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工厂化豆芽成为现代加工食品新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伴随着经济、社会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传统家庭作坊式的豆芽生产已被日产印60~100 t的程序化、机械化、自动化、可调控的现代工厂化生产方式所取代.论述了我国工厂化豆芽产业的发展现状、加工特点、卫生安全、生产规范与市场监管机制,探讨了我国豆芽工厂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趋势,以期提升中国芽菜形象,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新鲜有营养,还要卫生、安全、健康。工厂化生产无公害豆芽,正是适应了当代社会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安全、优质、健康的蔬菜,满足人们对美味佳肴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工厂化生产豆芽的优势,总结了无公害豆芽工厂化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改良阳畦豌豆芽生产效益可观赵秀玲(河北省邯郸市农业学校056001)目前各类芽菜生产发展较快。在一些大城市,产品销售量大,采用工厂化设施进行大规模生产,而在中小城市、县城、乡镇等,因产品销量小,一般利用日光温室进行生产。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使芽菜...  相似文献   

4.
李锡志  刘广东 《蔬菜》1998,(6):25-25
豆芽是我国人民喜食的传统蔬菜。我国传统生产豆芽多采用缸等容器生产黄色豆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绿色食品的兴起,我们在庭院生产绿色豆芽获得成功。庭院生产绿色黄豆芽,可在庭院内地面上、平房顶、阳台边、花盆内、木箱中进行,投资少、周期短、产量高、无污染、效...  相似文献   

5.
广东是我国蔬菜生产和消费大省,蔬菜种苗市场容量大,需求高,然而广东省蔬菜育苗方式相对落后,蔬菜种苗生产能力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蔬菜育苗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工厂化育苗可大幅度提升种苗生产效率,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广东省蔬菜工厂化育苗还处于初级阶段,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是必须正视的问题。以广东省良种引进服务公司三水苗场为例,介绍了蔬菜工厂化育苗的主要生产流程与技术要点、主要设施设备与应用状况,总结了广东省良种引进服务公司工厂化育苗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分析了现阶段广东省蔬菜工厂化育苗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广东省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推广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4个特点和优势,从食用菌工厂化发展进程,工厂化生产的品种、规模、技术水平,分析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现状。提出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发展思路及相关建议,包括项目系统风险的防范,科研系统的技术支撑,社会化分工与产品标准的建立,配套设备的开发,以及人才培养等。  相似文献   

