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竹也称精竹,是我国竹类植物中生长快、产量高、分布广、材质好、用途广的竹种。传统的母竹移植造林方法种苗缺乏,母竹挖取运输困难,栽植费工,造林成本高,成活率低。因此,用母竹移植方法大面积造林是十分困难的。为适应大规模毛竹造林,采用毛竹种子育苗造林,具有成活率高,成本低,竹苗充分,种植容易,提早成林的优点,更重要的是,一旦苗圃建立,就成为“终身苗圃”。近几年来,毛竹种子育苗时兴,竹种价格高涨,供不应求。我们根据几年的育苗实践,将有关的育苗技术介绍如下:毛竹种子的选购:我区毛竹种子一般8月下旬至9月下旬…  相似文献   

2.
我地目前仍沿用母竹移栽方式进行毛竹造林。为了探索用毛竹种子育苗、造林和培育技术,安徽省怀宁县于1976年从福建省购进5kg毛竹种子,1977年春在该县国营清河苗圃进行育苗、造林和培育竹林的试验,现已成林,将此次调查结果汇综如下。  相似文献   

3.
毛竹(楠竹)是一种生长快、成材早、伐期短、用途广的树种。竹材不仅是发展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原料,而且又是天然的防空屏障和作战掩体。因此,发展毛竹生产有很重要的意义。栽培毛竹有很多育种方法,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母竹栽植,埋鞭造林;一种是用毛竹种子育苗,实生毛竹造林。母竹  相似文献   

4.
毛竹育苗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证明,采用种子繁育毛竹苗,利用实生苗造林,不受造林季节限制,成活率高,节约劳力和投资,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毛竹造林方法,是以母竹移植为主的造林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5.
吴飞银 《绿色科技》2019,(9):114-115
探讨了毛竹科学栽培技术,包括造林地的选择、造林整地、母竹的采掘、母竹的栽培、病虫害的防治等内容。以使毛竹达到最大经济效益,提高毛竹的种植质量。  相似文献   

6.
毛竹种子是毛竹繁衍后代的主要材料,但毛竹种子稀少,繁殖困难。自然状态下,由于毛竹繁殖器官的结构特点、昆虫干扰、母竹营养供应等影响毛竹授粉和种胚发育,很难得到种子,必须要人为干预,给予补充母竹营养,帮助灭虫,以提高授粉率,从而获得高产优质的毛竹种子。  相似文献   

7.
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是我国亚热带经济价值较高的优良竹种。七十年代初期,我省采用传统的大母竹移植法,从闽、赣、湘、桂等省区引种试验,现已成林成材。由于这种方法成本高,母竹来源短缺,推广有困难,后引用种子进行播种育苗试验获得成功。用毛竹实生苗造林是突破传统母竹移植法造材的一种创新,必然在造林、培育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问题。为此,于1977年春开始在汉中、安康、商洛等地进行多点造林试验,普遍生长良好。现将山阳县试验点的效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对毛竹开发利用,毛竹的经济效益逐年提高。金寨县2007年毛竹新造林1200亩、2008年度完成2000亩。当前,毛竹人工造林主要是母竹造林,但大  相似文献   

9.
毛竹肉桂混交对毛竹林初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1999年进行毛竹肉桂混交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竹桂混交可促进造林母竹的生长,也可促进新生毛竹的生长:造林当年竹桂混交林地母竹的成活率、母竹当年长新率(母竹造林当年长新竹的比例)分别比毛竹纯林造林地增长0.8和10.4个百分点;3年内混交林地新生毛竹数量、竹高、冠辐、枝盘数和竹鞭数、鞭径、1m长竹鞭鞭节数、鞭幅、鞭深年均增量分别比毛竹纯林造林地新生毛竹高64.3株/hm~2、46.1cm、17.9cm、4.0枝和1.1根、0.23cm、~2.7节、18.9cm、-1.4cm。竹桂混交在闽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毛竹造林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毛竹生长的环境因子、母竹栽植、适时造林、抚育等方面论述了毛竹造林技术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对毛竹开发利用,毛竹的经济效益逐年提高.金寨县2007年毛竹新造林1 200亩、2008年度完成2 000亩.当前,毛竹人工造林主要是母竹造林,但大面积造林成本高,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12.
毛竹不同繁殖材料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竹蔸、竹鞭、无鞭母竹、有鞭母竹等繁殖材料形成林分5年的观测,结果表明:有鞭母竹成活率、出笋率、长竹率、新竹生长等指标较好,但造林成本较高,竹蔸造林其次,无鞭母竹造林虽成活,但不长竹。综合考虑,选择毛竹繁殖材料的次序为有鞭母竹、竹蔸、竹鞭。而无鞭母竹不能上山造林。  相似文献   

