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针对某型号数控车床开展了主轴箱温升以及热变形的测试分析,通过对主轴箱温升及主轴热变形的测试分析获得该产品主轴箱的热平衡温度、热平衡时间以及主轴的热漂移最大值。测试结论使设计人员对该数控车床主轴箱热特性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为结构改进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以高速直线电机驱动进给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直线进给轴热误差的主要来源。搭建进给轴热变形测试系统,采用温度传感器与激光干涉仪测量进给轴温升及热变形,根据测量结果讨论直接进给轴温度变化情况,探讨进给轴热变形规律,分析影响轴向热误差的因素。结果表明:直线电机初级线圈电流热损耗是最主要的热源。为直线进给轴优化设计提供实验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某型号卧式加工中心开展温升及热变形的测试与分析,通过综合的测试分析获得主轴箱热平衡温度、热平衡时间以及主轴在XYZ三方向的热漂移最大值,所获得的测试结论可以为提升该卧式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提供数据支撑及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直线电机初级线圈发热引起的温升容易导致进给机构产生热变形,且进给驱动在全行程内呈现不同特性等情况,对直线电机全行程直接进给轴的热变形建模,探索建立直接进给轴的热变形有限元模型,分析直接进给轴全行程上的热变形规律,采用热变形有限元模型和支持向量回归机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直接进给轴以温度和位置为变量的全行程热变形预测模型,能较准确预测进给轴滑台在全行程上的热变形。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大功率气体发动机喷气电磁阀驱动要求,基于MC33816研发了一套电磁阀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了microcomputer(MCU)最小系统电路、喷气驱动电路,并编写了相应的驱动程序。系统采用三阶式电流驱动,通过ASA-33816-STD仿真及电磁阀开闭测试,获得了一组最优参数,1阶段驱动电流为20.3 A,2阶段驱动电流为13 A,保持电流为5 A;通过最小激励测试,确定了电磁阀完全开启耗时为1.2 ms;通过耐久温升测试,验证了系统工作的稳定性,且系统工作最高温度仅47℃。实验证明,该驱动模块能够很好地满足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以直线电机直接进给轴为研究对象,预测了直接进给轴的热变形。搭建直接进给轴温度测量系统,采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了直接进给轴的测点温度。为了精确分析由于温度产生的热变形,给出了ANSYS有限元模型中热行为参数的确定方法,建立了直接进给轴热变形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结合有限元模型探究直接进给轴热变形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后续直线电机综合热补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缓进给磨削的特点,由于在缓进给磨削的机构上磨削动力增大,工件和砂轮接触弧的长度要比一般切入磨削长,不能确保送往磨削区的磨削液充分进给,因而引起温升。为了抑制磨削中的温升,采取了改善磨削区磨削液供给状况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牧草干燥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不同工作模式的温升、恒温制热试验及带载试验,分析了温升速率、单位温升能耗、COP及除湿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制热模式与太阳能单独制热相比,单位温升耗电量降低了86.2%,温升速率提高了99~112倍。联合制热模式与热泵单独制热试验相比,在温升过程中温升速率降低了7.7%~17.6%,单位温升耗电量降低8.0%;在恒温制热过程中,前者COP比后者提高了6.5%~11.1%,耗电量降低了5.8%~10.7%;在升温制热过程中前者COP比后者提高了6.0%~10.4%,耗电量降低了6.6%~11.1%。联合干燥模式比热泵单独干燥模式的SMER值高19.8%~36.2%。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履带车辆随车扭矩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方案设计和试验结果。通过选择适宜的扭矩传感器,设计相应的安装结构和数据采集系统,研制出较为完善的随车扭矩测试系统。随车测试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方案合理、可行,所获得的数据对于分析车辆起步及换挡过程的平稳性、完善自动换挡控制软件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力、位移传感器和16位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测试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构建农业物料力学测试平台,实现农业物料进行力学特性动态测试,获得农业物料在受载时的力学变形过程。  相似文献   

