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96年 2月 ,吉林地区某鹿场发生了一起食盐中毒。该鹿场有梅花鹿 13 2只 ,马鹿 2 2只 ,发病马鹿 16只 ,死亡 4只 ,死亡率为 2 5 %。1 发病经过1996年 1月 2 4日 ,该鹿场从某饲料公司订制鹿饲料 10t ,配方为 :玉米 5 5 %、豆粕 3 5 %、麸皮 8%、食盐 1%、骨粉1%。 1月 2 5日开始饲喂 ,2月 2日有 4只马鹿死亡 ,另有 13只马鹿不同程度发病。2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病鹿表现口渴 ,喜饮水 ,兴奋不安 ,前冲或转圈 ,流涎 ,不采食 ,反刍停止 ,体温基本正常。剖检见胃肠粘膜重度充血和出血 ,瓣胃和真胃大面积出血 ;肝脏肿大、质地脆 ;肠系膜淋巴结…  相似文献   

2.
<正>尿素又称碳酰胺,是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同时作为非蛋白质含氮物添加于饲料或用于氨化饲料。如大量误食或饲料中添加过量都易造成尿素中毒,给饲养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2015年10月,县内一养鹿户电话求诊,经现场紧急诊治后1h后痊愈1只、死亡1只。畜主诉:求诊前半个小时,有马鹿2只,偷食做黄贮饲料的尿素水溶液多半桶,已有1只卧地不起。临床症状:病鹿精神萎靡不振、食水欲废绝;1只近250kg重  相似文献   

3.
<正>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009年5月青海省某鹿场兽医站工作人员向我室陆续送来4份死亡鹿病料,据该工作人员介绍,该鹿场现有梅花鹿、白唇鹿、青鹿等510只,此次发病共死亡鹿21只,均为成年梅花鹿。鹿群曾注射过羊四联苗、口蹄疫苗。病鹿死前体温为36.5℃,流泪且有眼屎,呼吸急促,有肚子疼痛的症状,发抖。一只鹿出现明显的血便现象,肛门松弛,另一只肛门有暗红色血迹。发病时曾用磺胺脒、青霉素、头孢类药物进行治疗,但均无疗效。  相似文献   

4.
溶血性大肠杆菌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鹿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特征为暗紫色稀便,或血便,死亡率较高,对养鹿业危害较大。宁安农场××单位饲养梅花鹿70只,1981至1982年死亡47只,死亡率为67%,送检病料经啥兽研检菌,ss培养,双糖铁培养,远腾琼脂培养,MR,VP动物试验等综合判定为溶血性大肠杆菌病,现将临床观察情况整理如下。一、临床症状从鹿群看,营养良好,精神正常,各系统均无异常改变,外观根本看不出有病态变化,一但外界条件发生变化,阴雨天,气温骤变,特别是炎热季节,采食含水量大的青绿饲料时,发病突然增多。发病时病鹿突然停食,排稀便,精神不振,缩脖,眼半睁半闭,有三例鹿一发现有病时,眼睛起一层兰朦,大部分病鹿呆立在畜舍的一角,有饮欲,喜欢喝脏水,啃土,但对人们有警惕性,随着病程的进展,病鹿鼻镜干燥,脉搏呼吸增速,出现  相似文献   

5.
梅花鹿大肠杆菌病,以胃肠道炎症为主要特征,多发干仔鹿和幼鹿,常引起仔鹿白痢.2007年4月五河县某梅花鹿养殖场饲养的梅花鹿先后出现急性死亡和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排稀湖状血便为特征的疾病,最终衰弱死亡.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化验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梅花鹿大肠杆菌病,具体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新冠状病毒引起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传染病.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病程长,对养鸡业危害较大.2009年4月,我市某鸡场饲养的4000只蛋鸡在51日龄时突然发生了该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症状 病鸡在发病初期表现为精神萎靡,垂翼闭目,食欲减少,饮欲增加,排黄白或绿色稀便,有轻微呼吸道症状.  相似文献   

