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养鸡业迅速发展。到1983年底,崂山县已有养鸡专业户、重点户207户。据了解年净收入1000~1500元的有16户,1500元以上的有36户,其中有一户超过6000元。为了弄清各种饲养方式的经济效益,促进养鸡专业户、重点户进一步发展,我们对崂山县部分养鸡专业户进行了调查,并对一些传统散养方式作了对比。现将各种饲养形式的经济效益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 我县蚕桑生产发展速度较快,近三年,每年平均增产茧1万多担,总产超8万担。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蚕桑生产责任制。主要形式有:一是管桑养蚕一条龙,以桑田面积联系产量产值计酬;二是集体管桑,专业组(户)养蚕;三是队有户养(即集中共育,分户饲养);四是“专业户”承包管桑养蚕,实行全奖全赔包干制。其次还有社员自产叶自养蚕。据统计,在四种责任制中,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畜牧业生产随着科学饲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配(混)合饲料生产的发展,不仅是国营、集体畜禽场,就是广大农户以及个体专业户饲养畜禽也对饲料的营养配制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因而, 对鱼粉的需要量大大地增加。鱼粉是一种富含动物性的优质高蛋白质饲料,它不仅蛋白质的含量高,而且蛋白质的质量好,特别是赖氨基酸和蛋氨基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因此,鱼粉主要作为蛋白  相似文献   

4.
饲料的最大销售市场在农村。随着全国农村饲养专业户、重点户的发展,农村饲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到1983年上半年,全国畜禽饲养专业户、重点户已发展到400万之多,有关方面预测,到本世纪末,“两户”将达到2000万以上,因此,解决农村饲料供销问题愈来愈迫切。但是,由于农村分散,路途遥远,饲料笨重,交通闭塞,因而,即使饲料部门生产出了饲料,但没有适宜的饲料供销形式,那么,需求饲料的农民购买饲料仍然困难  相似文献   

5.
为了总结我省畜禽饲养专业户在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生产中的经验,探索内部经济结构发展规律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新方法,了解和研究专业户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当前发展趋势,我们根据全省召开的畜禽饲养专业户座谈会和重点调查,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专业户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在农村中的经济政策落实,广大农民发展畜禽饲  相似文献   

6.
随着党在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我省专业户养鸡迅速发展,现有养鸡专业户、重点户一万多户,饲养规模由几十只到几百只,乃至上千只。经营形式有种鸡、蛋鸡饲养及良种孵化、推广等。由于品种、饲料来源、饲养水平、经营管理方式的不同,其经济效益也各不相同。为了掌握不同类型养鸡专业户的生产水平与经济效益情况,探讨巩固和发展养鸡专业户的途径,我们于1982年11月11—27日在我省最早发展养鸡专业户的兰州市西固区和永登县对34户养鸡专业户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我国饲料工业是新兴的工业,远远不能满足畜禽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饲养专业户、重点户蓬勃兴起,国营和集体饲养业也发展很快,对饲料的需要量越来越多,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大力生产和推广蛋白补充饲料,是加快我国饲料结构改革,促进畜禽业生产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自1981年以来,泰安市麻塔公社孟家庄大队,组织专业户上山护林饲养畜禽。集体帮助专业户建住房和畜棚禽舍,圈建50亩山林作牧场,创造必要的生活和生产条件,使林业、畜牧业都得到发展,走上了林、牧结合,建设山区的新路子。在集体的扶持帮助下,赵焕双积极发展养鹅,第一年饲养384只,收入1,200元;1982年饲养470只,加上  相似文献   

