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综合概述了EM秸秆饲料的制作方法,原理,家畜对EM秸秆饲料采集量与消化率,EM秸秆饲料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净化环境作用,与微贮,氨化秸秆饲料比较,EM发酵后的秸秆全面优于未处理秸秆,与氨化微贮相比可有效降低粗纤维的含量,提高粗蛋白质等营养含量,可有效提高秸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秸秆微贮饲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要讨论了国内外细菌接种物的现状,秸秆微贮饲料的概念,秸秆在微贮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动态,家畜对微贮饲料采食量与消化率,微贮饲料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对氨化饲料对比研究等。结果表明:微贮后的秸秆全面优于未处理秸秆;与氨化处理饲料比较,微贮秸秆粗蛋白质含量低于氨化秸秆,但采食量和日增重均高于氨化秸秆,成本亦比氨化处理低。  相似文献   

3.
秸秆微贮饲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讨论了国内外细菌接种物的现状,秸秆微贮饲料的概念,秸秆在微贮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动态,家畜对微贮饲料采食量与消化率,微贮饲料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对氨化饲料对比研究等。  相似文献   

4.
EM微贮秸秆及添加青贮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EM有效微生物技术在10℃以上气温条件下,可快速将各种秸秆发酵成能为各种家畜(包括猪)所利用的较好饲料,那么,利用该技术能否微贮秸秆,做到秋贮春用呢,本试验证明EM发酵后干贮,EM微贮以及EM添加青贮都是可行的,且品质和转化效果优于其它许多秸秆转化方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近几亿吨,是草食家畜的重要饲料资源,但秸秆的饲用率只有30%左右,开发利用秸秆资源仍是今后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农作物秸秆蛋白质含量低,适口性差,利用率低.通过生物学处理可以提高营养价值.生物学处理包括青贮、微贮和生物-化学复合处理等.青贮方法在我国技术成熟、成效良好.微贮方法目前正在逐步推广应用.此外,还有一种生物-化学复合处理秸秆的新方法,具有氨化和微贮的双重作用,据张卫宪等人研究表明,复合处理可提高饲喂效益134%,氨化处理提高103%,微贮处理提高101%.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甘肃省甘南牧区秸秆饲料最合理的调制方法,尽可能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利用价值,针对燕麦草和青稞秸秆两种甘南州利用率不高但又广泛存在的秸秆资源,采用青贮、微贮和氨化等不同的加工方式,研究不同加工方式下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变化.结果表明:采用微生物饲料包装袋封装的青贮、氨化和微贮秸秆饲料均有较好的适口性.青贮、氨化和微贮均可提高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和饲料的营养利用价值.而采用微生物饲料包装袋封存所加工的秸秆饲料使得加工过程简易化,后续运输饲喂方便化,值得在甘南牧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甘肃省甘南牧区秸秆饲料最合理的调制方法,尽可能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利用价值,针对燕麦草和青稞秸秆两种甘南州利用率不高但又广泛存在的秸秆资源,采用青贮、微贮和氨化等不同的加工方式,研究不同加工方式下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变化。结果表明:采用微生物饲料包装袋封装的青贮、氨化和微贮秸秆饲料均有较好的适口性。青贮、氨化和微贮均可提高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和饲料的营养利用价值。而采用微生物饲料包装袋封存所加工的秸秆饲料使得加工过程简易化,后续运输饲喂方便化,值得在甘南牧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秸杆微贮饲料及制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微贮饲料就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由木质纤维分解菌和有机酸发酵菌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制备的高效复合干菌剂,在密封的窖或地等厌氧环境中,分解大量的纤维素、木质素并转化为糖类,糖类又经有机酸发酵菌转化为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使pH值降至4.5-5.0,抑制了丁酸菌、腐败菌等有害菌的繁殖,使农作物秸秆变成带有酸香味、草食家畜喜食的优质饲料。秸秆微贮饲料具有以下优点:1、成本低,效益高每吨秸秆制成微贮饲料仅需秸秆发酵活干菌3克(价格9.2元),而每吨秸秆搞氨化则需用尿素30-50公斤,微贮成本仅为氨化成本的20%。2、提高…  相似文献   

