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营养液膜技术,是水培技术最先进的一种栽培方式,只用一层很浅(仅2—3毫米)循环流动的营养液来栽培作物。作物的根系上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下部分浸在浅层缓慢流动的营养液中,构成上述的根系,既能吸收营养液中的养分,也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称为营养液膜(NFT)栽培技术。 NFT(营养液膜)的设施构造很简单,生产者可自行购置资材,自己制作设施。设施结构如图1所示,其整个系统是由贮液槽、给水装置、给液装置及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下钾对甘薯幼苗光合特性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揭示干旱胁迫下钾对甘薯幼苗的抗旱机制,选取长势一致的甘薯幼苗放入1/4 Hoagland营养液培养,待第五片叶完全展开时,对幼苗进行高钾处理和干旱胁迫处理,研究高钾水平下干旱胁迫对甘薯幼苗光合特性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干旱胁迫条件下,高钾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根系活力,但对甘薯幼苗光合特性影响甚微。干旱胁迫条件下,正常供钾和高钾处理的甘薯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表观量子效率(AQY)和光饱和点最大同化速率(Amax)等显著下降,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和根系活力等显著上升,但干旱胁迫条件下高钾处理的Pn、Gs、AQY和Amax高于正常供钾处理,Tr,Rd和LCP等低于正常供钾处理。干旱胁迫下高钾处理的甘薯幼苗根系活力显著高于正常供钾处理,根系能够吸收更多的养分,减轻干旱胁迫对植株伤害。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山核桃幼苗矿质养分吸收对酸胁迫的响应机制,本研究以2年生山核桃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pH处理盆栽砂培试验,测定了不同营养液pH(4.5、5.0、5.5、6.0和6.5)环境下山核桃幼苗各组织的矿质养分含量。结果表明,矿质养分在山核桃植株各组织内含量存在一定差异,N、P、K、Ca、Mg、Mn、Zn主要集中于地上部分的叶片和茎中,在根系中的含量较少;而Fe、Cu则在根系中富集,地上部位组织含量较少。营养液pH值在弱酸性范围内(pH≥5.5),对山核桃苗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差异不大,当营养液酸度进一步下降(pH<5.5)时,最新成熟叶N、P、K含量显著降低,Ca含量显著增加,而老叶N、P、K含量明显增加,Ca含量明显降低。最新成熟叶Fe含量随着pH的下降呈现倒“N”型变化规律,在营养液pH值为5.0时达到最大值,根部Cu含量随营养液pH值降低呈增加趋势。Mg、Mn、Zn及茎中矿质元素含量与营养液pH无明显相关性。可见,酸胁迫水平与山核桃苗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密切相关,且影响了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转运,营养液pH值降低到一定范围(pH<5.5)时,山核桃苗最新成熟叶N、P、K的吸收积累受到抑制,导致新叶生长发育不良,并且Fe、Mn、Cu等不可再利用元素在根系大量积累无法向新叶运输,为山核桃养分精准化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3种不同栽培基质材料(智利水苔、树皮、椰子壳)的4种不同处理组合的理化性质及其对蝴蝶兰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单纯的树皮作为蝴蝶兰栽培基质,通气性较好但是保水保肥能力较弱,成熟根系条数多(4.11条)而叶片数少(1.26片),不能够满足蝴蝶兰养分供给;采用树皮作为基质的2个处理pH值偏低(4.8~5.4),容易造成缺钙、镁,导致叶绿素含量偏低(24.64~27.68 mg/g);采用椰子壳作为基质的2个处理pH值(6.8~6.9)比较适合蝴蝶兰中性偏酸的栽培基质要求,其中单纯采用椰子壳为基质的EC值(1.68)偏高,容易造成栽培基质的盐积化,影响根系的微环境,导致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减弱。综合分析,智利水苔与椰子壳各占50%的基质配比较适合蝴蝶兰栽培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比例泥土、砂、椰糠、草炭混合作为牛大力栽培基质,并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栽培基质条件下,基质的养分特征及其对牛大力根系生长和膨大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草炭+泥土(体积比2∶1)及草炭+椰糠+砂(体积比1∶2∶1)混合的基质p H值较适中,有机质含量与氮磷钾养分含量均较高,养分状况较理想,牛大力根系发达,但膨大块根较少;而泥土与砂混合基质各项指标均比较低,养分比较贫乏,牛大力根系发达,但块根膨大明显。在本研究条件下,基质养分不是根系膨大的关键因素,泥土含量高的基质可能因为较为理想的通气和热量条件而有利于块根的膨大。  相似文献   

