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艺有名,有形,是茶道的基础,是茶事活动中物质与精神的中介,是表现茶道的外在形式。茶艺与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在我国有着长远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在20世纪七十年代茶艺概念被中国台湾地区的茶人们明确提出之后,茶艺在茶文化的带领下不断发展。而茶艺表演其主要就是将茶文化当中的精神和特征利用主观表演进行传递,通常情况下,一套完整的茶艺表演主要就是展现行茶的过程,以泡茶基本技法与茶叶冲泡技艺当做基础,结合人、茶叶、器具、肢体语言、音乐、背景和氛围等来为观看者提供美的感受。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和研究茶艺表演的演变历程和概念,来探索茶艺表演当中所具有的创新元素。  相似文献   

2.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茶文化的核心精神是茶德、茶道和茶艺。本文在介绍茶文化核心精神的基础上,对茶文化与音乐教育关系、音乐教育文化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基于茶文化精神下高校音乐教育文化价值取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赵大炎 《福建茶叶》2000,(Z1):30-31
茶 ,通过品饮 (所谓三分解渴 ,七分品 ) ,从疗疾健身、解渴提神的自然物质功能 ,走向社会精神功能 ,上升到哲学高度 ,人生处世所追求的高尚的思想境界。因此 ,便形成了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茶文化从广义来说 ,包含整个茶叶发展历史中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里主要从狭义茶文化精神方面来阐述。武夷山独树一帜的茶道、茶艺 ,是构成这一茶文化的基础。所谓茶道茶艺 ,是两个具有不同内涵的概念 ,既互相联系 ,但又不能等同。道中有艺 ,艺中有道 ,一是无形的 ,一是有形的。茶道通过茶艺而体现 ,没有茶艺的茶道 ,是空洞的理论 ;茶艺不以茶…  相似文献   

4.
档案工作要学习茶艺、茶道的业者心态、从业目的等宏观上的启示,同时学习茶艺的茶器、流程、服务的艺术性、创新性以及茶文化的基层建设经验、茶道与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等问题,同时把握好向茶艺、茶道学习的内容、途径和注意事项,从而促进档案工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历史的观点论述中国是茶文化的故乡和茶道的发祥地,论述了当前学术界茶道与茶艺命名之争,阐述闽台茶文化的渊源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季毅 《福建茶叶》2016,(6):126-127
在我国传统的茶文化中,"茶艺"的前身是"茶道"——一种以烹茶、煎茶、煮茶、品茶为主要内涵的茶文化仪式。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台湾学者在传统茶道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茶艺"的概念,成为新时代创新茶文化的一种新趋向,并且获得了中华文化圈的价值认同。茶艺指的是一种以生活化导向为发展方向的制茶之技、泡茶之术、品茶之能、享受茶和对茶审美的茶文化艺术。在茶艺文化的视野中,我国民乐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值得我们去仔细品味和审美。茶艺文化的核心是尚德中和,道德文章;茶艺文化的行为取向带有明确的生活幸福取向;茶艺文化的外显内涵则指向情感体验式的生活。茶艺文化中民乐艺术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这样几点:一是与茶艺文化并存于现实感强烈的生活形态中;音乐调式多属于"五声调式"及其变种;注重对受众的"通感"调动,讲究"情景交融";民乐艺术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等。  相似文献   

7.
茶道文化是茶文化的一部分,主要以修行得为内容,包括茶礼、环境以及修行等内容,茶道文化以茶艺为代表,通过茶艺展现出茶道文化的伦理、哲学,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获得精神的享受。在当代教学管理中借鉴茶道文化思维,能够有效推动教学管理的和谐发展以及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发扬。本文首先分析了茶道文化的思想内涵,然后对茶道文化与教学管理思维的关联进行了阐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吕美佳 《福建茶叶》2016,(8):340-341
"茶艺"顾名思义即品茶的艺术,品茶的艺术由于每个人的品茶时间长短以及个人感悟能力会有所不同,艺术我们无法妄加评论,但是品茶是一门艺术,品茶本身也存在着艺术形式。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是十分悠久的,早在三国时期茶叶就已经小规模盛行了,中国茶文化主要是以茶道和茶艺为主,而若要与日本茶道相比,中国的茶道似乎略显薄弱,所以本文就客观的来探究中日茶文化的不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蒲仕江 《福建茶叶》2016,(5):370-371
茶可视为中国独有的文化象征,有其自身的独创性和历史性。中国的茶文化与日本茶道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和渊源。换言之,日本的茶道其源头毋庸置疑源于中国,而众所周知,世界的茶文化要论其源头,也必然是源于中国,而中国的茶文化源于巴蜀。日本以其茶道享誉世界,而作为中国茶文化源头的四川与日本的茶道有何异同之处?本文就着重论述四川的茶艺礼仪与日本茶道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茶道和茶道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杰 《茶叶通讯》2001,(4):37-39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 ,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一词语 ,至今已使用 1 0 0 0多年。如同茶叶起源一样 ,茶道亦起源于中国 ,传播于世界 ,日本、韩国、荷兰、俄罗斯、英国等许多国家茶道均由中国茶道发展转化而来。然而 ,至今为止 ,茶道这一词在《词典》、《辞海》、《辞源》等工具书中均无解释 ,国内外茶学和茶文化专家们亦无统一认识。近几年来 ,“中国茶道”研讨的兴起 ,出现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 ,分析专家或文献观点 ,有两个核心问题尚未定论。其一 ,茶道是涵盖茶艺 ,还是区别于茶艺 ?!茶道是涵盖整个茶学 ,还是仅指饮茶的艺…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之美     
在中华民族丰富璀璨的传统文化中,茶文化是一枝奇葩,它不仅历史悠久、形式完美,而且渗透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茶艺作为茶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茶艺”这一词语源于我国的古茶道,早在唐代诗人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便第1次提出“茶道”一词。20世纪70年代,台湾首次提出“茶艺”一词,“茶艺”这一词语逐步被越来越多的茶人所熟悉和接受。  相似文献   