9.
玉米秸秆微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秸秆微贮后是草食家畜较好的粗饲料,贮料技术简单,易在广大农村推广。微生物处理玉米秸秆是利用高效活性微生物制剂,达到使秸秆变软,提高适口性和消化率的目的。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是微贮和EM菌调剂秸秆饲料的二种方法,具体操作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秸秆微贮饲料,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筛选培育出的微生物活干菌剂,经溶解复活后,兑入浓度为1%的盐水中,喷洒到铡短的作物秸秆上,在厌氧条件下,经微生物繁殖发酵后形成具有酸香味、草食家畜喜食的秸秆微贮饲料。据研究,该法与碱化、氨化法相比,具有污染少、效率高、发展趋势大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1微贮设备微贮窖建造:目前一般选用土窖微贮法。选择  相似文献   

11.
<正>秸秆饲料化的方法有微贮、青贮和氨化3种。秸秆微贮饲料就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微生物高效活性菌种——秸秆发酵活干菌,放入密闭的水泥窖、土窖中贮藏,经过一定的发酵过程使秸秆变成具有酸、香味的草食家畜喜食的饲料。秸秆青贮饲料是将农作物秸秆铡碎密封于设施中,利用乳酸菌发酵,抑制杂菌繁殖,保存其大部  相似文献   

12.
氨化法是秸秆饲料的一种加工调制方法,氨化秸秆有机物消化率可提高10%~12%,粗蛋白质含量可由3%~4%提高到8%。氨化秸秆适口性好,家畜食量大增,采食时间缩短,牛采食后,尿中含氮量有所提高,对土壤有利,同时氨可以杀死秸秆上的病菌及虫卵,减少家畜疾病发生,还可以使含水量30%左右  相似文献   

13.
试验目的主要是模拟反刍动物发酵作物秸秆多元菌,提高作物秸秆的利用率。通过对稻草秸秆的微贮发酵,提高秸秆的适口性和消化率,而且经过微贮的秸秆饲料成本低、污染少、效率高、经济、安全且利于工业化生产。与单纯饲喂秸秆饲料或饲喂氨化饲料相比,微贮饲料可分别使肉牛增质量提高22.59和8.64kg,增质量速度提高28.33%和8.44%,育肥效果显著,经济效益明显,可操作性强。微贮秸秆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不仅可以解决我国大量秸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这一难题,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民的肉食结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为建立节粮型畜牧业结构,更好地发展可持续生态畜牧业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厌氧处理方式对鲜麦秸品质、活体外瘤胃发酵及甲烷产量的影响,试验分为5个处理组,分别为全株微贮组、秸秆黄贮组、秸秆微贮组、秸秆氨化组和秸秆碱化组。其中全株微贮组、秸秆微贮组秸秆经铡切处理后分别喷洒5×104cfu/g混菌悬浮液,秸秆黄贮组喷洒相同质量的无菌水;秸秆氨化组按照干物质5%喷洒尿素溶液,秸秆碱化组按秸秆干物质4%喷洒生石灰熟化澄清液。结果表明:秸秆微贮组、全株微贮组感官性能优于其他处理组;与秸秆黄贮组相比,全株微贮组、秸秆微贮组、秸秆氨化组及秸秆碱化组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219.21%(P<0.05)、16.75%(P>0.05)、112.81%(P<0.05)、13.79%(P>0.05);全株微贮组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约是其他处理组的1/2(P<0.05);与秸秆黄贮组相比,秸秆微贮组、秸秆氨化组、秸秆碱化组中性洗涤纤维显著降低8.24%、13.01%、9.09%,酸性洗涤纤维显著降低17.67%、17.68%及15.61%;产气量:全株微贮组>秸秆氨化组>其他处理组;秸秆黄贮组比全株微贮组、秸秆氨化组体外消化率降低了56.39%、24.03%;与秸秆微贮组相比,全株微贮组体外发酵液NH3-N、TVFA、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异丁酸及异戊酸含量分别提高41.29%、20.99%、10.48%、41.99%、14.61%、166.67%、43.75%及64.71%(P<0.05)。由此可知,秸秆氨化处理和全株小麦经微生物处理均可提高其感官性能,提升产气量、挥发酸及消化率,全株小麦经微生物处理性能优于各秸秆处理组。  相似文献   