13.
毛竹传统的造林方法是移母竹,60年代柳州地区林科所采用种子育苗造林试验获得成功,显示其很多优点:竹苗来源多,挖掘、包装、运输、种植方便,成活率高,用工少,成本低。近年来,毛竹造林发展很快,采用实生苗造林越来越多。实生苗造林技术与移母竹造林有所不同,主要应注意:竹苗处理若为一年生实生幼苗,起苗时可用锄头从畦的一端挖起,注意避免伤根荒,幼苗成丛挖起后,轻轻抖去根部的泥土,然后进行分苗,如需运到外地,可待运到造林地后再分苗,分苗可用剪刀将幼苗根蔸部分成小竹丛,每小丛苗3~4株,剪去三分之一的枝叶,过长的根…  相似文献   

14.
一、赤水葫市楠竹场的毛竹资源状况赤水县是贵州省毛竹主产区,建国初期,面积有130218亩,1963年发展到157336亩,1975年发展到235560亩,1987年全县毛竹272696亩,总蓄积量达3185万株。葫市楠竹场总面积65728亩,其中毛竹面积38314亩,蓄积量4854153株。从1964年开始经营发展毛竹林,主要采取劈山抚育,让毛竹林缘向其四周发展。1971年采用大母竹移栽造竹、截杆竹篼造林、竹鞭造林等,主要是以大母竹移栽造林。1973年采集本地少量毛竹种  相似文献   

15.
竹子是工、农、渔业生产的重要原料之一,在人民日常生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过去我县发展毛竹生产都是依靠从外县调进母竹造林,不仅花工大,成本高,而且不能适应大规模发展毛竹生产的需要。为了积极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竹子要大发展”的号召,在县委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我们从1972年开始进行用毛竹种子育苗造林的试验。由于缺乏经验和管理不善,第一年从广西带回来的毛竹种籽只培育出30多株竹苗。我们一方面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毛竹是粤北地区短轮伐期先锋树种,用途广、经济价值高,探讨了母竹移栽造林不同造林清理方式、不同造林时间、不同种苗产地对毛竹成活率、出笋率的影响,为林业生产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毛竹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毛竹是粤北地区短轮伐期先锋树种,用途广、经济价值高,探讨了母竹移栽造林不同造林清理方式、不同造林时间、不同种苗产地对毛竹成活率、出笋率的影响,为林业生产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毛竹实生苗造林较传统的移母竹造林成本低、成活率高,适宜大面积造林。该文介绍的毛竹实生苗主要造林技术为:选择土层深厚,海拔800m以下地带,选壮苗于11-2月整地;加强幼林除草、施肥、间苗等抚育管理,搞好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毛竹实生苗造林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是1种经营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地域分布广的优良树种.但我国毛竹造林技术一直采用几千年传统的母竹移栽法,造林成本高、成活率低、萌笋少、成林慢、苗木来源紧缺等不利因素,严重制约着毛竹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又称楠竹,原产我国亚热带地区。属竹亚科、刚竹属、竹种。干高10米以上,最高可达20米。一次开花结实,花期5—8月。种子成熟8—10月。颖果长椭圆形,褐色。每斤种子约2万粒左右。毛竹可用无性和有性两种方法繁殖。无性繁殖包括母竹、根株和鞭根移植,是我国传统的繁植方法。但使用这种方法,种苗较缺,挖取费工,运输困难,且成活率低,造林成本也高,使远距离大面积造林受到限制。有性繁殖是采用种子育苗,以实生苗造林。这是六十年代广西总结的一种多快好省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