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沙柳木粉接枝改性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勤  万娇娇  王喜明 《林产工业》2012,39(4):54-55,59
以沙柳木粉为原料,接枝丙烯酸和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高吸水性树脂.通过单因素试验法研究单体用量、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对于高吸水性树脂吸水量的影响,最终确定优化的合成条件.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吸水性树脂的吸水量达到573.8g/g.  相似文献   

2.
以马占相思和厚荚相思树皮粉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法,探讨不同树脂含量对模压制品的密度、吸水厚度膨胀率、静曲强度和内结合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树脂含量对模压制品密度、吸水厚度膨胀率、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和内结合强度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树脂含量的增加,模压制品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都会提高。在压力36 MPa、时间8 min、温度160℃的条件下,树脂含量为15%时,模压制品吸水厚度膨胀率低,静曲强度和内结合强度均优于中密度纤维板,并达到家具类模压刨花制品一等品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工程通过去枝剪叶,淋水泡根;科学起苗与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应用;改土异地运土填穴进行栽植,人为创造种苗生长环境等造林技术的应用使我县晚春旱季造林成活率得到了很大提高,为今后我县突击开展非常规季节造林提供了宝贵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据《科学报》今年1月23日报道,北京化学纤维研究所研制成功一种通用型吸水树脂——SA 吸水树脂。其吸水率为350~590倍(去离子水),在1%氯化钠水溶液中的吸水率为50—55倍,高于日本同类产品可乐丽(吸水率为36倍)。SA 吸水树脂因其粒度、pH 值均可以调节,适于作多种土壤的保湿剂,施入土壤  相似文献   

5.
成果推广     
成果推广水膨润橡胶在现有的技术中,直接将吸水树脂与橡胶等其它胶料通过机械混炼制备水膨润橡胶的方法,虽然膨胀率较高,但当其遇水膨胀后,较严重地存在着吸水树脂从水膨润橡胶网络中脱落的问题。而通过化学接枝法,仅使橡胶链上连接一些亲水性基团,这样虽然解决了吸...  相似文献   

6.
在浒苔纤维上接枝丙烯酸,通过改变浒苔纤维的预处理方法,探讨浒苔纤维在聚丙烯酸类吸水树脂中应用的可行性。以未预处理、1%NaOH预处理和漂白预处理浒苔纤维为原料,在固定的碱用量、交联剂和引发剂用量条件下制备浒苔纤维聚丙烯酸吸水树脂,考察了预处理方法、丙烯酸中和度、浒苔纤维用量和尺寸对吸水树脂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吸水树脂对去离子水、生理盐水、人工尿液3种液体的吸液倍率。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吸水树脂过程中浒苔纤维用量为1.00 g、丙烯酸中和度为65%、筛分尺寸为250~380μm的未预处理浒苔纤维合成的吸水树脂吸液性能最好,其对去离子水、生理盐水和人工尿液的吸液倍率分别为1 643、244和201 g/g。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发现,未预处理浒苔纤维与丙烯酸接枝效果最好,合成的树脂吸水饱和后纤维形态饱满、孔隙少。X射线衍射(XRD)结果也显示,浒苔纤维经过预处理后其非结晶区大量流失,结晶度升高,纤维素结晶区不利于与丙烯酸单体的接枝,从而阻碍了碱预处理和漂白预处理浒苔纤维与丙烯酸的接枝反应。  相似文献   

7.
提高葵花秆刨花板防水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碱液预处理葵花秆刨花对板材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比较了普通UF树脂和三聚氰胺改性UF树脂对葵花刨花板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保水剂是利用强吸水树脂制成的一种具有超强吸水保水能力的高分子聚合物。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碱液预处理葵花秆刨花对板材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比较了普通UF树脂和三聚氰胺改性UF树脂对葵花秆刨花板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经研究得出了碱液预处理葵花秆刨花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单介绍了高吸水树脂活化油堵水机理,评价高吸水树脂吸水倍数以及吸水后凝胶的状态,120、160、340目高吸水树脂吸水性均较好,可吸收自身体积100倍以上的水;通过实验评价了采用脱水原油、乳化剂,在2%Y-1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不同高吸水树脂浓度的活化油堵水剂的粘温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0.3%、0.5%、0.8%、1%四种浓度下,在70°条件下,乳化液粘度达到8 000~12 000mpa.s,均可稳定粘度20天以上;通过高渗岩心模拟实验得出,高吸水树脂活化油堵水剂封堵率可达到98%以上,高吸水树脂活化油堵水剂能充分发挥活化油堵水技术控水增油的能力,又能很好的利用高吸水树脂吸水锁水的能力,从而实现高渗大孔道地层堵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应用聚集信息素监测与防治纵坑切梢小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监测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最好的诱芯9诱集效果是对照诱集效果的7706.8倍,是饵木的20.49倍;效果中等的诱芯1的诱集量是对照的4288.4倍,是饵木的11.4倍;效果最差的诱芯5诱集量为对照的830倍,是饵木的2.19倍。这一结果肯定了聚集信息素诱虫灵敏度高、效果好的特性。同时虫口密度、有虫株率和梢被害率3项指标的减退率证实了应用聚集信息素防治纵坑切梢小蠹的效果显著可靠。其虫口密度减退率平均为94.35%,有虫株率减退率平均为87.7%,被害梢减退率为88.39%。  相似文献   