15.
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微贮处理对花生秸秆微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计采用单因素方差,设对照组及微贮处理组分别添加乳酸菌、乳酸菌+纤维素酶、乳酸菌+纤维素酶+尿素、复合菌、复合菌+纤维素酶、复合菌+纤维素酶+尿素、EM及秸秆青贮剂(商业化)对花生秸秆进行30d微贮。结果显示,微贮处理后秸秆pH值处于3.6~4.5,添加纤维素酶提高秸秆粗蛋白2%,添加纤维素+尿素提高秸秆粗蛋白含量25%;微贮秸秆中性洗涤纤维降低16.09%,酸性洗涤纤维降低10.23%。试验表明微贮可以提高花生秸秆的饲料营养价值,且采用乳酸菌+纤维素酶+尿素处理的效果与商业化微贮剂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6.
选择3~4月龄,体重26~30kg小尾寒羊公羊30只,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5只,研究氨化小麦秸、微贮小麦秸、小麦秸(对照组)、氨化玉米秸、微贮玉米秸、玉米秸(对照组)对生长期小尾寒羊日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经微贮处理后,可以提高小尾寒羊的适口性,使之采食量逐渐增加,提高其日增重,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同时微贮组、氨化组都能提高饲料的转化率。效益分析结果证明,微贮处理秸秆组效益最好,其次是氨化处理组,在微贮处理小麦秸与玉米秸两组效益对比中,又以微贮玉米秸饲喂小尾寒羊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7.
<正> 4.2 秸秆氨化4.2.1 秸秆氨化的效果。我省可用作饲料的农作物秸秆有甘蔗梢、红薯藤、花生稿和稻草等。前3种较稻草营养丰富,适口性也好,不经处理牛、羊也爱采食。稻草营养含量低,木质素和碳酸盐含量较多,家畜对其养分难以消化吸收,而通过氨化处理可使木质素降解,提高消化吸收率。粗蛋白质含量提高卜1.5倍,纤维含量降低10%,总营养价值提高1倍以上。此外秸秆消化率提高20%左右,家畜采食量也相应地提高20%左右。  相似文献   

18.
氨化饲料是将氨化剂,如氨水、尿素等,按一定比例加入秸秆饲料中,充分拌匀,在密封的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氨化处理,以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秸秆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粗纤维,粗纤维中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以被牛羊等反刍家畜消化利用,还有部分纤维素与木质素紧密结合,难于被消化利用。氨化可以破坏纤维素与木质素表面之间的结合,并使少量木质素溶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表面保护层结构改变,细胞壁膨胀,纤维软化,从而提高粗纤维的消化率。由于秸秆对氨有吸附作用,所以氨化还可以提高秸秆饲料中游离氨的含量,增加秸秆饲料中的粗蛋白质。 一、氨化饲料的制作 1.氨化原料  相似文献   

19.
EM菌秸秆微贮饲料在奶牛饲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俊芳 《内蒙古草业》2007,19(2):F0003-F0003
EM液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的一种新型复合有益微生物菌剂。我县从1998年开始用EM菌液对秸秆进行微贮实验及推广工作,经过几年的推广,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县每年利用EM菌微贮秸秆1.4亿kg。为了进一步验证EM菌微贮饲料在饲喂奶牛方面的效果,我们于2006年进行了EM菌微贮与普通青(黄)贮饲料饲喂奶牛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牧草青贮、微贮和氨化技术,青贮、微贮和氨化饲料均具有各自独特的香味,开始使用时可以少给勤加,使家畜的采集量逐渐提高。并添加和搭配其他饲料,以补充其营养,才能取得更好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