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规范免疫接种操作 (1)禽场的免疫接种工作应指定专人负责,包括免疫程序的制订,疫苗的采购和储存,免疫接种工作人员的调配和安排等,根据免疫程序的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2.
邱进杰  涂志  张亮 《中国猪业》2019,14(8):82-85
在养猪生产中,部分中小猪场存在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选择不科学、疫苗滥用、免疫剂量不准确、接种操作不规范、疫苗瓶等废弃物处理不当等现象。本文对上述免疫接种过程中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选择针对性强的高效疫苗、执行规范的免疫接种操作以及落实良好的生物安全控制措施,来确保猪场的高效免疫。  相似文献   

3.
《饲料工业》2004,25(2):59-59
1忌盲目接种养猪场、专业户在给生猪免疫接种前,首先应对本地猪病流行的规律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到有的放矢。2忌注射过期疫苗选购疫苗时,应根据饲养生猪的数量和疫苗的免疫期限制定疫苗用量计划,并到正规的畜牧部门选购疫苗。不购瓶壁破裂、瓶签不清或记  相似文献   

4.
闫明 《养殖技术顾问》2013,(11):186-186
在实际免疫接种工作中,动物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效价能否达到国家规定要求标准,除了动物种类、个体因素、免疫剂量、免疫日龄、免疫次数等因素之外,动物疫苗从出厂、运输、储藏和使用过程中保管尤为重要。由于疫苗是一种特殊的药品,在运输、储存等方面都有严格的冷链要求,在运输过程中间有可能出现疫苗变化,导致失效,而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5.
<正>忌盲目接种。养猪场、专业户在给生猪免疫接种前,首先应对本地猪病流行的规律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到有的放矢。忌注射疫苗无计划。选购疫苗时,应根据饲养生猪的数量和疫苗的免疫期限制定疫苗用量计划,并到正规的部门选购疫苗。不购瓶壁破裂、瓶签不清或记载不详的疫苗,不购没有按要求保存和快到失效期的疫苗。忌过多或过少注射疫苗。疫苗注射过多往往引起疫苗反应,过少则抗原不足,达不到预防效果。疫苗使用前应充分摇动,使沉淀物混合均匀。细看瓶  相似文献   

6.
正一、影响动物免疫效果的因素1.免疫程序。免疫程序是针对相应动物群体制定的各种疫苗免疫的先后顺序和时间安排,其不仅规定了免疫接种的日龄还规定了免疫接种的疫苗种类、途径、剂量。科学的免疫程序是免疫接种成功的重要环节,科学的免疫程序应由执业  相似文献   

7.
免疫接种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以提高鸡群的存活率,从而提高生产性能。但在养鸡生产实际工作中,常有些鸡场虽然已进行过某一疫苗的接种,但仍不能防止该病的发生,甚至引起某些传染病的暴发,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为了合理用好疫苗,使其发挥最大保护作用,现将免疫接种应注意的问题作一总结。1注意疫苗的质量目前市售的疫苗常见有弱毒疫苗和油佐剂灭活苗,应根据免疫程序选用相应的疫苗。接种前要逐瓶认真检查疫苗的质量,若遇下列情况均应奔去不用。①没有标签或标签不清者;②疫苗瓶破裂或瓶塞松动者;③疫苗色泽和性状…  相似文献   

8.
(一)肉鸡球虫免疫失败的原因1.疫苗免疫接种方法不当。鸡球虫免疫对疫苗的使用方法要求较高,常见的免疫接种方法有滴口法、拌料法、饮水法等。如滴口过程中或拌料喷洒过程中不注意经常摇动滴管或喷雾器中的鸡球虫疫苗,鸡球虫疫苗不能保持均匀一致,从而影响免疫效果,甚至造成免疫失败。2.免疫程序不合理,首次免疫日龄不当。有些养鸡户由于免疫程序不合理,首次免疫日龄太  相似文献   

9.
动物园鹦鹉科鸟类H5 N1禽流感疫苗免疫后效果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动物园虽然严格按照国家强制要求对园内饲养的野生鸟类进行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但是对于接种后各种鸟类免疫效果的问题仍未有研究。本次研究主要目的为探究圈养鸟类免疫商品化禽流感疫苗后的免疫效果如何,以及各个物种对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是否相同。实验中选取动物园几种圈养小型鹦鹉科鸟类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禽流感H5N1亚型疫苗免疫接种后,利用血凝(HA)及血凝抑制(HI)实验监测禽流感抗体水平变化规律,评估免疫效果。从初步的实验结果发现,鹦鹉科鸟类仅接种一次商品化禽流感疫苗,其免疫应答水平普遍偏低,免疫效果不理想。根据实验结果,尝试性地以虎皮鹦鹉为实验对象,尝试调整免疫程序后再次进行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通过多次尝试找出较好的免疫程序,使得虎皮鹦鹉的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得到改善,为今后制定出适合其他种类野生鸟类的禽流感免疫程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免疫动物抗体监测技术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接种是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免疫接种是否获得成功,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以及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等多种因素。因此,确保免疫质量成为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免疫效果监测是检验免疫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有效的免疫效果监测,才能确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免疫时间,选择优质的疫苗,准确的免疫剂量,确保免疫质量。  相似文献   

