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比较了6种杀虫剂对大棚番茄烟粉虱成虫和低、高龄若虫的防治效果。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300 g/L氯虫·噻虫嗪悬浮剂对烟粉虱3种虫态的防控效果均较好,对成虫防效尤佳,药后7 d校正防效达61.6%和51.2%。1.8%阿维菌素乳油和99%矿物油乳油对烟粉虱若虫用药7d后防效也较为理想。从虫态上看,6种药剂对烟粉虱高龄若虫的防治效果明显低于对低龄若虫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螺虫乙酯防治甜瓜烟粉虱的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新型药剂螺虫乙酯防治上海大棚甜瓜上的烟粉虱,药后14 d防效达88.82%,药后21 d升至93.58%,至药后28 d仍保持在90%以上,较当地常规防治用药噻虫嗪、啶虫脒、吡虫啉的持效期长、防效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5种杀虫剂灌根施药对黄瓜烟粉虱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盆栽黄瓜为供试植物,利用灌根法,研究了5种杀虫剂对黄瓜烟粉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黄瓜烟粉虱最高防效不足30%,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和烯啶虫胺灌根施药后7d,防效均在60%以上,10d防效达最高,其中吡虫啉130mg/L处理防效最高为94.3%,持效期长达20d。本研究为黄瓜烟粉虱防治药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防控枸杞木虱,提高宁夏枸杞产品品质,以当地常用药剂吡虫啉为对照药剂,另选4种药剂开展田间枸杞木虱防治试验,比较各药剂处理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中,以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处理的速效性较好,药后3 d的防效分别为72.07%、74.09%;持效性方面,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 000倍液处理表现最好,药后10、14 d的防效分别为85.94%、75.41%,30%唑虫酰胺悬浮剂7 500倍液次之,药后10、14 d的防效分别为69.12%、66.81%,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在药后10 d的防效保持在70%以上,但药后14 d防效下降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5.
6种杀虫剂对Q型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及抗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试了6种常用杀虫剂对黄瓜上Q型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并进行室内毒力测定,以确定Q型烟粉虱对不同药剂的抗性。结果表明,施药后第3天,阿维菌素防治效果达78.8%,其次为苦参&;#8226;内酯,防效达65.1%,其他药剂防效低于45%;施药7d后,6种供试杀虫剂防效均下降到45%以下,且药剂间的差异不显著。毒力测定显示,Q型烟粉虱对6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且抗性水平高于B型。其中,Q型对高效氯氰菊酯抗性(抗性倍数47.69)显著高于B型(抗性倍数7.19);对阿维菌素抗性则相对较低,抗性指数仅为4.40;对苦参碱、啶虫脒和吡虫啉的抗性居中(抗性倍数4.57~9.44)。  相似文献   

6.
采用小区试验对常用于烟粉虱防治的16种药剂在推荐剂量下分类型进行了筛选。发现新烟碱类杀虫剂和菊酯类杀虫剂对当地设施番茄上的烟粉虱防效均较高,药后7d防效分别为90.3%~94.2%和88.6%~92.1%;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的防效不明显,药后7 d防效为62.6%~67.8%;其他类药剂矿物油防效较低,螺虫乙酯因在当地多次使用,已出现防效下降现象,药后7d防效为88.3%。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螺虫乙酯大量使用后残留剂量对丽蚜小蜂寄生能力的亚致死效应,本研究在测定螺虫乙酯对丽蚜小蜂室内毒力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浓度螺虫乙酯对丽蚜小蜂寄生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LC10、LC30和LC50的螺虫乙酯均可降低丽蚜小蜂对烟粉虱若虫的瞬时攻击率。经LC50的螺虫乙酯处理后的丽蚜小蜂对烟粉虱若虫的处理时间延长,达0.13 d,寄生上限降低,寄生效能被抑制。经LC10的螺虫乙酯处理后的丽蚜小蜂对烟粉虱若虫的处理时间缩短,仅0.04 d,寄生上限提高,寄生效能被促进,但其平均寿命仅13.07 d;当烟粉虱若虫密度较高时,LC10的螺虫乙酯处理后的丽蚜小蜂对烟粉虱若虫的搜寻效应提高。LC50的螺虫乙酯可抑制丽蚜小蜂的寄生能力,而LC10的螺虫乙酯可刺激丽蚜小蜂,提升寄生效能,但缩短了成虫寿命。田间使用螺虫乙酯防治烟粉虱时,应注意其残留量对丽蚜小蜂寄生能力的亚致死效应。  相似文献   

8.
