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猴头菇不同基质配方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8):1288-1290
通过对5种基质配方在猴头菇菌丝生长、子实体生物学性状及其产量方面的比较,筛选适宜猴头菇栽培的最佳基质配方,以期实现猴头菇的高效栽培。结果表明,配方5(棉籽壳14%,木屑70%,麦麸15%,石膏1%)菌丝生长较快,生物学性状优良,生物学效率为86.7%,是最佳的猴头菇基质配方,前3潮子实体平均产量最高,为433.5 g/袋,除了与配方4产量差异不显著外,与其他配方的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其次是配方4(棉籽壳14%,木屑60%,香菇菌渣10%,麦麸15%,石膏1%),生物学效率为84.4%,前3潮子实体平均产量为422.0 g/袋,与其他配方的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猴头菇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2.
香蕉茎叶栽培草菇实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香蕉茎叶为主要原料进行草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用香蕉茎叶制作草菇的原种、栽培种,菌丝生长良好,生长快;用香蕉茎叶为主料生产草菇,生物学效率比稻草要高,仅次于棉籽壳,说明香蕉茎叶可以作为栽培草菇的主要原料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平菇生产成本和利用农业废弃物梨木枝条,以梨木屑代替棉籽壳栽培平菇915筛选稳产、优质的平菇栽培料配方,探讨梨木屑代替棉籽壳栽培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配方4(梨木屑48%、棉籽壳30%、麸皮20%、蔗糖1%、石膏1%)与配方5(梨木屑38%、棉籽壳40%、麸皮20%、蔗糖1%、石膏1%)菌丝生长速度快、满袋时间短、菌丝生长特性优,且产量与全棉籽壳配方相比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为梨木屑的最适添加比例。  相似文献   

4.
香蕉茎叶栽培草菇实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种植香蕉面积约为120万亩 ,每2年更新1次 ,估计每亩有干茎叶、果穗轴500~750kg,120万亩总计有60~90万t茎叶。目前这些香蕉茎叶绝大多数搁置在香蕉地附近 ,既不能作肥料 ,又不能作燃料。为把这些资源作为食用菌的主料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笔者用香蕉茎叶为主要原料 ,进行制作原种、栽培种、栽培草菇的试验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1.1供试菌株草菇V99引自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所 ,经复壮后使用。1.2试验培养基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和栽培原料的配方均为 :①棉籽壳87 %、麦麸10%、石灰3% ,含水量65 %。②稻草87 %、麦麸10%、石灰3 % ,…  相似文献   

5.
油葵花盘培养料栽培杏鲍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在日光温室进行的以油葵花盘全部代替或部分代替棉籽壳栽培杏鲍菇的试验研究表明,以棉籽壳52.8%、油葵花盘35.2%、麸皮8.0%、磷酸二氢钾0.2%、石灰2.8%、石膏粉1.0%的配方投产比最高,为1 :4.8,纯收益为255.46元/100袋.说明在我国北方油葵主产区用油葵花盘可部分替代棉籽壳栽培杏鲍菇.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取花生壳作为替代棉籽壳的主栽培基质,以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新831为供试菌种,进行栽培试验。研究棉籽壳、花生壳不同比例混合培养料配方,对平菇菌丝生长、栽培产量及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花生壳替代部分棉籽壳栽培平菇是可行的,以棉籽壳58%、花生壳40%、石灰2%的配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银耳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采用试管与菌袋试验研究玉米芯部分替代棉籽壳(5%,10%,15%,20%,25%,30%,35%,40%及45%)作栽培料对银耳栽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工厂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15%玉米芯替代棉籽壳为最佳配方,试管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0.369cm/d,实验室袋栽产量最高,单袋干耳产量达33g。15%玉米芯替代棉籽壳的配方工厂化栽培单袋干耳产量达95.65g,较全棉籽壳栽培料(对照)产量提高7.46%,单袋利润提高0.48元。15%玉米芯替代棉籽壳配方用于银耳栽培既能保证企业生产效益,又能有效减轻银耳生产企业对棉籽壳原料的依赖。  相似文献   

