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产量损失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人工接种,造成不同病情小区及病丛,产量损失测定结果表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通过降低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而造成产量损失。病害引起的产量损失与病叶率及其严重度有关,经相关及回归分析发现,产量损失率与病叶率及其严重度乘积成线性相关关系,据此得产量损失模型y=5.0179+0.0831x.  相似文献   

2.
小麦条锈病产量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小麦自然生长条件下,研究了小麦条锈病病叶率、剑叶严重度与小麦产量损失及其防治指标.结果表明,小麦产量损失率(y)与条锈病病叶率分级值(x)的回归方程为y=2.36x,相关系数r为0.9873**;与严重度分级值(x)的回归方程为y=5.79x.相关系数r为0.9886".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指标是病叶率为2%或剑叶严重度为1%.  相似文献   

3.
我县四分之三的面积属丘陵山区,作物布局以稻麦两熟为主,中稻占水稻面积的80%以上。多年来,水稻病害造成的损失往往大于虫害,主要有白叶枯病和纹枯病,其次为云形病、叶鞘腐败病、穗颈稻瘟、稻叶尖枯病、稻曲病等。在近14年中,白叶枯病中等及中等以上流行年有8年,特别是1979~1982年连续4年全县每年损失稻谷100万斤左右。纹枯病对株型松散、叶片较宽的品种发病更重,近几年病穴率一般在60%以上。病情指数23.2~45.6。云形病1982年一般病叶率8~26.8%,个别重病田块达43.3%;1983年病叶率9.2~36.7%,个别重病田达70.1%。功能叶发病后,造成减产6.2~18.1%。叶鞘腐败病一般病株率10~30%,个别重病田44.6%,  相似文献   

4.
甘蔗赤斑病的严重度与产量损失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比较粤西10个甘蔗生产品种甘蔗赤斑病的发病程度与产量损失率。结果表明:甘蔗品种疃的发病程度和产量损失均有明显差异。增施氮肥后,甘蔗赤斑病严重度增加,但对产量的增加则因品种而异。在单株测定7个甘蔗生产品种的病害严重度与产量损失的关系中获知:用来衡量病害严重度的病级与产量损失之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从而建立了病级(x)与产量损失率(y)之间的回归方程:y=4.5029x-1.523  相似文献   

5.
种子消毒和秧苗期施药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本所研制的BC灭菌丹作为触杀性喷雾剂以及TC作为种子消毒剂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网室试验结果BC灭菌丹及TC在秧苗期防治细条病效果达到90%以上。在澄海市大田试验的结果,种子消毒及秧苗期施药可推迟病害始发期7天以上,病叶率及病指均比对照和大田施药的低;同时,可挽回产量损失10%左右,节省防治费用90%,是一种高效、省工、省药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怀集县历年普遍发生,带来较大产量损失,对水稻生产已构成威胁,2013年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流行,造成严重损失。通过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倒水镇莴笋霜霉病重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莴笋霜霉病是莴苣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普遍发生。近年来由于种植品种、栽培技术以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梧州市长洲区倒水镇莴笋霜霉病发生非常严重,对莴笋的产量和品质影响甚大。据2002年11月-2004年3月调查,莴笋霜霉病病田率高达100%,平均病株率为60.33~75.48%,病叶率高的100%,低的24.03~35.22%,平均50.58~63.84%,损失产量约20%。为了防止因发生莴笋霜霉病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稻曲病病原学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稻曲病的症状及其对水稻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和发生流行规律,提出了稻曲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2003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在靖江市暴发流行,发病面积达24.69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76.35%,病株率达0.2%~78.3%,平均12.55%,部分早播田及秧田未用药防治灰飞虱的田块发病较重,田间普遍出现死苗现象,严重田块甚至失收。为摸清现有栽培条件下,水稻条纹叶枯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程度,我们对本市大量种植的感病品种“9998-3”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产量损失进行了测定,病株率对有效穗、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以及病株率与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泸县常年种植水稻56万亩,蓄留再生稻45万亩,常年再生稻产量6.5万吨,占全县水稻总产量的17.57%。再生稻米米质优于中稻,可达优级米标准。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褐鞘病等对再生稻生产危害严重。水稻二化螟在再生稻上主要由二代和三代重叠为害,可同时造成枯心、枯孕穗、白穗、虫伤,严重时螟害率达30%,产量损失达20%-30%;  相似文献   

11.
稻曲病主要为害水稻穗部的单个谷粒,一般情况下稻曲病的田间病株率在5%-15%;单穗病粒在10粒以下,产量损失3%-5%,严重时田间病株率可达40%以上,单穗病粒数多达10-30粒,可造成产量损失8.7%-45.7%。多菌灵、井冈霉素,异稻瘟净等药剂对稻曲病的防效可达83.7%以上,最佳用药时期为水稻破口前3天。  相似文献   

