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以实际运行的北京市某大型养鸡场为例,介绍了该养鸡场沼气供暖技术和鸡舍节能技术。沼气供暖技术使养鸡场废弃物(粪便、废水)变废为宝,每年可节约57.2 t煤,按市价折合每年可节约约5.72万元;鸡舍使用节能灯后,整个鸡场每年可减少电费支出近60万元,既节约能源又治理污染、净化环境,具有很好的示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主要目的。大力发展高寒地区冬季蛋鸡生产力,尽量减少煤耗,达到既节省能源又降低了鸡蛋成本的要求。二、技术特点:把高床笼养蛋鸡舍沟底地面建在自然地面以下1.5米处,利用冬季地温效果减少鸡舍的无功失热量,以保持舍内热量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3.
<正>1新型鸡舍的构造1.1建筑材料。新型鸡舍的板材为双面镁纤复合板,厚度为10cm,中间夹层为聚苯泡沫,自重为15kg/m2,短期荷载极限值508kg/m2,聚苯泡沫容重为10kg/m3。  相似文献   

4.
<正>带鸡消毒能及时净化鸡舍内的空气,有效杀灭鸡舍内空气及生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消除鸡群暴发疾病的隐患,从而达到预防鸡病的目的。1全面净化鸡舍鸡舍实行全进全出,对多日龄共存的鸡场,应将某一鸡舍及其附近的鸡舍排空。鸡舍排空后,将食槽、饮水器、笼架等搬出鸡舍,在指定的地点集中清洗、干燥、消毒。用高压喷雾式水枪对清除杂物后的鸡舍地面、墙壁和天花板进行冲洗鸡舍。在鸡舍内安装食槽、饮水器等设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年探索和发展,封闭型植物工厂无论在材料、装置和技术都取得了快速进步,生产产量成数倍增长。在介绍发展封闭型植物工厂必要性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封闭型植物工厂的发展现状、设施分类、栽培形式选择、栽培技术选择,最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封闭型植物工厂外部设施及其栽培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养鸡规模的不断扩大,饲养密度的增加易引起鸡舍内产生大量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甲醛等有害气体,导致鸡结膜炎、角膜炎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甚至引起中毒。要加强鸡舍通风换气,保持适宜湿度,合理建造鸡舍,保持清洁干燥,搞好鸡舍周围绿化,控制鸡群密度,优化日粮结构等措施控制鸡舍内有害气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鸡舍内温度、风速和颗粒物浓度等环境参数的分布与鸡舍结构密切相关。为了改善鸡舍内环境,满足鸡体健康生长的舒适度要求,本文对密闭式鸡舍环境参数分布进行分析和优化。[方法]通过在密闭式鸡舍中设置立体结构的观测点进行实际数据采集,构建长度为22 m和50 m的2栋鸡舍物理模型,分析鸡舍内温度、风速、PM2.5和PM10等主要环境参数的分布;并对鸡舍中部参数模拟试验,得出了优化构造鸡舍结构的边界条件;最后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对实际监测数据的分析证明了物理模型和边界条件的有效性。[结果]长度50 m鸡舍与长度22 m鸡舍相比较,不能使x方向鸡笼中间位置达到有效降温,颗粒物运动更活跃,浓度更大;在不考虑自然风速和温度的情况下,进风口风速为5 m·s~(-1)时,长度结构不得超过41 m。[结论]CFD模拟密闭式鸡舍内环境参数可以有效地用于密闭式笼养鸡舍结构优化,为鸡舍结构的设计与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改善卫生条件,注意鸡舍通风冬季气候寒冷,要处理好鸡舍通风与保暖的关系,及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垫料,以降低鸡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和空气中尘埃的含量,保持鸡舍内空气清新、氧充足。加强饲养管理,确保营养平衡一是选用优质饲料,杜绝饲喂霉烂变质的饲料,特别是要保证VC、VE和各种微量元素的均衡。二是要正确使用添加剂、药物和消毒剂,防止慢性中毒损伤肝、  相似文献   

9.
在大中型规模的蛋鸡场成年鸡舍的容量都比较大,鸡舍的通风成为调节鸡舍内环境的关键环节。由于比传统的横向通风技术具有更多优势,在近年来,蛋鸡舍的纵向通风系统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鸡舍的通风设计之中。然而,纵向通风设计的应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进风口的面积、位置和分布的影响。结合国内大多数鸡舍设计和应用的现状,我们探索了新的设计方案,并在生产实践中对于改进鸡舍内的通风效果和提高鸡群生产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为鸡舍的设计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陈彩蓉  王晨  李俊  胡飞 《现代农业科技》2024,(4):182-184+198
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型封闭式鸡舍的特点以及鸡舍环境监测中存在的布线复杂、传输距离短、稳定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鸡舍环境参数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STM32单片机、温湿度传感器、CO2传感器、氨气传感器、NB-IoT模块等部件组成,采集的鸡舍环境参数数据通过NB-IoT模块上传至阿里云物联网平台,实现了鸡舍环境参数的远程监测。  相似文献   