7.
1999年 1 0月中旬 ,我市某养鹿场发生了一起急性传染病 ,该病发病急、病程短、突然死亡 ,其胃粘膜呈现大面积的出血性坏死性炎症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 ,实验室检验 ,诊断为马鹿快疫 ,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  1 998年初 ,该鹿场从东北引进马鹿 60只 ,其中母鹿 45只 ,公鹿 1 5只。至1 999年 1 0月 ,鹿场存栏马鹿 80只。其中 2 0只为自繁仔鹿。1 999年 5月、8月 ,该场鹿群突然两次发病 ,死亡 2只鹿。 1 0月又突然死亡 1只 ,死亡的 3只鹿均在 2岁以下。死亡前没有任何临诊症状。2 病理变化 真胃粘膜大面积弥漫性出血…  相似文献   

8.
商丘市某野生动物驯养场2000年因发生鹿巴氏杆菌病,导致9只梅花鹿死亡,其中成年公鹿5只,母鹿2只.根据发病季节,病鹿的临床症状,尸体剖检情况,以及病料涂片镜检结果,确诊为鹿巴氏杆菌病.鹿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或溶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最急性或急性传染病.以呈现急性败血症,出血情炎症或肺炎症状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放牧马鹿泰勒虫病在巴林左旗首次发病 ,引起鹿只的大批发病和死亡 ,经济损失严重 ,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  1 999年 7~ 8月 ,位于我旗西北部罕山脚下山林地区石棚沟鹿场的鹿大批发病 ,仔鹿1 1 2头 ,发病 86头 ,死亡 1 4头。大群母鹿 1 76头 ,发病 98头 ,死亡 3头 ,种公鹿 1 3头 ,发病 8头 ,死亡 1头。从发病情况来看 ,仔鹿和外地引进的纯种鹿发病及死亡率高于本地马鹿 ;由于诊断正确 ,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使该病得到了控制。2 临床特征 外观精神沉郁 ,垂头耷耳 ,食欲减退或不食 ,粪干尿少 ,鼻镜干。鹿是野生动物 ,人难以接近 ,为了全…  相似文献   

10.
梅花鹿大肠杆菌病,以胃肠道炎症为主要特征,多发于仔鹿和幼鹿,常引起仔鹿白痢。2007年4月,五河县某梅花鹿养殖场饲养的梅花鹿先后出现急性死亡和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排稀糊状血便为特征的疾病,最终衰竭死亡。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梅花鹿大肠杆  相似文献   

11.
<正>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007年11月10日,山东省定陶县一梅花鹿场有两只鹿发病,病鹿精神沉郁,食欲废绝,  相似文献   

12.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某鹿场存栏梅花鹿157只。2008年6月,有2只鹿突然死亡,均为年轻公鹿且营养良好。据饲养人员介绍,2只鹿生前都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精神萎顿现象,伴有轻微的神经症状。其中1只曾出现明显的血便现象,2只病死鹿膘情良好,尸僵完全,天然孔无出血现象,但肛门松弛,其中1只肛门有暗红色血迹。  相似文献   

13.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梅花鹿157只。08年6月,两只鹿突然死亡。死亡鹿为年轻公鹿,营养良好。据介绍,两只鹿生前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精神萎顿,伴有轻微的神经症状。一只出现明显的血便现象,两只死鹿膘情良好,尸僵完全,天然孔无出血现象,肛门松弛,一只肛门有暗红色血迹。2病理学变化剖解可见,肠系膜严重充血,腹膜出血,  相似文献   

14.
1发病情况2005年3月铁岭市某鹿场有6头体况良好的幼鹿突然发病,第2天就有1只发生死亡,在及时确诊并积极治疗下,再没有发生死亡并于1周后全部康复。本病经过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验,最终确诊为溶血性大肠杆菌病。2临床症状本次发病病例分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病例发病突然,发病后食欲废绝,排出糨糊样粪便,最后出现血便。慢性病例精神沉郁,鼻镜干燥,食欲减少或不食,口渴,先排出松软便,后排出稀便,有的还带有血便。3剖检变化将病死鹿进行剖检,见肝脏肿大,真胃黏膜有出血点,大肠和小肠均暗红、充血,肠内容物发红,直肠充血严重。根据临床经验及临床…  相似文献   