11.
探针法测量农副产品导热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探针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测量过程中试样温升小,测试时间短,适合于 类高含水量物体的测量。介绍了探针法的原理,方法及的制作技术,并讨论了测试数据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首先在综合考虑影响液压转向系统温升各个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温升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并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液压系统的理论温升函数及温升速率函数关系;其次根据函数关系,结合实际液压系统,绘制了某转向液压系统的温升及温升速率曲线图;最后根据综合分析,分别找出了影响油液转向系统高温、液压转向系统本身温升极限值及温升速率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改善温升和温升速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数控机床进给机构智能设计优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制造业智能化对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需求问题,构造了一种数控机床进给机构智能设计优化系统。该系统由需求分析模块、常规设计模块、智能优化模块以及设计资源中心所组成,在数控机床进给机构设计过程中能实现知识集成、数据交换与模型共享。该系统面向数控机床进给机构动静态性能要求,分别进行参数化建模、有限元仿真和热-力耦合分析,为进给机构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该系统在数控机床进给机构常规设计的基础上,采用灵敏度分析法、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对进给机构进行结构多目标优化,从而提高系统的智能设计水平。采用所构造的系统对一种精密龙门数控机床的Y轴进给机构进行智能设计优化,优化后进给机构的动静态性能得到提高,对比进给机构的优化结果与实验值,结果表明该智能设计优化系统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理论动力学模型并对其响应传函特性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数字化模块仿真的滚珠丝杠进给驱动系统集成模型,提出了基于扩缩式控制优化模型的滚珠丝杠进给驱动动态性能优化方法,构建面向综合指标评价的可扩缩式动态性能指标评价函数,根据动态性能优化要求实时建立动态性能综合评价指标函数,通过运动路径规划定义,借助遗传优化算法,实现面向可扩缩式综合指标评价的滚珠丝杠进给驱动系统动态性能优化。通过实验测试与实例分析,验证了前述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理论动力学建模、基于数字化模块仿真的滚珠丝杠进给驱动系统集成模型、基于扩缩式控制优化模型的滚珠丝杠进给驱动动态性能优化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滚珠丝杠是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或将直线运动转化为回转运动的理想的产品。滚珠丝杠副作为机床的主要进给功能部件,加工、安装及调整将直接影响到机床的性能指标。只有正确选用和合理安装滚珠丝杠,才能确保机床在合理的温升范围内保持较高进给精度。  相似文献   

16.
水管冷却是混凝土坝施工中普遍采用的温控措施,目前实用的计算方法是等效热传导方程,方程中的等效绝热温升通常是由积分变换法获得的近似解析解。寻求了一种用ANSYS有限元软件确定等效绝热温升的新途径,可以很好地模拟金属或非金属冷却水管和混凝土体系的三维热传导、热对流关系,通过有限元瞬态热分析和单元体积加权平均的方法获得了等效绝热温升。  相似文献   

17.
滚珠丝杠是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或将直线运动转化为回转运动的理想的产品。滚珠丝杠副作为机床的主要进给功能部件,加工、安装及调整将直接影响到机床的性能指标。只有正确选用和合理安装滚珠丝杠,才能确保机床在合理的温升范围内保持较高进给精度。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摩擦热、摩擦副材料和冷却条件三个因素对干式离合器温升的影响。得出:滑摩产生的摩擦热是直接影响干式离合器温升的重要因素;而摩擦副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对温升也有影响,材料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容越大离合器温升越小;冷却条件是从对流换热系数方面体现的,对流换热系数增大对温升的影响明显。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了降低干式离合器温升。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汽车、国防、航空、航天等工业技术高速发展,各种高性能合金材料的大量应用,对数控机床加工的高速化、高精度化要求越来越高。滚珠丝杠副作为数控机床的主要进给功能部件,安装及调整将直接影响到数控机床的性能指标。只有正确选用和合理安装滚珠丝杠副,才能确保机床在合理的温升范围内保持较高进给精度。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机械加工智能化发展的步伐,作为机械加工常见高效率设施,数控车床自身切槽、钻孔等功能在加工零件中高性能、高精度、低噪音等优势的发挥,直接关乎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程序编制是数控车床零件加工的重要操作,作为工艺员必须在明确程序原点及进给路线的基础上,处理好粗精加工分开编程、各点重合、切断刀倒角应用等细节问题,确保程序编制及指令应用的高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