9.
我县是全国养蜂的重点之一,饲养西方蜂已有五十多年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养蜂生产已成为我县多种经营的一大主业,蜂业生产已由单一的集体生产、单纯的蜂蜜经营发展成一个以联合承包组为主体,专业户为骨干,具有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高效产业。到目前止,全县拥有西方蜂四万七千群,蜂群数在全省名列前茅。从事养蜂专业人员1,753人,其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集约化养猪主要有专业户饲养和工厂化饲养两种形式,多年来为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实践证明传统的养猪方式存在较多的问题,难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水平,因此,传统的集约化养猪(专业户、工厂化)必须进行改革,而标准化养猪就是这种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专业户,是伴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形式。在“对外实行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指引下,各类专业户如雨后春笋,莲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但是经过近五、六年的生产实践,专业户有上有下,有盈有亏,不够稳定。由此看出,专业户的规模效益大有探讨之必要,以避免在今后生产上再走弯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蚕桑生产的劳力和劳动者素质问题日益突出,给传统的养蚕方式带来巨大冲击。在联产承包后为解决一些农户小蚕饲养难问题,相继出现了小蚕店、联户共育等模式来满足农户需要,但针对小蚕店销路问题.联户共育节工省本效益不明显等.这几年我市部分农户自发形成区别于上述二者的一种共育形式——小蚕饲养专业户“托蚕所”,即农户委托专业户养小蚕的一种有偿服务形式,给当前的蚕桑生产开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 农(牧)商联营办饲养专业户,是发展我国畜牧业的新形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贯彻落实农村的经济政策,农村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饲养专业户发展很快,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由于饲养专业户的饲料和资金不足,饲料数量上受到限制,发展速度缓慢。为了促进畜牧业的发展,1980年以来,我们高州县商业部门按照国家的养猪政策,在自愿互利、双方收益合理的原则下,同439个专业户、场分别签订产购合同,在坚  相似文献   

14.
党的一系列利国富民政策,加快了发展畜牧业的步伐,各类性畜都有了显著增加,个体养畜成番论倍的增长。各地对繁育改良工作的要求更迫切了,在这种情况下,专业配种户应运而生,并且显示了一定的生命力。如何看待家畜配种专业户这一新的组织形式?我们赴肇州、尚志两县搞了调查,现根据调查结果和全省情况谈点意见,供各地参考。配种专业户是家畜繁殖改良的新事物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社队办站的经营形式已经不适应发展需要。代之而起的是专业户配种站的两种形式。一种是尚志县林天洪式的专业户,国家或集体的配种室、种畜、配种器材承包个人使用,实行配种收费,除交积累外,其余收入归己。这个配种站1981年改社队联办为个人专业承包,把站包给了有十多年配种  相似文献   

15.
1998年5月,由济南农工商集团联合两个国营牧场,部分集体、个体奶牛饲养专业户,参照股份合作制的形式成立了济南奶业合作社.经过一年的运作实践深受广大奶农欢迎和拥护.由建社初期的305户,5100头奶牛增加到720户,7500多头奶牛.入社奶牛头数占济南市奶牛总头数的80%以上.一年来共收社员鲜奶1200万千克,及时返还社员奶款1970万元.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江苏省随着蚕桑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小蚕共育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即由过去的集体共育转变为各种规模的专业小蚕共育(饲养小蚕到四龄饷食后发售小蚕)及专业户、重点户兼行小蚕共育等形式,为农村分户养蚕解决了小蚕饲养的困难,并对蚕作安全起到明显的保证作用。为了适应小蚕共育新形势的需要,我们就小蚕饲育技术标准化问题,进  相似文献   

17.
把生猪生产作为今后“菜篮子”工程的重点项目来抓,坚持国家、集体、个体一起上,采取“龙头企业加农户的模式,实行机械化规模饲养和专业户饲养相结合,大力发展生猪生产”。这是广东省为解决生猪供求矛盾所提出的方针。 广东省的生猪生产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全省生猪自给率只有55%。其中广州、深圳、珠海都在35%以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浙江省慈溪县的养蜂组织形式发展为专业户并组成联合体养蜂以后,调动了广大养蜂员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集体和个人的收入。1981年在气候不良的情况下,全县的蜂群数达到13万群,比1980年增长30%,总产值达1,690万元,比1980年增长10%,其中养蜂专业户有蜂群122,900群,占全县总蜂群数94.5%,产值达1,597.7万  相似文献   

19.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畜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饲养形式上从以前的家庭户养和分散饲养逐渐发展到集约化饲养,这种饲养方式规模大、数量多、密度高、生产工艺先进、周转快。集约化饲养形式在养禽业尤为突出,但养猪业当前已出现相当规模的养猪场及专业户,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疫病的防制工作显得很重要,只有切实搞好疫病的防制工作,才能保证畜牧业顺利而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引进优良蜂种,支持“两户”养蜂〉我区饲养的蜜蜂,品种已普遍退化,繁殖力弱,生产性能低下。为了改换蜂种,在省农牧渔业厅的支持下,我们从北京中国养蜂学会实验蜂场引进一批优良种蜂王,意蜂和喀蜂两个品种的蜂王共八十只,重点放给宿松县的养蜂专业户、重点户和集体蜂场。经过精心饲养,这批蜂王已在当地产卵繁殖,表现生产力强、产蜜量高,很受“两户”欢迎。〈发展“两户”养蜂,前途广阔〉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