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西南干热河谷地区酿酒葡萄化控破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2002年,在四川省攀枝花地区对霞多丽、佳美、梅尔诺和黑虎香4个葡萄品种休眠冬芽进行了化学药剂打破休眠的处理,并对萌芽率和提前萌发时间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CaCN2,H2CN2和H2CN2+Tween80均具有促进葡萄植株萌芽的作用;3个处理时期以01-10的处理效果最佳;最佳处理组合为10g/LH2CN2+Tween80;不同葡萄品种对化学处理的反应亦不相同,萌芽时间按提前天数依次为霞多丽、佳美、梅尔诺和黑虎香;萌芽率按提高程度依次为梅尔诺、佳美、霞多丽和黑虎香。  相似文献   

2.
以无核白葡萄一年生枝条为试材,研究ABT和CaCN2对葡萄插条萌芽生根及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ABT处理的葡萄硬枝插条生根早,生根率高,生根数多,不定根生长健壮;CaCN2处理的葡萄插穗萌芽早,萌芽率高,萌芽后枝条平均生长量大;ABT CaCN2处理的萌芽率和生根率介于二者之间,但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与ABT、CaCN2单独处理差异不显著。ABT和ABT CaCN2处理能促使插穗中淀粉向可溶性糖的转化,从而促进插穗生根。IAAO、PPO与葡萄扦插生根过程有密切关系,其变化因生根时期不同而不同。总的趋势是前期高活性的IAAO有利于降解体内高浓度的IAA,促进根的诱导;后期低活性的IAAO有利于保护IAA免受分解,促进根的生长。PPO在不定根形成时,活性迅速上升,从而促进生根。  相似文献   

3.
破眠剂对攀西地区酿酒葡萄萌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3~2004年和2004~2005年冬季,在四川省攀西地区对霞多丽、佳美、梅尔诺、玫瑰蜜4个葡萄品种的休眠冬芽进行了破眠剂处理,以提高第2年葡萄枝条萌芽率。结果表明,在冬季气温最低时(1月10日左右)处理,4个葡萄品种的萌芽率均有提高;1.0%H2CN2+1.0%吐温80处理萌芽率提高最大;不同葡萄品种对破眠剂处理的反应不同,梅尔诺、佳美处理后萌芽率提高最大,与霞多丽、玫瑰蜜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破眠剂处理对提高攀西地区酿酒葡萄结实性的作用,为提高西南干热地区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奠定基础。【方法】于2003-12~2004-01和2004-12~2005-01,在四川省攀西地区对霞多丽、佳美、梅鹿辄、玫瑰蜜4个酿酒葡萄品种休眠冬芽进行化学药剂抹芽处理。在翌年葡萄坐果期之后调查结果系数,分析比较破眠剂处理后的结果系数。【结果】01-10破眠剂处理提高葡萄结果系数的效果最好;对于CaCN2、H2CN2、(H2CN2+吐温80)3个化学药剂及其不同浓度处理,1.0%H2CN2+1.0%吐温80处理提高结实的效果最好;供试的4个葡萄品种中,破眠剂处理后仅有梅尔辄和佳美的结果系数提高明显,其中梅尔辄的结果系数提高幅度可达到30%以上,佳美结果系数的提高幅度可达7%。破眠剂处理对霞多丽结果系数的提高无明显效果,破眠剂处理会导致玫瑰蜜结果系数下降。【结论】01-10是攀西地区酿酒葡萄破眠剂处理提高结实性的最佳时期,1.0%H2CN2+1.0%吐温80是攀西地区酿酒葡萄破眠剂处理提高结实性的最佳药剂组合。  相似文献   

5.
红王子锦带扦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王子锦带为试验材料,研究NAA和IBA两种生长素的3种质量浓度(50、100、200 mg/L)处理在珍珠岩、蛭石、珍珠岩+草炭(体积比为1:1)3种基质中的扦插效果.研究结果,以珍珠岩作为扦插基质,其生根率最高达86%,单株生根数、最大根长及枝条萌芽数均较高;在生长素的不同质量浓度处理中,以NAA 50 mg/L和IBA 50 mg/L的扦插生根率较高,根系健壮,单株生根数、最大根长及枝条萌芽数较高.  相似文献   

