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采高综采采煤工艺的发展越来越成熟。文章重点针对该工艺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主要分析具体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特点,在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的工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使用适宜。希望对大采高综采工作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提高采煤工艺效率。  相似文献   

2.
采煤技术的革新对于提高煤炭开采的效率、开采量都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减少开采人力,最大限度保障人的安全。文章分析综采自动化采煤技术的构成,并且指出了综采自动化系统的控制要求,对采煤机、输送机、液压支架三个方面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促进我国综采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综采采煤工艺需要高度机械化技术,破、装、运、支、处都得相互配合才能实现工作面的高产高效。本文对综采采煤工艺的主要方法、主要设备进行了综述,对技术人员综采采煤工艺初步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综采工作面的智能化采煤技术对于提高采煤效率、减少人力使用、提高采煤安全性都有较好的效果,国外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这方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文章对综采工作面智能化采煤技术的国内外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重点探讨了当前综采工作面智能化采煤的关键技术,指出我国在智能化采煤技术方面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突破。  相似文献   

5.
申明斌 《南方农机》2019,(12):144-145
液压支架是煤炭综合机械化开采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安全支护煤炭机械设备,其主要作用为支撑采煤工作面,为采煤人员提供安全作业空间。液压支架的安全使用直接关乎煤炭开采量和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文章以某煤矿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安全使用情况及故障维护措施为例,总结液压支架常见故障、故障处理措施及日常维修保养要点,以期保证液压支架的安全使用,提高其利用率,保障煤炭开采效率和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6.
无人工作面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随着煤炭行业的稳步发展,生产安全问题和可持续开发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推动了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的发展。智能无人采煤工作面技术是对各领域科学技术的综合创新利用。文章就智能无人采煤工作面开采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煤矿一直是国家非常重要的燃料资源,煤矿的开采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采集煤矿的过程中,采煤机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机械工具,采煤机的功能直接影响到煤矿的采集效率以及采集质量。文章对综采采煤机技术的基本现状进行分析,结合自身的经验,对于综采采煤机的创新路径进行探究,希望可以帮助综采采煤机技术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8.
煤矿作为世界上重要的能源之一,对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人民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自然成为相关企业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是采煤的重要手段,采煤设备和技术水平反映了该企业煤矿开采的效率,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反映。因此需要先对我国煤矿综合机械开采技术现状有全面的认识后,才能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解决策略,本文基于这个逻辑对其进行阐述说明,并给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小煤矿开采技术科学应用作为复采残采煤层开采过程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煤矿生产的综合水平。因此,现代煤矿企业必须根据以往复采残采煤层煤矿开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合理选择应用开采技术,不断提高煤层顶板支护管理水平,避免煤矿开采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将对复采残采煤层小煤矿开采技术的展开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相关建议,供读者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0.
压煤区开采规模与水土资源承载力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压煤区资源利用的协调性是衡量综合承载力水平的基础。【目的】通过研究泽州县压煤区煤炭开采规模与水土资源承载力的协调变化趋势,可以制定相应发展对策实现资源协调利用。【方法】首先基于煤炭开采与水土资源承载力的自然耦合关系,在资源同步利用模式下分析煤炭开采对水土资源的破坏;再通过建立煤-地-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了资源利用水平;构造耦合协调性模型分析其耦合程度,并运用GIS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研究区除2011年因采煤规模过大破坏了水土资源承载力外,其整体耦合协调度呈递增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3个分区几乎相间分布,结合各分区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以下发展对策:(1)低度协调的一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边界,采煤规模过小,应发挥土地资源承载力的优势,开发利用采矿用地以平衡煤炭产业的需求,提高耦合协调度;(2)高度协调的三区主要分布于矿区,目前采煤规模合理,对于丰富的水资源应注意涵养水源、节约利用、减少水污染;(3)比例最大为53%的二区沿长河河道分布,中度协调、采煤规模过大,应当在资源承载力范围内合理规划煤炭开采规模,使三者并重发展和谐统一。【结论】研究区煤炭开采规模与其水土资源承载力水平的变动渐渐从有无序走向有序,三者发展逐步协调;而结合各协调性分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的发展对策,在资源开发利用之外也考虑到了协调性发展的前提,可为将来可持续发展作出科学性保障。  相似文献   