12.
几种影响水曲柳嫁接成活与生长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曲柳的最佳嫁接方法为舌接法,其次为劈接和贴接;在本试验地5月均适于嫁接,最佳嫁接时间为中、下旬(2005年结果),高生长也达到最大;舌接带顶芽接穗嫁接成活率(97.2%)显著高于无顶芽接穗(43.1%),当年高生长量差异不显著;水曲柳接穗嫁接成活率雌株(87.2%)高于雄株(79.2%),但生长量相反;不同无性系接穗的嫁接成活率及当年高生长差异极显著;高砧嫁接成活率与低砧嫁接差异不显著,但接穗当年平均高生长低于低砧嫁接。  相似文献   

13.
对栾川、卢氏两地不同森林群落的类型、种类组成与结构,以及物种多样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群落的物种组成比较丰富,在生活型组成上以地上芽植物所占比例较大,物种多样性指数的顺序是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通过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分析可以较为客观的评价群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毛竹低产林改造试验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永安市贡川镇的毛竹低产林的改造试验 ,综合评价了改造所带来的生物和经济效益 ,结果表明 :竹林的各项生长指标较改造前均有了很大的提高 ,中壮龄竹比例增加 ,老龄竹比例下降。试验阶段每年单位面积笋产量比改造前增加2 0 6 85 % ,笋的品质也有显著的提高。试验阶段的成本利润率为 97 97% ,低于改造前的水平 ,但纯收入为改造前的 1 6 5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不同组织器官以及不同生长季节喜树中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幼苗生长的进程,嫩叶与成熟叶的黄酮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当幼苗长至7~9叶期时,嫩叶的黄酮含量最高;成年树的黄酮含量最高,其次是幼年树,幼苗期最低;组织器官中以嫩叶黄酮含量最高,嫩茎最低;夏季黄酮含量高于春季,与秋季相差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以湘中丘陵区石栎马尾松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为研究对象,对两类林分进行了生物量和封理化性质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林分生物量远高于马尾松纯林,是纯林的2.99倍;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也高于纯林;混交林林分平均净生产力高于纯林,是纯林的3.62倍;混交林和纯林的根系总质量分别占林分生物量的9.76%和11.08%.在各级根中,两类林分均以粗根所占比例最大,细根所占比例最小,根系质量均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混交林枝叶比略小于纯林,而枝叶指数、冠根比及光合部分与非光合部分比值则相反;混交林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显著高于马尾松纯林,但混交林土壤容重比纯林低,总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比纯林林地高,本研究结果,为湘中丘陵区石栎马尾松混交林及马尾松纯林的培育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尾叶桉短轮伐期经营林分生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尾叶桉短轮伐期经营林设置好、中、差三类立地调查林分生长及进行树干解析,以研究尾叶桉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立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及平均单株材积在三类立地的生长差异均显著,好立地的平均单株材积达到0.2410m^3,分别是中等、差立地的1.56倍和2.52倍。三类立地解析木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总生长量,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6年生胸径总生长量好立地达到19.95cm,分别是中等、差立地的1.24倍和1.50倍;树高总生长量6年生达到22.80m,分别是中等、差立地的1.17倍和1.27倍;单株材积总生长量达到0.3025m^3,分别是中等、差立地的1.82倍和2.85倍。3个指标的平均年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均有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了解短轮伐期林分林木生长的变化趋势,才能合理经营、维护地力和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油茶(Camellia oleifera)扦插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插穗生根的关系,以清水为对照,用IBA、ABT6、NAA生根粉处理插穗,并对油茶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部分营养指标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外源生长激素提高了插穗生根率,改善了生根性状,其中以IBA处理为最优;处理组与对照插穗的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淀粉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均呈"下降—升高—下降"趋势,处理组出现的峰值均比对照早且高;总氮质量比变化呈"升高—下降—升高"趋势,处理组全氮含量在根的表达期均低于对照,但生根率均高于对照; C/N值呈现"下降—升高—下降"变化趋势,处理组C/N值变化曲线的峰值显著高于对照,C/N值越高的处理,其生根率越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中比例甲醇汽油对电喷发动机的性能影响情况,对中比例甲醇汽油(M30和M40)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和仿真研究。发动机燃用甲醇汽油的动力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在未作任何改造的情况下,同93#汽油相比,燃用M30和M40的发动机动力性能均有所下降,其中M40的功率下降最多。中比例甲醇汽油的常规排放物试验表明:中比例甲醇汽油对发动机的HC、CO和NOX的排放改善均比较明显。从非常规排放物的模拟结果来看,M40的甲醛排放最高,93#汽油的甲醛排放最低。  相似文献   

20.
水杨酸诱导山茶抗灰斑病的作用及生理生化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载玻片萌发法测定水杨酸(SA)对山茶灰斑病菌的影响。浓度为0~5mmol.L-1的SA对山茶灰斑病菌的孢子萌发没有抑制作用,其诱发抗病性可持续10~15天,诱导最佳间隔期为3天。用SA喷雾涂布叶片诱导山茶抗性,植株内丙二醛、木质素、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化指标对山茶灰斑病菌诱导信号有不同响应。MDA含量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减少,膜脂的过氧化程度降低,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这种诱导抗性的作用逐渐减弱,且在不同浓度处理间存在差异,在诱导并挑战接种的处理中,各处理表现为初期低于对照、后期缓慢上升;诱导并挑战接种的处理中,木质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只诱导处理基本相似,高浓度诱导的木质素积累量大于低浓度;诱导并挑战接种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只诱导处理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诱导并挑战接种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比只诱导的处理和对照高。生化反应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MDA、木质素含量与病情指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