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菌的传播媒介。为控制柑橘黄龙病的为害与传播,进行了螺虫乙酯防控柑橘木虱的试验。结果表明,24%螺虫乙酯SC 4 000倍液对柑橘木虱的药后3 d防效为74.24%~87.04%;药后14 d为91.82%~92.62%;药后28 d为39.08%~88.19%,内吸传导性强,防效较好且持效期长,是防治柑橘木虱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9.
噻虫嗪不同处理方法对烟粉虱的毒力及药效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烟粉虱为供试昆虫,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对噻虫嗪活性进行了综合评价。3种处理方法对烟粉虱若虫毒力测定的结果显示,正面施药法、叶柄包药棉法和浸叶法的最高浓度(125 mg/L,2 000倍液)对1、2龄若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0%以上,浸叶法和叶柄包药棉法的效果优于正面施药法。噻虫嗪对烟粉虱成虫同样具有较高活性,内吸作用效果最好,其次为浸叶法,正面施药法最低。灌根和喷雾施药方法对烟粉虱的田间防效显著高于单叶施药和涂茎方法,药后1 d、3 d的防效均达到95%以上,灌根方法持效期可达14 d以上。上述结果表明,噻虫嗪的内吸传导作用最强,其次为触杀活性,并有一定的渗透性,在田间持效期长,在生产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不同的施药方式,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在不同寄主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和甘蓝Brassinca oleracea上的嗜好性、趋性、田间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并设计苘麻不同种植方式和配套施药评价苘麻对烟粉虱的诱集防治效果。室内趋性试验结果表明,接虫60h后苘麻上的成虫数是甘蓝上的5.5倍,若虫数为4.7倍。在大田甘蓝生育期内,苘麻对烟粉虱成、若虫的诱集效果分别可达76.8%和60.1%,说明苘麻对烟粉虱具极显著的诱集作用。苘麻不同种植方式诱集烟粉虱的效果结果表明,点状分布种植格局上的烟粉虱成、若虫数量与条状和片状分布种植上烟粉虱数量相比差异显著。配套施药试验结果表明,苘麻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高渗四氟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0.3%印楝素乳油,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5种药剂7d后对烟粉虱成、若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4.38%~94.86%和68.91%~93.29%,以阿克泰和阿维菌素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螺虫乙酯对B型烟粉虱毒力及部分生物学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系统评价新药剂螺虫乙酯(spirotetramat)对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 biotype B)的生物活性及生物学参数的影响,采用浸渍法测定了螺虫乙酯及对照药剂吡虫啉对B型烟粉虱各个虫态的室内毒力、成虫寿命、产卵量及所产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螺虫乙酯对2龄若虫毒力最高,LC50为4.07 mg/L,为吡虫啉的2.73倍,对卵及成虫毒力较低,且显著低于吡虫啉;12.5 mg/L螺虫乙酯处理后,成虫寿命为17.3天,较空白对照显著缩短,吡虫啉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12.5 mg/L螺虫乙酯处理后平均产卵量为5.0粒,所产卵的平均孵化率为3.23%,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和吡虫啉处理,吡虫啉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100 mg/L螺虫乙酯处理24 h后对烟粉虱成虫驱避率为52%,驱避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2.
柑橘木虱防控药剂筛选及矿物油对其增效作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柑橘木虱高效防控药剂,提高药剂防治效果,本文探索了 10种杀虫剂对柑橘木虱的田间防效及矿物油对杀虫剂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对柑橘木虱成虫,22%噻虫·高氯氟悬乳剂(SE)、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WP)、6%联菊·啶虫脒微乳剂(ME)和5%高效氯氟氰菊酯ME的速效性好,药后1 d防效94.61%~100%;22...  相似文献   

13.