6.
将农业秸秆(苋菜和番茄植株残体)沤制腐熟,对其进行浸提,获得秸秆浸提液,用泡沫塑料板进行白菜漂浮栽培,以1/4园试营养液漂浮栽培为对照,测定叶片色素、根系活力及茎叶和根系的鲜重、干重等生理指标,研究秸秆浸提液漂浮栽培对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营养液栽培相比,秸秆浸提液栽培白菜的产量有所下降,叶绿素含量也略微降低,但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显著高于对照,根系活力显著提高.经缓苗期后,植株茎叶/根系的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生长重心向根系偏移.定植第24天时,单株产量可达230g,说明此秸秆浸提液适宜白菜的栽培.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非洲菊现蕾期对养分浓度的要求,为基质栽培中养分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供试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品种"阳光海岸"幼苗种植在V(麦糠)∶V(玉米秸秆)∶V(牛粪)=3∶2∶1的混合基质中,50%以上植株现蕾后分别浇施0.5倍、1.0倍、1.5倍或2.0倍的营养液,分析营养液浓度对非洲菊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1.0倍及1.5倍营养液浓度处理的非洲菊叶片及根系的鲜质量和干质量均较大,1.5倍营养液处理的叶片数和侧根数最多;较高浓度营养液处理的非洲菊对N和P的吸收能力较强,而较低浓度营养液处理的非洲菊对K和微量元素Zn、Fe及Mn的吸收能力较强。【结论】1.5倍营养液处理更有利于现蕾期非洲菊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营养液温度作为水耕栽培营养液的重要特性与营养液水溶氧含量和植物根系生长状况密切相关,如何精准调控营养液温度是越夏水耕栽培蔬菜能够取得优质高产的关键.以生菜(Lactuca sativa var.crispa ‘Luosheng No.3’)为试材,研究了冷水机降温技术用于越夏水耕栽培营养液温度的调控效果,及其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冷水机降温技术可以将营养液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20±1)℃,对生菜生长和干物质累积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不会影响生菜的品质.总之,将该技术应用于越夏水耕栽培营养液温度调控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土壤栽培、基质栽培和管道营养液栽培种植3个菜用甘薯品种(莆薯53、广菜薯5号和福薯18),比较不同栽培方式对菜用甘薯茎尖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栽培方式下,供试的3个菜用甘薯品种均在管道营养液栽培条件下茎尖产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高,硝态氮含量最低。总体上,在屋顶农业中使用管道营养液栽培种植福薯18有利于提高茎尖产量并保证品质。  相似文献   

10.
对辣椒、番茄、烟草幼苗水培条件下营养液通气增氧时间和营养液配方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基本满足幼苗正常生长前提下,营养液每小时通气15分钟可满足水中溶氧值的需要;筛选出的MS改良营养液更能增加参试植物的生长量,该营养液加入1 mg/L吲哚丁酸(IBA)有助于辣椒根系的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番茄植株营养生长期干物质累积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获得适宜番茄营养生长的养分浓度,为基质栽培番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珍珠岩栽培番茄为试验材料,以山东农业大学番茄专用营养液配方标准浓度为1个剂量(S),分别浇施1/3S、2/3S、1S和4/3S4种浓度营养液,并测定植株的株高、茎粗、干物质量和养分(氮、磷、钾、钙、镁)吸收量。【结果】随着营养液浓度的增大,番茄植株的株高、茎粗、干物质量均呈逐渐增大趋势,而根冠比则逐渐减小;番茄各组织器官养分吸收量的总体变化趋势亦随营养液浓度提高而增大,而根系的钙、镁吸收量与总体趋势有所不同,均随营养液浓度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小,以1S最大;番茄氮、磷、钾、钙、镁的单株累积吸收量均随营养液浓度呈S型曲线变化,能很好地符合Logistic模型,且相关系数R2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氮、磷、钾、钙、镁的吸收比例为1∶(0.22~0.25)∶(0.80~0.87)∶(1.21~1.28)∶(0.31~0.34);养分利用率的总体变化趋势随营养液浓度升高而降低,1/3S最大,1S次之,4/3S最小。【结论】总体而言,1S和4/3S营养液浓度处理更有利于番茄植株营养生长期的干物质累积和养分吸收。  相似文献   

12.
在对循环营养液进行灭菌时,臭氧表现出较好的杀灭效果。为了探明臭氧在对营养液杀菌的同时是否会对植物根系产生伤害,试验以温室中基质栽培的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为研究对象,比较了3种不同浓度(0、2.0、4.0 mg/L)臭氧营养液浇灌对番茄幼苗期、开花期和结果期根系生理指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2 mg/L的臭氧营养液使番茄幼苗期根系SOD活性较对照下降,开花期CAT活性和结果期SOD活性较对照均上升,结果期根系MDA含量较对照显著升高;4 mg/L的臭氧营养液较2 mg/L处理的MDA含量显著降低,表明2 mg/L处理有助于番茄根系抵抗臭氧胁迫的伤害;4 mg/L处理会使结果期番茄根系膜脂过氧化系统遭到破坏,打破了番茄自身可以承受的调控范围。因此,4 mg/L的臭氧营养液对结果期番茄的生长产生了不利影响。试验条件下,营养液中的臭氧安全浓度在2~4 mg/L。  相似文献   

