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中有关城市水文学问题急需解决。针对西北旱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中雨洪资源计算问题,通过Google Earth提取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及新疆五省主要城市2015年的遥感影像资料,利用SWMM建立模型,最终通过模拟得到各地市汛期雨洪资源量,从宏观上探讨西北旱区主要城市雨洪资源潜力,并进一步提出西北旱区主要城市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顺序。  相似文献   

2.
海绵城市是一种采用人工措施和自然途径相结合的方式,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新的水土及自然绿色设施等,从而促进水资源利用能力不断提升,并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稳定,从而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可见,建设海绵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海绵城市也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模式,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难点,基于此,本文先简述了海绵城市概念及其建设的重要意义,再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的难点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解决海绵城市建设难点问题的技术要点,以期能为后续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国家和人民对雨水管理体系越来越重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越来越多。文章主要分析国外雨水管理体系及相关案例,解读不同国家对雨水资源利用的侧重点,寻求启示和灵感,汲取经验,结合中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地区特点,用以因地制宜地进行雨水综合管理等城市建设,进而为打造适合我国的海绵城市提出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胡蔚 《南方农机》2019,(13):271-271
目前我国存在水资源开发过度、污染严重、洪涝灾害频发等问题,“海绵城市”建设基于此现状提出。本文简要分析了“海绵城市”理论背景,研究了国内外城市雨洪管理研究现状,阐述了“海绵城市”理论的内涵,并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快速城镇化的发展和日益严重的水环境问题迫使我国加快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文章介绍了海绵城市的概念,重点从老城区在建设海绵城市中所遇到的不透水路面占比较大、排水设施老化、建筑密集等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建设中的不断普及,促使城市的透水性能越来越受到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视。透水铺装系统具备良好的透水性,与海绵城市的理念不谋而合。本文主要从3个方面对透水铺装系统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海绵校园”既是海绵城市在校园尺度的示范,又是海绵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基于绿色校园建设基础,对校园海绵基底现状进行分析,采用雨水管理“四步”方案,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的目标。项目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运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打造海绵校园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当前海绵城市发展理念的背景下,为构建"水、绿、城、文"相互交融的先行试验区,保障城市防洪排涝安全,实现水系、水环境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先行试验区防洪规划思路以海绵城市理念为指导,积极践行先行先试的探索使命,提出试验区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实施对策、实施路径、实施保障及试点建议,将为2020年海南省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海绵城市具体实施中,分析使用PPP模式完成建设的特点和优势,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用PPP模式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当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市区不透水面积增加,地下水补给减少,城市洪涝灾害不断发生。入渗渠工程是实现市区降雨径流优化配置,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城市化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的重要工程措施。首先构建了海绵城市入渗渠设计的理论模型,提出了入渗渠多功能集成形式和数值计算方法。其次选择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河南省鹤壁市为典型,分别对梯形入渗渠断面和矩形断面的设计以及有关参数进行了计算。实践证明,研究成果对于城市雨洪入渗渠整体设计、入渗强度计算方法、入渗渠地下水人工补给量计算、入渗渠排水时间计算、雨洪资源管理、最佳管理措施方案设计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1 现场情况2019年1月1日09:27,颐秀园变电站莲花岛523线路过流1段动作。供电人员查线发现位于人工岛上523线路8号电缆分接箱发生故障(如图1所示),c相熔断器烧毁,目测分接箱无明显缺陷,用绝缘电阻表遥测有阻值,更换熔断器后于11:31送电。电送出后11:42,523线路再次过流1段动作。  相似文献   

12.
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的扩大,自然土地资源被城市分割,土地雨水自我吸收、灌溉雨水的能力被剥夺。自然进行了反击,政府提出海绵城市的建设,是我们的反思与行动。本文基于海绵城市的背景下,对于校园雨洪管理产生的思考,基于校园现状采取将雨水滞留-渗透-净化-蓄水-循环利用的原则。运用景观手段、植物、材料使雨水能够自然地流动,用校园雨水花园的手段,将校园作为海绵城市的细胞体,自下而上地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态环保建设城市的理念逐渐在社会上兴起,在规划建设城市风景园林的时候,时常会以海绵城市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基本概念,本文深入分析基于海绵城市理论指导下,规划城市风景园林的基本策略,以期能够为关注该领域的人士提供理论层面的借鉴,最大限度做好城市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工作,实现水体的生态利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无锡市主城区控制圈取得的良好洪涝防治效果和改善水环境效益,及无锡市区其他区域存在的洪涝问题,提出全面建设高标准控制圈(区)是无锡市区实行分片洪涝防治的最佳途径.控制圈(区)应有适当规模,宜建尽建,因地制宜,河道和雨水管道防涝标准统一,控制圈与海绵城市建设同步实施;流域机构因势利导,高标准统一规划流域洪涝防治工程;控制圈(区)的分类和建设原则;高标准洪涝防治和改善水环境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与黑臭河道综合整治等当前热点问题,从多目标生态水系修复理念与技术出发,阐述整治黑臭水体的技术体系,与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的意义与效用.并进一步论述了生态岸线的基本理念、功能与实践.针对新形势,树立创新理念,开发环保清淤等新技术,发展新型生态护岸,并介绍了几项新型专利生态护岸型式,以适应海绵城市建设的黑臭河道综合治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海绵城市建设是当前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较为科学有效的措施之一,城市水文模型的建立是研究城市内涝的重要方法。以沧州市城区为例,利用实测暴雨过程、积水过程、下垫面状况及管网属性参数等资料,构建了基于SWMM的城市水文模型,并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沧州市城区积水深度模拟过程与实际观测过程一致,并且积水深度最大值出现时间2者吻合,构建的城市水文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沧州市内涝过程,可为城市防涝减灾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沈奕 《南方农机》2017,(6):154-155
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微型细胞体。当前随着"海绵城市"战略的全面铺开,我国高校雨水花园建设方兴未艾。介绍了雨水花园的概念和类型;总结国内外校园中雨水花园的应用实例,分析其应用特点;探讨高校雨水花园建设的意义,着重指出其教育示范作用和科研实践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在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下,低影响开发设施布设对城市雨洪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以江苏省宜兴市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建立研究区雨洪模型,考虑以径流总量削减率、悬浮物负荷削减率、生命周期成本、低影响开发设施占地面积建立综合目标函数,通过权重调整目标参数的优先级,运用遗传算法求解得到不同情景下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最佳布设方案。结果表明:(1)在同等权重条件下,生命周期成本对优化计算的影响远大于面积,径流总量削减率与悬浮物负荷削减率影响较小;(2)位于管道上游的小面积汇水区内低影响开发设施的优化布设易受降雨重现期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海绵城市建设中低影响开发设施的优化布设及城市内涝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农电管理》2014,(8):5-5
<正>6月24日,新疆巴州地区2013年农网改造升级及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竣工验收委员会的检查验收。2013年,巴州地区农网升级及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投资2.32亿元,通过农网改造升级及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满足了农业节水滴灌、养殖小区建设等民生工程对电力的需求,解决  相似文献   

20.
小区电力建设整体质量堪忧小区用电,牵涉千家万户,牵动着城市的神经,是城市电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更是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环境、关系电网企业形象的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