11.
窦亚平 《兽医导刊》2014,(15):53-54
秋季是动物传染病的多发、高发季节,也是各类动物及其产品出售和调运的高峰季节,科学免疫是动物防疫成功的根本保证。动物防疫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免疫接种前的准备工作1.了解预防接种的目的、免疫程序、接种技术、注意事项以及反应观察的方法、出现反应的处理办法等。2.按免疫接种对象、种类准备好稀释液、接种器械、消毒器材与药品、畜禽标识、免疫档案等。3.要将注射器、针头、镊子、稀释疫苗用瓶、工作服等用具严格  相似文献   

12.
正1如何做好鸡的免疫接种(1)优质疫苗的选择:质量稳定,免疫应激小,效果要好。(2)疫苗选购、运输和保存:要从具有生物制品经营许可证的供应商处选购,有专用的贮藏设施,能保证正常的储存温度,夏季必须带冰运输。(3)合理制定免疫程序:应  相似文献   

13.
行业动态     
国内要闻农业部要求春季集中免疫3月15日前启动日前,农业部召开专门会议,部署当前禽流感防控工作,要求各地在3月15日前全面启动春季集中免疫工作。第一,全面开展春季集中免疫工作。根据《2007年春季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意见》和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各地要制定春季集中免疫工作方案,3月15日前全面启动春季集中免疫工作,力争在5月初完成。同时,各级兽医部门要指导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做好免疫记录,建立免疫档案。农业部已明确专人负责组织疫苗生产和调拨,加强疫苗质量监管,保证春防期间疫苗质量和供应。  相似文献   

14.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技术措施。本文从疫苗的选择和贮存、免疫操作方法、免疫程序的制定、免疫效价监测、紧急免疫接种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详尽介绍了肉鸡免疫接种的技术要点,指导肉鸡规模养殖场开展并重视免疫工作,防止免疫失败,为培养建立本场专业的免疫队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正在动物免疫工作中,疫苗的保存以及免疫注射尤为重要,直接影响着动物免疫接种的质量,对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做好这项工作。1疫苗保存所有的疫苗都应妥善存放并由专人负责管理,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条件保存,每天定时监控冰箱的温度,运输中避免阳光直射及温度波动。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深入调查,就养殖场免疫工作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有些养殖场未进行抗体检测和疫病监测,免疫程序制订不合理。免疫接种前使用了药物,饲养管理不良,免疫前不按要求进行健康检查,疫苗接种时畜禽处于应激状态,免疫操作不规范,对疫苗质量不查,消毒不严,疫苗保管不善,疫苗稀释不当,免疫剂量不准,接种途径不对,免疫后不观察,从而造成免疫失败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正>禽类疫病不仅给家禽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也会给公共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给家禽进行疫苗的免疫接种能激发禽机体特异性抵抗力,是防控禽类疫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其免疫效果的高低不仅与家禽的健康状况、疫苗质量、免疫程序有关,还与免疫接种操作技术密切相关。为确保家禽免疫效果,必须掌握免疫接种的操作要领。为了规范家禽免疫接种操作技术,提高其免疫效果,笔者从免疫的操作人员要求、免疫前准备、免疫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期有  相似文献   

18.
目前,猪病免疫用苗种类很多,免疫方法与用途各不相同,所以每个猪场免疫预防要根据疫病监测情况,疫病流行规律,结合当地的动物疫情和疫苗的性质与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符合本地实际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实施免疫接种,不要盲目地的使用疫苗,不要把疫苗接种看成是万能的. 1免疫注意事项 1.1疫苗接种过度,接种的次数频繁,超大剂量的长期使用疫苗接种,都有可能造成猪体产生免疫麻痹或免疫不全,疫苗相互之间产生干扰,而导致免疫失败. 1.2同时免疫接种时一定要注意检查疫苗的质量,观察瓶是否有破损,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有变质和状态变化,使用方法,注射剂量、注射部位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疫苗免疫接种是养猪生产中疫病控制的关键技术,选择高质量的疫苗、采用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正确使用疫苗、对疫苗免疫效果实施监测是做好免疫接种的关键环节,对养猪环境营造良好的消毒卫生条件是做好免疫接种的保障。目前,针对规模化猪场疫病种类多而复杂、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  相似文献   

20.
幼龄火鸡免疫接种新城疫(ND)疫苗后,产生的免疫保护力较弱,常需再次免疫接种。本文就二次免疫接种疫苗后的免疫应答进行探讨,以便深入了解ND免疫机理和为建立适宜的ND免疫程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