6.
几种化学药剂和低温对百合鳞茎休眠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以亚洲百合普瑞头(Prato)为试材,对CEPA、GA3、(NH2)2CS和KNO3打破百合鳞茎休眠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无低温诱导条件下,除4.0%硫脲处理存在严重的药害现象外,其余药剂处理均能促进百合鳞茎的萌发并提高萌芽率,其中CEPA效果较好。当药剂处理结合14 d 5℃低温时,CEPA、GA3、0.5%硫脲、KNO3处理能缩短发芽日数,使花期提前7-14 d,并能增加花蕾数。当药剂处理结合28 d的低温时,120 mg/L CEPA、GA3、KNO3处理能促使花期提前3-12 d;硫脲处理效果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巨峰葡萄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赤霉素浓度对巨峰葡萄枝条冬芽进行处理,观测冬芽萌芽时间及萌芽率,测定葡萄冬芽可溶性糖含量在各处理中的变化。结果表明,50和100 mg/kg的赤霉素对提前打破葡萄休眠的作用比10和25 mg/kg赤霉素效果明显,50 mg/kg赤霉素处理萌芽率达50%以上,能预先打破葡萄的休眠,且在50 mg/kg赤霉素时,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采用两因素试验设计法,使用3种化学药剂对塑膜大棚栽培的4个欧亚种葡萄(Vitia vinifera L.)品种在深度休眠期进行了催芽试验.结果表明,石灰氯(CaCN2)和芽灵处理后,维多利亚、粉红亚都蜜、红高和香妃4个品种的果实提前1~4d成熟,GA3处理的品种延迟1~2 d成熟;各品种的萌芽率都有不同程度地降低,但与对照比较,差异不显著.处理后果实单粒重有所提高,有机酸含量有下降趋势,二者在品种、药剂两因素中皆存在极显著差异;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明显提高,品种间、药剂间、品种与药剂两因素互作间皆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石灰氮处理可使维多利亚、粉红亚都蜜、红高3个品种果实的成熟期提早3~4d,植株最终萌芽率下降轻微,果实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明显提高,是塑膜大棚栽培的欧亚种葡萄催芽破眠的安全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9.
葡萄在南方某些区域不能正常打破休眠,破眠剂(单氰胺)可以适时打破葡萄休眠,促进萌发且萌芽整齐,但目前生产中对此药剂缺乏规范、合理化的使用方法。为此,笔者于2016年以福州基地避雨设施栽培5a生的‘红亚历山大’葡萄为试验材料,采用单氰胺不同浓度涂抹其冬季修剪后的枝条芽眼,观察对物候期、萌芽、果枝率、果皮着色及果实内外在品质等的影响,为南方地区破眠剂的正确使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均对促进‘红亚历山大’内外在品质积累具有积极意义,以单氰胺30倍液处理效果最优,可使‘红亚历山大’葡萄果实成熟期较对照提早19d,萌芽整齐,萌芽率达到81.2%,果皮着色更早更均匀,果形更美观,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达到18.17%,总糖质量浓度0.178g/mL,维生素C质量浓度0.236mg/mL,固酸比值42.45,均极显著优于对照组,在提升果实内外观品质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优化优无核葡萄的扦插技术,为其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育苗指导,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国光生根粉对电热温床培养优无核葡萄插穗地下部分愈伤组织诱导率、生根率及其地上部分萌芽率、成活率和新梢生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插穗生长15d,清水对照的优无核葡萄插穗发芽率最高,达60%;国光生根粉质量浓度为2.5、3.7g/L时,发芽率次之,为35%。与清水对照相比,不同质量浓度的国光生根粉对葡萄插穗萌芽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国光生根粉质量浓度为3.7g/L时,插穗愈伤组织诱导率、生根率均最高,分别为100%、40%,比对照提高35、40个百分点。与清水对照相比,不同质量浓度的国光生根粉对葡萄插穗愈伤组织形成和生根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P<0.01)。插穗生长75d,国光生根粉质量浓度为3.7g/L时成活率达到最高,为95%,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插穗生长75d,各处理之间插穗新梢长度和新梢叶片数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国光生根粉3.7g/L处理对插穗萌芽抑制作用最小,而对插穗的生根以及成活的促进作用最大。因此,建议在优无核葡萄苗木生产中采用国光生根粉3.7g/L处理,以提高苗木成活率及苗木长势。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单氰胺对大樱桃萌芽和成熟期的影响,萌芽前,在平度、泰安两地的“红灯”樱桃树上喷洒单氰胺1.5%和2.5%溶液。平度保护地的施药时间为2003年12月24日,泰安保护地和露地的施药时间分别为2004年1月12日和2月10日。试验结果表明,单氰胺能有效促进大樱桃萌芽和开花。平度试验点:经单氰胺处理的樱桃萌芽、开花、成熟期分别比对照提前13d、8d、7d,单果重略小于对照。泰安试验点:经单氰胺处理的萌芽期比对照提前7d,但果实成熟期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因此,单氰胺在大樱桃上的作用效果与施药时期有关。  相似文献   

