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首先,让我衷心祝贺贵州省农作物学会耕作制度研究会的成立,并祝贺《耕作与栽培》杂志的出版。祝你们的耕作制度研究会在省科协、省农学会和农作物学会的领导下,团结贵州广大的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大力开展有关耕作制度的科学研究和经验总结,为建立贵州省合理的耕作制度,促进农业全面、持续增产;为发展我国的耕作学科,作出宝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10月14日,贵州省茶叶学会理事会换届选举暨2011年贵州省茶叶学会会员代表大会在贵阳市浙江大酒店召开。大会表决通过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李金顺担任贵州省茶叶学会第四届理事会荣誉理事长,胡继承、孟武建、高登祥为贵州省茶叶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选举龙明树为贵州省茶叶学会第四届理事  相似文献   

3.
<正>由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贵州省茶叶学会承办的2015年贵州省茶艺职业技能大赛将于8月28日~29日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举办。2015年贵州省茶艺职业技能大赛由贵州省农委、省人社厅、省茶叶学会联合主办,已在贵阳市、遵义市、黔南州举行了预赛,获奖选手和团队参加决赛;其余未预赛的6市州直接推荐选手和团队参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贵州省茶叶学会曾在2013年申请并成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0月14日,贵州省茶叶学会会员代表大会在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圆满召开。出席大会的有:贵州省茶办副主任、贵州省农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周维佳同志,中国茶叶学会第七第八届常务理事、贵州省农委农推研究员龙明树同志,中国茶叶学会第九届常务理事、贵州省茶办综合组组长王丽军同志,贵州省科技厅正处调研景滨南同志,贵州省茶叶研究所所长周玉峰同志等及安顺、毕节、贵阳、黔东南、黔南、黔西南、铜仁、遵义、六盘水的会员代表共计155人。大会选举贵州大学农学院园艺系主任尹杰,省茶办加工组副组长、贵州省茶叶研究所高级  相似文献   

5.
经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批准,成立南方旱地学组,于1983年11月29日在湖北省襄樊市召开成立大会,选举了领导小组。1984年1月20—23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一届二次领导小组会议。学组挂靠在云南农科院。选举刁操铨(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南农学院)、黄浩如(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农科院)、王楚云(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农科院)为顾问。唐嗣爵(云南农科院粮作所)为组长,熊  相似文献   

6.
贵州耕作制度及种植模式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多地少从来都是贵州省农业生产中不可调和的矛盾,耕作制度的发展为贵州省解决粮食自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贵州省耕作制度和种植模式的发展及现状进行初步分析,提出今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2011年10月14日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大家好!我受贵州省茶叶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的委托,就第三届理事会工作和下一步的工作建议向大会报告。首先,我代表贵州省茶叶学会对各位领导、来宾的光临表示感谢!对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感谢各成员单位为本次会议召开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  相似文献   

8.
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于1981年12月中旬在湖南湘潭召开了南方十三省市区耕作制度学术讨论会。到会的140多位教授、专家和科技工作者,认真总结了建国30多年来我国南方耕作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并提出以下建议。一、南方水田要以水稻为主,因地制宜地适当安排麦稻、油稻、花生稻、麦稻稻、油稻稻、麦豆(玉米、薯)稻、薯稻稻、肥  相似文献   

9.
《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暨耕作制度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纪要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四届一次理事会,及由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与江苏省农业厅联合主持的耕作制度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0月23—26日在江苏省昆山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单...  相似文献   

10.
在湘潭举行的南方耕作制度学术讨论会上,经川、滇、鄂、浙四省代表协商,决定于1983年4—5月组织此次联合考察。考察的目的是弄清南方早地耕作制度改革现状、总结成功经验、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组织协作攻关,为促进南方丘陵、山区旱地耕作制度改革出现新局面作出贡献。中国耕作学研究会对我们组织这次考察给予支持和鼓励。名誉理事长沈学年教授对考察工作还提示了宝贵意见。在考察过程中,得到了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0月14日,贵州省茶叶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筑顺利召开。本次年会由贵州省茶叶学会、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联合主办,贵州省茶叶学会理事长龙明树、贵州省农委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站长雷睿勇、贵州省茶叶研究所所长周玉锋、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郑文佳等人出席年会并发言,来自贵州省8个市(地区)的50多家茶企、单位参会。  相似文献   

12.
<正>《耕作与栽培》是中国耕作栽培学专刊,1981年创刊,1983年正式公开发行。由贵州省农作物学会和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主办。本刊以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农业管理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和农民技术员为读者对象。以"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技术,促进农业科学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为宗旨。坚持以应用为主,普及和提高的原则。本刊设有耕作制度、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农业区划办公室,于去年十二月四日至七日在贵阳市花溪召开贵州省种植业区划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贵州农学院、省农科院、省科学院和省农业厅以及省蚕科所、省茶科所、省麻科所、省烟科所的教授、专家和技术人员,共计四十多人。会议根据党的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了国家农委有关农业区划和种植业区划的文件以及兄弟省进行农业区划的经验;研究和制定了种植业区划的任务与内容,要求在一九八三年  相似文献   

14.
1989年8月29日至9月3日在贵阳市召开了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暨高功能高效益耕作制度学术讨论会。这次学术讨论会百余名来自生产、科研与教学单位的专家一共提出了64篇论文,并针对当前耕作制度发展的生产、研究和教学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特将其重要的建议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胡华健,男,1976年2月生,贵州遵义人,学士,责州省茶叶学会副秘书长,贵州省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加工组副组长,高级农艺师。1997年贵州农学院园艺系茶叶与贸易专业毕业后到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工作,现主持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省质监局项目1项,省农科院专项1项,主持完成课题2项(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1项,省农科院  相似文献   

16.
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南方分会第五届换届改选暨学术研讨会议召开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南方分会第五届换届改选暨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11月20—20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南方11省(市)农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各级行政部门的代表,共计38名。农业部农...  相似文献   

17.
正《耕作与栽培》是中国耕作栽培学专刊,1981年创刊,1983年正式公开发行。由贵州省农作物学会和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主办。本刊以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农业管理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和农民技术员为读者对象。以"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技术,促进农业科学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为宗旨。坚持以应用为主,普及和提高的原则。本刊设有耕作制度、栽培技术、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农业发展研究等栏目。欢迎  相似文献   

18.
正《耕作与栽培》是中国耕作栽培学专刊,1981年创刊,1983年正式公开发行。由贵州省农作物学会和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主办。本刊以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农业管理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和农民技术员为读者对象。以"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技术,促进农业科学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为宗旨。坚持以应用为主,普及和提高的原则。本刊设有耕作制度、栽培技术、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农业发展研究等栏目。欢迎  相似文献   

19.
正《耕作与栽培》是中国耕作栽培学专刊,1981年创刊,1983年正式公开发行。由贵州省农作物学会和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主办。本刊以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农业管理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和农民技术员为读者对象。以"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技术,促进农业科学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为宗旨。坚持以应用为主,普及和提高的原则。本刊设有耕作制度、栽培技术、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农业发展研究等栏目。欢迎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于1990年12月19日~22日在凯里市召开了全省种子工作会议。各地、州、市种子公司、部份县种子公司经理和省农科院、省油料科学研究所等62个单位的89名代表,总结了1990年的种子工作,研究了1991年的种子工作任务。会议期间,贵州省农业厅厅长步智信同志到会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