11.
综采工作面顶板控制,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以及难点,加强安全管理,关系到工人生命和国家财关的安全,也直接关系到生产力和综合效率的提高。文章结合综采工作面,探讨如何选择液压支架、顶板控制方式,矿压观测以及安全技术措施,对液压支架的支护能力和支架载荷的观测进行了研究,表达了及时检修以及监测预报的重要性,并提出可行的预防措施,达到了安全控制顶板、保障生产的目的,对于我国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煤矿开采中,为提高煤炭的开采量和开采效率,各种技术和手段不断发展,多种现在化的煤炭采矿工艺和技术不断运用,为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充足的煤炭资源。文章就煤矿采矿工程中的采矿工艺与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旨在提高采矿人员的安全和采矿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矿井的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对采煤工作面的安全性能足够的重视,必须要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原则,健全安全管理体制,从各方面出发对整个采煤工作面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活动。在生产活动中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并且采用最为先进的安全技术设备对生产过程进行保障。基于此,文章将对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方面发展十分迅速,煤炭作为冬季取暖燃料的同时,也为其它机械的运转提供者动力支持。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在开采中要小心,使其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文章主要详细阐述检测煤矿机械是否完好的方法、维修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预防故障。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矿井开采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机电设备,主要包括通风设备、排水设备、运输设备及采煤设备等.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导致机电设备会发生各种故障.机电设备故障会严重影响到煤矿井下开采的效率和安全性,甚至会引发严重的煤矿灾害事故.为此,在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后,必须进行快速诊断并消除故障.本文分析了煤...  相似文献   

16.
新闻广角     
山西省农机推广总站引进自走式采棉机进行适应性试验考核从建国以来,山西省棉花收获一直靠人工采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为尽快解决我省机械化采棉的空白环节,2006年秋季,省站从新疆引进4MJ-4型双效点触式快手牌采棉机,在运城市盐湖区进行田间采棉试验,经实地考核,该机具有以下特点:①棉花开到八成以上,采摘干净、迅速、效果好,清选率可达85% ̄90%;②机械采棉是人工的3 ̄4倍,机械作业比人工每1d节约作业成本120元;③该机较适宜株高70cm以下棉花作业;④机具轮距为可调式,可适应不同行距的棉田作业。不足方面:一是受当地农户在棉花还未…  相似文献   

17.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在综采机械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对人才的要求不仅需要掌握机械方面的知识,还要重点培育"工匠精神",综采机械高技术技能型领域急需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工匠精神"培育综采机械化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实现途径,以期使"工匠精神"的教学规范化进行,符合我国工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的大型露天矿工程通常采用采、运、排连续开采工艺,斗轮挖掘机是采掘工艺中的重要设备。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DW1500斗轮挖掘机的铲斗结构进行建模和分析,并提出结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中国的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方面遭受了极大的损失,人地之间的冲突日益凸显。采煤塌陷土地是中国重要的预备土地资源,经过一系列开垦,使土地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的人地冲突提供缓冲地带。采煤区一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平原地带人口较多,煤炭开采会导致地面塌陷,构成一种特别的塌陷积水形式。笔者经过研究,对此地面塌陷以及耕地损坏状况有一定了解,同时结合此地经济与技术需求给出一系列治理措施,希望能为土地塌陷积水问题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花生是一种具有良好的食用、药物及食疗价值的农作物,需求量极大。其拔采工作在个体农户中是以人工的方式进行,工作量和劳动的强度都是十分巨大,且单人的劳动效率不高。为此,设计了一种名为花生拔起机的机械,并将运用UG、Adams及Matleb对该机械进行改进设计与仿真分析。同时,对试制实物机械进行试验,以保证机械工作的可靠性及生产作业的效率。在设计过程中,针对花生在播种过程中的直线误差问题,该机械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达到了拔采的多自由度与大范围的目的,实现了花生拔采工作的半机械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