12.
茶文化蕴含的审美特性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两者具有较强的契合性,茶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表现为茶艺的实现形式与思政政治教育的形式不谋而合,茶道精神与与思政政治教育的内容相互一致,茶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现形式的统一。加强茶文化在思政政治教育的创新,要求利用茶道茶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用茶文化去引导学生的现代思想和行为,丰富学生道德品质,利用茶文化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杨冯圆 《福建茶叶》2016,(3):127-128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唐代茶学家陆羽所作《茶经》中曾记载:"茶道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表明自原始社会开始,我国人民就开始对于茶道的专研。唐宋时期,随着各种文化信仰的繁荣,包容万象同时又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茶道越来越兴盛。茶道讲求"心物合一",需要有茶艺工具、背景音乐等配合才能够展现耐人寻味的茶艺艺术。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都市人群生活压力大,重新开始在茶艺中寻求内心的宁静,由此茶艺作品呈现出古典与现代融合的特征。本文主要阐述背景音乐对茶艺作品的重要性,茶艺作品中的音乐创作需要遵循的规律和理念,以期能够为传统茶艺作品增添新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王小花 《福建茶叶》2022,(2):115-117
中国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包含了茶道、茶德、茶精神,以及茶画、茶艺等多种内容,茶文化的起源地是中国,始于神农时代,距今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了.将茶文化渗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不仅可以深化英语教学文化内涵,还可以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强化.本文通过阐述中茶文化与中学英语教学的关联性,结合教学实践来分析当前背景下英语...  相似文献   

15.
韩立民  杜鹃 《福建茶叶》2016,(8):365-366
本文从茶文化和茶俗的角度对赣南采茶歌舞的发展进行了梳理,从中寻觅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从茶叶到茶道,再到茶歌、茶舞等。其中,茶道和茶艺是赣南采茶歌舞发展的土壤和基础,赣南采茶歌舞对当地的茶文化与茶俗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传承和发展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全国政协副主席苏步青教授提出,弘扬茶文化也得从娃娃抓起,这具战略意义的号召,首先在上海得到响应。1992年,上海市茶叶学会和上海黄浦区青少年宫筹建了中国第一支少儿茶艺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培训了1万多名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少儿茶艺队多次在国际茶文化节及有关会议上进行汇报表演,并到杭州等地交流表演,已在国内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作为茶文化现象的新生事物,开展少儿茶艺活动,弘扬茶文化,不仅有现实意义,也具有历史意义。 一、继承和发展中华茶文化 茶文化源于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与当地的民族风情、宗教活动结合,形成了世界各国各具特色的茶风俗文化,例如,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日本茶道、韩国茶礼等都源于中国。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特的中华茶文化,内容广泛,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以及旅游出版等方面,形式丰富多彩,其中包括茶叶专著、茶诗茶词、茶歌茶舞、茶画、茶与婚礼、茶与佛教、茶艺、茶具、茶食等。中华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应得到继承和发扬。少儿茶艺是成人茶艺的延伸,既继承了茶文化的优秀部分,又充实了茶文化的内容。日本有中学生茶道,  相似文献   

17.
中华茶文化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改革开放后 ,大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茶文化蓬勃兴起。不少省市成立茶文化研究会、促进会 ,举办茶文化节、茶文化研讨会 ;诞生少儿茶艺并应邀出国表演 ;茶馆、茶坊、茶艺馆开始兴旺 ,茶艺表演盛行。日本茶道里千家青年代表团 2 0 0 1年 6月 2 8日第一百次访华 ,江泽民主席会见时说 ,世界各国的文化是相互交流的 ,茶道虽源于中国 ,但在日本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并成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纽带。2 0 0 1年 10月在上海举行的APEC年会有茶文化。年会结束馈赠给各成员领导人的专用礼品是一把传统工艺、西…  相似文献   

18.
潮州工夫茶称为中国茶艺的活化石,它在2008年被国家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X-216茶艺(潮州工夫茶)。文章对潮州工夫茶茶道表演冲泡程式进行分解,并对潮州工夫茶的冲泡动作要旨进行规范,初步形成"潮州工夫茶茶道表演冲泡程式"。成果旨在发扬潮州民俗文化,促进茶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数字文化博大精深。本文主要从与茶有关的茶艺、茶道、茶文学、茶民俗等方面来谈谈茶文化中的数字"三",旨让人们了解茶文化中的数字"三"这一有趣现象。  相似文献   

20.
我国茶文化通过独树一帜的茶文化礼仪、茶道、茶艺等等,受到世界的喜爱;而英美两国在茶文化方面也有着特色,并且与中国茶文化渊源颇深。因此,笔者认为对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比较势在必行。笔者将从中国与英美茶文化历史的回溯、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比较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