烟粉虱是一种世界性重大害虫,随着杀虫剂的抗药性问题以及在蔬菜上的残留问题日益严重,生物防治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本文研究了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对温室大棚番茄上自然发生的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对温室大棚番茄上的烟粉虱的种群具有明显的压制作用;温室大棚番茄上烟粉虱种群,在释放捕食螨和常规对照处理间的总体动态趋势相同,烟粉虱的数量在番茄植株上的分布均为上部中部下部叶片,但常规对照处理的烟粉虱数量是释放捕食螨处理的2~3倍;在烟粉虱种群密度低时,释放巴氏新小绥螨的防治效果较好,达到90%以上,随着烟粉虱密度的增大,巴氏新小绥螨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下降,但番茄拉秧时防效仍可达到55.70%。相比化学农药,释放巴氏新小绥螨的生物防治措施对治理烟粉虱更具有稳定性和长效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2006年4~9月系统调查敦煌市杨家桥乡棉田烟粉虱的种群动态及5种药剂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敦煌市棉田5月下旬始见烟粉虱成虫,6月下旬开始普遍发生,8月上旬形成第一个成虫高峰,至9月中下旬随棉花采摘和气温的下降田间成虫数量逐渐减少.烟粉虱在不同的棉花品种上发生数量不同,敦棉V3上虫量显著低于另外4个品种.5种农药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阿克泰、蚧虱傲克药效最好,其3 d后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8.86%、82.66%.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法系统测定了烯啶虫胺对烟粉虱不同虫态的毒力、成虫持效性、抗性风险评估和不同施药方法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对烟粉虱低龄若虫和高龄若虫均表现出较高毒力,对成虫也有一定毒力,而对卵效果较差。烯啶虫胺水剂100 mg/L处理时对烟粉虱成虫1~15 d的校正死亡率在80.18%~92.13%之间,随着时间的延长,烯啶虫胺对烟粉虱的防效降低。烯啶虫胺喷雾和灌根方法效果较好,从速效性来说,喷雾好于灌根,从持效性来说,灌根优于喷雾,两种方法均显著高于单叶施药和涂茎法。经过8代6次选育,烟粉虱对烯啶虫胺抗性发展缓慢,与选育前相比敏感性降低2.653倍,烟粉虱对烯啶虫胺的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102 5,在50%~90%的筛选压力下,要获得10倍抗性,需要9~21代,表明烟粉虱对烯啶虫胺有产生抗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黄胸蓟马是中国香蕉上重要害虫,生产上对该虫仍缺乏较为有效的防治手段。本研究采用香蕉花蕾注射法施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 (SC) 和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 (WG),研究了其对黄胸蓟马的防效,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UPLC-MS/MS) 分析了药剂在香蕉果实中的残留。药效试验表明:于香蕉现蕾初期,22.4%螺虫乙酯SC和70%吡虫啉WG分别按有效成分0.12和0.18 g/株的剂量注射施药1次,对黄胸蓟马的防效分别为89%和86%。残留试验表明:花蕾注射施药后,螺虫乙酯和吡虫啉在香蕉果实中的半衰期分别为9.2和6.5 d,且在施药后95 d的香蕉成熟果实中未检测到其残留。本研究表明,香蕉花蕾注射螺虫乙酯与吡虫啉对黄胸蓟马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与安全性,可推荐在香蕉园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7.
杨芳  徐建 《植物保护》2014,40(6):82-86
研究了B隐种烟粉虱为害的棉株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甜菜夜蛾为害的棉株对B隐种烟粉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被40头/株初孵的烟粉虱1龄若虫取食6 d后的棉株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相对生长率产生显著负面影响(P<0. 05), 而分别被50头/株和200头/株烟粉虱初孵若虫取食至3龄时的棉株对后继取食的甜菜夜蛾幼虫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 始终被2头/株甜菜夜蛾3龄幼虫为害的棉株上的烟粉虱3龄龄期、4龄龄期及1龄至成虫总历期显著延长(P<0.05), 且被害棉株对烟粉虱产卵量有极显著的影响, 而对棉株上烟粉虱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 但各龄期存活率都稍降低。  相似文献   

18.
对高邮地区烟粉虱寄主植物进行了调查,共查到烟粉虱寄主21科、48种(变种);烟粉虱在不同寄主上的危害程度有一定差异;通过棉田烟粉虱的系统调查,初步探明其发生特点及主要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烟粉虱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