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蚕豆蛋白亚基是蚕豆种子贮藏蛋白重要组成部分,深入鉴定蚕豆蛋白亚基,对了解蚕豆种子蛋白不同亚基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与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对蚕豆种子贮藏蛋白6个特异亚基进行了质谱鉴定。结果表明:这些特异亚基中的64、47、42及38ku分别鉴定出4个蛋白:豌豆球蛋白、豆球蛋白前体、假定糖结合蛋白、LEGB7_VICFA;97ku亚基蛋白为分子伴侣GroEL;96ku亚基蛋白由6个具有不同代谢功能的蛋白组成。  相似文献   

2.
糜子籽粒贮藏蛋白的组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糜子籽粒贮藏蛋白组分,为糜子种质资源研究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步提取13个糜子品种籽粒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各蛋白组分的亚基组成进行分析。【结果】参试样品籽粒清蛋白平均含量为13.67 mg/g,球蛋白为8.12 mg/g,谷蛋白为9.73 mg/g,醇溶蛋白为2.70 mg/g;在4种组分中,品种之间醇溶蛋白含量差异最大。SDS-PAGE图谱显示,染色后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剩余蛋白条带清晰可见;在14.4~94.0 ku,清蛋白有10~12亚基,谷蛋白有10或11亚基,球蛋白有9~11亚基,剩余蛋白含量高,成分比较丰富。【结论】利用SDS-PAGE方法可以得到糜子籽粒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的清晰条带,而醇溶蛋白基本没有条带;相比而言,球蛋白的条带清晰且多态性高。  相似文献   

3.
鹰嘴豆种子蛋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不同品种的鹰嘴豆的种子蛋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6种鹰嘴豆种子的蛋白质主要由清蛋白、球蛋白、盐溶和醇溶蛋白质组成,其中清蛋白和球蛋白种类较多,盐溶蛋白和醇溶蛋白种类较少.在清蛋白和球蛋白的种类方面,165号(卡布里型),阿克苏鹰嘴豆(卡布里型),88-1(迪西型)和阿瓦提2号鹰嘴豆(卡布里型)较185号(迪西型)和176号(迪西型)多;在盐溶蛋白和醇溶蛋白种类方面,6个品种的蛋白种类均较少.  相似文献   

4.
对水稻品种进行蛋白质亚基组成分析。摸索水稻蛋白亚基SDS-PAGE实验室检测技术及电泳图像数据处理技术,分析不同蛋白质体组成与米饭食味的关系。初步明确PB-Ⅰ蛋白体的醇溶蛋白亚基含量低,PB-Ⅱ蛋白质体谷蛋白亚基含量高的品种具有食味较好的倾向。筛选出了一份特异贮藏蛋白资源材料非洲品种IRAT144可作为高醇溶蛋白、低谷蛋白亚基的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改进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2种青海蚕豆品种2005-00和青海13号的清蛋白、球蛋白进行研究,并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得相应的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球蛋白含量比清蛋白含量高,是总蛋白含量的主要成分。用含有NaCl的球蛋白提取液Ι提取5次蛋白质后,清蛋白和球蛋白被同时提取出来;而用不含NaCl的清蛋白提取液Π提取4次蛋白质后,再用提取液Ι提取,可得到球蛋白组分,而且和清蛋白一样也有相同迁移位置的谱带存在。表明对球蛋白进行提取操作时,总有清蛋白相伴随;而对清蛋白进行提取分析时一般不会有球蛋白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摘要蚕豆结实鼓粒期间及成熟后的籽粒中清蛋白、谷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的含量及其变化情况对蚕豆育种栽培与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意义。在蚕豆结实过程中清蛋白含量由高至低再升高,最低为20%左右,最终达68%;而谷蛋白含量先低再高又下降,虽曾达50%,但最后只有12.6%。球蛋白含量由低渐高有所起伏,收获期仅11%。不溶性蛋白呈下降趋势,成熟籽粒中约7%。醇溶蛋白始终含量均不足1%,成熟时减少至0.23%。比较大豆与蚕豆蛋白质组分的情况可见,两者清蛋白含量均占蛋白质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醇溶蛋白含量最低,都在1%以下,而与清蛋白类似,其氨基酸组成平衡的谷蛋白与球蛋白,在蚕豆籽粒中相对含量都明显高于大豆。这对进一步开发蚕豆蛋白综合利用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土壤水分胁迫对不同花生种子蛋白质组成类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花生抗旱适应性机理,筛选抗旱和水分高效利用基因型品种,在人工控水条件下,对中度土壤水分胁迫下不同花生品种种子蛋白质组成、类型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生种子蛋白质中,清蛋白占绝对优势,占花生蛋白质总量的92%以上,最高达95%;球蛋白含量较低,仅占花生蛋白质总量的4%,谷蛋白含量最低,仅为3.43%,醇溶蛋白痕量;在4种组分中,品种之间球蛋白含量差异最大。干旱胁迫使花生籽仁中蛋白质组分平均含量略有提高,水溶性蛋白(清蛋白)含量的提高起决定作用。SDS-PAGE图谱显示花生种子蛋白质组分是由自身遗传特性决定的。土壤水分状况不影响同一品种(系)蛋白质组分的电泳图谱,但对条带深浅有影响,土壤水分胁迫处理下,清蛋白和球蛋白图谱条带颜色较深,说明其响应蛋白质组分含量增加,处理间清蛋白条带和29号品种球蛋白增加较为明显,对干旱反应强烈。  相似文献   

