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配种期,有的貂场种公貂不够用,从外场借来公貂使用。经多年调查标明,种公貂配种不宜场外借用,场外借用会出现公貂不配种的现象,这是由于场地变化,公貂产生应激反应的结果。从场外借用来的  相似文献   

2.
种公貂饲养管理的好坏,对配种性能和精液品质有密切关系,能直接影响母貂的受股率、胎产仔数和仔貂成活率,因此必须重视。1非配种期的饲养管理成年种公貂的非配种期从当年4月至翌年2月,长达11个月。可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从配种结束至9月上旬为种公貂的恢复期(前期)。种公貂经过繁忙配种后,营养消耗很大,食欲减退,体重显著下降。为此,在配种工作结束后,应按妊娠产仔母貂饲养标准供给种公貂一个月左右的优质饲料。对体质极度不良的种公貂,要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刺激其食欲,以使种公貂迅速恢复健康。配种结束后,公貂率乱开始萎…  相似文献   

3.
正常情况下,也不是100%的公貂都能被利用。多年统计结果表明,不配种的、无精子的和死精子的公貂,要占公貂总数的10% ̄18%。然而,不能配种的公貂达到70% ̄90%,这在全国很少见,是饲养管理严重失调造成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引入的种貂不是良种如果引进的种貂是老貂,则有可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在水貂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生幼貂生长停滞的僵尸症,母貂体重不足1000g,公貂体重不足1300g,俗称"僵貂"。笔者调查几个养殖场都有1/5数量的幼貂发生矮小化,而且几个养貂场出现僵貂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严重影响了皮张的出售和经济效益,应当引起养殖户的足够重视。为及早防止僵貂出现,控制僵貂越来越多的趋势,笔者总结了几条经验,供参考。1僵貂发生原因探讨1.1近亲变异退化  相似文献   

5.
<正>种貂管理是水貂饲养的首要环节,也是培育水貂种源艰巨而重要的一门科学。在饲养管理上主要分为3个阶段,即萌动情期(11~12月)、配种前期(1~2月)和配种期3月。1种貂发育萌动期(11~12月)10月份是水貂养殖场开始引进种貂的时期,而新建貂场需要同时引进公、母种貂。为了节省饲料投入,减少养殖幼貂的时间,多数貂场及早约订种貂数量,将多余的公貂转为皮貂进行一般的饲养,因此,10月又称为水貂订种选种月。秋分以后是水貂绒毛生长和幼貂体成熟期,夏毛开始换冬  相似文献   

6.
《农民致富之友》2006,(9):32-32
一、养好种貂所选养的种貂要求皮毛光亮,背腹毛色一致,针毛较短,毛峰、绒毛齐平,密度大、分布匀、毛柔软、弹性好、针毛略长于绒毛,紫貂无白针毛、白斑。这样的貂皮毛质量好。二、搞好配种期的饲养管理貂每年繁殖1次,每年2~3月发情、配种。因此,种公貂1月下旬就要进入配种预备期饲养。配种期要保证供给种公貂优质精饲料,新鲜血、  相似文献   

7.
<正>1哺乳期母貂和仔貂的营养水貂产仔泌乳期,实际上是一部分母貂妊娠,一部分母貂产仔,一部分母貂哺乳,一部分母貂(空怀)和种公貂的恢复期,仔貂生后4周之内完全依赖母乳分批过渡到兼食饲料,加上成龄貂换夏毛的复杂生物学时期,也是饲养场最关键、最繁忙的时期。  相似文献   

8.
<正>养好种貂种貂要求皮毛光亮,背腹毛色一致,针毛较短,毛峰、绒毛齐平,密度大、分布匀、毛柔软、弹性好、针毛略长于绒毛,紫貂无白针毛、白斑。这样的貂皮毛质量好。搞好配种期的饲养管理种公貂1月下旬就要进入配种预备期饲养。配种期要保证供给种公貂优质精饲料,新鲜血、蛋、奶、鱼等动物性饲料占80%以上,同时增加滋阴壮阳药物——六味地黄丸、淫羊藿和维生素E、维生素B、维生素C等。要杜绝近亲交配,防止种貂退化。  相似文献   

9.
《饲料博览》2007,(10):63-63
1超龄的不留种貂利用年限以1~4年为宜。公貂配种率从1岁龄至5岁龄分别为79.6%,93.7%,100%,100%,70%;母貂1岁龄至5岁龄受孕率分别为78.7%,88.7%,96.1%,95%,76%。因此种貂不可超过4岁。  相似文献   

10.
种貂的体况与繁殖力有着密切关系。生产实践证明,公貂在配种前达到中等偏上水平,母貂保持在中等偏下水平的体况最为理想。因为公貂过肥,其性欲不但下降,而且精子的活力也弱;若母貂过肥,其体内会贮存大量的脂肪,将会导致卵泡周围充满脂肪浸润,从而阻碍了卵泡的正常发育,结果使母  相似文献   