8.
豆杆作代用料对杏鲍菇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不同梯度的豆杆粉代替部分木屑、棉籽壳,麸皮等常用食菌培养基栽培杏鲍菇,研究其对杏殖民姑生长发育及品种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豆杆粉的4种配方,其子实体重量,蛋白质含量及经济效益,均比对照增加,并加添加占配方总量30%的豆杆粉,同时代替常规配方中40.5%的木屑和棉籽壳效果最佳,能显著提高杏鲍菇产量,改善品质,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扩大平菇培养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试验用木刨花部分代替棉籽壳进行平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以木刨花作为基料栽培平菇是可行的。以木刨花38.5%、棉籽壳38.5%、传统杂木屑10%、麸皮10%、石膏粉1%、石灰2%的组成配方最好,平均袋产量达0.83 kg,生物学效率达83%,高于对照组8百分点,可以缓解由于棉籽壳价格上涨导致平菇栽培经济效益降低的困境,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以咖啡渣为主料开展平菇和杏鲍菇栽培试验,研究其不同配方对发菌过程及子实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种食用菌均能在以咖啡渣为主料的栽培基质上发菌,但满袋时间与常规棉籽壳基质相比延迟6 d以上;②平菇栽培最优配方为咖啡渣60%、麦麸5%、杂木屑33%、石灰1%、石膏1%,子实体产量为362 g·袋~(-1),生物学效率较棉籽壳配方提高12.8%,同时菇体总糖和粗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③杏鲍菇在咖啡渣各供试配方条件下的栽培效果相对较差,最高产量仅为252 g·袋~(-1),生物学效率较棉籽壳配方低8%。总体而言,以咖啡渣为主料栽培食用菌能减少原料成本,实现废物利用,但实际利用过程中应视食用菌种类、栽培方式确定咖啡渣添加比例。  相似文献   

11.
采用比率设计与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了猴头菌人工栽培中6种常用基质的用量及其交互作用与产量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各基质之间的最佳组合可以大幅度提高猴头菌的产量,得出了各种基质在生产中实用的比率范围及最佳栽培配方,即麸皮19.3%,玉米粉1.43%,黄豆饼粉2.86%,过磷酸钙2.86%,生石膏2.14%,棉子壳71.4%。其生物学效率可达180%。  相似文献   

12.
以草菇(大草32)为试材,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利用夏闲蔬菜温室,研究了不同配方培养料对草菇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Ⅲ栽培草菇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率均最高,分别达到了2 297.20元和721%.棉籽壳中加入一定量的麦秸,可以加快草菇菌丝的生长速度,提早草菇原基形成时间,提高棉籽壳利用率,增加草菇产量,从而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四种毒蘑菇菌株及其毒素对杨树烂皮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研究了鳞柄白鹅膏、毒蝇鹅膏菌、细鳞环柄菇及绒白乳菇4种毒蘑菇菌株及毒素对杨树烂皮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鳞柄白鹅膏和细鳞环柄菇对杨树烂皮病菌有一定的拮抗作用.鳞柄白鹅膏拮抗效果最好,在室内对峙培养试验中,杨树烂皮病菌菌株对鳞柄白鹅膏菌株的生长不但没有抑制作用,反而促进其生长,促生长效果在74 h达最高,而此时杨树烂皮病菌菌株被鳞柄白鹅膏菌株的抑制也达最高;绒白乳菇菌株对杨树烂皮病菌菌株的生长不但没有拮抗作用,反而促进其生长.4个毒蘑菇菌株的毒素粗提液对病原菌株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达100%,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93.36%~97.29%.   相似文献   