7.
初探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途径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食用菌工厂化的发展情况,根据资源配置方式和机械化发展程度,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分为完全工厂化生产和部分工厂化生产两种模式,并对这两种模式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在我国不同地区采取不同工厂化生产模式的方法,试从整体上探讨适合我国食用菌工厂化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实践及问题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对国内外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研究和发展状况进行概述,重点介绍我国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探索实践与发展历程,对我国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中面临与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对我国杏鲍菇产业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以荷兰为代表的现代化大型连栋温室工厂化生产模式在国内迅速发展,北京郊区许多园区及企业已开展了蔬菜工厂化生产和商业化经营的探索,提升设施硬件条件及规模化程度、开展蔬菜工厂化生产集成技术研究、加强人才培养和提高园区组织化程度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香菇是我国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种类,在我国已有8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近年来,香菇生产工厂化发展迅猛,生产规模及年产量逐年递增。香菇工厂化生产模式主要为工厂化生产制棒养菌、大棚或农户出菇,生产流程主要包括制棒、灭菌、冷却接种、培养及出菇。该文主要介绍了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培养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豆芽是补充春、秋淡季供给的重要蔬菜种类。目前,重庆市豆芽月均产量1101 t,且以黄豆芽和绿豆芽生产为主,但因管理不够规范,80%的生产主体在生产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生长调节剂、消毒剂等,对豆芽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不良影响。通过在全市开展调查,摸清了重庆市豆芽生产的基本情况,指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药用价值,其产业有着巨大市场潜力以及发展空间,经济效益显著。相较于传统"手工作坊"种植栽培模式,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模式提升了食用菌品质及其附加值,能够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通过阐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相关概念及特点分析;然后分析构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性;最后,研究食品安全法控制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问题。构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安全监管体系,必须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强化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作用;加强事前监管作用,健全食用菌生产的监管制度和机制建设,提高监管方式创新能力;严格事中过程监管,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提升企业主诚信自律意识,督查企业做好食用菌生产安全工作,规范企业主体诚信自律;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保持高压严惩态势,提升事后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13.
番茄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瓜菜》2017,(4):40-42
工厂化育苗最早起源于美国,与传统育苗相比,工厂化育苗具有种苗质量好、省时省工、便于运输和机械化操作等优点,可明显提高生产效益。我国蔬菜工厂化育苗业刚刚进入商品化生产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因素,如种子选择、基质、温室设施、包装和运输等方面。目前,河南省还没有番茄工厂化育苗的相关地方标准。本项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育苗场所、育苗设备、种子、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成苗标准、包装和运输及生产档案等。本项技术规程的制定将有利于提升河南省番茄工厂化育苗生产标准化水平,提升番茄苗质量,稳定番茄种苗市场供需关系,促进河南省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工厂化食用菌发展优势、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考察浙江、江苏、福建等食用菌主产省份的工厂化生产发展状况,总结了工厂化食用菌在发展现代农业、均衡市场供应、建设农业标准化、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分析了工厂化食用菌快速发展后面临的市场竞争、土地电力供应、技术创新方面的制约因素。提出理性发展,着力提升竞争力;加强宣传,做大市场蛋糕;政策扶持,发展食用菌循环经济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蔬菜》2009,(4):42-42
今后,生产豆芽将有统一标准了。有关部门将对豆芽的生产加工工艺、原料处理、制发和采收等进行规范管理.制定(豆芽)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确保豆芽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6.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产业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一项高新技术,本文通过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特点和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大体发展趋势和方向,认为我国食用菌工厂化企业应注重人才与技术的创新、新品种的研发以及企业的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17.
豆芽无公害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芽是人们喜食的芽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目前,大部分豆芽还是小作坊式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生产者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或追求外观品质,在豆芽生产过程中随意过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防腐杀菌剂、漂白粉、高锰酸钾、化肥等。由于豆芽从制发到采收上市只需1~2周时间,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药剂无法在短时间内分解。为规范豆芽无公害生产技术,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通过收集调查杭州、宁波近年来豆芽生产和监督管理情况,分析测定了44个豆芽样品的安全质量指标,并针对浙江省豆芽商业性生产特点,对豆芽生产环境、生产设备、生产技术、生长投入品使用及采收等方面进行详细规范,形成豆芽无公害生产技术。本技术已通过了豆芽生产企业的生产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浙江省无公害豆芽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18.
简介我国香菇工厂化生产探索的背景和实践,结合菇类工厂化生产的内涵和特点,比较分析我国现有金针菇、蟹味菇等菇类的工厂化生产与香菇工厂化生产的成本差异和市场价格情况,得出当前香菇工厂化生产在我国还不具备可行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考察浙江、江苏、福建等食用菌主产省份的工厂化生产发展状况,总结了工厂化食用菌在发展现代农业、均衡市场供应、建设农业标准化、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分析了工厂化食用菌快速发展后面临的市场竞争、土地电力供应、技术创新方面的制约因素。提出理性发展,着力提升竞争力;加强宣传,做大市场蛋糕;政策扶持,发展食用菌循环经济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探索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管理新模式。方法:从企业管理角度总结我国食用菌产业工厂化生产发展的困境,分析困境的成因,探究突破困境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建立适应当下中国国情的中小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管理范式提供借鉴。结果:“工业化生产组织方式与现代企业管理能效缺失之间的矛盾”是制约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产业发展瓶颈的突破有赖于以重新定位企业价值、夯实企业发展基础、激发组织效能和引领消费创新为主要内容的领导者思维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