11.
本系统是为适应目前国内畜禽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要求,针对海口市罗牛山高密度叠层笼养蛋鸡舍的具体情况而研制的,用以实现密闭式鸡舍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度的数据采集和控制,以及舍内各类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管理。介绍了8098单片机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思路和鸡舍环境控制的具体措施,生产实践表明该系统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传统环境控制方式无法实现蛋鸡舍远距离环境实时监测的问题,开发了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鸡舍网络环境监测系统。采用PIC单片机加网络控制芯片方式和实现了裁减的TCP/IP、HTTP等网络通信协议,使连接到嵌入式Web服务器上的设备具备了网络功能。以每栋鸡舍为单元,采用嵌入式Web服务器作为智能节点把鸡舍接入养殖场网络,鸡舍管理人员和位于异地的企业高层管理者均可使用养殖场内部联网的计算机,通过访问嵌入式Web服务器的IP地址实时监测鸡舍内温度、湿度、光照及有害气体浓度等环境信息,Internet上的用户通过授权同样可以对鸡舍进行实时监测。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鸡舍环境信息实时、远程监测的功能;同时,系统的应用降低了养殖场的生产和管理成本,提高了养殖场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供暖对规模化密闭式肉鸡舍环境参数及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3栋鸡舍为研究对象,每天8:00和20:00测定密闭式鸡舍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和氨气水平,每周测定肉仔鸡的体质量,并统计死淘率。结果显示,在规模化肉鸡养殖生产过程中采用单井最大取水量100 m~3/h、出水温度53℃的1 000 m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供暖,批出栏36万只肉鸡养殖场供暖最远端肉鸡舍内温度为27.07~34.98℃,相对湿度为56.38%~64.98%,氨气水平为0.50~11.45 mg/m~3,42日龄肉鸡出栏体质量较标准品种体质量低0.26%~3.30%,死淘率为4.34%~5.66%,表明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供暖在规模肉鸡养殖中可行。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发酵床养猪技术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发挥发酵床在养猪业中的作用,控制畜禽粪便所造成的污染,对发酵床养猪技术的起源、原理进行说明,研究了发酵床菌种选择、猪舍的设计、垫料的选择以及日常管理的关键点;对目前发酵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发酵床日常管理不规范是造成发酵床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对今后发酵床的发展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市某新建鸽场紧靠某蛋鸡场,鸽场于1997年7月25日购进一批60日龄美国王肉种鸽700只,8月1日全群暴发新城疫,8月5日接报诊治后,8月10日鸽群停止发病,疫情得到控制。全过程死亡率达27.3%。  相似文献   

16.
郁茵  吴鹏 《北京农业》2011,(Z1):71-73
禽白血病可通过水平和垂直2种方式传播感染鸡群,控制禽白血病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病原检测,淘汰阳性鸡,净化种群。在种群净化的多种检测方法中,ELISA方法以其具有敏感、简便、快捷、大面积检测的特点得到广泛地应用。自2007年春季至今,北京市密云县采用美国IDEXX公司的FlockChek禽白血病抗原检测试剂盒对18个乡镇养鸡场(户),包括1个祖代种鸡场、3个父母代种鸡场,进行了6次抽检,共抽检蛋清样品2069份。通过对本病在全县感染情况的检测,为禽白血病的种群净化,保障养禽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家禽养殖正在向精准养殖、自动化养殖、绿色养殖等方向逐步迈进。工厂化家禽养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协同研发和应用是促进家禽养殖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提升家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整体产量与经济效益,促进现代化家禽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围绕家禽养殖智能装备、智能算法和管控平台3个技术领域,分析了智能养殖舍、环境监测调控、智能饲喂、防疫、巡检以及无害化粪污处理等装备,家禽行为检测、盘点技术、体质量预估和健康状态评估算法,工厂化家禽养殖管控平台的最新研究应用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家禽养殖技术的薄弱环节与发展趋势,并对工厂化家禽养殖的发展和改进提出了建议,为我国现代家禽养殖业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研究用刨花箱的蒸发冷却来降低畜禽舍的气温。在相似理论的指导下,对影响刨花箱蒸发冷却的热效率和空气阻力的主要因素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整理出相应的经验公式。并以实验结果和经验公式为依据,提出设计畜禽舍用蒸发冷却降温的初步方案。实验研究表明,这种方法所需设备简单,经济性较好。在一定件条下,可广泛用于畜禽舍的降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微生物发酵床养禽基质垫料中病原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分析微生物发酵床技术对禽舍中病原菌的生物防控作用.[方法]参考国标检测环境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方法,以传统大棚养禽舍为对照,检测发酵床养鸡和发酵床养鸭舍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同时检测动物肠道中2种病原微生物的数量指标,从环境微生物和动物体内携带微生物方面分析发酵床养禽技术对病原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发酵床基质中2种病原微生物的数量明显低于普通饲养舍组,发酵床养殖环境中禽的肠道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也低于普通养殖环境中动物体内携带的病原菌数量.[结论]发酵床养殖环境可以显著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对控制禽类的细菌性传染病具有积极的生态安全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采用S、H、R、W四个品系鸡进行二元、三元杂交配套、其中S系为母系,H、R、W系为父系,设二元杂交组3个;三元杂交组6个;亲本对照组4个。试验鸡采用开放式鸡舍饲养,在中等营养水平下,试验结果为:二元杂交以W×S配套为好,产蛋量为237.64枚、蛋重54.78克;三元配套以H×(W×S)为好,产蛋量240枚、蛋重54.89克。杂种优势明显,蛋的品质优良,经济效益显著,杂交鸡适应性强,可在农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