12.
施用氰氨化钙对土壤pH值·EC值及黄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氰氨化钙CaCN2预处理土壤,研究了施用CaCN2对盆栽黄瓜土壤pH值、EC值及对黄瓜生长以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CaCN2可以使土壤pH值上升,并且随着用量的增大pH值逐渐增大,但增长幅度逐渐减小;施用后对EC值的影响不大;施用10 g/盆CaCN2可以明显增加黄瓜叶绿素含量,增强根系活力,促进黄瓜生长,但施用30和60 g/盆则不同程度影响了黄瓜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肺炎链球菌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适合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技术,对蛋白样品提取、裂解、上样量、IEF和银染等关键步骤进行了优化,探索出一套有效的肺炎链球菌蛋白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即以裂解液[15 mmol/L Tris-HCl、7 mol/L尿素、2 mol/L硫脲、4%(m/v)CHAPS,使用前现加2%(v/v)IPG缓冲液、1%(m/v)二硫苏糖醇(DTT)和1%(m/v)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结合反复冻融和超声裂解菌体的方法来提取蛋白质样品,按80μg蛋白上样量,并结合适宜的双向电泳参数,可获得蛋白分辨率高、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  相似文献   

14.
羊栖菜对氮、磷的吸收速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羊栖菜对不同浓度N、P及其不同形态的N的吸收速率.结果表明:不同N、P浓度下,羊栖菜吸收N、P的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羊栖菜对N、P的吸收速率随各处理组N、P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并在N、P分别为50/μmol/L和5μmol/L时达到饱和吸收速率,其分别为1.369/μmol/(g·h)...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适合宁夏枸杞果实细胞壁蛋白提取方法,为后续进行宁夏枸杞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宁夏枸杞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六步洗脱法去除胞浆蛋白,然后通过定量和电泳比较氯化钙提取法、氯化锂提取法、氯化钙加氯化锂结合提取法和苯酚提取法对细胞壁蛋白的提取效果,通过双向电泳与液相色谱对所得细胞壁蛋白进行验证。【结果】六步洗脱法可较好地除去胞浆蛋白与其他干扰物质,4种方法对宁夏枸杞果实细胞壁蛋白的提取效果排序为:氯化钙提取法(272μg/g)>苯酚提取法(261μg/g)>氯化钙加氯化锂结合提取法(217μg/g)>氯化锂提取法(176μg/g)。裂解液I[7 mol/L尿素、2 mol/L硫脲、30 g/L 3-[3-(胆酰胺丙基)二甲氨基]丙磺酸内盐(CHAPS)、50 g/L二硫苏糖醇(DTT)]溶解蛋白质效果更优,蛋白质定量浓度更高、电泳条带更多、更清晰。氯化钙提取所得蛋白质样品双向电泳结果较好,蛋白质点数较多、清晰度和分辨率较高;通过液相色谱可看出氯化钙提取的细胞壁蛋白肽段种类多,且大部分相对丰度较高,并含有低丰度蛋白质。所测蛋白质分类中有细胞壁定位的蛋白质。【结论】氯化钙单独提取蛋白质样品的方法是宁夏枸杞果实细胞壁蛋白提取最优方法,所得蛋白质样品已达到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在植物中,胞外ATP(eATP)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及逆境响应等多种生命活动。这些植物细胞的生命活动与囊泡运输密切相关,然而,eATP是否对植物细胞的囊泡运输具有调控作用尚不清楚。本文利用能够标记囊泡运输的荧光染料FM1-43研究了eATP对胡杨细胞囊泡运输的影响。FM1-43染色结果显示,50 mol/L eATP对胡杨细胞胞吞作用不明显,而高浓度的eATP(200、400 mol/L)则会抑制其胞吞作用,其抑制作用与eATP浓度呈正相关。高浓度的eATP(200、400 mol/L)同样抑制胡杨细胞胞吐作用。而不同浓度的ADP(50、200、400 mol/L)处理则对胡杨细胞囊泡运输无明显影响。这说明高浓度eATP对胡杨细胞囊泡运输的抑制作用不是源于eATP的水解产物,而是来自于其本身的信号作用。药理学实验发现,ATP受体抑制剂PPADS(100 mol/L)能抑制高浓度eATP对胡杨细胞囊泡运输的限制作用,说明eATP是通过嘌呤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调控囊泡运输过程。但值得注意的是,嘌呤受体的另一种抑制剂suramin(100 mol/L)却对eATP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因为suramin处理胡杨细胞后eATP(200 mol/L)仍能抑制囊泡运输。这说明在胡杨细胞中某一类与P2X同源的受体介导了高浓度eATP对囊泡运输的抑制作用。综上,eATP作为信号分子可调控胡杨细胞的囊泡运输,并且高浓度eATP对胡杨细胞的囊泡运输具有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适于双向电泳分析的番茄叶片总蛋白提取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三氯乙酸(TCA)、酚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3种提取方法在所获番茄叶片总蛋白产量及其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辨率等方面的区别,并对3种蛋白溶解液以及超声处理在蛋白质溶解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TCA提取法最佳,该方法提取番茄叶片总蛋白的得率最高、所获蛋白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形成条带数目最多,最清晰;酚法次之;SDS法最差。由离液剂和去污剂组成的蛋白溶解液复溶蛋白沉淀所获蛋白产量显著高于Tris-NaCl溶解液。还原剂和两性电解质以及超声处理显著增进蛋白质的溶解,提高蛋白产量。采用TCA提取法获得蛋白沉淀,再以溶解液Ⅱ(7 mol/L尿素,2 mol/L硫尿,2%CHAPS,2%SB3-10,65 mmol/L DTT,0.2%两性电解质)溶解,结合超声助溶的方法体系可以获得高得率和高电泳分辨率的番茄叶片总蛋白样品,该方法适用于双向电泳分析等下游操作。  相似文献   