14.
丽江市大型真菌资源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丽江市是中国大型真菌资源最丰富、产菌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通过实地调查、收集、整理,鉴定出2亚门、4纲、44科、178属大型真菌,其中以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羊肚菌M orchellaspp.、松口蘑Tricholomaspp.、北风菌Lyophyllumspp.、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Bu ll.:Fr.)Pers、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Fr.、变绿红菇Russula virescens(Schaeff.)Fr.、鸡土从Ter-m itomycesspp.、金耳Trem ella aurantialbaBandon i et Zang.、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Fr.)S.F.G ray.等珍稀野生菌最为著名,经济价值最大。并对该区大型真菌中重要种类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提出了丽江市大型真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比较分析了以棉籽壳、木屑、玉米芯为主料栽培萘薪菇的产量、生物学效率。其结果表明:以棉籽壳为主料栽培的茶薪菇,生物学效率最高,最优生产配方为:棉籽壳52%,木屑26%,麸皮18%,石膏1.5%,磷肥2%,糖0.5%。  相似文献   

16.
瓜栗病原真菌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定了广州地区瓜栗「Pachira macrocarpa(Cham.et.Schlecht.)Walp.」上8种病原真菌,即大果拟茎点霉(Phomopsis macrocarpae P.G.Xi.Z.D.Jiang et P.K.Chi sp.nov.),榴莲拟茎点霉(Phomopsis durionis H.Syd)、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药用植物鸦胆子中分离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活性的内生细菌,为新型生物杀菌剂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匀浆法对鸦胆子内生细菌进行分离,通过离体和活体组织抑菌试验筛选活性菌株;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测定、16S rDNA序列分析和Biolog系统对筛选获得的高活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鸦胆子的根、叶、茎和果实部位分别分离得到43、19、15和8株内生细菌,其中分离自根部的YGB-11菌株对柑桔绿霉病菌、香蕉煤纹病菌等7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率均超过80.00%,表现出较好的抗菌特性,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分析和Biolog系统鉴定,确定YGB-11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结论】内生细菌YGB-11菌株具有抑菌谱广、抑菌活性较高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天达V901草菇菌丝在不同营养条件和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适宜草菇菌丝生长的碳源有葡萄糖、纤维素、可溶性淀粉、麦芽糖和蔗糖,但对草菇菌丝生长最有利的碳源是可溶性淀粉;适宜草菇菌丝生长的最佳氮源是蛋白胨;最佳碳氮比是10∶1;最佳可溶性淀粉浓度是5.0%;钾对草菇菌丝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草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7.5。  相似文献   

19.
以播娘蒿为受体,小麦和棉花为供体,采用人工培养箱种子发芽试验,研究小麦和棉花不同部位(根、茎和叶)的不同浓度水浸液对播娘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上下胚轴的生长量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皿中随着小麦和棉花各部位水浸液浓度的上升,各处理的播娘蒿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其中棉花茎和根水浸液处理对播娘蒿种子发芽率的抑制效应明显高于小麦茎和根,两种作物叶片的抑制效应没有差异(P >0.05).小麦和棉花根、茎、叶水浸液处理下,播娘蒿幼苗上下胚轴生长量和生物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两种作物各器官对播娘蒿幼苗生长量和生物量的抑制效应强弱顺序均为茎>根>叶.综合效应比较而言,小麦各器官中茎水浸液对播娘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综合效应大于50,值为67.541,而棉花根和茎水浸液对播娘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综合效应均大于50,值分别为60.579,82.891.小麦茎和棉花根、茎中均存在着播娘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抑制物,其中棉花的抑制效应明显高于小麦,对播娘蒿种子发芽抑制剂的研发具有一定价值,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小麦和棉花的轮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播娘蒿对小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高效利用木质素·半纤维素的草菇菌株初筛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筛选出可高效利用木质素、半纤维素的草菇菌株,以促进草菇生产。[方法]以V9、V11、V广、V展1、V展2、V信丰6个草菇菌株进行透明圈法测定,愈创木酚氧化显色观测,过氧化酶显色观测。[结果]6个菌株均能利用木质素、半纤维素,但其能力有差异。V展1、V信丰能高效利用木质素、半纤维素。[结论]从草菇品种中筛选了可高效利用木质素、半纤维素的菌株V展1和V信丰,对促进草菇生产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