13.
营养液温度作为水耕栽培营养液的重要特性与营养液水溶氧含量和植物根系生长状况密切相关,如何精准调控营养液温度是越夏水耕栽培蔬菜能够取得优质高产的关键。以生菜(Lactuca sativa var.crispa‘Luosheng No.3’)为试材,研究了冷水机降温技术用于越夏水耕栽培营养液温度的调控效果,及其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冷水机降温技术可以将营养液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20±1)℃,对生菜生长和干物质累积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不会影响生菜的品质。总之,将该技术应用于越夏水耕栽培营养液温度调控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决超 《江苏农业科学》2022,50(3):116-120
为揭示甘薯轮作栽培对土壤生物学特性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机制.通过3年田间定位试验,利用磷脂脂肪酸等技术手段,设置甘薯—小麦→甘薯—小麦→甘薯轮作(甘→甘→甘)、甘薯—小麦→花生—小麦→甘薯轮作(甘→花→甘)、甘薯—小麦→玉米—小麦→甘薯轮作(甘→玉→甘)3个处理,研究甘薯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群...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选用氮敏感型甘薯品种济薯26(J26)和耐氮型品种徐薯32(X32)为材料,设置硝态氮浓度为0(N0)、7(N1)、14(N2)、28(N3)mmol/L共4个处理,采用Hoagland营养液水培法,研究不同硝态氮浓度对不同耐氮性甘薯品种根系生长和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1和N3处理相比,N2处理可保持两品种...  相似文献   

16.
静止水培下扎米莲的生长及养分吸收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基质栽培为对照,选用4个营养液配方进行扎米莲静止水培试验,结果表明:扎米莲静止水堵的各项生长指标相当于或优于基质栽培,试验期间营养液的pH值均下降,EC值均上升,而扎米莲的生长不受影响;配方4的总耗水量和N、P、K的吸收总量及养分效率最高,表明扎米莲适宜静止水培,其中配方4的效果最好,此外,不同时期扎米莲的生长速率及对水分、养分的吸收速率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30个不同甘薯种植区土壤样品,探索不同地区土壤特征差异及其对甘薯的影响.[方法]分析不同甘薯种植区土壤样品的养分(速效磷、速效钾、pH值、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及微结构特性(孔隙度、粒径).[结果]不同地区养分和土壤微观结构差别较大,如来自黑龙江肇源的土壤全氮(1.27 g/kg)、速效磷(64.23 mg/k...  相似文献   

18.
以七彩千年木为试材,采用水培法经过不同浓度萘乙酸(NAA)处理,进行清水、遮黑扦插等条件诱导水生根系试验,筛选诱导水生根系的最佳NAA浓度,再进行不同营养液(清水、1/4MS、Hoagland溶液、KC营养液、必绿水溶性肥料)的培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低浓度NAA短时间(1 d)处理可促进根系生长,NAA最佳诱导浓度为1 mg/L.在供试营养液中,Hoagland溶液对促进七彩千年木的生长发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不同营养液浓度处理下 Hymec膜栽培生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意大利耐抽薹生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倍数营养液浓度处理下[山崎生菜配方的3/4 (3/4s)、1(1s)、2(2s)、4(4s)和6(6s)单位]Hymec膜栽培生菜的情况。结果表明,当营养液浓度增加到6s时Hymec膜栽培生菜的生长才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高营养液浓度处理并未显著影响生菜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这种根系非直接接触营养液的栽培方式为利用海水等非传统水资源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在2个不同生长季,采用营养液定量栽培管理方法,研究限制供应营养液对菠菜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在相同硝酸盐浓度处理下,设定EC(对照,整个生育期始终保持设定N浓度为4.5 mmol/L)、WAN(从试验开始提供所有养分)和AWAN(每隔3 d供应营养液总量的1/7)等3个处理,对水培菠菜在2个生长季的生长、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季节EC处理下叶长、叶宽、地上部鲜质量等均明显大于其他处理,其中地上部鲜质量在4月达到了32.1 g/株,显著高于商品规格.2个生长季各处理下,硝态氮和各离子吸收效率整体表现为EC>AWAN>WAN,且相同定量管理法各营养元素离子吸收效率4月大于11月.但是,2个生长季EC和WAN处理显著提高了氮元素利用效率.说明在不更换营养液和节约肥料的情况下,营养液定量管理(WAN处理)更适合菠菜长季节水培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