8.
绿豆萌发过程中蛋白组分及亚基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不同萌发时期绿豆分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蛋白质组分(分离蛋白、球蛋白和清蛋白)的亚基组成及含量变化,为绿豆蛋白的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等电点沉淀法提取绿豆分离蛋白,并根据Osborne分类法制备绿豆清蛋白、谷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比较分析萌发前后绿豆分离蛋白及各蛋白组分含量的变化,同时通过SDS-PAGE电泳进一步分析萌发前后蛋白亚基组成及数量的变化。【结果】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绿豆分离蛋白的含量呈现先增高后下降的趋势,萌发36 h时与未萌发的绿豆相比提高了9.4%。绿豆清蛋白含量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萌发84 h时含量最小,为20.47 mg·g-1。球蛋白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萌发48 h时其含量最大,且比未萌发时提高了3.47倍。萌发对绿豆醇溶蛋白的含量变化影响不大。绿豆谷蛋白含量在萌发12-36 h和48-72 h变化无明显差异,但相对于未萌发的绿豆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绿豆蛋白酶活性在萌发36 h后不断上升,变化相对较大,72 h时开始下降。SDS-PAGE电泳图及光密度扫描分析结果发现,绿豆分离蛋白主要由7条条带组成(Ⅰ-Ⅶ),萌发过程中各条带相对含量不断减少,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分子量在25-66 kD的条带含量逐渐降低,分子量在18-25 kD的亚基条带含量在萌发的前72 h有所增加,萌发至96 h时几乎只剩下Ⅳ条带。绿豆清蛋白主要由4条条带组成(Ⅰ-Ⅳ),分子量分别为61.56、48.99、29.88和20.42 kD,萌发过程中条带Ⅰ相对含量从0 h的18.4%降至60 h的16.4%,萌发72 h后条带Ⅰ消失;条带Ⅱ在萌发过程中始终存在,但是含量不断减少;条带Ⅲ和条带Ⅳ也在萌发过程中不断减少,萌发72 h后消失。同时,分子量为18-25 kD的亚基条带相对含量在24-60 h增加,萌发至72 h逐渐消失,几乎只剩下条带Ⅱ。绿豆球蛋白主要由5条条带组成(Ⅰ-Ⅴ),分子量分别为66、61、50、32和26 kD。萌发过程中亚基条带Ⅰ和Ⅱ都在萌发96 h时消失;而条带Ⅲ在萌发过程前期(0-60 h)相对含量逐渐增大,为34.4%-41.8%,萌发72 h后条带Ⅲ含量迅速下降,萌发至96 h时仅为10.8%;亚基条带Ⅳ和Ⅴ萌发至84 h后消失。分子量在18-25 kD的亚基条带在萌发24-60 h时有所增加,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出现降解甚至消失。【结论】适当萌发能提高蛋白的含量,促进大分子亚基发生水解,同时有利于小分子亚基或多肽生成,但萌发时间过长并不完全利于蛋白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蛋白亚基类型的小麦品种品质性状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57个供试材料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的基础上,测定了这些品种的理化特性和面团流变学特性,并将供试材料按不同的HMW-GS组成分类,对每种类型的品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按照Glu-D1位点亚基组成类型分析,品质状况为:5+10亚基10亚基2+12亚基2+10亚基2+11亚基11亚基;以Glu-D1位点和Glu-A1位点亚基组成相同而仅有Glu-B1亚基组成存在差异的小麦品种分析研究,表明Glu-B1位点等位基因对品质的贡献为:7+8亚基17+18亚基22亚基.  相似文献   