12.
寒地水稻纹枯病产量损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93-1994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纹枯病对寒地水稻产量损失严重,平均单株产量损失率与平均病斑高率,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病斑长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比较粤西10个甘蔗生产品种甘蔗赤斑病的发病程度与产量损失率.结果表明:甘蔗品种间的发病程度和产量损失均有明显差异.增施氮肥后,甘蔗赤斑病严重度增加,但对产量的增加则因品种而异.在单株测定7个甘蔗生产品种的病害严重度与产量损失的关系中获知:用来衡量病害严重度的病级与产量损失之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从而建立了病级(x)与产量损失率(y)之间的回归方程:y=4.50C9x-1.5238.  相似文献   

14.
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 ,比较粤西 10个甘蔗生产品种甘蔗赤斑病的发病程度与产量损失率。结果表明 :甘蔗品种间的发病程度和产量损失均有明显差异。增施氮肥后 ,甘蔗赤斑病严重度增加 ,但对产量的影响则因品种而异。在单株测定 7个甘蔗生产品种的病害严重度与产量损失的关系中获知 :用来衡量病害严重度的病级与产量损失之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从而建立了病级 ( x)与产量损失率 ( y)之间的回归方程 :y=4 .4 86x- 1.4 12。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江苏省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上,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连年大范围暴发,已成为影响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最重要病害。从制种组合方面看,各制种组合都有发病,特优系列最为严重,所有田块全部发病,一般田块病穴率40%~60%,严重田块达90%以上,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或绝收;从制种区域方面看,里下河地区最重,其次是徐准地区,再其次是沿海地区:从造成的损失方面看,由于杂交水稻制种投入高,在相同发病率的情况下,杂交水稻制种的损失远大于常规水稻。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水稻主要病虫综合危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2010年在四川的纳溪区、盐亭县、金堂县3个不同的生态稻区,采取7个不同防控病虫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以及运用不同方法测算各处理水稻产量损失.结果表明:①从对纳溪区、盐亭县、金堂县小区和大田普查结果来看,不同生态区水稻病虫发生的种类及严重度是不同的.但是,水稻螟虫和纹枯病是常发的.稻瘟病、稻曲病和稻纵卷叶螟不是常发性的.②从完全不防治区的结果来看,常年水稻病虫发生造成的损失是很大的.仅对3个县损失测定来看,一般为117.6~157.0 kg,平均损失在135 kg左右;③农民习惯防治区的损失病虫发生为害也较重,其产量损失率在6.16%~11.34%,平均为8.12%;大田普查的结果为8.58%,这说明尽管农户也进行了防治,但是其防治技术水平还很不够.  相似文献   

17.
空心莲子草对移栽水稻的为害损失及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为明确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axeroides)的发生对移栽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采用人工接种空心莲子草进行不同密度对移栽水稻为害损失测定试验。2002年研究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发生密度和移栽水稻产量及每穗实粒数、有效穗数、粒重的最佳数学模型均为直线函数关系,方程分别为:Y=8288.6—327.3X,Y1=94.090—2.822X,Y2=17.153-0.148X,Y3=26.305-0.156X。试验安排密度范围内,空心莲子草的发生为害可对移栽水稻产量、每穗实粒数造成极显著损失,对有效穗数和粒重造成的损失不显著。经济阈值计算结果表明,用使它隆(fluroxypyr)进行防除,当空心莲子草在移栽稻田初始发生密度达0.69株/m^2以上时,即需用药防除。  相似文献   

18.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菌侵染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抗利富平水稻基腐病菌株Ech7,研究了病菌在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侵染和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基腐病菌可以在种子萌发阶段侵入,造成烂种和烂芽,而且病菌在水稻的不同生育期,均可侵入,其中以水稻生长的前期侵入更为重要,对产量的损失较大。研究还发现,水稻基腐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现象。  相似文献   

19.
辽西地区主栽品种核桃腐烂病发生、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业》2017,(9)
建昌县位于我国核桃栽植的最北限,近年来核桃腐烂病给我省核桃产量造成巨大损失,是我省核桃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本试验在2016年进行,对主栽品种核桃进行腐烂病发生、流行情况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核桃腐烂病发生的普遍率、严重度和病情指数与其物候期及生育期均呈显著相关性,其中,与生育期呈显著正相关。另外,当普遍率区间为20%~40%时,平均严重度为1%~30%时,核桃腐烂病发生的普遍率和严重度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随机分布趋势,即泊松分布趋势;当普遍率区间为50%~70%时,平均严重度为40%~50%时,核桃腐烂病发生的普遍率和严重度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二项式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20.
水稻病害的危害一直严重影响水稻的生产,如不进行有效地防治,会对水稻的产量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文主要对水稻病的发生特点、病状及防治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