15.
2010年5月10日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养鹿户养鹿10头,4头发病,死亡1头,临床表现腹泻,粪便腥臭难闻,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确定是大肠杆菌病,诊疗过程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鹿户4头鹿突然发病,有1头严重的病鹿数日内死亡,病鹿临床表现腹泻,有的粪便带血,死前眼眶下陷,耳壳温度变低,四肢发凉,后肢肌肉震颤,卧地不起,最后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16.
日照市动物园于 2 0 0 0年 8月从东北购进马鹿1 2头 ,半月后 ,有 5头相继发病。经综合诊断 ,确诊为鹿坏死杆菌病。经治疗 ,3头公鹿死亡 ,2头母鹿治愈。发病情况此群马鹿来本地后 ,天气炎热 ,临时的马鹿场面积较小 ,没有树荫可避暑。发病时 ,鹿群表现为呼吸较快 ,气粗、喜卧地 ,饮水较多 ,因场地较硬 ,有的马鹿关节磨破。 3头年龄、体型不同的公马鹿和2头体形、年龄不同的母马鹿相继发病 ,经过及时诊治 ,2头母马鹿治愈 ,3头公马鹿死亡。临诊症状病马鹿主要表现精神不振 ,体温升高 ,心律加快 ,呼吸困难 ,不时咳嗽、流涕 ,四肢、关节 ,特别是蹄…  相似文献   

17.
1 发病情况嫩江农场一养殖户饲养黑凤乌鸡 (黑丝毛乌骨鸡 ) 30 0只 ,97日龄时 ,鸡群中出现精神萎靡、缩脖呆立、排白色水样稀便病鸡。发病鸡 170余只 ,死亡 5 8只 ,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病毒分离鉴定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病 (ID)。2 临床症状鸡群突然发病 ,死亡直线上升 ,3~ 5d为死亡高峰 ,1周后死亡明显减少。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乱 ,闭眼缩脖呆立 ,畏寒聚堆战栗 ,排白色牛奶样稀便或稍粘调的黄白色稀便 ,病鸡脱水衰竭而死 ,死后眼窝凹陷。3 剖检变化腿部外侧肌肉顺纤维条状出血 ,有的胸部肌肉也有出血点 ;肝肿大 ,腺胃…  相似文献   

18.
魏振宝 《动物保健》2014,(9X):112-112
2014年5月18日,滦南县某鹌鹑养殖户饲养的3000只45日龄鹌鹑,突然发病,5日内死亡300余只,笔者到现场进行了诊治。 1临床症状 发病鹌鹑精神萎靡、闭目垂头、畏寒扎堆、贫血消瘦、地上出现带血稀便,气味恶臭。部分鹌鹑泄殖腔外粘有红褐色粪便,病初食欲下降,继而废绝。  相似文献   

19.
羔羊梭菌性痢疾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主要特征。1发病情况2006年2月19日,我市某一养羊户饲养的17只新出生(2~13日龄)的奶山羊羔羊,先后有3只表现为精神不振,不想吃奶,低头拱背,不久出现腹泻等症状,便请兽医进行诊治。经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除1只身体较弱、抵抗力较差羔羊死亡外,其他羊均恢复健康。2临床症状病初,羔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停止哺乳。随后1~2d,病羔拉黄褐色稀糊状或水样粪便,恶臭;精神萎靡呆立,低头弓背,腹部下凹;1只病羔身体虚弱,四肢瘫软,卧地不起,呼吸急促,…  相似文献   

20.
2002年夏季我县北联镇某鹿场饲养的鹿发生了一种以败血症和肺炎为特征的传染病,经过我站技术人员的综合诊断,确诊为巴氏杆菌病,特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该鹿场共饲养53只鹿,2002年7月20日开始发病,7月26日来我站咨询时,已经发病12只,死亡4只,病鹿体温升高到41℃,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眼结膜充血、食欲废绝,反刍停止。初期粪便干燥,后期腹泻,严重时粪便带血,呼吸促迫。口鼻流泡沫液体或淡白色液体,常于1-2天内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