科学的《生态茶园环境质量标准》,对茶园环境空气中12项指标、土壤中54项指标、灌溉水中130项指标进行了限制,拟从源头上有效控制茶园的环境污染,保障茶叶的质量安全,以期为我国茶产业可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无公害茶叶是指无公害生产环境条件下,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成品茶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等污染物指标,内销符合国家规定允许的标准,外销符合进口国家、地区有关标准的茶叶,是符合食品安全茶叶的总称。我国是茶叶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但多年来我国茶叶农药残留或重金属、有害微生物超标现象严重。这不仅影响了我国茶叶的品质和声誉,使出口贸易陷入困境,而且阻碍了我国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再加上面临经济全球化,而茶叶的消费增长速度低于产量增长速度,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将日益激烈。只有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叶,才能有效降低农残,提高茶叶品质,提升产品形象,从而打破"绿色壁垒",做大做强我国茶叶产业。因此,全面推广无公害茶叶的种植技术对于茶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韩驰 《农业考古》2003,(2):250-252
茶叶的防癌作用在国内外的实验研究 (包括实验动物模型和体外试验 )中已得到充分证明。无论是哪种茶叶 ,对动物的化学致癌和移植性肿瘤 ,都有不同程度的防癌效果。在茶叶防癌作用的机理方面也有一些学说 ,如抗氧化、抗突变、DNA加合物、免疫调节、细胞增殖等。然而 ,要充分证实茶叶作为人类癌症的化学预防剂 ,尚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需要阐明 ,即 :茶叶中的有效成分、茶叶的作用机理 ,以及对人的防癌效果。特别是后者 ,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不甚一致 ,尚缺乏人体的直接证据。我们进行了如下工作 :1、有效成分的筛选过去国内外主要着重于…  相似文献   

20.
为完善标准体系,指导全国养殖设施标准制修订工作,实现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结合,以满足中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调研,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梳理现行与水产健康养殖有关的标准,并分类组织研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和《综合标准化工作指南》建立养殖设施标准体系,回顾了健康养殖的发展过程,简要介绍了健康养殖中设施标准的现状,指出了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