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月侠  王琪 《畜牧兽医杂志》2010,29(5):112-112,114
母猪发情异常及不孕症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母猪发情异常及不孕症包括①后备母猪不发情;②断奶母猪不发情或发情迟缓;③不受孕。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总结,在饲养管理、环境控制、疾病治疗方面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母猪生产力低下是当前我国养猪业存在的重要问题,其中母猪不发情是造成母猪生产力低的重要原因,而造成母猪不发情的因素主要包括后备母猪缺乏催情、营养因素、霉菌毒素因素、便秘因素、保健因素、疾病因素、管理因素。因此,要提高母猪  相似文献   

3.
乏情俗称不发情,使指青年母猪6 ̄8月龄或经产母猪断奶15d后仍不发情,其卵巢处于禁止状态,非病理性的无周期的生理现象。乏情降低了母猪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增加了养猪成本,由于规模化猪场采取密集型的饲养方式和现代的繁殖方式,使母猪出现乏情的几率大大的增加。目前母猪乏情已成为危害养猪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的不断发展,母猪不发情的问题显得十分突出,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直接影响了母猪年产仔猪数,因此,不具备生产能力的种猪无法给养猪业带来经济效益,常造成饲料、人工、畜舍等综合性的极大浪费:笔者就当前引起母猪不发情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做一介绍,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养猪生产中,由于对后备母猪饲喂管理不重视或饲喂方法不当,造成后备母猪长期不发情、发情不稳定,第一胎时难产、产仔数少,利用年限降低,尤其是母猪二胎综合征,造成母猪利用率低下,给正常生产和猪场的经济效益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正确的饲养管理方法对培育出好的后备母猪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此加以阐述,以供养猪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养猪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猪的人工授精技术不断普及和推广,近年来母猪繁殖疾病日见增多。未经产母猪不发情、不易配,母猪产后久不发情、屡配不孕、受胎率低,配后返情、流产、死胎或木乃伊等。极大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近年常见的母猪繁殖疾病及其防治措施作一简介,仅供参考。一、后备未经产母猪不发情未经产母猪到达初情期不见发情,本地猪种极为少见,而多发生于外来良种。如苏白、长白、大约克及杂交母猪,尤以二元杂交母猪见甚。少数青年母猪体重仅为正常体重的2/3,初情期推迟2~4月不等。外表体征过肥的居多,过瘦的少。  相似文献   

7.
蔡进 《草业与畜牧》2010,(8):42-42,56
近些年来,母猪不发情的现象愈来愈多。2009年3~10月期间,笔者统计母猪不发情概率达18%,甚至有个别存栏在1000头左右的大猪场不发情概率高达35%。母猪不发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产科疾病,它影响着养猪业的再生产及饲养成本,是制约猪场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母猪在生产过程中,受母猪生产繁殖应激的影响,经常出现不发情、假发情,产仔数少、胎儿大小不均匀,初生重小,哺乳母猪泌乳不足,仔猪黄白痢发生率高,成活率低,仔猪断奶重小,母猪产前产后出现肢势、步态异常,甚至出现产前产后瘫痪等问题。母猪生产繁殖应激及其综合征是长期困扰养猪业  相似文献   

9.
母猪是否发情对现代化养猪业来说至关重要,是实现母猪能否高效繁殖的关键点之一,本文对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母猪不发情的情况作了简要总结,寻找其中存的在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治疗措施,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相关部门或者个人带来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乏情母猪指生殖系统发育正常,已达性成熟或断奶后一个月以上的不发情母猪。该病是一种常见的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特别是瘦肉型猪尤为突出,表现为断奶后不发情,长期处于乏情状态,严重影响母猪正常繁殖,造成一些优良种母猪的过早淘汰,给养猪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母猪生产能力是养猪业发展的基础,母猪不发情和屡配不孕,严重地影响着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蔡进 《四川草原》2010,(8):42-42,56
<正>近些年来,母猪不发情的现象愈来愈多。2009年3~10月期间,笔者统计母猪不发情概率达18%,甚至有个别存栏在1000头左右的大猪场不发情概率高达35%。母猪不发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产科疾病,它影响着养猪业的再生产及饲养成本,是制约猪场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母猪生产能力是养猪业发展的基础,母猪不发情和屡配不孕严重地影响着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母猪的不孕症不外乎与遗传、营养和疾病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母猪繁殖障碍是指母猪群内出现不发情、发情不明显、或有发情表现多次受精不怀孕,怀孕母猪出现妊娠中后期流产、产死胎或产弱胎。笔者几年来走遍100多个猪场,饲养员普遍反映的问题是母猪繁殖障碍如何治疗,而且母猪繁殖障碍占总母猪头数有越来越高的趋势,一但反复配种几次,达不到受精目的就作为育肥猪淘汰处理,对养猪业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对兽医治疗人员来说是一个难以突破的难题,等待兽医人员去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5.
尽管养猪业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母猪不发情、不受孕等繁殖障碍仍是困扰养猪业的一大难题.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气候、饲养管理、生殖内分泌机能、免疫反应和病原微生物等.  相似文献   

16.
繁殖是母猪表现生产性能的基础,繁殖是养猪业扩大再生产的基础,繁殖是提高养猪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保障。所谓母猪繁殖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母猪不能按时正常发情、受胎或妊娠分娩的现象。1母猪繁殖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对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云龙 《中国猪业》2021,16(4):36-38
在一线养猪生产中,大多养猪场存在能繁母猪乏情或不发情、产道炎症、产后长时间不发情等情况,一直困扰着养殖者。经过长时间试验、统计、总结,认为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从源头抓起,遵循母猪的生理特点,适时使用一些小技巧就能显著提升母猪的发情受孕率,从而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规模饲养已成为养猪业的发展方向,规模饲养大多采用自繁自养的生产模式。自繁自养的核心就是能否把母猪养好,提高能繁母猪的繁殖率和仔猪成活率,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然而,当前大多数规模饲养场普遍存在能繁母猪不爱发情、假发情、久配不孕、受胎率低、预产期推迟、产程过长、死胎、母猪的生殖器官炎症增多等繁殖障碍问题。不仅使能繁母猪的生产性能明显下降,严重影响规模饲养场养猪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严重制约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养猪业的大力扶持,规模养殖迅猛发展,母猪养殖量明显增加,但是由于母猪饲养及管理上的复杂性,很多养殖厂户出现了母猪生产性能低下等问题,如:不发情、迟发情、乏情或发情不明显、产仔少、初生重小、健仔数不达标、产仔成活率不高、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母猪出现了许多生理繁殖障碍性疾病,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其中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母猪子宫内膜炎,尤其是夏季母猪产后感染子宫内膜炎的机率较大,若治疗不及时,屡配不孕,就会给母猪繁殖带来巨大损失。子宫内膜炎是子宫黏膜的浆液性、黏液性或化脓性炎症,分为急性和慢性等,其特征是发情周期紊乱、不发情或虽有发情表现但屡配不孕,从阴门排出数量不等的分泌物。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