18.
邓真丽  胡巧开  王翦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2):2556-2559
对制备板栗壳活性炭及其吸附处理Cr6+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板栗壳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500℃,活化时间100 min,ZnCl2浓度300 g/L,板栗壳与ZnCl2溶液的料液比1∶3(m/V,g∶mL);吸附处理Cr6+的最佳条件为含Cr6+的废水pH 2~3,在常温下,用3.2 mg/mL活性炭吸附处理含20 mg/L Cr6+的模拟废水,以130 r/min振荡60 min,在此条件下对Cr6+的去除率可达98%以上,处理后Cr6+残余浓度低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 mol/L HCl对板栗壳活性炭的再生效果优于1 mol/L NaCl,且再生后的板栗壳活性炭对Cr6+仍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多胺和乙烯对莴苣种子根侧根原基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丽君  王鑫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722-11724
[目的]研究多胺和乙烯对莴苣种子根侧根原基发生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Spm、Spd、Put、ACC、Ag+和Co2+配合IBA处理莴苣种子根,经Schiff法染色后观察侧根原基,以探讨外源多胺和乙烯对植物侧根发生的影响。[结果]100.0、1000.0μmol/L的腐胺(Put)和0.1μmol/L的亚精胺(Spd)对IBA诱导的侧根原基的发生有一定的叠加效应;但0.01~10.0μmol/L的精胺(Spm)均抑制IBA诱导的侧根原基的发生;ACC本身对侧根原基的发生没有作用,但ACC(1.0μmol/L)配合IBA(5.0μmol/L)处理后,可增强IBA对侧根原基的诱导作用。乙烯合成的抑制剂CoCl2(0.025~0.4μmol/L)和生理作用的抑制剂AgNO3(0.02~0.4μmol/L)均可减弱IBA诱导的侧根原基的发生。[结论]多胺和乙烯对IBA诱导的莴苣种子根的侧根原基发生具有协同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鲢鱼背部白肌中的组织蛋白酶B2,进行了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的鉴定。目的酶经粗提后,再通过酸处理、硫酸铵分级沉淀、超滤、DEAE-Sephacel、Sephacryl S-100、SP-Sepharose F.F.、Blue-sepharose 6 F.F.、Con A-Sepha-rose等步骤纯化,纯化倍数达到396.5倍。经SDS-PAGE分析,该酶呈现了分子量约为25和20KDa的2条带。组织蛋白酶B2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30~35℃和pH5.5。巯基还原剂DTT、L-Cys、β-Me均显著地激活了该酶的活性。50μmol/L的E-64能够完全抑制其活性。Cl-浓度为100μmol/L以内时,对组织蛋白酶B2起到激活作用,200μmol/L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25 mmol/L的P2O74-,即可有效抑制该酶的活性。该纯化酶能够水解Z-Arg-Arg-MCA、Z-Phe-Arg-MCA,但是不能够水解L-Arg-MCA。组织蛋白酶B2水解Z-Arg-Arg-MCA、Z-Phe-Arg-MCA的Km值分别为7.15及226μmol/L,表明Z-Arg-Arg-MCA是该酶的最适底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