10.
对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品质性状的系统分析认为,籽粒的蛋白质品质主要由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特别是限制性氨基酸含量、蛋白质组分、蛋白质组分中的氨基酸构成和含量、面筋含量、沉淀值及谷蛋白高分子量亚基的数量等亚性状组成;当品种的蛋白质含量相同时,蛋白质组分也可以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清蛋白和球蛋白中限制性氨基酸含量较高,醇溶蛋白中含量较低;谷蛋白高分子亚基的数量和湿面筋含量对面包的烘烤体积影响较大,其次为沉淀值和贮藏性蛋白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山东省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育成推广的 6 0个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 ,并分析了亚基和面粉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所研究的小麦品种中 ,Glu -1位点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类型 ,共有 1 3种亚基类型和 2 2种亚基组成模式。各亚基出现频率不尽相同 ,A1位点上的 1亚基出现频率为 5 0 0 % ,B1位点上 7+ 8亚基出现频率为 4 8 3% ,D1位点上 2 + 1 2亚基出现频率为 6 5 0 %。亚基 1 ,2+ 1 2 ,7+ 8模式出现频率最高 ,同时出现了含有 2 + 1 0亚基的新的亚基组成模式。优质亚基 5 + 1 0仅在 80年代以后选育推广的小麦品种中存在 ,且 5 + 1 0亚基出现频率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品质评分均呈现上升趋势。亚基 7+ 9、1 3+ 1 6、5 + 1 0均对沉降值和谷蛋白大聚体 (GMP)含量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小麦新品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DS-PAGE电泳方法鉴定和分析了199个春小麦高代品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HMW-GS)组成与分布.结果表明,在Glu-A1、Glu-B1 和Glu-D1三个位点上共检测到10种不同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及21种亚基组合类型,优质亚基5+10占的比例较高(60.30;),但含2*、7+8、5+10,1、7+8、5+10和1、17+18、5+10等优质亚基组合的比例较低(16.58;) .按照Payne等人的评分方法进行了评分, 199个春小麦高代品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Glu-1评分在3~10,平均为7.38分.  相似文献   

13.
以4份7S、11S球蛋白不同亚基组成大豆种质为试材,采用小样本大豆加工方法制作豆腐,测定其豆腐产量、豆腐干重(DTW)、豆腐蛋白含量(PC)、豆腐硬度和豆浆蛋白率(RPA)等豆腐品质指标.并分析和鉴定其豆腐加工特性来明晰以上四种大豆种质在豆腐品质加工上的利用潜力.结果表明,大豆7S球蛋白亚基表现分别为:α'-亚基缺失,...  相似文献   

