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水稻》2016,(2):35-37
通过适应性鉴定和多地试种,筛选出适宜金华市种植的籼粳杂交中稻新品种甬优1512。以甬优1512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期(5月15日、5月25日、6月5日、6月15日、6月25日、7月15日分期播种)、栽插密度(12.45万、16.05万、18.75万、21.45万穴/hm2)、施氮量(0,165,210,255,300 kg/hm2)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甬优1512在金华市更适于作为单季晚稻种植,于5月底6月初播种,秧龄控制在25~30 d,栽插密度16.05万穴/hm2左右,施氮量255 kg/hm2,产量表现为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采取正交旋转回归设计,以播种期、种植密度、施肥量为试验因子,以9000kg/hm2为产量目标函数,进行春花生超高产栽培模式集成研究。结果表明,在鲁西南平原地区,超高产春花生以种植密度和N、P、K施肥量为主要限制因素,播种期为次要限制因素。明确了春花生单产达到9000kg/hm2以上的最佳种植密度、播种期和合理的N、P2O5、K2O施用量为主要指标的栽培技术模式,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通过不同播种期、密度的种植试验,研究里下河地区扬农啤5号播种期、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主要采用不同播种期、播种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表明:10月29日播种单产最高。10月29日之后播种,千粒重较高。播种期越迟,实粒数越多。播种期越早,有效穗数越多。有效穗数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上升,实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下降,基本苗120万~360万/hm2时,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单产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有升有降。最理想的播种期在10月29日之后,但以不超过11月5日为宜。为了取得高产优质,基本苗控制在120万/hm2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通过超级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及播种期、移栽密度、氮肥施用量等系列试验,探索研究广西沿海地区双季超级稻高产优质标准化生产途径。试验研究结果和示范推广实践表明,选择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超级稻主栽品种、科学安排双季超级稻栽培茬口、合理确定移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科学灌溉和综合防控病虫害,是广西沿海地区双季超级稻优质高产标准化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当地双季超级稻的主栽品种可选用特优航1号、Y两优1号等;播种期早造以2月18日至2月25日、晚造在6月23日至6月30日播种为宜;移栽密度早造以24万~27万穴/hm2,晚造以27万~30万穴/hm2为宜;目标产量为7.5~9.0 t/hm2的一般中等肥力田块总施纯氮量以210~24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5.
随播种期的推迟,扬辐麦4号产量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播种期在10月25日—11月1日之间以15万/667 m2左右的密度播种,能获实产450.4~477.8 kg/667 m2;如果适期晚播(播种期在11月8日—11月29日),则提高密度(20万/667 m2)才能取得较高产量,产量水平大致可以达到391 kg/667 m2以上。  相似文献   

6.
不同播种期、密度、施肥量对夏播绿豆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D-饱和优化设计,采用不同播种期、密度、施肥量三因素对夏播绿豆产量及性状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沈阳地区,夏播绿豆在一定范围内播期越早,产量越高.随着播种期的延迟,产量逐渐下降.7月20日以后播种的绿豆不能成熟.夏播绿豆的最佳播种期为7月5日; 最佳密度为225 000株/hm2;最佳施肥量为45~150 kg/hm2.影响夏播绿豆产量的三个因素顺序是:播种期密度施肥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种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和施钙量等5个栽培因素对春花生新品种莆花4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五因子对花生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种植密度﹥纯N﹥K2O﹥CaO﹥P2O5;莆花4号实现产量≥4000kg/hm2的最优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种植密度26.91~27.27万株/hm2、纯N量134.04~138.51kg/hm2、P2O5量89.07~93.72kg/hm2、K2O量178.59~183.27kg/hm2和CaO量58.84~61.15kg/hm2。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冀油4号在大连市引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冀油4 号比对照品种海花1号鲜食产量增加12.27%,产值增加61.67%.最佳播种期为4月15日;最佳密度为33万株/hm2.施优质农家肥60 000 kg/hm2,磷酸二铵225 kg/hm2,硫酸钾 150 kg/hm2或三元复合肥375 kg/hm2.  相似文献   

9.
增苗减氮措施对双季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双季稻区不同施氮水平和移栽密度条件下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比较研究了早稻在N120. 0 kg/hm2+抛栽密度33. 0万蔸/hm2(E1M1)、N 150. 0 kg/hm2+抛栽密度30. 0万蔸/hm2(E2M2)、N 180. 0kg/hm2+抛栽密度27. 0万蔸/hm2(E3M3)、N 210. 0 kg/hm2+抛栽密度24. 0万蔸/hm2(E4M4),晚稻在N 150. 0kg/hm2+抛栽密度33. 0万蔸/hm2(L1M1)、N 180. 0 kg/hm2+抛栽密度30. 0万蔸/hm2(L2M2)、N 210. 0 kg/hm2+抛栽密度27. 0万蔸/hm2(L3M3)、N 240. 0 kg/hm2+抛栽密度24. 0万蔸/hm2(L4M4)等不同施氮量与密度条件下的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结果表明,早稻和晚稻的苗期至孕穗期,各处理植株叶面积指数大小顺序分别表现为E1M1 E2M2 E3M3 E4M4和L1M1 L2M2 L3M3 L4M4;成熟期,分别以E2M2和L2M2处理为最大。早稻和晚稻各个生育时期,各处理植株的根系、茎、叶、穗干重大小顺序分别表现为E4M4 E3M3 E2M2 E1M1和L4M4 L3M3 L2M2 L1M1。早稻产量以E2M2处理为最高,其大小顺序表现为E2M2 E3M3 E1M1 E4M4;晚稻产量以L2M2处理为最高,其大小顺序表现为L2M2 L1M1 L3M3 L4M4。因此,早稻在施N 150. 0 kg/hm2、抛栽密度30. 0万蔸/hm2,晚稻在施N 180. 0 kg/hm2、抛栽密度30. 0万蔸/hm2条件下,水稻植株干物质分配合理,有利于改善产量构成因素,获得较高的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0.
基础性因子对杂交粳稻常优1号制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比较分析了不同母本栽插密度、总施N量、N肥结束施用时间等大面积生产易忽视而年度间具有较好稳定性和可控性的3个基础性因子对杂交粳稻常优1号制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认为常优1号制种母本栽插密度以27万~30万穴/hm2为好,适宜施N总量为240~270 kg/hm2,应在母本栽后15 d左右(分蘖盛期)施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