11.
1.选好种貂要选养皮毛光亮,背腹毛色一致,针毛较短,毛峰、绒毛齐平,密度大、分布匀、毛柔软、强性好、针毛略长于绒毛,紫貂无白针毛、白斑。这样的貂皮毛质量好,商品价值高。2.搞好配种期的饲养管理水貂每年繁殖一次,每年2月至3月发情、配种。因此,种公貂1月下旬就要进入配种预备期饲养。配种期种公貂要保证供  相似文献   

12.
入冬后水貂饲养进入收获取皮阶段,在取皮前应选好种用貂.   1.选种标准公母比例:1只公貂、3只母貂为一组.体重标准:公貂2千克以上,母貂1.2千克以上.黑貂应全身乌黑发亮,绒毛、真毛齐全,无掉毛、食毛痕迹.健康无疫病,头眼灵活,好动,吃料饮水正常,无患病史.……  相似文献   

13.
106头美洲水貂的后裔,根据性别分别测定其2.5、4,5、6.5月龄和屠宰取皮时的体长、胸围、体重及屠宰后肠道和楦皮的长度.结果表明育成貂的生长存在性别间的显著差异,公貂快于母貂(p<0.01).生长的最强时间在2.5~4.5月龄.随着水貂日龄的增长,体躯指数逐渐增加,体长与植皮长的相关程度也越来越高.体长、胸围与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公貂 0.7529和 0.6358,母貂 0.6606和0.5203。  相似文献   

14.
张蕾 《油气储运》2007,(4):29-29
超龄的不留 种貂利用年限以1~4年为宜。公貂配种率从1岁龄至5岁龄分别为79.6%、93.7%、100%、100%、70%;母貂1岁龄至5岁龄受孕率分别为78.7%、88.7%、96.1%、95%、76%。因此,种貂不可超过4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正>为发展养貂场的经济,提高水貂的品种价值,每个养貂场每年都要在幼貂中选留新的种母貂留作本场下一年的种用貂。每年9~10月是养貂场种貂的初选阶段。种貂初选标准有哪些,要掌握好哪几个关键的问题,探讨如下。1选毛稍一致毛梢是品种的象征,各个品种有各自的特点。彩色貂全身有彩色的毛梢,黑色的貂有黑色的毛梢。如胶州黑貂、文登黑貂全身毛色是黑的,原种来自美国黑貂,经过十几年的改良培育,现已成为  相似文献   

16.
1.科学配种(1)合理使用种公貂。雌雄比例为1:4;配种旺期,每天交配2次,两次间隔8小时,连续配种2天,休息1天。(2)掌握配种季节。水貂的发情旺期一般集中在3月中旬,此时期雌貂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饲对20~45日龄仔貂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2,4窝20日龄仔貂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每组12窝。对照组仔貂随母貂哺乳采食,不补饲;试验组仔貂除随母貂哺乳采食外,每天额外补饲2次。试验期25d,2组仔貂均在45日龄断奶分窝。结果表明,试验组仔公貂40日龄和45日龄的体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35日龄仔公貂体重以及35日龄、40日龄和45日龄仔母貂的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补饲可以显著增加20~45日龄仔貂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一、生殖特点 笼养紫貂性成熟较野生紫貂晚.母貂多数在27个月达到性成熟,有的更长一些,39个月以后性成熟。野生紫貂在每年2—3月份发情。主要表现为公母貂相结伴。公貂睾丸体积稍增大,性活动逐渐增强.追逐并接近母貂。母貂愿意与公貂相伴.但公母貂并不交配。妊娠期为256天左右。  相似文献   

19.
2月底至3月上中旬为水貂配种旺期。有2~3个发情周期,每个周期通常6~10天(发情持续期1~3天,间隔5~7天),每个发情周期通常只有1~2天可以达成交配。配种机会稍纵即逝,空怀则白养1年。一、制定配种计划做好人力、物力准备。制定相应保配措施。一是检查种貂系谱,防止近亲交配,使每只母貂有2只没有血亲关系的公貂与之搭配;二是制定配种方案,公貂毛绒品质优  相似文献   

20.
<正>水貂是季节性多次发情动物,在繁殖期结束后进入休情期,长日照季节公貂睾丸分泌功能很低,没有性欲,处于静止状态。到9月秋分时节种貂生殖系统开始发育,但发育速度比较慢;在短日照的刺激下,夏毛脱落,冬毛长出;到11月冬毛才成熟,生殖系统发育速度加快,公貂睾丸开始增大;2月形成精子,出现性欲;3月进入性欲旺盛时期,开始繁殖。11月打皮后(一般在小雪前后),饲养场的水貂养殖数量大减,只留下备用种貂继续饲养,开始进入冬季饲养调整冬季管理程序,需要作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