14.
宋宏新  刘娟  薛海燕 《西北农业学报》2018,27(11):1645-1650
探索文冠果种子蛋白质及其蛋白质组分的提取方法,采用凯氏定氮法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分析,为文冠果种子蛋白的高效提取与开发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文冠果种仁的蛋白质质量分数为26.29%,经脱脂后其脱脂粉中蛋白质量分数为62.04%。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得到文冠果种脱脂粉中球蛋白、清蛋白、谷蛋白及醇溶蛋白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6.38%、21.50%、2.49%和1.99%,并采用一次直接提取法可得到水溶蛋白、盐溶蛋白、醇溶蛋白与碱溶蛋白的提取率分别为34.63%、75.57%、7.26%和80.09%。采用碱溶酸沉法对脱脂后的文冠果种进行蛋白提取,蛋白质提取率达84.06%,得率为36.40%,可得到纯度为83.92%的蛋白粉。SDS-PAGE分析图谱表明文冠果种子蛋白的主要亚基分子质量分布在20~60ku,并计算得出4种蛋白组分的主要亚基分子质量,为文冠果蛋白组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产地芡实种仁中蛋白质与 淀粉组分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不同产地的芡实(Euryale ferox Salisb.)为试验材料,对其种仁中主要营养成分如蛋白质、淀粉组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芡实种仁蛋白质主要由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构成;不同产地芡实的总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但4种不同蛋白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3号芡实的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最高、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最低,1号芡实的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最高、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最低.SDS-PAGE图谱分析表明,4种不同产地的芡实均在45.0~66.2 kD处均含有一条明显的蛋白谱带,而3号芡实在20~45 kD范围内含3条明显蛋白谱带,表明3号芡实含有更多类型的蛋白组分或同工酶成分.此外,不同产地芡实种仁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比值差异显著,其中2号芡实的支链淀粉含量最高,3号芡实支链淀粉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6.
王燕  陈庆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678-18680
[目的]探讨甜荞、苦荞和大野荞的高分子量种子蛋白亚基。[方法]利用SDS-PAGE电泳法对18个不同地方居群的大野荞、3个甜荞和3个苦荞收集系的高分子量种子蛋白亚基进行研究。[结果]从这3个物种的24个收集系中,在高分子量区域(20-70 kDa)共发现12个不同的种子蛋白亚基谱带,种间差异大,种内差异小。3个物种在种子蛋白亚基分布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约30%的谱带相同。其中,甜荞发现有9个谱带,含1个独特谱带(SSP33.71);苦荞有8个谱带,含不同于甜荞的2个独特谱带(SSP39.15和SSP29.35);大野荞有7个谱带,不仅含有苦荞的独特谱带,而且其谱带分布与苦荞极为相似。[结论]该研究为荞麦品质遗传育种、种间系统关系、高品质种子蛋白亚基基因工程等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大肠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LT)的毒性丧失或减弱的同时仍保留其较强的免疫原性,通过PCR和重叠—延伸PCR扩增突变体LTK63/G192基因片段,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经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目的蛋白,在HPLC系统上纯化目的蛋白,经ADP-核酸转移酶试验及Patent-mouse毒性试验检测其酶活性与毒性,纯化的目的蛋白与鸡新城疫病毒弱毒疫苗联合一起经滴鼻免疫鸡。结果表明:制备的突变体LTK63/G192的基因片段经酶切和测序发现,所构建的表达载体pLTK63/G192阅读框架正确,且相应位点氨基酸获得了替换;经SDS-PAGE电泳检测,野生型LT及双突变体均表达出约33.0ku和13.0ku的两条蛋白带,与LTA、LTB亚基分子质量相吻合;经Western bolt检测,两个蛋白亚基均可与His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双突变蛋白的酶活性和毒性与野生型LT相比酶活性和毒性都有所降低;突变体LTK63/G192能辅助新城疫疫苗在血清和黏膜中产生较高抗新城疫病毒的IgG和IgA。说明LTK63/G192是一个良好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新疆自育的4个春小麦品种新春8号、新春9与、新春11号和新春14号的Waxy蛋白亚基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动态表达进行分析,研究扬花期后籽粒贮藏蛋白中Waxy蛋白亚基的动态累积规律,为小麦淀粉的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Waxy蛋白亚基特异分子标记,通过SDS-PAGE电泳进行Waxy蛋白亚基的检测.[结果]4个品种Waxy蛋白亚基的组成不尽相同,新春8号和新春11号Waxy蛋白3个亚基都存在,而新春9号和新春14号为Wx-B1亚基的缺失类型.新春8号亚基出现的时期较晚,花后20 d开始检测到;新春14号Wx-D1亚基的表达要晚于Wx-A1亚基;新春9号和11号亚基于花后15 d检测到,但在籽粒灌浆各时期表达强弱也不尽一致.[结论]Waxy蛋白亚基形成具有时间性,且各亚基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品种间也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